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防空作戰

夕梵運河的重要性,不用做任何說明。

即便在上午損失了上百架“蚊”式轟炸機,布蘭皇家空軍都沒有退縮,在下午繼續發動攻擊。

不過,主角成了戰鬥機。

從下午1點半開始,一直到天黑之前,布蘭皇家空軍總共出動200餘架戰鬥機,對第十一特混艦隊發起3次大規模空中打擊。主力是“噴火”式戰鬥機,而且很有可能來自蘇丹地區的野戰機場。

當然,也有可能是藉助前線野戰機場補充燃油。

關鍵就是,這些戰鬥機幾乎都攜帶了炸彈與火箭彈,作戰任務也非常明確,攻擊遇到的任何一艘戰艦。

有趣的是,布蘭皇家空軍再次放過第十二特混艦隊。

這也能夠理解,第十二特混艦隊在後方100多千米之外,而且第十一特混艦隊還擴大了防空攔截範圍。只要是從北面飛來的敵機,就肯定會首先遇到第十一特混艦隊,無法直接攻擊第十二特混艦隊。

結果就是,第十一特混艦隊幾乎承受了全部的壓力。

所幸的是,第十一特混艦隊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上午的戰鬥結束後,第十二特混艦隊派來了4個戰鬥機中隊,而且第十一特混艦隊的航空勤務人員還抓緊時間,把備用戰鬥機組裝了起來,因此到下午,第十一特混艦隊的可用戰鬥機達到了78架。

此外,第十二特混艦隊也獲得了補充,接受了由索科特拉島岸基航空兵派來的6箇中隊的戰鬥機。

同樣是“哮天”戰鬥機,與艦載航空兵的“哮天”沒啥區別。

這樣一來,2支特混艦隊總共有14個戰鬥機中隊,總共超過140架。

即便除掉第十二特混艦隊自身防空的需要,在下午的戰鬥中,爲第十一特混艦隊提供掩護的戰鬥機都超過了100架。

關鍵還有,突擊編隊在上午減速,到下午的時候與第十一特混艦隊的距離縮短到了100千米以內。

正是如此,在下午的防空作戰中,2艘快速戰列艦擔負起了指揮重擔。

雖然遠洋巡洋艦也具備防空指揮能力,但是受艦體尺寸限制,防空作戰指揮中心比快速戰列艦小得多,只有6條指揮的通信線路,最多能夠同時給6個編隊下達作戰命令,而快速戰列艦能夠同時指揮12個編隊作戰。在“南珠海”級上面,還設置了4個通用指揮站,能夠同時指揮16個編隊。

單說指揮能力,“南珠海”級絕對是迄今爲止最強大的戰艦。

當然,專用旗艦暫時沒有歸入“戰艦”的行列,而是歸在了軍用輔助艦船當中。

關鍵還有,快速戰列艦的雷達更好用。

不是說雷達更先進,而是安裝雷達的桅杆更高,因此對低空,特別是超低空掠海飛行敵機的探測距離更遠。

從超低空發起突擊,已經成了標準的攻擊戰術。

即便是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防空雷達對超低空飛行敵機的有測距離,一般也只有30千米。

其實,差不多已經在視野範圍之內了。

如果天氣不好,探測距離會更短。

當然,對付超低空突防戰術,帝國海軍總結出了一些比較有用的戰法,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擴大防禦範圍。

簡單的說,就是需要更多的防空戰艦。

因爲無法增加戰艦數量,所以只能爲更多戰艦配備防空雷達。

只要在敵機來襲方向上,有足夠多的防空戰艦,附近還有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那麼就算敵機是從超低空突防,也能夠及時發現,並且安排防空戰鬥機前去攔截,讓敵機無法逼近航母。

正是這個原因,帝國海軍爲所有巡洋艦配備了防空雷達。

換個角度,這也是遠洋巡洋艦沒落的關鍵原因。

打到現在,除了萬噸級重巡洋艦,即便是排水量不到10000噸的輕巡洋艦,也都配備了對空搜索雷達,而且加強了防空火力,能夠在艦隊防空作戰當中擔負起探測與攔截任務,擁有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

要說的話,因爲有足夠多的防空戰艦,第十一特混艦隊也才頂住了布蘭皇家空軍接連發起的攻擊。

相對於轟炸機,掛上炸彈與火箭彈的戰鬥機的威脅,其實一點都不小。

就算用小當量炸彈,以及火箭彈很難擊沉大型戰艦,更別說是生存能力強大的航母,但是能夠讓戰艦喪失作戰能力。

道理也很簡單,只需幾枚火箭彈,就能夠癱瘓一艘航母。

航母在遭到重創後,特別是飛行甲板受損,就意味着喪失戰鬥力,也意味着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修復。

在梵炎洋這邊,帝國海軍暫時沒有可用的海軍基地。

就算能夠依靠自航式浮船塢,也得讓受損戰艦返回斯里蘭卡,或者前往瓜達爾,只是往返航行就要半個月。

此外,戰鬥機在丟掉掛載的彈藥之後,馬上就能恢復完整的空戰能力,由攻擊機變成護航戰鬥機。

要說的話,這也正是多用途戰鬥機吃香的關鍵所在。

正是如此,下午的戰鬥打得非常激烈。

也多虧數量衆多的防空戰艦。

在連續三輪攻擊中,都是外圍的防空戰艦及時發現來襲敵機,並且引導防空戰鬥機前去攔截,纔沒有讓敵機突破艦隊防空網,也纔沒讓位於後方的航母受到威脅,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不過,代價也極大。

到傍晚的時候,除了2艘快速戰列艦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之外,還有2艘遠洋巡洋艦遭到打擊,而且損傷情況都較爲嚴重,其中1艘被十幾枚火箭彈命中,艦體還嚴重進水,暫時喪失戰鬥力。

此外,還損失了40多架戰鬥機。

在防空作戰中被敵機擊落的“哮天”有32架,還有7架在航母附近迫降,有5架在返航後報廢。

必須承認,布蘭王國的“噴火”式戰鬥機確實強悍。

要說的話,這也是除了F6F之外,帝國海軍的“哮天”戰鬥機遇到的第二個性能相當的對手。

在性能上,這兩種戰鬥機在伯仲之間,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

因爲“噴火”式是遠程作戰,在空戰之前就燒掉了一半燃油,重量減輕了不少,而“哮天”是在防空,不但是滿載起飛,在交戰時並沒有燒掉多少燃油,所以“噴火”式還不小的優勢,特別是加速性能。

至於飛行員的能力,相差也不是很大。

可惜的是,布蘭戰鬥機是在孤軍奮戰。

因爲沒有得到系統支持,所以在很多時候,來襲敵機都處於被動狀態,很難與獲得戰艦指揮的防空戰鬥機抗衡。

其實,這再一次證明了指揮系統的重要性。

第57章 進退失據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91章 敵機來襲第577章 會師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8章 試探虛實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99章 戰略欺騙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121章 自力更生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324章 苦肉計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78章 護航作戰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111章 開幕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283章 代言人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11章 快馬加鞭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577章 會師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120章 打賭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88章 攻擊得手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376章 感悟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39章 內憂外困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71章 改變打法第72章 斯文野獸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78章 護航作戰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448章 撤退的信號第27章 懸而未決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479章 策劃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227章 哮天第631章 解脫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64章 衝鋒在前第38章 戰機出逃第73章 舉棋不定第250章 問策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564章 底氣所在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55章 快馬加鞭第410章 帝都風雲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119章 獨自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