第117章 攻心之戰

9月27日的清晨,天還沒有亮,丁鎮南就來到了前線作戰指揮中心。

之前兩天,他走訪了所有的基層部隊,調查與掌握了部隊的情況,特別是由基層官兵提出的訴求。

要說的話,士氣還不是問題。

一直在打勝仗,官兵的鬥志都很高昂。

當然,也不是說沒問題。

基層官兵反饋得最爲突出的問題,主要就是用水受到了嚴格限制,而且配餐的水果連續一個月都是青蘋果。

如果能夠提供一些其他水果,比如柑橘與梨子,那就更好了。

當然,最好是西瓜。

雖然已經到了9月下旬,但是波沙灣地區的氣溫並沒有明顯降低,中午的最高氣溫有時能達到40攝氏度,即便夜間的最低氣溫也基本維持在25攝氏度以上。對那些在前線奮戰的官兵來說,最需要的是補充水分。

在瞭解到官兵的這些需求後,丁鎮南立即做了安排。

結果就是,在25日的晚上,1架空軍的“運-9D”送來了10噸新鮮水果,其中一半是甘甜爽口的大西瓜。

不過,官兵反饋的意見當中,最寶貴的還是現役裝備存在的問題。

雖然帝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自從波伊戰爭結束後,帝國陸軍已經有十多年沒有上過戰場了。

關鍵還有,在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推動下研製的主戰裝備,幾乎都沒有經受戰火考驗。

戰爭是檢驗武器的唯一手段。

就算像ZT-99這類主戰裝備,已經在戰鬥當中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可是依然有很多主戰裝備表現不太理想。

其實,就連ZT-99AL都算不上是十全十美。

在攻打巴士X的戰鬥中,ZT-99AL的很多缺陷就暴露了出來。

首先就是,主炮的仰角不夠,因此在城市戰中遇到高層建築物的時候,往往都顯得力不從心。

這個缺陷,在巴士X表現得非常突出。

道理也很簡單,巴士X是僅次於巴格X的,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都市。

之前,不管是在塞勒曼,還是塞馬沃,其實都是小城鎮。

小城鎮裡面沒有多少高大建築物,因此在攻打這些小城鎮的時候,分配給主戰坦克的任務並不多。

哪怕需要對付藏在建築物頂部的敵人,也可以讓步兵戰車上。

在巴士X,就沒這麼簡單了。

因爲城區環境太過複雜,而且敵人的防禦強度明顯更高,兵力密度也更大,所以很多時候只能讓皮堅肉厚的坦克頂到前面去,也就需要由坦克來對付遇到的敵人,比如藏在建築物頂部的反坦克小組。

這個時候,ZT-99AL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最初兩天,第5陸戰師就損失了20輛ZT-99AL,其中有8輛是被藏在建築物頂部的敵人用火箭彈打穿了炮塔的頂甲,還有7輛是在受到高處敵人襲擾的時候,進入附近反坦克小組的埋伏圈。其中的1輛,只是被1枚60毫米火箭彈打穿了尾艙,就因爲動力系統受損而不得不報廢。

在第5陸戰師調整戰術之後,情況纔有所改觀。

要說的話,其實也是用的蠻辦法。

如果條件允許,就提前讓步兵奪取與控制進攻線路附近的制高點,即高層建築,爲在地面推進的裝甲部隊提供掩護。

當然,執行這類任務的都是精銳部隊,一般是由偵察兵組織的突擊小分隊。

要是情況複雜,比如敵人的兵力密度太大,沒法奪取制高點,進攻部隊將直接呼叫炮火支援。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讓炮兵拆樓。

打到後來,甚至直接安排自行迫擊炮跟隨部隊推進,在遇到由敵人據守的高層建築物的時候,用120毫米迫擊炮把整東大樓直接炸垮。如果建築物足夠牢固,就讓海軍航空兵派攻擊機前來解決戰鬥。

再牢固的建築物也頂不住500千克的重磅炸彈。

何況,在海軍彈藥庫裡,還有裝藥量超過500千克的1000千克級特種高爆彈。

這種特製的高爆彈,爆炸殺傷半徑超過250米,只需要一枚,就能夠把一座十幾層高的大廈炸成碎片。

當然,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進攻部隊的推進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ZT-99AL在實戰當中暴露出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側面與後部裝甲太過薄弱,連單兵火箭彈都抵擋不了!

