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淡化處理

這場發生在8月4日夜間的坦克大戰,可以說是既短促,又突然。

在回到聯合部隊司令部,獲得更多的情報之後,丁鎮南才意識到,伊拉克軍隊根本沒有想過要越過邊境線。

就像他之前猜測的那樣,伊拉克軍隊不過是來做做樣子。

至於那輛引發了戰鬥的BMP-1戰車,當時很有可能沒有越過邊境線,只是去勘察已經存在幾十年的界碑。

因爲在荒漠裡,所以這些界碑在立好之後,從來沒有維護過。

在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也是波沙灣南岸產油集團的成員,跟沙烏地等鄰國的關係很不錯。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中,爲了抗擊波伊國,以沙烏地爲首的產油國爲伊拉克提供了數百億金元的無償援助。

伊拉克軍隊的主戰武器,很多是用產油國的援助資金購買的!

正是如此,在過去幾十年裡,兩國的邊境從不設防。

根據被俘的伊拉克官兵交代,他們確實沒收到突擊沙烏地的命令。

派裝甲部隊到邊境附近活動,主要是跟聯合部隊宣佈設置禁飛區有關,也就是通過地面行動挑戰聯合部隊。

正是如此,丁鎮南向施授良提出建議,暫時不公開這場戰鬥的相關消息。

理由也很簡單,還沒有到開打的時候!

現在部署到位的只有2個裝甲營,也沒有支援部隊。用來保護哈利德國王軍事城的“神箭手”防空系統還沒有運到,“戰-16A”機羣也還沒到,暫時沒有應付彈道導彈襲擊與獵殺導彈發射車的能力。

要是在這個時候把侯賽因惹急了,恐怕會立即使用彈道導彈進行還擊。

此外,地面戰爭也可能提前打響。

這些全都不在計劃當中!

當然,這場戰鬥還充分證明了“ZT-99AL”的性能,也徹底打消了對該坦克的質疑。

在此之前,因爲高昂的採購價格,不止是論議兩院管國防預算的議員,連陸軍與陸戰隊都提出了質疑。

言外之意,就是這種被吹上了天的主戰坦克到底值不值350萬金元的單價!

雖然這場戰鬥,存在一定的運氣因素,特別是在交火前,伊拉克裝甲部隊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甚至沒發現近在咫尺的陸戰隊坦克,等於是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整個交戰過程依然是非常經典。

首先就是,12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得到了充分證明。

根據陸戰隊提交的交戰報告,有一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打穿了兩輛坦克,其中一輛還是T-72M。

此外,所有命中伊拉克坦克的穿甲彈,全都擊穿了裝甲,有出現因爲裝甲板的傾斜角度太大,而導致穿甲彈彈開的現象。

這還只是第一代整裝穿甲彈!

其次,“ZT-99AL”的雙向穩定瞄準系統的精度與可靠性都得到了證實。

在首輪交戰的時候,開火距離在2000到2500米左右,即便在第二輪交戰時,開火距離也在1900到2400米之間。

在動對動的情況下,命中率超過70%,高於測試的成績。

這也證明,依靠先進的觀瞄設備,比如紅外成像夜視儀,坦克能夠在夜間向2000米外目標開火力。

至於戰術機動性能,就更不用多說了。

不過,意義最大的,還是證明了在“ZT-99AL”上採用的防護思想並沒錯,而傳統的防護思想已經過時了。

其實,T-72就是傳統防護思想的產物。

在上次大戰中,以駱沙聯邦的T-34爲代表的中型坦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關的防護設計也在戰後大型其道。

簡單的說,就是儘可能把坦克設計得小點,以降低被擊中的概率。在外形方面,採用外表光滑的卵型炮塔,加大車首裝甲的傾斜角度,以提高等效防護深度,並加大穿甲彈的跳彈概率。

戰後的前兩代坦克,幾乎全都採用了這個設計思想。

當然,另闢蹊徑的也有,不過是少數,而且性能都不太理想。

比如說布蘭王國的“百人隊長”坦克,就因爲採用焊接炮塔,儘管重50多噸,防護性能反到不如同時代其他坦克。

樑夏帝國的前兩代主戰坦克,即“ZT-55”與“ZT-80”全都採用這種設計思路,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其實,戰鬥重量體現得最爲明顯。

“ZT-55”的標準戰鬥全重只有38噸,按照中型坦克的標準設計,只是後來取消了重型坦克,才稱爲主戰坦克。“ZT-80DG”的戰鬥全重44噸,屬於較輕的主戰坦克,比同時代的紐蘭坦克輕了差不多10噸。

