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破甲連弩

“頭,收到戰場信息了!”

5點55分!

在前面的姜尚貴提醒的時候,廉明陽下意識的看了眼左側屏幕上面的時間。

隨後,由預警指揮機發來的戰場信息就出現在了屏幕上。

情況比之前預料的還要糟糕!

敵人裝甲部隊不但已經渡過伏爾加河,攻佔了河灘陣地,還向西推進了約20千米。

這個距離,至少要耗費一個小時!

也就是說,西陸集團的裝甲部隊一反常態,沒有等天亮,而是趕在天亮前,準確說是進行火力準備的時候就發起了進攻。

此外就是,除了派兩棲裝甲部隊攻佔河灘陣地之外,敵人的工程部隊也以最快速度架設好了浮橋。

按照偵察機提供的信息,總共有五座浮橋,而且都是通行能力在50噸以上的舟橋。

這個效率與速度足以證明西陸集團是早有準備。

當然,沒有做準備纔是怪事!

現在,敵人已經打開突破口,正在向防線縱深腹地推進,而且充當急先鋒的就是有數十輛T-80U的一個裝甲營。

如果把東方集團沿伏爾加河建設的防線比喻成一條大壩,那麼這個突破口,就是導致大壩崩潰的蟻穴。

雖然在理論上,已經無法堵住這個漏洞了,而且在所有的防禦計劃中,都沒有強調必須跟敵人在前沿死拼,這不符合大縱深防禦理論,但是不管要付出多大代價,都得設法遲滯敵人的推進速度。

其實,這也是武裝直升機存在的頭號價值。

在大縱深防禦理論當中,只有武裝直升機能夠快速趕到前線,並擊潰突破防線的敵裝甲部隊。

攻擊機的速度更快,但是持續作戰能力明顯不如武裝直升機。

裝甲部隊有足夠的持續作戰能力,運動速度卻不到武裝直升機的十分之一。

現在就得看這幾十架“直-10A”的了。

“各中隊都有,按計劃行動!”

在掌握了戰場情況之後,廉明陽隨即下達作戰命令。

沒有時間給他耽擱。

敵人的裝甲部隊就在前面大約20千米外,還在向東南方向迂迴,看上去像是要包圍伏爾加斯基。

在那座不大的城市裡面,有一個東駱沙步兵師,上萬名官兵!

如果不能阻止敵人裝甲部隊向南迂迴,這個步兵師肯定會被殲滅。

至於發起攻擊,其實是照本宣科。

在廉明陽這邊,由他直接指揮的第一中隊,總共6架“直-10A”,而且分成了3個雙機編隊。

因爲飛在機羣的最前面,所以由他們首先發起攻擊。

在偵察機提供的情報中,沒有“通古斯卡”之類的防空系統,因此需要對付的就是那些衝在最前面的主戰坦克。

從熱輻射的強度看,應該就是第9裝甲師的T-80U。

此外,偵察機拍攝的照片也證明,衝在最前面的是幾十輛披掛了反應裝甲,即處於最強狀態的T-80U。

關鍵就是,這種坦克配備的燃氣輪機,因此衝鋒的時候,熱輻射信號十分明顯。

要說的話,爲T-80配備燃氣輪機是不得已的選擇。

從之前的T-64開始,到簡配的T-72,使用的其實都是多燃料柴油機,只有T-80使用了燃氣輪機。西駱沙軍方給出的解釋是,燃氣輪機的適應性更出色,即可以使用幾乎所有的燃料油,因此在進攻階段,使用燃氣輪機的主戰坦克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從東方集團手裡繳獲的燃油。

至於燃氣輪機油耗大的弊端,在西駱沙軍方看來反到不是什麼大問題。

哪怕在野戰狀態下,T-80的作戰行程都超過了250千米,而在公路行軍的時候超過了450千米。

從伏爾加河往東的250千米的範圍內,有幾十座城市與軍事基地,大大小小的油庫超過了100座。

把範圍擴大到450千米,那就更多了。

再說,還可以通過鐵路補給。

從戰略的角度考慮,能夠在一個衝擊當中推進250千米,那絕對算得上是非常了不起的勝利。

到時讓裝甲部隊停下來進行補給,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總而言之,西駱沙軍方不太在乎油耗。

不過,這些都是藉口與說辭。

最典型的就是,只有T-80系列主戰坦克採用燃氣輪機,而搭配使用的自行火炮與步兵戰車使用的卻是柴油機。

步兵戰車還能解釋,畢竟重量低,對發動機的功率要求不大,柴油機就足夠了。

可是自行火炮的戰鬥重量跟主戰坦克相當,而且往往採用主戰坦克的底盤,那麼爲什麼不以T-80的底盤研製配套的自行火炮,反而在低配的T-72的底盤上,設計配備一線部隊的自行火炮?

