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地面戰爭

凌晨2點,丁鎮南發出了作戰行動正式開始的信號。

率先進行的依然是前期火力準備,由航空兵打主力。

雖然波沙灣這邊的主力是海軍航空兵,6個部署在地面基地的艦載機聯隊,但是空軍並沒有撒手不管,依然留下了足夠多的支援飛機,包括8架“指-8C”與幾十架配有軟管加油系統的大型加油機。

此外,還有3架“指-10A”。

除了最早派駐哈立德國王軍事城,並且參與前期打擊行動的那架,另外2架都在上個月進駐。

之前,在尋殲伊拉克的彈道導彈發射車的時候,這3架聯合指揮機發揮了關鍵作用。

要說的話,在之前的一個多月裡,尋找與消滅伊拉克的彈道導彈發射車始終都是聯合部隊的頭號任務。

在空軍被徹底打垮,防空體系被摧毀之後,中短程彈道導彈成爲了侯賽因軍政府唯一的反擊武器。

當然,這幾千枚彈道導彈有巨大威脅。

8月上旬,伊拉克軍隊就連續發動了多次導彈襲擊,而且瞄準的全都是沙烏地的首都等主要城市。

在兩伊戰爭中,由雙方發射的數千枚彈道導彈,超過八成射向對方的城市,用來打擊軍事目標的不到兩成。

實戰早已證明,這些誤差高達數百米,甚至是上千米的彈道導彈,並不適合用來對付面積較小的點狀目標,打擊城市的效果反到理想一些,而且襲擊城市能打擊敵國民衆的鬥志與信心。

所幸的是,在那段時間,帝國空軍與海軍全力出動,摧毀了所有固定部署的彈道導彈發射架,還摧毀了數百枚沒有來得及轉移的彈道導彈,讓伊拉克喪失了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的能力。

這些射向沙烏地的彈道導彈要麼偏離目標,要麼被“神箭手”攔截了下來。

只是,伊拉克軍隊還有幾十部導彈發射車。

這些導彈發射車成了聯軍的心腹大患。

在8月13日夜間,伊拉克軍隊突然發動襲擊,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從部署在本土北部的發射陣地,向沙烏地的北部,靠近邊境的一座聯軍軍營發射了一枚射程900千米的彈道導彈。

這座營地靠近邊境,不在“神箭手”的保護範圍內。

當時,帝國空軍只在沙烏地部署了3套“神箭手”防空系統,分別保護首都利雅得,聯軍總部所在的哈立德國王軍事城,以及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達曼港,沒有多餘的“神箭手”系統來保護部署在前沿的作戰部隊。

再說,帝國空軍研製與採購“神箭手”防空系統所爲的,就不是保護野戰部隊。

關鍵就是,這枚彈道導彈並沒有偏離目標。

這是一枚在“飛毛腿”的基礎上,仿製生產的“侯賽因”型彈道導彈,爲了讓射程達到900千米,將重達1噸的彈頭縮減到不足500千克,多帶了幾百千克燃油,其他幾乎都沒有改動。

在理論上,這枚導彈在最大射程上的偏差超過了500米,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米。

結果卻是,這枚導彈直接命中了這座面積還不到10萬平方米的軍營,而且就恰好落在了營房區。

只是這一枚導彈就炸死300多名官兵,導致近千人負傷!

這還不是全部。

一週之後,又是一枚“侯賽因”導彈,而這次打中的是利雅得市區內,距離樑夏大使館還不到1000米的一座外事酒店。除了導致數百人傷亡之外,還摧毀了大量建築物,而且造成極爲惡劣的影響。

事發之後,沙烏地國王就帶着王室成員離開了利雅得郊區的王宮,躲到沙漠裡去了。

大概半個月後,在帝國空軍增加部署了一套“神箭手”系統,並且加大對導彈發射車的獵殺力度,沙烏地國王才返回利雅得。

其實,這枚導彈很有可能是衝樑夏大使館去的。

這次襲擊,其實等於證明“神箭手”並不是完美無瑕的反導系統,依然有很多瑕疵。

雖然按帝國空軍公佈的消息,“神箭手”針對“飛毛腿”與“侯賽因”這樣的,射程不到1000千米的中短程彈道導彈,有高達80%的單發攔截率,但是實際上,連百分分之40%都沒達到。

往往需要用兩枚“神箭手”攔截一枚導彈,纔有大約60%的擊落概率。

當然,也可以說是統計口徑上的差別,即帝國空軍把那些遭到了攔截,然後偏離目標的彈道導彈也算在“擊落”的範圍之內,而這些導彈當中,有很多其實是因爲誤差太大而偏離目標。