到了“ZT-99A”,戰鬥全重一下就達到了56噸,而且“ZT-99B”增強了防護與火力,戰鬥全重超過58噸。同時代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比如T-72,戰鬥全重才41噸,出口型的還要輕一點。

事實已經證明,在新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面前,坦克的外形設計已經不是關鍵。

T-72的卵型炮塔,並沒有增加穿甲彈的跳彈率,而且所獲得的額外等效防護厚度,在威力巨大的穿甲彈面前根本就沒有意義。

相反,用在“ZT-99A”上的複合裝甲的防護能力得到了證實。

返回臨時據點之後,陸戰隊的官兵才發現,有一輛“ZT-99AL”被伊拉克坦克打出的穿甲彈擊中。雖然沒辦法知道那枚穿甲彈是來自T-72M,還是T-62,但是有一點能夠肯定,安裝在“ZT-99AL”車體上首的複合裝甲幾乎完美的擋住了這一炮,不但沒有被打穿,背板也完好無損。

用該坦克駕駛員的話說,當時只是感到坦克猛的震動了一下,因爲沒什麼大礙,也就沒有停下來檢查。

此後,這輛坦克在更換了車體正面的幾塊裝甲板後,就恢復了戰鬥力。

這還不是全部。

到了次日上午,也就是5日清晨,丁鎮南一覺醒來,才得知,陸戰隊在昨晚把一輛沒受到嚴重損壞的T-72M拖了回來。

其實,那輛T-72M只是發動機出了故障,在停下之後沒有能夠重新啓動。

結果就是,在陸戰隊突然殺出來,而且連續幹掉幾十輛坦克戰車之後,該坦克的車組成員嚇破膽,都當了逃兵。

巧合的是,車長在慌亂之中,把煙幕彈當成燃燒彈丟進了坦克駕駛艙。

結果就是,該坦克幾乎完好無損的落到了陸戰隊的手裡。

因爲事關重大,而且時間非常的緊迫,所以劉尊山沒有立即請示,而是親自帶着幾輛坦克越過邊境線,把那輛T-72M拖了回來。在藏好之後,才聯繫了丁鎮南,讓他安排運輸機把繳獲的坦克送走。

要說的話,這是帝國獲得的第一輛完整版的T-72坦克。

丁鎮南不敢有絲毫大意,立即就着手安排。

當天上午,這輛坦克就被送上一架運送“神箭手”防空系統的“運-10B”,對外宣稱是戰損坦克。

在消息走漏出去後,西陸集團的新聞媒體堅持宣稱,開戰後不久,就有“ZT-99AL”在戰鬥當中被T-72M摧毀,樑夏帝國一直不肯承認有“ZT-99AL”戰損,是爲了在國際市場上推銷這種坦克。

後來,就是通過這輛T-72M,帝國對西陸集團,準確說是駱沙民主共和國的坦克有了更加直觀的瞭解。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測試,T-72M就算用駱沙民主共和國的制式穿甲彈,也需要把交戰距離縮短到1200米,纔有約50%的概率擊穿“ZT-99AL”的車體與炮塔正面裝甲。如果使用出口穿甲彈,就算把交戰距離縮短到800米,也未必能擊穿“ZT-99AL”的正面裝甲,更別說在2000米的距離上了。

此外,出口型的T-72M,採用的是形同虛設的“夾心餅乾”式的符合裝甲。

在夾層裡面填充的竟然是石英砂。

沒錯,也就是玻璃!

通過實彈測試,T-72M炮塔正面裝甲的等效厚度僅300毫米,車體爲250毫米,防護效果僅相當於第二代主戰坦克。

要說,就連第二代主戰坦克都比不上。

帝國的“ZT-80DG”就算沒有披掛反應裝甲,炮塔正面等效防護厚度都有400毫米,車體正面達到了350毫米。

此外就是,T-72M的那門125毫米坦克炮,其實就是帝國的48倍徑坦克炮的翻版。

要說,這不是什麼秘密。

大戰之後,特別是在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之後,西陸集團在東邊,始終保持着戰略進攻勢頭。

不是說西陸集團的軍事實力更加強大,而是對弱小一方來說,進攻或許有勝算,而防守肯定沒有。

用廉旭升的話來說,西陸集團在開戰初期主動發起進攻,或許還能贏得完成戰爭動員的時間,如果從開始就以被動防禦爲主,帝國陸軍裝甲部隊就能在其完成動員之前推進到白林城外。

