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鬼使神差

頭頂上的電話響起來的時候,衛少龍先是一愣,不過就遲疑了半秒鐘,隨後就一把拔出話筒。

“司令艦橋,我是艦長。”

幾秒鐘後,衛少龍“砰”的一下又把話筒插了回去,一句多餘的廢話都沒有說。

“右滿舵,全功率推進,航向030!”

沒等舵手反應過來,他已經離開了艦長的位置,接住士官長遞來的望遠鏡,朝左側露臺走去。

在他來到露臺上的時候,“攀枝花”號已經在全速轉向。

外面,操作高倍警戒望遠鏡的瞭望員在見到艦長後,明顯被嚇了一跳,而且不知道是否應該把望遠鏡讓給艦長。

沒啥好奇怪的,在戰鬥的時候被分配到室外的,肯定是剛上艦的新兵。

如果近處存在威脅,還可以在旁邊的環形軌道上安裝一挺13毫米重機槍,並增加一個機槍小組。

衛少龍沒理會那名新兵,在出來之後,他朝後方機庫上的那門機關炮看了過去。

那可不是一般的機關炮,那是一門採用加特林原理,有7根30毫米炮管,最達射速高達每分鐘4200發的近防速射炮。

這門採購價格高達1500萬金元的速射炮,其頭號價值就是用來攔截反艦導彈!

追溯的話,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的後期,帝國海軍就投入大量資金,研究外能源驅動的轉管機關炮。

可惜的是,到大戰結束,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的研究成果。

此後,進入到噴氣時代,防空導彈取代高射炮,在大戰中表現突出的小口徑高射炮首先遭到淘汰。

原因無二,射程太近與射高太低,根本就沒法用來攔截噴氣式戰鬥機。

在戰後的30年裡,除了能用來支援地面部隊,以及在對付小型艦艇的時候還有一些價值的大口徑高平兩用炮之外,幾乎所有高射炮都被防空導彈取代,海軍也沒再研製小口徑高射炮。

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8年之前,發生在南夕落洋上的那場戰爭。

當時,布蘭皇家海軍最爲新銳的,滿載排水量達到4100噸,42型驅逐艦的首艦“謝菲爾德”號,竟然被一枚全重不到700千克,戰鬥部的裝藥量只有70多千克的“飛魚”導彈送到海底!

消息傳來之時,帝國海軍上下是一片譁然。

不過,也只是一片譁然。

在深入調查後,帝國海軍才知道,事發的時候,“謝菲爾德”號上的對空搜索警戒雷達處於關閉狀態,原因是,雷達發出的電磁波會干擾衛星通信,而該艦當時正在用衛星天線接受來自後方的信息。

此外,爲了控制排水量,這種戰艦的上層建築物竟然用的是極易燃燒的鋁合金!

結果就是,在被導彈擊中前,別說是開火攔截,甚至沒來得及發射干擾彈。

根據戰後做的測試,42型驅逐艦的雷達干擾彈能夠對“飛魚”產生影響,比如讓導彈脫靶。

幾天後的另外一場戰鬥,布蘭皇家海軍就成功干擾了一枚射向航母的“飛魚”導彈。

此外,還有損管不力的因素。比如在被導彈擊中後,艦長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下達啓動滅火系統!

這麼多的巧合,“謝菲爾德”號不沉纔是怪事。

從“謝菲爾德”號身上,帝國海軍得出的結論就是,把戰艦造得更大一些,避免讓電子設備產生相互干擾。

此後,帝國海軍驅逐艦的噸位是扶搖直上,發展到現在,都接近1萬噸了!

如果有一種能夠攔截導彈的手段,那就完美了。

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帝國海軍翻出了已經塵封30多年的轉管機關炮,並重新投資開始研製。

只是,初期研製投入並不是很大。

不要忘了,波伊戰爭才結束5年,帝國還處於戰略收縮階段,首先遭到削減的就是帝國海軍。

不過,這種局面也就持續了幾年。

4年之前,“昭通”號在波斯灣遭到“飛魚”導彈攻擊之後,帝國海軍立即認識到了硬殺傷攔截手段的重要性。

關鍵就是,“昭通”號並沒有犯低級錯誤。

如果一定要說有啥失誤的話,也就是在接到襲擊警報後,“昭通”號沒有立即轉向離開危險海域。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昭通”號及時撤離,那架伊拉克戰鬥機未必會發起攻擊。

