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全能人才

雖然對空軍充滿了信心,但是施授良同樣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的結局!

自擔任西北戰區總司令之後,施授良已經連續5年擔任“西進”演習的總指揮,對空軍的戰鬥力,特別是“遠征混成聯隊”的能力有非常深刻與全面的瞭解,也相信李天凌這些後生的能力。

只是,做爲一名作風沉穩的老將,施授良從不盲目樂觀。

用他的話來說,樂觀過頭就成了狂妄自大。

軍人最不應該有的就是狂妄自大。

要說的話,這也是大戰之後,帝國軍人在思想觀念上的一大轉變。

在上次大戰之前與大戰期間,帝國軍隊自上往下無一人不信,能取得全面勝利,從而一勞永逸的結束跟西方列強的紛爭,成爲當之無愧的,獨一無二的全球霸主,並且建立一個永久和平的世界。

大戰結束之後,帝國上下是痛定思痛。

在反思的時候,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帝國有沒有能力稱霸全球,在一次大戰當中擊敗所有對手。

按照這個思路,在戰後拋起了軍事思想的變革運動。

承認敵人強大,並直面自身不足,成爲帝國上下的共同認識,爲後來進行的軍事變革提供了理論依據。

顯然,像施授良這些戰後參軍的將領,正是軍事思想變革運動的主要受體。

與大戰期間的將領相比,戰後的帝國將領,最爲明顯的變化就是不再故步自封,也更容易接受敵人強大的論調。

可問題是,施授良怎麼都沒想到。

在剛剛結束的空戰當中,空軍的2支“遠征混成聯隊”,準確說,僅四個中隊的32架戰鬥機,在2架預警機與2架電子偵察機的指揮與支持下,不但頂住了伊拉克空軍近百架戰鬥機從兩個方向上發起的衝擊,至少擊落58架敵機,自身還無一損失,準確的說是沒有遭受戰鬥損失。

唯一損失,就是李天凌的座機在返航途中,2號發動機空中停車,隨後1號發動機因爲過熱出現故障,最終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西北大約40千米的荒漠中墜毀,不過李天凌已經成功跳傘。

執行營救任務的空軍特種部隊已經搭乘直升機出發,很快就能把他帶回來。

在不到1個小時的戰鬥當中,乾淨利落的打下近60架敵機,自身則無一損失。

這個結果,讓施授良都不敢相信,覺得裡面有水分。

正是如此,在收到戰報之後,他沒讓參謀發佈消息,而是立即聯繫前方指揮官,也就是2架預警指揮機的機長,以及4名中隊長,重新彙報交戰的情況,並再次確認戰果,確保不存在謊報問題。

重新確認的結果也一樣,準確說還要誇張一些。

擊落58架敵機的戰果是能夠證明的,要麼有雷達探測到的信號,要麼有照相槍拍攝的照片。

此外,有大約20架敵機墜毀沙烏地境內。

關鍵就是,至少有16個沒有辦法完全確認的戰果,即飛行員認定是擊落,卻拿不出擊落的證據。

如果飛行員沒撒謊,就至少擊落了74架敵機。

果真如此,這是自第二次全球大戰後,或者說是進入到噴氣時代之後,擊落敵機數量最多的單次空戰。

至於損失,那是完全沒辦法造假。

32架參戰戰鬥機,已有31架回到了哈立德國王軍事城,唯一沒有返回的,也就是李天凌的那架。

吃午飯的時候,施授良拿到了由另外一名聯隊長提交的報告。

此時,營救部隊已經找到李天凌,正帶他返回。

按照特種部隊發回來的消息,這名新鮮出路的,也是帝國空軍在波伊戰爭之後誕生的第一個王牌飛行員只是受了點輕傷。

如果還有戰鬥機可以用,他能夠立即重返戰場。

可惜,暫時沒有可用戰鬥機。

交戰過程並不複雜,跟過去幾年在“西進”演習當中採用的戰術,而且是最基本的戰術幾乎如出一轍。

在超視距空戰階段,只是位於邊境線中段的2個“戰-11B”戰術單位,8架重型戰鬥機前後三次開火,就擊落了34架伊拉克戰鬥機。進入到格鬥階段,2個“戰-10B”戰術單位的8架中型戰鬥機取得9個戰果。到最後,在該方向上,只有大約10架伊拉克戰鬥機僥倖逃脫。

