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禍根

白止戰他們沒有直接飛帝都,魚雷機飛不了那麼遠。

在帝國南部某海軍基地,有一架海軍司令部派來的運輸機在等着他們。在運輸機爲起飛做準備的時候,桂伯勇打了幾個電話,問清楚了海軍司令部召他們回來的原因,其實是證實了之前的猜測。

大戰已經爆發,或者說即將爆發。

就在昨天晚上,駱沙聯邦以保護本國僑民爲由,讓靠近邊境部署,總兵力超過了一百萬的西北方面軍進入戰備狀態,隨後就向羅灣海沿岸三國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三國必須在七十二小時內給出答覆。

什麼答覆?

此事,還得從二十年前說起。

在帝國新曆79年,也就是樑夏帝國與同盟集團簽署停戰協議的那年,在紐蘭總統的積極斡旋下,同盟集團的四個主要國家,加上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以及十幾個參戰國在洛克共和國首都塞巴城舉行和會。在經過數個月的討價還價之後,最終達成了和平條約,以及組建國際聯盟的協議。

這就是有名的“塞巴和會”與“塞巴和約”。

可惜的是,隨後發生的事情讓各國在塞巴城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還讓“塞巴和約”成爲了笑柄。

關鍵就是,和約與協議,要由各國的立法機構批准,才正式生效。

問題,就出在發起者的身上。

紐蘭總統威爾金斯在回國後,積極的遊說國會兩院,希望國會能夠批准由他在塞巴城推動誕生的和約,並且讓紐蘭聯邦成爲國際聯盟的發起者與初創成員國,由此增強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

可惜,威爾金斯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

爲了促成和平,這個理想主義色彩濃烈的總統做出了巨大犧牲與重大讓步,卻沒有考慮聯邦議員會怎麼想。

當時,紐蘭聯邦的國內輿論普遍認爲,在付出上百萬官兵傷亡的慘烈代價之後,除了幫助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爬出戰爭的泥潭,紐蘭聯邦並沒得到實質性好處,等於讓紐蘭聯邦的軍人爲他國而戰。

關鍵,威爾金斯從塞巴城帶回來的和約同樣沒有維護紐蘭聯邦的利益。

辛辛苦苦的打了兩年多,全是爲他人做嫁衣裳?

相反,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不但爬出了戰爭泥潭,還獲得了大量實在的好處,連狹夷皇國都嚐到了甜頭。

感情,紐蘭聯邦不是戰勝國,而是戰敗國!

那麼,爲什麼要簽署這份和約呢?

雖然威爾金斯竭盡全力,但是國會連續兩次否決了“塞巴節約”,以及由他發起的組建與加入國際聯邦的提案。

禍不單行,在國會演講,爲第三次表決拉票的時候,威爾金斯突發腦溢血。

接替威爾金斯的副總統塔曼能力平平,還是出了名的和稀泥的老好人。

雖然在塔曼的努力之下,國會最終批准了“塞巴和約”,但是成立國際聯盟的事情只能束之高閣。

這下,好玩了。

次年,帝國新曆80年,在紐蘭聯邦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布蘭王國、洛克共和國與狹夷皇國強行啓動了國際聯盟的組建程序,隨後就在塞巴城成立聯盟總部,然後着手組建執行委員會。

三個列強如此積極,其實是爲了瓜分戰爭紅利。

關鍵就是,在《塞巴和約》的附加條款中明確規定,只有在國際聯盟成立之後,樑夏帝國纔會兌現條約的部分條款,比如以託管之名,把東望洋與玄大陸的部分殖民地移交給國際聯盟,其實是割讓給洛克共和國、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又比如需要國際聯盟出面,樑夏帝國纔會出兵干預駱沙的內戰。

其實,這是避免樑夏帝國承認戰敗的唯一辦法。

在國際聯盟下行事,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跟大戰無關,也就不能說戰敗。

現在的問題是,沒有紐蘭聯邦的國際聯盟,還是那個國際聯盟嗎?

不要忘了,帝國早就訂下了跟紐蘭聯邦同步的戰略。

紐蘭聯邦沒有加入國際聯盟,樑夏帝國也不會加入!

這樣一來,還有什麼理由在國際聯盟之下轉讓殖民地與出兵干預他國的內戰呢?

雖然布蘭王國、洛克共和國與狹夷皇國強行成立了國際聯盟,但是在次日,樑夏帝國就宣佈,因爲紐蘭聯邦沒加入,所以不會跟其他國家締約,也不會承認任何跟國際聯盟有關的條約。

這等於廢除了《塞巴和約》。

爲此,帝國首輔唐祖德在當天宣佈內閣總辭職,還同時解散論議兩院。

按照相關法律,帝國將提前舉行大選,不過在此之前得首先結束戰爭狀態,而且由前任首輔組建看守內閣。

沒有論議兩院,就沒辦法簽署與批准任何國際條約。

鬧到這個地步,國際局勢已經完全亂套了。

年底,在布蘭王國表示不會派兵介入駱沙帝國內戰之後,洛克共和國立即宣佈退出同盟集團。

到此,同盟集團正式成爲了歷史。

至於國際聯盟,同樣是形同虛設。

到帝國新曆81年,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重新締結同盟條約,而在當年年初贏得大選的紐蘭總統菲利克斯宣佈,紐蘭聯邦將重返國際社會,並且願意承擔相應的義務,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也就在這一年,紐蘭聯邦先後與布蘭王國、狹夷皇國締結了軍事同盟條約。

數年之後,這三個國家又以集體締約的方式鞏固了三角同盟關係。

這就是有名的“第二同盟集團”。

只是,洛克共和國沒有加入!

在根本上,第二同盟集團主要針對的還是樑夏帝國、迢曼帝國這樣的陸權帝國,通過邊緣封鎖戰略奪取與控制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從而獲得殖民地的資源與市場,爲本國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可惜的是,卻誤傷了洛克共和國。

當然,也不能說是誤傷。

在此之前,也就是同盟集團完蛋之後,洛克共和國就主動跟迢曼帝國和解,通過減免戰爭賠款等方式,跟迢曼帝國結爲軍事盟友,從而確保了本土安全,避免再次跟強鄰爆發全面戰爭。

說得直接一點,洛克共和國在大戰中被打怕了。

占人口總數大約15%的壯年男性在戰爭中陣亡,不怕纔怪呢!

關鍵還有,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有了共同的敵人。

沒錯,就是剛剛誕生的駱沙聯邦。

在某種意義上,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冰釋前嫌就是爲了應付來自駱沙聯邦的威脅,確保本國的安全。

由此,埋下了禍根。

第6章 情報頭頭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630章 殊榮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85章 簡宴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527章 電磁對抗第369章 打探消息第12章 前線備戰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45章 傷離別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603章 回家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474章 交付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18章 銅牆鐵壁第24章 風雨飄搖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7章 懸而未決第88章 野心勃勃第5章 拳拳到肉第37章 地面部隊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45章 主動撤離第29章 大局已定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151章 孤注一擲第483章 欺騙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28章 風雲突變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612章 出征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633章 老謀深算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98章 圍追堵截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474章 交付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91章 敵機來襲第175章 轉攻爲守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522章 消息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547章 突發事件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78章 戰略協同第85章 長途奔襲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79章 佯攻行動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90章 天火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32章 停戰協議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85章 長途奔襲第40章 全票通過第185章 簡宴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495章 大局第635章 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