在根本上,其實是西陸集團嚴重缺油。

因爲跋窟油田在東駱沙,所以西駱沙一直是石油進口國,而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的也就只有天然氣。

爲此,就需要從西陸集團的其他國家進口石油。

可惜的是,其他國家也缺油。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像汽油與柴油這些高品質燃油,必須優先提供擔負戰略防禦重任的迢曼軍隊,然後要保證洛克、羅利等聯軍。到最後,東駱沙能分到的,也就只有煤油這樣的低品質燃油了。

正是如此,才需要爲坦克配備能夠使用煤油的燃氣輪機。

說得直接一點,西駱沙不可能爲所有的主戰坦克配備柴油機,那麼就必須有一部分使用燃氣輪機。

顯然,讓充當絕對主力的T-80使用燃氣輪機,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

首先就是,燃氣輪機除了油耗大之外,在其他方面其實比柴油機更加優秀,特別是啓動非常迅速。

設計“ZT-99”的時候,如果不是增壓柴油機研製成功,不然帝國陸軍都會爲這種坦克配備燃氣輪機。

如此一來,更加適合用來驅動充當突擊平臺的主戰坦克。

此外還有,T-80首先裝備一線主力部隊,在大戰當中充當首批突擊力量,即率先投入戰鬥。

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大部分T-80撐不到由攻轉守的那一天。

更加重要的是,因爲造價遠高於T-64與T-72,所以T-80在戰時大量生產的概率其實非常的渺茫。

如果考慮到西陸集團很難通過進攻獲得決定性勝利,必然在某個時候轉爲防禦,那麼就得爲防禦武器考慮。

如此一來,在開戰之後用掉的T-80其實是在減輕作戰負擔。

簡單的說,在防禦階段,不再需要面對這個油老虎。

最後,也是最爲關鍵的。

T-80是裝備給一線主力部隊的突擊裝備,因此在西駱沙的3種第三代主戰坦克中,數量也最少!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數據,各型T-80的數量總共還不到5000臺。

顯然,這隻能說是少得可憐。

T-64的產量超過了8000臺,以便宜出名的T-72的產量已經超過了2萬臺,而且還在以每月數百臺的速度生產!

這些T-80幾乎全都給了沿着伏爾加河西岸部署的一線突擊部隊!

只是在第一近衛軍的第9裝甲師,就有364輛T-80U。

這顯然不是在否認T-80U的性能。

要說的話,T-80U其實是西駱沙最強大的主戰坦克。

除了擁有標準的125毫米滑膛炮之外,T-80U的先進之處主要體現在了裝甲防護上。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其炮塔的正面防護相當於800毫米的質裝甲,車體的上首部分也達到了700毫米。

關鍵,這還是沒有使用爆炸式反應裝甲的水準。

在披掛上了爆炸式反應裝甲之後,T-80U的炮塔正面,針對破甲彈的防護強度達到1200毫米!

如果情報沒錯,那麼T-80U將是西駱沙有史以來防護最強的主戰坦克!

其實,綽號“連弩”的KD-28A重型反坦克導彈的設計指標,即陸軍定下的必須達到的破甲深度,就是由此確定的!

在研製“連弩”的時候,軍情局已經獲得較可靠的消息,西駱沙的新式主戰坦克的裝甲防護將超過1000毫米,甚至可能達到1200毫米,也就是比帝國陸軍當時的主力反坦克導彈的900毫米高出一些。

結果就是,帝國陸軍要求“連弩”的擊穿厚度絕不能低於1200毫米。

這也導致“連弩”的發射質量超過了45千克,且只能由直升機搭載,根本無法由單兵使用,就連車載都比較困難。

當然,採用串聯戰鬥部這些,其實都是後來的要求。

雖然根據測試,“連弩”的垂直穿甲深度高達1400毫米,遠遠超過了設計指標,但是同樣有情報表明,紐蘭共和國的M1A1採用新式複合裝甲,極有可能在未來配備反應裝甲,等效防護厚度恐怕會達到驚人的1600毫米,甚至1800毫米,並超過當今所有反坦克導彈的破甲厚度。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不但要求“連弩”的改進型把破甲厚度提高到1800毫米以上,還開始研製更新式的,準確的說是採用全新攻擊模式的反坦克導彈,只不過首先拿單兵輕型反坦克導彈試水。

