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前線備戰

迢曼帝國首都,宰相府。

在秘書進來的時候,沃爾夫岡正在跟幾名主要內閣大臣商討當前局勢,或者說是在大發雷霆。

沒啥好奇怪的,侯賽因的軍事冒險實在是出人預料。

他做什麼不好,偏偏去招惹樑夏海軍!

在這個世界上,最不能惹的就是樑夏海軍。

靠全球部署的戰略優勢,樑夏海軍在戰後橫行了數十年,即便到現在,在海洋上都是無敵的存在。

要說的話,樑夏海軍的戰略優勢最沒爭議。

在某種程度上,招惹樑夏海軍等於是自尋死路。

雖然沃爾夫岡不看好那個通過政變上臺的軍事強人,也一直覺得,跟這種人的關係不會長久,但是讓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傢伙竟然在取得關鍵勝利之前,挑釁強大的樑夏海軍。

他的腦子進水了嗎?

他就不明白老虎屁股摸不得的道理嗎?

4年多前,因爲一次誤擊導致的報復轟炸,他已經忘掉了嗎?

沃爾夫岡甚至覺得,那傢伙或許是因爲早年的牢獄生活,遭到過拷問虐待,所以腦回路跟常人不一樣。

其實,早在上個月,沃爾夫岡就通過電話警告了侯賽因。

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去撩撥樑夏海軍,更不能主動找事。

爲了能夠讓侯賽因聽話,沃爾夫岡還明確提到,如果是樑夏帝國主動找事,迢曼帝國會在國際社會上採取必要行動,確保大部分國家繼續保持中立,不會參加樑夏帝國發起的針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當然,迢曼帝國肯定會繼續爲伊拉克提供援助。

關鍵就是,侯賽因答應下來,還做了口頭上的保證。

顯然,對這個軍事強人來說,口頭保證跟放屁沒有區別。

想到這些,沃爾夫岡就非常來火。

要說的話,他自己也有責任。

在開火前,軍方就做了分析,其中重點就是樑夏海軍的部署情況。

按軍方的觀點,樑夏海軍在波沙灣部署一支航母戰鬥羣,而且是一艘“陳炳勳”級大型航母,把兩支戰鬥力更強大,各有一艘超級航母的戰鬥羣放在穆阿海,其實是爲了避免過早跟伊拉克發生衝突。

這種部署,主要針對的是戰爭初期的撤離行動。

當然,也很好理解。

科威特一直是樑夏帝國在海灣地區的主要盟友,其油田幾乎都爲樑夏企業所有,聚集在科威特港裡面的油輪也幾乎全都屬於樑夏帝國,因此在戰爭爆發之後,首先就得考慮把這些油輪撤走。

此外,有上萬名樑夏公民在科威特工作與旅遊。

主要是石油企業的員工,以及員工的家屬。

爲了給予方便,科威特當局還在港口外面,專門劃了一塊外籍員工生活區,並安排軍警維持秩序。

顯然,在戰爭爆發之後,樑夏帝國還需要緊急撤僑。

靠前部署的那艘護衛艦,就在執行掩護油輪撤離的任務,在職能上更像是一位海上交通警察。

一艘反潛護衛艦有什麼威脅?

如果樑夏帝國真的準備參戰,靠前部署的就不止是一艘護衛艦了。

哪怕是在上次大戰當中建造的快速戰列艦,也比護衛艦更有威脅!

關鍵還有,擊沉一艘護衛艦,又有什麼用?

別說是一艘護衛艦,哪怕把“祝世建”號航母戰鬥羣殲滅了,對樑夏海軍來說,也達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可是,這等於把參戰理由交到了樑夏帝國手裡。

只要樑夏帝國以戰艦在公海遭到襲擊爲由向伊拉克宣戰,不止樑夏帝國的盟友,大部分國家都會附和。

到了那個時候,迢曼帝國還能怎麼樣?

此外,這還涉及跟紐蘭共和國的秘密協議。

只有在樑夏帝國不宣而戰的情況之下,紐蘭共和國纔會立即採取行動,不然會一直保持中立。

顯然,現在根本就不存在樑夏帝國不宣而戰的可能。

這等於堵死了迢曼帝國直接參戰,或者說通過這場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的途徑。

沒有紐蘭共和國支持跟參與,迢曼帝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跟樑夏帝國直接對抗。

沃爾夫岡召開會議,就是在商討這個問題。

是否繼續爲侯賽因政權提供支持?

雖然軍方將領大多表示反對,但是幾乎所有內閣大臣都認爲,在當前局面之下,已經喪失了掌握主導權的機會。

現在要擔心的是樑夏帝國會不會直接對伊拉克宣戰!