可問題是,在受到威脅之後轉向撤退,絕對不是帝國海軍的作風。

反正就是,捱了打之後,帝國海軍立即加大在末端防禦系統上的投入。

也就過了1年,研發代號爲“730”的速射炮,帝國海軍的第一種能夠攔截掠海導彈的末端防禦系統問世。

正式裝備的其實第二代,也就是綽號“火旋風”的“730B”。

不是說“730A”不好,而是設計在的時候考慮欠周到,把至關重要的火控系統放在了別的地方,沒有跟火炮系統聯動,因此存在反應速度慢,以及精度偏低等問題,沒有達到海軍提出的戰術指標。

有趣的是,因爲“730A”更加便宜,所以出口銷量是“730B”數倍,裝備數十個國家的數百艘戰艦。

相對而言,“730B”的主要改進,就是把搜索火控雷達整合到炮座上。

爲了提高毀傷效果,帝國海軍還專門研製了一種用來對付反艦導彈的炮彈,即30毫米次口徑穿甲彈。

在理論上,只需要命中1發,就能摧毀“飛魚”這種級別的戰術導彈。

即便攔截重型導彈,也只需要命中3到5枚就能夠確保摧毀。

按照帝國海軍做的測試,在持續時間爲3秒的短點射中,對“飛魚”這種尺寸的反艦導彈的命中概率高達85%。如果開火時間設定爲5秒,命中率能夠達到95%,只是持續作戰能力會大幅度的降低。

至於選短點射,還是長點射,由實際情況決定。

此後,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帝國海軍集中採購600多套“火旋風”,裝備了所有大型戰艦。

像“攀枝花”號這類3000噸級的護衛艦,一般就只有一套。

其實,“攀枝花”號已經服役了10多年,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需要安裝重達10噸的速射炮。

所幸的是,直升機的機庫頂部夠寬敞,安裝一套“火旋風”的難度還不大。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無法應付來自正面的反艦導彈。

當然,反艦導彈一般是從側舷方向上射來。

看到“火旋風”轉動的時候,衛少龍暗自鬆了口氣,不過隨後舉起掛在胸前的便攜式望遠鏡,朝西北方向看去。

開始的電話是大副從作戰指揮中心打來的。

預警機探測到了一個高速飛行的目標,推斷是那架攻擊機發射的反艦導彈,併發出導彈襲擊警報。

如果真是導彈,肯定來不及躲避。

“嗚——嗚——”

幾秒鐘後,淒厲的防空警報響起。

只是,首先開火的並不是速射炮。

“嗖”的一聲,位於艦橋前方的八聯裝通用導彈箱射出了一枚綽號“海蛇”的近程防空導彈。

“攀枝花”號只是一艘3000噸級護衛艦,武備算不上強大。

在艦首的八聯裝發射器裡面,通常裝填4枚反潛導彈與4枚防空導彈,而且火控通道就只能對付一個來襲目標。

可惜的是,那枚導彈直接就浪費掉了。

當然,沒什麼好可惜的。

“海蛇”是帝國海軍的第一種近程防點空導彈,因爲不是很重視,更因爲預算實在是非常的緊張,所以帝國海軍只能退而求其次,直接就用“KK-6”中程空對空導彈,在改進一番之後當防空導彈用。

性能肯定不算先進,主要是物美價廉。

要說,其實是價廉。

其實,也就是“海蛇”問世,讓“攀枝花”號這類3000噸級反潛護衛艦,第一次獲得了有效的防空手段。

在此之前,護衛艦就只能靠主炮執行防空任務。

大部分時候是躲在巡洋艦與驅逐艦的羽翼之下。

別說是對付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即便是攔截中高空的敵機,“海蛇”的單發命中率也只有六成。

在複雜環境下,就只有心理安慰的效果了。

其實,也就只有10來秒鐘。

這次開說的是設置在艦首的主炮,一門速射型80毫米艦炮。

至於效果,同樣是聊勝於無。

主炮開火,意味着導彈已經進入視野之內,而且炮彈在海面上炸起的水柱指明瞭導彈的來襲方向。

拿着望遠鏡搜索了一陣,衛少龍纔看到那個小光點。

確實只有一個光點,而且受到炮彈炸起的水柱影響,還時隱時現。

“艦長!”

在水兵提醒後,衛少龍才注意到左前方的超級油輪。

油輪一直在那個方向上,在“攀枝花”號轉向加速之後,距離縮短了一些,而且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

簡直是致命的變化!