此外,“神箭手”對彈道導彈的毀傷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最關鍵的,其實就是採用了防空導彈所用的破片殺傷戰鬥部,依靠爆炸產生的破片摧毀目標。

對付幾十千米,甚至是上百千米外的飛機,破片戰鬥部完全夠用。

可是,對付已經到頭頂上空,正以10倍、甚至20倍音速俯衝而下的彈道導彈,那肯定不夠。

很多遭到攔截的“飛毛腿”與“侯賽因”,就算是被“神箭手”命中,其殘骸也落在了目標附近。

按照沒得到證實的消息,擊中利雅得“帝國大酒店”的那枚導彈,已經遭到了攔截,命中酒店的是在遭到攔截之後,從彈體上脫落掉的一具燃料箱,而且裡面還有部分有毒的化學燃料。

不管怎樣,伊拉克的彈道導彈確實是心腹大患。

爲了對付這些彈道導彈,更爲了穩住沙烏地等盟國,帝國空軍投入數十架“戰-16A”專門負責獵殺彈道導彈發射車。

當然,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果。

到9月份,在前面的半個多月裡,彈道導彈的襲擊次數明顯減少,還不到8月份的三分之一。

發揮關鍵作用的是“指-10A”聯合指揮機。

按帝國空軍遞交的戰報,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導彈發射車是被“指-10A”發現,而且由其引導“戰-16A”發起攻擊。

當然,“指-10A”的價值可不止於此。

做爲全球第一種聯合指揮機,“指-10A”是帝國大力推行的空地聯合作戰當中,不可或缺的空中指揮平臺。

往簡單說,“指-10A”是連接空軍與陸軍的紐帶與橋樑。

雖然“指-10A”編在空軍的名下,但是在每架“指-10A”上,都有幾名負責協調的陸軍軍官。

協助陸軍打贏地面戰爭,纔是“指-10A”的頭號任務。

至於引導空軍的戰鬥機與攻擊機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就算沒有“指-10A”,“指-8C”也也能辦到。

進入地面戰爭階段之後,“指-10A”的價值得到展現。

天亮之前的3個多小時,海軍航空兵出動的300多架“戰-12”與“攻-5”、“攻-6”在“指-10A”指引下,集中轟炸了盤踞在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隊,以及部署在伊拉克南部地區的精銳部隊。

在短短的3個多小時內,就摧毀了上千個軍事目標。

要說,這主要是情報機構的功勞。

沒有準確情報,絕對沒辦法達到如此高的打擊效率。

這也是在過去的1個多月裡,以軍情局爲首的軍方情報機構,以及聯合部隊情報部門的主要工作。

尋找並且標定可疑目標,並且確認可疑目標的性質。

此外,也跟大規模的使用精確制導彈藥有很大關係。

在出動的300多架戰機當中,半數是“戰-12”,而且幾乎所有的“戰-12”使用的都是激光制導炸彈。

其實,“戰-12”是帝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唯一能獨自使用激光制導炸彈的艦載機。

關鍵,其實就是由空軍與海軍聯合研製的戰術偵查吊艙。

這種戰術偵查吊艙,一套是兩具,其中一具配備了多頻譜照相機,能晝夜使用,而且可以把拍攝到的畫面直接顯示在具有配套設備的作戰飛機的屏幕上。而另外一具,安裝的就是大功率激光指示器,還具有測距功能,能夠照射20千米之外的目標,而激光制導炸彈的投擲距離一般不超過20千米。

現在,暫時只有“戰-10”,“戰-12”與“戰-16”這些多用途戰鬥機能使用。

不是因爲戰術偵查吊艙太大,而是要數據總線支持。對那些沒有數據總線的老式戰鬥機與攻擊機,還沒法直接使用戰術偵查吊艙,因此就算掛載了激光制導炸彈,也需要其他作戰飛機配合。

正是如此,在空中打擊階段,“攻-5”與“攻-6”等老式攻擊機,幾乎都在使用非制導炸彈作戰。哪怕必須用激光制導炸彈,也會每兩架組成一個編隊,其中的一架專門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標。