按照討論結果,如果出現最爲遭到的情況,也就是樑夏帝國直接出兵,那麼迢曼當局所能選擇的,也就是通過宣佈保持中立跟侯賽因政權劃清界線,然後坐看樑夏帝國重新稱霸波沙灣地區。

針對這個問題,沃爾夫岡已經在會議開始之前,跟紐蘭總統通了電話,搞清楚了對方的態度。

讓他感到慶幸的是,紐蘭總統非常的理智,還格外強調一點,紐蘭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在波沙灣地區有共同利益。

只是,沃爾夫岡沒有感到絲毫的欣慰。

那個電話,等於承認迢曼帝國更加需要紐蘭共和國。

雖然沃爾夫岡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都會到來,畢竟在硬實力上,迢曼帝國根本沒辦法跟紐蘭共和國比肩,但是自沃爾夫岡往下,沒有人願意承認,做爲戰勝國的迢曼帝國要向曾經的手下敗將低頭。

之前,那是在跟紐蘭共和國合作,一起挑戰強大的樑夏帝國。

現在,迢曼帝國駐紐蘭大使,正以宰相特使身份跟紐蘭共和國國務卿進行密談,商討在波沙灣地區的軍事合作問題。

簡答的說,就是借紐蘭共和國在波伊國的軍事基地部署一些偵查力量。

當然,主要就是偵察機。

如果不得不放棄伊拉克,那麼今後能夠依靠的也就只有波伊國了。

所幸的是,局勢並沒有發展到這一步。

秘書送來了好消息。

就在開始,樑夏外交部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要求伊拉克當局立即停止入侵科威特的軍事行動。

關鍵就是,在這份聲明當中,只提到了遭到襲擊的油輪,沒有提那艘戰艦。

此外,樑夏帝國還給了伊拉克當局72小時。

從當地時間的8月1日上午8點算起,伊拉克軍隊必須在72小時內,無條件從科威特撤軍。

至於過了72小時,如果伊拉克沒有撤軍會有什麼後果,聲明中沒有提到。

其實,也不用提到。

發表這份聲明之前,樑夏帝國已經向沙烏地派遣了作戰部隊,還在之前的戰鬥中擊落了一架伊拉克攻擊機。

顯然,樑夏帝國會在最後通牒到期後採取軍事行動。

至於什麼樣的軍事行動,現在說不準。

直到這個時候,沃爾夫岡才鬆了口氣。

樑夏帝國按照常理出牌,那麼以戰艦在公海遭到攻擊當理由,向伊拉克宣戰的可能性幾乎就不存在了。

這意味着,立即爆發全球大戰的風險大爲降低。

不過,也就只是輕鬆了半個小時。

由情報部門送來的報告,再一次讓沃爾夫岡緊張了起來。

在樑夏外交部發表聲明之後,樑夏軍隊在沒有發佈公告的情況下提高戰備級別,特別是面向西陸集團的西北戰區與西部戰區。

此外,樑夏海軍已經在進行戰前動員。

針對這些,情報機構也做了分析。

要點只有一個:在沒有進行全面戰爭動員的情況下,樑夏軍隊的戰備狀態最多隻能維持半年。

其中又以海軍爲主。

簡單的說,樑夏海軍的戰艦不可能一直在海上執行戰鬥任務。

在以較高戰備狀態部署半年之後,就得返回造船廠進行維護保養,而且海軍官兵也需要休整。

半年之後,樑夏帝國要麼接受力有不逮的既成事實,要麼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爲了一個伊拉克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別說是周涌濤,哪怕換成廉旭升,恐怕也會被國內的反對派彈劾。

關鍵還有,盲目的進行戰爭動員,只會讓樑夏帝國在戰略層面上限於被動,並處處受到掣肘。

在波伊戰爭中,樑夏帝國就嚐到過這樣的苦頭!

正是如此,纔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如果伊拉克能夠頂住半年,樑夏帝國就得吞下戰敗的苦果。

隨後,沃爾夫岡就回到書房,再次給紐蘭總統打了電話。

紐蘭總統也收到了相關消息。

與沃爾夫岡的觀點一樣,紐蘭總統也認爲,只要伊拉克能夠堅持半年,局勢就將變得對樑夏帝國非常不利。

關鍵就是,如何才能夠讓伊拉克堅持半年。

在相互試探了一番之後,紐蘭總統才表示,他會在近期派特使來白林,跟沃爾夫岡就該問題進行面談。

這類重大事務,也只能面談。

隨後,沃爾夫岡回到會議室,開始跟內閣大臣商討援助伊拉克的事情。

不過就半年嘛!