這也很好理解,直升機搭載的重型反坦克導彈,對尺寸與質量的限制並不嚴厲,能採用尺寸更大藥罩,以及更多的裝藥提高破甲厚度,而單兵使用的輕型反坦克導彈,顯然不能這麼隨意了。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的新一代輕型反坦克導彈,首次採用了“攻頂”模式。

通過避開坦克正面裝甲,靠電子設備控制,讓導彈在坦克的頭頂上面引爆,再靠金屬射流打穿坦克薄弱的頂部裝甲,也就能夠在不增加導彈質量與尺寸的情況下,獲得較爲理想的摧毀效果。

可惜的是,這種新式導彈還沒有研製成功。

當然,對付T-80U,“直-10A”攜帶的“連弩”是綽綽有餘,更何況列裝一線部隊的其實是KD-28C。

這種最新的改進型,因爲採用小型化的電子元器件,能夠配備大尺寸的前置戰鬥部,破甲深度達到1500毫米。

別說T-80U,即便是以防護好著稱的“挑戰者”也肯定扛不住。

對以每小時240千米的速度飛行的“直-10A”來說,飛行10多千米,也就3分鐘。

不過,這點時間足夠完成攻擊前的準備工作。

距離目標大約8千米的時候,機鼻上的紅外成像儀已經捕捉到坦克的熱信號時,廉明陽才拉起直升機,在盡力控制直升機保持穩定的同時,給火控系統解鎖,把攻擊權下放給了姜尚貴。

其實,也就只用了不到10秒鐘,姜尚貴就鎖定了8個目標。

隨後,他就逐一將位於短翼內側掛點上的8枚“連弩”導彈射了出去。

與此同時,廉明陽控制直升機把前飛速度降低到每小時150千米。

只是,他沒有降低飛行高度。

這次,沒有特種兵在前線用激光指示器來照射目標,即引導導彈完成攻擊,所以只能用直升機上的激光照射器完成引導工作。

這也是“連弩”的最大問題。

在自行負責引導的情況之下,在“連弩”命中目標之前,直升機不得進行規避,必須讓目標處在視野之內。

顯然,這個時候的直升機就是捱打的靶子!

哪怕在設計“連弩”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陸軍因此明確要求導彈具備全程超音速飛行能力,但是受到質量的限制,“連弩”的最快速度也就只有1.4馬赫,而且在射程達到8千米時,平均速度僅1.1馬赫。

這就是說,“連弩”飛完8千米,大概需要25秒!

在這25秒內,速度達到2馬赫的防空導彈能飛行15千米!

哪怕“通古斯卡”在坦克後方7千米,也能用導彈反擊發起攻擊的武裝直升機。

如果附近有敵方戰鬥機,或者武裝直升機,那麻煩就更大了。

不過,等到下一代“連弩”問世,就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對這個時候的廉明陽等飛行員來說,肯定不會指望還在研製的新式導彈。

“頭,撤!”

姜尚貴大聲喊叫起來的時候,廉明陽已經壓下了操縱桿。

遠處,8輛T-80U已經被“連弩”打成了火球!

前後,總共不到3分鐘。

在帶隊長機發起攻擊後,另外5架“直-10A”相繼投入戰鬥,把攜帶的反坦克導彈全都射了出去。

6架武裝直升機總共發射了48枚反坦克導彈!

其實,敵人的坦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

只是,廉明陽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後面還有4箇中隊的24架“直-10A”,做爲大隊長的廉明陽,要繼續爲機羣尋找與指引攻擊目標。

至於攻擊的是不是坦克,其實不重要。

用陸航飛行員的話來說,上了戰場後,裝了輪子的,還能運動的,那全都是武裝直升機的菜。

只要能夠擊敗敵人,沒人會在乎用價值10萬金元的“連弩”去打擊一輛最多值5萬金元的軍車。

此外,直升機攜帶的武器還有火箭彈與機關炮。

只要戰鬥還沒結束,就沒有哪個飛行員願意帶彈藥返航。

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70章 突突突第603章 回家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54章 南環計劃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98章 定調第9章 導彈投手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218章 輕重主次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29章 大局已定第58章 偷襲得手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11章 圍追堵截第238章 涼拌第20章 全能人才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570章 壞消息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53章 自作自受第101章 黯然離開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368章 回國第345章 純空戰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251章 橫衝直撞第66章 預想落空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16章 開幕之戰第78章 前仆後繼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200章 心裡話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58章 方向之爭第407章 頑強巨獸第626章 尼茲的選擇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447章 開始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31章 解脫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150章 疏漏第19章 龍的天空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17章 奇蹟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175章 轉攻爲守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552章 兜底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68章 疑慮重重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569章 進軍窄海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30章 帝都風暴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170章 癡人說夢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94章 鐵血首輔第203章 見好就收第25章 淡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