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自作自受

在歷史上,駱沙帝國跟西方列強的關係遠沒有在大戰中表現出來的那麼好。

一直以來,西方列強都把東方的強國當成頭號威脅。這種畏敵如虎的心理,在西方文學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惡魔都來自東方。在樑夏帝國崛起之前,西方列強眼裡的東方惡魔就是駱沙帝國。

西方列強與駱沙帝國的衝突,持續了兩百多年。

其實,駱沙帝國也是在跟西方列強的衝突當中,由一個內陸的小公國,一步步發展成世界級強國。

如果不是迢曼帝國在老皇帝,即維爾德一世的英明統帥之下,火速完成了民族統一,成爲西大陸最強大的帝國;加上維爾德二世好高騖遠,脫離了老皇帝的戰略路線,妄圖篡奪親舅舅手裡的三叉戟,以布蘭王國爲首的西方列強也不會把迢曼帝國當頭號威脅看待,更不要說跟駱沙帝國和解。

在根本上,其實是駱沙帝國的體量實在太大了!

即便東進戰略受阻,也就是慘敗給崛起的樑夏帝國,丟掉了耶尼塞-巴爾卡什以東全部疆土之後,駱沙帝國的國土面積還是超過西方列強之和,人口是洛克共和國的兩倍、迢曼帝國的一點五倍。

在西大陸列強面前,駱沙帝國是一個碩大無朋的巨無霸。

關鍵還有,駱沙帝國的重心在西大陸部分,一直以西方強國自居,在巨大陸的東部地區相對來說非常落後。也正是如此,在慘敗給樑夏帝國後,駱沙帝國依然是強國,對西大陸國家有巨大威脅。這也意味着,當駱沙帝國復興,再次向外擴張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就是西大陸的國家。

去找樑夏帝國報仇雪恨?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駱沙帝國只有在橫掃了西大陸,成爲超級霸權後,纔有資本挑戰已是超級霸權的樑夏帝國。

其實,這也是駱沙帝國發生兵變之後,西方列強談虎色變的關鍵所在。

站在這個角度,就不難明白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化敵爲友的原因了。

身爲西大陸的國家,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對東方強鄰的威脅是深有同感,可以說刻骨銘心。

不要忘了,在第一帝國時期,洛克軍隊橫掃西大陸,擊敗了所有對手,卻倒在了駱沙帝國首都的冰天雪地之中,並且由此步入下坡路,最終在滑鐵盧被駱沙帝國與布蘭王國拉起的反洛聯盟擊敗。如果沒在駱沙帝國的首都戰敗,洛克第一帝國已經統一西大陸,說不定還擊敗了布蘭王國。

至於迢曼帝國,在實現民族獨立與民族統一之前的迢頓時期,頭號威脅就是來自東面的駱沙帝國。

相對而言,布蘭王國是離岸國家,感受反到不是那麼的強烈。

在這次大戰爆發前,洛克共和國加入同盟集團,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能夠跟駱沙帝國結盟。

其實,在淪爲二流強國之後,聯合布蘭王國這樣的海權國家壓制西大陸的強國,就成了洛克共和國的基本戰略。爲了保證國家的戰略安全,洛克共和國一直在避免同時跟多個陸上強國爲敵。

搞明白了這些,就不難明白,紐蘭聯邦出爾反爾的後果有多麼嚴重了。

如果威爾金斯的理想變成了現實,自然是皆大歡喜,至少同盟集團成員國如此。

就算駱沙帝國已經覆滅,剩下的四巨頭也能夠組建一個環繞全球,稱霸整個世界的列強集團。

雖然這個集團未必能夠長久存在下去,畢竟內部矛盾也十分突出,但是在未來的數十年之內,該集團肯定能壓制住戰敗的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接這股東風,洛克共和國必然會成爲西大陸頭號霸主。

至於幾十年之後的事情,那就不是現在能考慮的了。

可惜,根本就沒有如果。

紐蘭聯邦爽約,拋棄曾經的盟友,特別是在大戰中傷亡極爲慘重,幾乎被徹底打殘的洛克共和國。

正是如此,纔有人宣稱,紐蘭聯邦背信棄義是同盟集團瓦解、戰後秩序崩塌與國際局勢亂套的第一號誘因。還有人認爲,如果紐蘭聯邦沒有被孤立主義控制,就不會有下一場全球戰爭。

果真如此?

哪怕這種說法有點道理,那也是以偏概全。

大戰結束之後,孤立主義在紐蘭聯邦擡頭,主因並非巨大的戰爭損失,而是紐蘭聯邦沒有獲得跟付出、國力與戰勝國地位相稱的好處。往根源上講,這又是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不願意承認事實的必然結果。

什麼事實?

擁有近兩億人口的紐蘭聯邦,不但在人口上超越了所有老牌帝國,而且是全球第二,西方第一的工業強國,國力已經超過了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具備了統領西方列強的實力與資格。

把各方面因素考慮進去,紐蘭聯邦的綜合實力超過了其他西方列強的總和!

如果由實力說了算,戰後的世界秩序就該由紐蘭聯邦說了算。

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顯然不會答應。

前者還好一點,畢竟跟紐蘭聯邦一脈相承。

對洛克共和國來說,聽從紐蘭聯邦的指揮,而且由紐蘭聯邦來分蛋糕,那顯然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當時,這種觀點在洛克共和國被當成叛國。

別說拿來進行討論,哪怕只是這樣的念頭,也會遭到譴責與聲討。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塞巴和會期間,洛克共和國有十幾名政府高官因爲主張做出必要的讓步而下課。

不要忘了,在這場大戰當中,洛克共和國犧牲了數百萬將士,還有近千萬軍民傷殘。

付出瞭如此巨大的傷亡,最後卻是替別國做嫁衣裳,有誰能接受?

可見,就是洛克共和國不肯妥協,逼迫威爾金斯在和會上做出巨大的讓步,紐蘭聯邦國會纔不肯批准總統帶回來的和約,紐蘭聯邦也因此爽約,而且沒加入由威爾金斯發起的國際聯盟。

從這個角度看,說洛克共和國是自作自受也沒有錯。

不管怎樣,在紐蘭聯邦退回了孤大陸,重新築起孤立主義的圍牆之後,擺在西方列強面前的選擇就只剩下兩個。一是儘快適應與接受新的勢力格局,承認紐蘭聯邦爲樑夏帝國之後新的超級霸權。二是調整本國的安全戰略,跟曾經死敵和解,通過抱團取暖抵抗來自超級霸權的威脅。

其實,這也正是戰後國際局勢的兩個突出特點。

只是,不同的列強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選的是前者。洛克共和國,以及在大戰的廢墟上重建的迢曼帝國選的是後者。

戰後風雲,也由此開始。

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81章 擒賊擒王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30章 系統之戰第358章 趕盡殺絕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37章 地面部隊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65章 前沿陣地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53章 自作自受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486章 出發第77章 鐵桿盟友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48章 大戰爆發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3章 風雲際會第9章 海陸分歧第17章 奇蹟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128章 厲害角色第339章 遭遇戰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46章 四人同框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36章 別人買單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98章 初來乍到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373章 牆頭草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122章 運氣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32章 犯規搶跑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415章 風雨飄搖第66章 裝甲反擊第18章 論功行賞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246章 覆滅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454章 搶先發現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479章 策劃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52章 摧枯拉朽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329章 疑兵計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19章 龍的天空第16章 開幕之戰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635章 兵變第79章 佯攻行動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61章 似曾相似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43章 討教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67章 犀利無匹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76章 臨時變更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13章 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