當初,波伊國在沒獲得多少直接援助的情況下,都趕跑了忒爾佔領軍,然後跟樑夏大軍鏖戰數年。

伊拉克再差勁,在兩個超級霸權的支持下支撐半年肯定沒有問題。

…………

此時,利雅得。

直到幾個小時之前,外界才知道,科威特國王阿巴斯三世已經逃到沙烏地。

此外,阿巴斯三世已經就遭到軍事入侵發表了電視講話,號召科威特軍民奮勇抵抗,並且正式向國際社會求援,希望有負責任的大國能夠出面維護正義,通過提供軍事行動幫助科威特驅逐入侵之敵。

隨後,樑夏帝國駐沙烏地大使還公開表示,任何愛好和平的國家與人民都無法容忍這種公然踐踏國際法的入侵行爲。

雖然樑夏當局沒有就出兵的問題發表聲明,只是對伊拉克下達了最後通牒,但是沒有人懷疑,樑夏帝國將會在最後通牒到期之後出兵。

不止爲了石油,還爲了帝國威信。

按照外界宣傳,伊拉克悍然出兵入侵與攻佔科威特,其實是在挑戰樑夏帝國在波沙灣地區的絕對霸權。如果樑夏帝國吞下了這顆苦果,沒有出兵保護科威特,要不了多久,就會徹底失去波沙灣。

沒有了波沙灣,樑夏帝國的能源,還有依靠超級霸權維繫的石油金元,還能繼續維持下去嗎?

喪失了主要的能源產地,維持全球金融霸權地位的石油金元垮臺,樑夏帝國還是全球頭號霸權嗎?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這一仗都必須打!

對劉尊山這些軍人來說,並不需要考慮這些高深的問題。

從飛機上下來,劉尊山立即就注意到,在這座波沙灣地區規模最大的機場裡面,安保人員明顯比需要的多。

或者說氣氛顯得很緊張。

幾條通道旁邊全都站滿了荷槍實彈的軍警,在出口附近還停着裝甲車。

因爲空軍安排的運輸機被調去執行更加重要的任務,所以劉尊山這批陸戰隊的官兵,都是先去了巴鐵,再搭乘臨時徵用的民航客機來到沙烏地,然後搭乘由沙烏地皇家陸軍安排的車輛送往軍營。

從機場出來的時候,劉尊山還注意到,在機場外面,離道路不遠的地方部署了幾部防空導彈的發射器。

感覺,戰火隨時都有可能燒過來。

在前往營地的路上,還遇到了很多北上的軍車。

要說的話,沙烏地皇家軍隊就那個樣。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沙烏地仗着全球頭號石油出口國的地位,拿石油收入在全世界採購武器裝備,但是要說戰鬥力,沙烏地皇家軍隊基本爲零,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官兵是來自巴鐵的僱傭兵。

準確的說是在沙烏地服役的外籍軍人。

只是在沙烏地空軍,就有超過一半的戰鬥機飛行員來自巴鐵。

沙烏地軍隊的主戰裝備,從陸軍的主戰坦克到空軍的戰鬥機,大部分來自樑夏帝國。

有趣的是,沙烏地一直沒向樑夏帝國提供軍事基地,準確說沒有以租賃的方式,讓樑夏帝國長期駐軍。

不過,這也跟樑夏帝國有關。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樑夏帝國在海灣地區的主要軍事戰略其實是依託海軍,儘量減少在當地駐軍。

如果不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劉尊山他們也不可能以軍人身份來到沙烏地。

當然,首先到來的也就只有軍人。

按照陸戰隊的安排,他們部署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首先負責軍事基地的警戒任務。

接下來的幾天,將通過戰略空運把一個裝甲營的主戰裝備送過來,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靠前部署,說是爲了拒敵於國門之外。

如果伊拉克軍隊在攻佔了科威特之後繼續南下,陸戰隊就得北上迎戰,爲主力到達爭取時間。

真走到這一步,一場惡戰肯定免不了。

只是,來到沙烏地,不就是爲了打仗的嗎?

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68章 兵分兩路第39章 免死金牌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26章 怪人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111章 開幕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559章 另有安排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218章 輕重主次第154章 事與願違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戰略欺騙第92章 防空截擊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501章 突擊得手第25章 淡化處理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49章 奔赴前沿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4章 太空貓眼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445章 遲到者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10章 鬼使神差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16章 開幕之戰第56章 幻想破滅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51章 低空霸主第242章 死神鐮刀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251章 橫衝直撞第45章 主動撤離第35章 組建團隊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90章 天火第35章 清理庫存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454章 搶先發現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89章 返航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640章 暢談第140章 擔憂成真第2章 海陸雙強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23章 陸戰之王第478章 戰略協同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86章 千里眼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577章 會師第459章 爭分奪秒第88章 野心勃勃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277章 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