正是如此,駱沙民主共和國在主戰武器口徑上,一直堅持向樑夏帝國看齊。

理由就是,在大規模的戰略進攻當中,駱沙民主共和國的地面部隊未必能夠獲得充足的後勤保障,肯定要面對彈藥補給跟不上的問題,如果能夠使用繳獲的彈藥,就能大幅度的減輕後勤保障的負擔。

當然,也由此產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西陸集團有兩套標準的彈藥。

在戰略後方的迢曼帝國與洛克國,還有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採用的是迢曼軍隊確立的口徑體系。

至於理由,自然跟防禦有關。

如果駱沙民主共和國的進攻失敗,或者是被迫由攻轉守,至少可以保證樑夏軍隊無法使用繳獲的彈藥。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駱沙民主共和國始終沒有在西陸集團獲得歸宿感。

處理完運送T-72M的事情之後,丁鎮南順便去詢問了“神箭手”防空系統的情況。

讓丁鎮南略感意外的是,沙烏地軍方也非常的積極,不但提供了發射陣地,還派了一名高級將領過來。

關鍵,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王子。

當然,沙烏地最不缺的就是王子,開國國王的子孫已經超過1000人,有望在20年之後超過5000人。

其實,沙烏地早就想購買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

可惜的是,因爲產量還不大,而且樑夏軍隊自己的需求都沒滿足,加上很多先進技術的出口受到管制,所以到現在,帝國高層都沒有在出口“神箭手”的問題上做出決定,更別說進行出口談判。

當天,首先到達的導彈營早就完成了戰鬥部署。

雖然僅一個營,經不住高強度消耗戰,但是對付少量的彈道導彈,問題還不大。

其實,帝國陸軍與空軍從來都沒有指望依靠防空系統來防空。

等了一天,快到傍晚的時候,伊拉克當局都沒有公佈昨晚的戰鬥。

丁鎮南到這時候才鬆了口氣。

再一次被打敗,侯賽因的面子思想又那麼嚴重,除非打算立即入侵沙烏地,不然就只能保持沉默。

一支旅級規模的裝甲部隊被擊潰,而且沒有能夠給對手造成多大損失,絕對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吃了晚飯之後,丁鎮南纔去向施授良彙報情況。

其實,平常也是在這個時候彙報工作,因爲在晚飯之後,施授良一般會花半個小時喝一杯茶。

要說的話,也沒有什麼好彙報的。

整個白天,除了幾架伊拉克戰鬥機竄入禁飛區之外,而且是象徵性的,在遭到攔截之前就已轉向飛走,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至於科威特那邊,隨着科威特軍隊投降,有組織的抵抗行動結束了。

相對而言,通過中立國進行的人員撤離行動還算是一件大事。

按已經收到的消息,持樑夏帝國護照的人員均已離開科威特,暫時還沒有離開的是一些盟國公民。

丁鎮南來找施授良,主要還是要說作戰的事情。

“你說的這些,其實上面都考慮到了。按伊拉克軍隊的表現,這場戰爭不會存在多大的懸念。雖然在做宣傳的時候,會有那麼點誇張成分,但是宣傳嘛,自然需要誇張一些。”施授良也在等丁鎮南。“按上面的意思,把第一階段作戰行動的持續時間縮短到3天,最快在後天凌晨,執行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只不過,首輔還沒有下達命令,照目前的情況看,或許還有所顧慮。”

“你是說……”

“侯賽因不過只是一個跳樑小醜,我們也不用把一個代言人往死裡打,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得看戰場外的因素。”

“迢曼帝國嗎?”

“你覺得,迢曼帝國還有跟我們對抗的資本嗎?”

“紐蘭共和國?”

施授良笑了笑,說道:“這些問題,不需要我們去想,那是首輔的事情,我們的任務是做好充分準備。”

“我現在就去調整作戰部署。”

“明天上午召開聯合部隊的全體會議,別忘了。”

丁鎮南點頭答應了下來。

從房間裡出來,他才長長的出了口氣。

施授良透漏的信息,讓他非常的擔憂,甚至產生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42章 戛然而止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369章 打探消息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86章 千里眼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67章 亦步亦趨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479章 策劃第218章 豁出去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25章 淡化處理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277章 冤大頭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82章 不謀而同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8章 南轅北轍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30章 系統之戰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187章 誅心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64章 風雲際會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283章 代言人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603章 回家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640章 暢談第4章 一發入魂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229章 飛來噩耗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86章 關鍵課題第209章 感情牌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98章 初來乍到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514章 奧援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2章 接敵備戰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70章 突突突第189章 乾着急第481章 跨過陸心海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328章 一分爲三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333章 關鍵情報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17章 先聲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