在損失的那些ZT-99AL當中,超過一半是遭到敵人步兵偷襲,側面或者後部裝甲被“鐵拳”與RPG-7這類的火箭筒打穿。

爲了增強側面與後部的防護強度,很多坦克兵會在炮塔尾部四周,掛上備用的負重輪與履帶,以及一些維修坦克必須用到的工具,比如特製的圓木,不過大多數時候會裝上幾大桶淡水。

當然,這也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如果採用傳統思路,即通過增加裝甲的厚度來提高防護性能,根本走不通。

不要說把側面與後部裝甲提高到與正面相當的水準,哪怕是達到抵抗火箭彈的水準,也就是大約500毫米均質裝甲鋼的防護強度,像ZT-99AL這類主戰坦克,其戰鬥全重肯定會朝過100噸。

顯然,這是不可承受的重量。

驅動100噸的坦克達到每小時70千米的行進速度,需要2500馬力的發動機!

此外,100噸的坦克根本沒有戰略機動性可言,戰術機動性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爲就沒有能讓100噸坦克安全通過的橋樑。

如果把後勤保障也算上,100噸的主戰坦克就絕對是陸軍裝甲部隊的災難。

爲此,就只能尋找其他解決辦法。

ZT-99AL還在實戰中暴露出一個問題,需要一臺能夠在發動機停止工作的時候,繼續爲電子設備提供電力的小型發動機。道理很簡單,主發動機的油耗太大,即便以怠速運行也會消耗太多燃油,從而導致坦克的持續作戰能力降低,同時還會降低發動機壽命,增加維護保養的難度。

在軍隊裡,決定發動機維護保養,以即使用壽命的,並不是行駛里程,是摩托時間。

就算坦克呆在原地,只要發動機還在運轉,就肯定會對壽命產生影響。

打到現在,只是第5陸戰師就已經報廢了十幾臺坦克發動機!

當然,基層官兵反映的不僅僅是問題。

在所有的主戰平臺當中,有3種裝備特別受前線官兵的歡迎。

第一種就是BZ-98步兵戰車。

要說的話,在攻城作戰當中,步兵戰車纔是真正的主力。

雖然在大部分時候,BZ-98因爲裝甲防護不夠,都是躲在ZT-99AL的後面,但是發起進攻的時候,步兵最想聽到的,其實就是那門30毫米機關炮開火時的聲音,因爲這門機關炮在城市戰當中,幾乎是無堅不摧。

哪怕遇到30毫米機關炮對付不了的堅固目標,BZ-98還有重型反坦克導彈可用。

關鍵就是,30毫米機關炮加上重型反坦克導彈的組合,能夠解決在城市戰當中遇到的所有敵人。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其實就兩點。

一是30毫米機關炮的威力仍然稍微小了一點,如果能增強,對付地堡等堅固目標的作戰效率會提高許多。

在戰鬥中,陸戰隊的官兵使用繳獲的57毫米高射炮來對付機槍堡壘,效果好得多。

爲此,大部分官兵建議,把機關炮口徑提高到50毫米以上。

此外,重型反坦克導彈太貴,而且通常配備的破甲戰鬥部在對付堅固的防禦工事的時候並不是很理想。

如果可以,最好研製專門對付半裝甲目標的戰鬥部。

排在BZ-98之後的,就是用BZ-68裝甲輸送車改進而來的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這也很好理解。

在攻城作戰中,最不可缺少的其實就是迫擊炮,因爲只有迫擊炮能夠靠彎曲的彈道對付藏在建築物後面的敵人。

至於問題,主要是彈種太過單一。

雖然高爆彈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目標,有巨大的殺傷力,但是某些特殊情況下,依然要用到特種彈藥。

比如在進攻前,步兵往往要依靠煙幕掩護,也就需要由迫擊炮發射煙幕彈。

此外,對付室內敵人的時候,特種燃燒彈的效果比高爆彈好得多。

當然,如果遇到藏在建築物後面,坦克炮與反坦克導彈都打不到的裝甲目標時,要是有破甲迫擊炮彈,那就更好了。

第三種武器不是高射炮,而是從陸軍借來的150毫米自行榴彈炮。

因爲BZ-98的那門30毫米機關炮擁有75度的最大仰角,所以不存在要用高射炮對付樓頂敵人的需求。

在幾場激烈的城區爭奪戰中,第5陸戰師的官兵創造了一種全新戰術,讓自行榴彈炮抵近後直射。

關鍵就是,自行榴彈炮有更大的仰角,非常適合對付那些藏在高層建築裡面的敵人。

如果要對付樓頂的敵人,迫擊炮就行了。

只是,巴士X有很多高度在10層樓以上的建築物,而且伊拉克軍隊知道藏在樓頂很不安全。

在對付藏在樓內敵人的時候,榴彈炮反到更加管用。

在嚐到了甜頭之後,陸戰隊專門抽調了一個炮兵連,然後以排爲單位,輪番派往前線爲地面部隊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至於打擊效果,自然是不用多說。