晚了大概15分鐘,在邊境西段,第二場空戰打響。

這場戰鬥,更加沒懸念。

在遭到4架“戰-11B”兩輪攔截,總共15架戰鬥機被擊落之後,剩餘的伊拉克戰鬥機全都轉向逃逸。

因爲伊拉克戰鬥機迅速飛離了禁飛區,所以指揮戰鬥的聯隊長下達了收兵命令。

按擊落58架敵機計算,有49架是被中程空空導彈在視距外擊落,只有9架被格鬥導彈擊落。

至於航炮,連使用的機會都沒有。

這是空戰史上,中程空空導彈首次唱主角,超視距空戰首次超過了視距內空戰。

被全球各國空軍吹了幾十年的視距外空戰,總算是修成正果。

只是,問題也非常突出。

在這份由聯隊長直接提交的戰報當中,重點提到兩種中程空空導彈的表現,並且要求儘快用“KK-12”全面取代“KK-6”。

道理就是,在49個戰果中,屬於“KK-12”的就有42個!

“KK-12”取得的戰果高達“KK-6”的6倍!

關鍵還有,12架重型戰鬥機,總共也就發射了56枚“KK-12A”,單發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75%。

“KK-6F”呢?

發射了40枚,只擊落7架敵機,命中率不到17%。

兩種導彈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可以說一目瞭然。

按聯隊長的評價說,如果不是提前裝備了足夠的“KK-12A”,格鬥階段的戰鬥必然更加兇險,損失肯定是在所難免。

其實,此後通過審訊抓獲的伊拉克飛行員,也能證明這一點。

伊拉克空軍採取的戰術,就是用數量彌補戰鬥力的不足,盡最大的力讓空戰進入到格鬥階段。

簡單的說,只要有足夠的戰鬥機頂住樑夏空軍的“三板斧”,就能在格鬥空戰當中獲得兵力優勢。

其實,在波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空軍就用這種戰術來對付裝備了F-14A的波伊空軍,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格鬥空戰中,擁有兵力優勢的一方,肯定能夠佔便宜。

可惜的是,時代早就不同了。

再說,兩伊戰爭期間的空戰,早公認是用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戰術在使用全世界性能最好的戰鬥機。

結果就是,在連續遭到迎頭痛擊之後,剩下的伊拉克戰鬥機飛行員早就嚇破膽,根本就不敢戀戰。

在第二場戰鬥當中,就是因爲覺得沒勝算,後方指揮官才下達了撤退命令。

當時,在邊境線的南面,其實只有8架戰鬥機。

如果沒有撤退,讓剩下的30多架戰鬥機繼續突擊,就肯定能夠在格鬥空戰中獲得兵力優勢。

可惜的是,伊拉克飛行員已被打怕了。

這從一個側面證明,電子干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伊拉克空軍的指揮官自始至終都沒獲得準確的戰場信息,並不清楚對面的情況,也就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連對手還有多少戰鬥機,以及戰鬥機所在位置都不清楚,不敗就沒道理了!

吃過午飯之後,施授良去醫院看望了剛剛被特種部隊救回來的李天凌。

在軍事城裡面,有一座設施與設備齊全的軍事醫院,不但能夠收容上前名病員,還能醫治與處理各種創傷。

李天凌只是在彈射的時候擦破了額頭,身上有幾處淤傷,嚴格說來連輕傷都算不上。

不過,他暫時只能留在地面上了。

施授良只是讓他安心的養傷,沒有說不準重返戰場,前提是自己去搞到一架戰鬥機。

此後,施授良回到作戰指揮中心。

在吩咐負責輿論宣傳的參謀儘快草擬好新聞稿之後,他才叫上此戰的頭號功臣,負責策劃戰術行動的丁鎮南去了辦公室。

雖然兼顧空中作戰行動,但是丁鎮南隸屬陸軍,是一名上尉。

他在前年才從軍校畢業,以帝國聯合軍事學院當年前十名的優異成績,被分到了西北戰區司令部擔任參謀。

在當年的“西進”演習當中,丁鎮南的突出表現引起了施授良的高度關注。

去年,他晉升中尉。

然後在“西進149”演習中,他獲得更多表現機會,而且沒讓施授良失望,再次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才華。

此外,因爲在演習中的突出表現,他獲得破格晉升。

兩年升了2級,在戰後是非常少見的。

要說的話,成就了丁鎮南的,其實是軍事改革。

關鍵,也就是帝國聯合軍事學院。

這座帝國的王牌軍事院校誕生不到30年,而且帝國在大戰之後,只創建了這一所軍事院校。

該院校的宗旨,就是培養全能型指揮人才!