爲此,帝國海軍專門開發了一種不需要數據總線的激光指示吊艙。

大範圍的使用激光制導炸彈,也算是帝國空軍在此之前1個月裡,由實戰總結出來的提高打擊效率的經驗。

在獵殺導彈發射車的戰鬥中,“戰-16A”主要使用激光制導炸彈。

此外,空軍還發現,激光制導炸彈具有對付低空慢速飛行目標的能力。

按照作戰報告,至少有2次,“戰-16A”用激光制導炸彈攻擊了敵人的直升機,還摧毀了直升機。其中的一次,因爲直升機貼地飛行,而且在正午,沙漠地表的溫度太高,導致戰鬥機攜帶的格鬥導彈無法鎖定直升機,然後飛行員授權後座的武器操作員,用激光制導炸彈發起攻擊。

當然,激光制導炸彈的最大價值,其實是讓作戰飛機能夠在小口徑高射炮,以及單兵防空導彈夠不着的中高空投彈,而且能夠保證足夠的命中精度,不再需要爲了提高命中精度去低空冒險。

要說的話,這纔是關鍵所在。

在之前的1個多月裡面,特別是在第一階段的空中打擊行動結束之後,聯軍損失的作戰飛機,幾乎都是在超低空或者低空飛行的時候,被小口徑高射炮或者單兵防空導彈擊落,而且幾乎全都是遭到伏擊。

打到現在,伊拉克軍隊還能用的防空武器,也就只有小口徑高射炮與單兵防空導彈。

正是如此,在8月下旬,空軍就明確要求,所有執行戰區巡邏任務的戰鬥的飛行高度都不得低於6000米,且投彈高度不得低於4000米。在損失了幾架戰鬥機之後,還把後者提高到5000米。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飛得足夠高,就不用擔心被打下來。

當然,這也意味着,對地打擊行動更依賴激光制導炸彈。

在5000米高度上投彈,哪怕採用具有風偏修正能力的炸彈,其落點的偏差都有可能超過200米。

所幸的是,在大戰爆發之後,特別是帝國軍方加大采購規模之後,激光制導組件的價格已經降了下來。

這裡,必須得承認,帝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確實有先見之明。

在發展制導武器的時候,空軍與海航明確要求,必須使用庫存的彈藥,特別是幾種標準口徑炸彈。

關鍵就是,庫存實在太大了!

在波沙灣戰爭之前,只是庫存的500千克級炸彈就有大約1600萬枚,250千克級炸彈更是達到了2000萬枚。

要說的話,這還是庫存量的歷史低點。

因爲彈藥消耗量十分的驚人,而且沒有人相信很快就會結束,所以到波伊戰爭後期,帝國庫存的炸彈總量一度突破了5000萬噸。當時僅存放在前沿基地的彈藥,就超過了1500萬噸。

關鍵還有,在封存的情況下,這些炸彈的“保質期”至少都有50年。

顯然,總不能直接報廢處理掉吧。

再說,25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與2000千克,是東方集團的標準口徑,所有作戰飛機都按照掛載這些炸彈設計。比如戰鬥機與攻擊機的外掛點,承重能力就是以炸彈口徑爲準。

也就是說,這幾種口徑的炸彈沒有報廢的說法。

哪怕消耗掉了,今後也會生產同樣的炸彈。

正是如此,帝國空軍與海航才明確的提到,通過研製制導組件的方式,把這些庫存炸彈變成制導炸彈。

當然,所謂的制導組件,主要就是一具導引頭,以及導引頭控制的氣動面。

用於500千克級炸彈的制導組件,質量還不到50千克,並沒有超過冗餘上限,可以直接用於標準接口的掛架。

當然,採用制導組件的最大好處,其實就是讓制導炸彈變得更加便宜。

在大戰爆發前,500千克激光制導炸彈的報價爲50000金元,而在大戰爆發後,直接降到5000金元。等到產量提上來,也就是生產規模擴大之後,制導組件的採購價格還會降低三分之二。

既然如此便宜,就沒有理由不大量使用了!

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61章 勁敵出現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56章 幻想破滅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198章 定調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84章 飛行巴士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94章 鐵血首輔第22章 遠赴他鄉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86章 千里眼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497章 備戰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540章 第二戰場第4章 太空貓眼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20章 全能人才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631章 解脫第200章 心裡話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329章 疑兵計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5章 帝國首輔第70章 突突突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72章 積極主動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19章 龍的天空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612章 出征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37章 基本盤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514章 奧援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34章 蜂擁而入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382章 貴而無當第75章 刺破蒼穹第243章 突擊開始第88章 攻擊得手第73章 舉棋不定第559章 另有安排第74章 全面退守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93章 百密一疏第39章 內憂外困第81章 擒賊擒王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16章 驚天動地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601章 空操心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185章 簡宴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250章 問策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75章 刺破蒼穹第13章 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