當然,榴彈炮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比如缺乏觀瞄設備,在很多時候要靠得足夠近,讓炮手直接瞄準目標開火。

此外就是,彈藥儲備不夠多。

一門自行榴彈炮只有45發備彈,可是配備的發射藥足夠打出120發炮彈。自行榴彈炮在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的遠程交戰,按照全裝藥發射來配備發射藥,而在城市戰當中全都是減裝藥發射。

結果就是,一門炮往往小半天就把炮彈打完了,然後就得撤下去補充彈藥。

哪怕是在前線就地補給,也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只是,在基層官兵反映的問題中,最需要重視的其實是單兵武器。

不是說小口徑步槍的威力不夠大,而是步兵需要一種更加有效的戰鬥武器,用來對付藏在掩體後面的敵人。

在城市戰當中,這個問題更加的突出。

很多時候,就是因爲步兵缺乏對付掩體後面敵人的能力,不得不呼叫支援,進攻速度自然就快不起來。要知道,在城市裡面,機槍堡壘這類臨時搭建的簡易防禦工事,佔比朝過了八成。

如果步兵自己就能解決敵人,進攻速度就能快起來。

由基層部隊官兵反映的這些問題,短期之內肯定沒辦法解決,不過也肯定會在今後某個時候得到解決。

當然,攻打巴士X的戰鬥仍然得照常進行。

從26日上午開始,宣傳戰就打響了。

當天下午,達到了高潮。

由空軍安排的幾十架戰術運輸機,在巴士X上空撒下幾百噸傳單,基本上能做到軍民人手100張。

夜間,宣傳戰進入收尾階段。

由陸戰隊安排的十幾支車隊,搭載專門準備的高音喇叭,向伊拉克軍隊控制區域內的軍民發佈明天的作戰安排。

往簡單說,就是給了巴士X的平民與軍人12個小時的撤離時間,要麼去其他地方,要麼去聯軍設置的收容站。

在12個小時的撤離時間過去之後,聯軍就將對巴士X城區進行無差別轟炸。

到27日上午9點,宣傳戰就將宣告結束,轟炸行動將同步展開。

現在,已經是上午8點過了。

按丁鎮南做的安排,部署在迪戈基地的120架“轟-9D”在凌晨3點左右起飛,預計在上午9點30分到達巴士X上空。

這些轟炸機各自攜帶30噸炸彈,準確說是60枚500千克級的航空炸彈。

全都是庫存的炸彈,用得再多都不會心疼。

在到達巴士X上空之後,這些轟炸機分成6支機羣,然後以密集編隊的方式在指定區域上空投下炸彈。

其實,就是地毯式轟炸。

爲了確保安全,轟炸機的投彈高度在5500米以上。

至於轟炸效果,丁鎮南反到不太在乎。

他也沒有想過要通過徹底摧毀巴士X來消滅盤踞在城區裡的敵人。

要說的話,進行無差別轟炸,本身也是心理戰。

當3600噸炸彈從天上砸下來的時候,身無分文的平民,武裝的軍人,以即侯賽因的兒子都沒有區別。

在毀滅一切的力量面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9點半還沒到,外面傳來喧鬧聲。

在丁鎮南從指揮中心出來的時候,轟炸機已經飛到頭頂上空。

密密麻麻的一百多架轟炸機,拉出了上百條清晰可見的尾跡,看上去確實非常壯觀,有種遮天蔽日的感覺。

其實,轟炸機飛得很高,要沒有尾跡,根本看不到。

也就是在丁鎮南準備返回指揮中心的時候,劉尊山衝了出來,而且神色很興奮,看上去像是中了大獎。

確實中了大獎!

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198章 定調第88章 攻擊得手第38章 戰機出逃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433章 猜疑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24章 裝甲突擊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40章 九天雷霆第15章 虎落平陽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228章 一廂情願第209章 感情牌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27章 懸而未決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13章 遮斷戰術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57章 進退失據第92章 防空截擊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528章 果斷出手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246章 覆滅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528章 果斷出手第46章 戰略要地第48章 一錘定音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373章 牆頭草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62章 低空之虎第38章 戰機出逃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93章 百密一疏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27章 年終歲末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265章 應景的第85章 長途奔襲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70章 突突突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170章 癡人說夢第83章 三駕馬車第368章 回國第353章 快準狠第87章 防空中堅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26章 怪人第97章 迎難而上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577章 會師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82章 不謀而同第194章 再接再厲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194章 回帝都第56章 大蕭條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