爲此,聯合軍事學院並不在民間招生,而是從三所一流軍校,也就是陸軍指揮學院、海軍學院與空軍飛行學院,招收優秀的學員,進行三到五年的專業培訓,以及爲現役官兵提供進修培訓服務。

此外,學院的講師與教官全是來自一線部隊的高級軍官,而且採用輪替制,確保教師團隊始終站在軍事理論最前沿,把積攢的經驗與總結的理論傳授給學員,引領軍事理論的發展潮流。

雖然才短短30年,但是帝國聯合軍事學院已經是公認的全球最好的軍校。

當然,進入聯合軍事學院的都是軍人當中的佼佼者。

雖然有側重,但是所有的學員都必須精通聯合作戰。

只是,個人能力同樣很重要。

之前的演習沒什麼好多說的,而這次的實戰表現最有說服力。

開戰之前,丁鎮南就明確的提到,伊拉克軍隊絕對不會坐以待斃,會在開戰初期發動大規模反擊。

不是說伊拉克的將軍很自信,是跟幕後的迢曼帝國有關。

顯然,丁鎮南的這個判斷已經變成了事實。

關鍵還有,他堅信,靠3個“遠征混成聯隊”就能夠打垮伊拉克空軍,並且讓禁飛行動得到落實。

做這個分析的時候,他只強調了一點。

伊拉克不過是一個地區強國,根本沒有資格跟帝國叫板,拿“西進”演習中對付西陸集團的戰術來對付伊拉克,簡直是大材小用。

正是如此,施授良才只調用了3個“遠征混成聯隊”,從而騰出更多運力,準確說是機場的吞吐能力來運送其他的,也更加關鍵的設備與物資,比如進行長時間作戰行動所必須用到的維護保養設備。

事實再次證明,丁鎮南的判斷又對了。

其實,禁飛戰術也是出自丁鎮南之手。

分成兩個階段,先設爲100千米,在有了足夠的兵力之後擴大到300千米,其實是丁鎮南的主意。

當時,施授良還爲此表達過擔憂,覺得這麼部署太過冒險了。

不過現在看來,丁鎮南的安排並沒錯。

“我們得儘快調整部署,讓3個聯隊都做好對地打擊的準備,至少要讓一半的戰鬥機在地面待命。”關上房門之後,丁鎮南就說開了。“在這邊安排好了之後,我就去陸戰隊的臨時據點看看。”

“需要這麼急?”

“在空中吃虧之後,那就只能在地面做文章了。以目前的情況看,我們更應該擔心侯賽因會惱羞成怒。”

施授良鎖緊了眉頭,神色也很是低沉。

其實,丁鎮南最突出的地方,是他有着遠超一般軍人的政治眼光,因此總能站在戰略高度上看待問題。

“中午這一仗之後,伊拉克空軍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回過神來。如果我沒有猜錯,巴格達那邊會把希望放在晚上,覺得可以趁夜色發動突擊。如果侯賽因覺得必須冒險,那就肯定是今晚。”

“我們只有2個營。”

“兩個最精銳的營!”

施授良依然很擔心。

“我們現在並不需要擔心伊拉克會大舉入侵沙烏地,畢竟沒有制空權,迢曼顧問會讓侯賽因冷靜下來。真正需要擔心的,其實是爲了實現政治目的而進行的軍事冒險,比如通過入侵誘使沙烏地發起反擊,或者要我們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比如在正式反攻之前,部署更多的作戰部隊。”

“拖下去?”

“目前看,拖下去也許就是侯賽因能夠爭取得到的最好結果。”

聽丁鎮南這麼一說,施授良立即明白過來。

“行,你現在就去安排。”

“如果有需要,我在明天上午再回來。”走到門口,丁鎮南好像想到什麼,又回過頭來對施授良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提前部署防空系統,做好應付導彈襲擊的準備,畢竟侯賽因可打的牌已經不多了。”

施授良長出了口氣,才點頭答應下來。

他沒有忘記這件事,只是沒有想好要不要調整部署,而丁鎮南提醒後,他也覺得確實有這個必要。

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60章 雙子星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15章 虎落平陽第140章 擔憂成真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312章 不再等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433章 猜疑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51章 變與不變第8章 南轅北轍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14章 各取所需第58章 偷襲得手第630章 殊榮第2章 接敵備戰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68章 兵分兩路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540章 第二戰場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18章 論功行賞第387章 全面爆發第99章 半支艦隊第53章 全線潰退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203章 見好就收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312章 不再等第4章 一發入魂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358章 趕盡殺絕第497章 備戰第246章 覆滅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30章 帝都風暴第98章 初來乍到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547章 突發事件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94章 大禍臨頭第67章 犀利無匹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324章 苦肉計第26章 三分天下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464章 第一個難題第23章 滅頂之災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334章 全面鋪開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16章 開幕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