等衛少龍猛的反應過來,並且重新朝西北方向看過去的時候,小光點已經消失,取代的是一條白色的煙跡。

導彈已經轉向,顯然放棄了“攀枝花”號,正在朝油輪飛去。

“嗚——”

這時,位於機庫頂部的“火旋風”開火了。

可惜的是,距離實在是太遠,超出了速射炮的有效射程,而且炮彈的散佈範圍過大,對導彈沒有半點威脅。

又過去了大約20秒鐘,衛少龍覺得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導彈擊中油輪,並且騰起巨大的火球之時,衛少龍咬緊牙關,還一拳砸在面前的鐵皮護欄上。

直到幾名官兵出來,他才控制住情緒,返回了艦橋。

隨後,他下達命令,全艦由戰鬥狀態轉爲戰鬥救援狀態,並且讓二副立即安排直升機前去營救油輪的船員。

不過,緊急起飛的直升機並沒有前去營救船員。

幾分鐘後,“祝世建”號上的戰鬥羣指揮官發來了一道命令,讓衛少龍立即派直升機前去搜尋跳傘的伊拉克飛行員。

…………

此時,李天凌駕駛的“戰-11B”從“攀枝花”號的上空飛過。

開始,就是由他發射的“KK-12A”擊落了那架“超級軍旗”。

他是在大約20分鐘前,收到了海軍預警機發來的指令,前往波沙灣西北海域執行掩護任務。

至於海軍爲什麼沒派艦載戰鬥機過去,李天凌沒有多問。

按照新的指揮體系,戰區聯合司令部爲最高的作戰指揮機構,不再區分軍兵種,更不得拒絕執行其他軍兵種安排的作戰任務。

在此之前,李天凌他們就在執行護航任務,掩護一架由“祝世建”號上起飛的艦載運輸機前往利雅得。

爲了這個任務,李天凌他們在沙烏地領空進行了第二次空中加油。

所幸的是,大家都提前做了準備,每名飛行員攜帶2份高能口糧,還額外準備了一個用來接尿的塑料口袋。

不要感到奇怪,在長途飛行當中,首先考慮的就是吃與拉的問題。

爲了避免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大解,只要任務的飛行時間超過4個小時,飛行員都會在登機前清空肚皮。

當然,還會盡量不吃容易導致腹瀉的食物。

此外,那架伊拉克攻擊機出現的時候,“祝世建”號正在回收上午派出去的艦載機。

反正就是,能夠及時趕到波沙灣西部海域,只有李天凌這邊的幾架“戰-11B”。

正是如此,在火速殺到之後,李天凌就在海軍預警機支持下,向那架伊拉克攻擊機射出導彈。

可惜,還是慢了小半拍。

至於是否擊落敵機,其實李天凌的心裡也沒底。

他是在大約60千米外開火,而敵機在超低空飛行,海面產生的鏡面反射對火控雷達產生了嚴重干擾。

要說的話,這也是空軍戰鬥機的一大問題。

海軍戰鬥機採用的火控雷達,專門針對海面的鏡面反射做了優化,因此更適合在海洋背景下作戰。

只是,在兩枚“KK-12A”進入到主動引導階段的時候,敵機並沒有進行規避。

要說的話,這也是“戰-11B”的一大優勢。

在整個攻擊過程中,李天凌沒有使用戰鬥機的火控雷達,火控數據全都由海軍的預警機提供。

這裡,多虧空軍與海軍都採用了15號數據鏈。

此外,兩枚“KK-12A”都採用中段指令制導的攻擊模式。

也就是說,李天凌駕駛的“戰-11B”在獲得預警機提供的目標數據後,只需要讓雷達以通信模式工作,向發射的“KK-12A”導彈發送彈道修正指令,並不需要對攻擊目標進行持續照射。

該戰術的最大好處就是,敵機在遭到攻擊之前都不會發現已經被鎖定!

當然,這套戰術也只能用來對付缺乏空戰能力的攻擊機。

如果對手是戰鬥機,那就很難奏效了。

不說別的,在60千米的距離上,敵方戰鬥機的雷達肯定能發現“戰-11B”,也就不存在偷襲機會。

只是,李天凌並不知道,他打響了帝國在此戰當中的第一槍!

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445章 遲到者第66章 裝甲反擊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637章 媳婦熬成婆第39章 免死金牌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28章 風雲突變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45章 傷離別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95章 驚天計劃第37章 基本盤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3章 風雲際會第373章 牆頭草第13章 預料之中第187章 誅心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612章 出征第30章 帝都風暴第86章 千里眼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220章 左右夾擊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50章 速歸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53章 自作自受第514章 奧援第236章 決心赴死第483章 欺騙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368章 回國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52章 禍根第13章 遮斷戰術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21章 恥辱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48章 大戰爆發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83章 不期而遇第78章 前仆後繼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18章 論功行賞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94章 大禍臨頭第31章 臨危受命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115章 爭分奪秒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14章 各取所需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38章 情景設定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17章 奇蹟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514章 奧援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122章 運氣第33章 踹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