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

冊封儀式非常隆重,不過主要是象徵意義。

狹夷皇國已經戰敗,還被解除了武裝,幾千萬狹夷人翹首以盼的等待帝國救助,別說是冊封狹皇,哪怕是廢了狹皇,也只是更加麻煩一點,比如需要投入更多兵力鎮壓可能出現的暴動。

不管怎樣,在狹夷人的心裡,狹皇是天神的代言人,是狹夷皇國的最高統治者。

廢了狹皇,甚至滅了狹夷皇室都不是難事,只是鎮壓可能出現的暴動,怎麼說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按六局等情報機構做的推測,如果強行廢除狹皇與狹夷皇室,肯定會爆發全國範圍的騷亂與暴動。即便投入足夠的兵力,也至少需要半年時間,犧牲數萬名官兵,才能讓狹夷皇國的局勢基本上恢復正常。

半年的騷亂會導致500萬到1000萬平民喪生,大部分將死於飢餓與疾病。

何況,七千萬狹夷人也並非一無是處。

在歷史上,狹夷人在帝國的對外擴張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止是推波助瀾,很多時候還是急先鋒。

也就一點:狹夷人特別能夠吃苦。

當初,在奪取北馬羣島之後,因爲環境太惡劣,還要面對很不友善的土著,幾個大島上甚至有食人族,關鍵是沒什麼值得冒險的貴重資源,所以帝國的殖民者都不願意去,結果是狹夷人搶先了一步。

此後,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之內,勤勞的狹夷人在幾座主要的島嶼上開墾荒地,建起了成片的種植園。

到上次大戰爆發前,由北馬羣島出產的奎寧與天然橡膠,佔到帝國進口總量的四成。

在炎海周邊的那些島嶼也是如此。

此後,即便到了梵炎洋,到了玄大陸,狹夷人也衝在最前面,去那些帝國殖民者不願意去的地方墾荒。

此外,還有不少狹夷人在帝國本土從事又髒有累的低端工作。

比如,從帝國西南與西北通上無極高原的兩條公路,最爲險峻的路段就是由狹夷皇國的工程隊伍承建。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是在西南公路兩旁,至少埋葬了數千名狹夷勞工的骸骨,很多甚至連屍骨都沒保留下來。

按照有記載的一次隧道塌方事故,有大約一千名狹夷勞工被活埋。

即便在幾十年之後,還時常有人在公路附近發現狹夷勞工的遺骨。

其實,這也是狹夷皇國對樑夏帝國懷恨在心的一大原因。

付出艱辛努力,還做出巨大犧牲,可是狹夷皇國往往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很多時候甚至排在了好逸惡勞,只會拍馬迎奉的高巨王國後面,比如帝國對狹夷商品徵收的關稅一直是其他附屬國的兩倍。

幾十年來,狹夷人不生怨恨纔是怪事。

上次大戰期間,在向帝國宣戰的時候,狹夷皇國給出的一大理由,就是遭到帝國的無情壓榨。

當然,這些都是歷史了。

一圈輪迴之後,並不是說狹夷皇國抗爭了,就會有改變。

冊封狹皇之後,就是雙方的政府代表,狹夷皇國內閣總理大臣牛滿與帝國首輔特使簽署同盟書與合作協議。

關鍵,其實是合作協議。

雖然很多都只是框架性,沒有涉及具體的安排,但是有一條例外,而且跟勞工有關。

在三個月之內,到春節之前,狹夷皇國將向帝國派遣50萬勞工。

因爲是由政府派遣,所以帝國只爲狹夷勞工提供必須的工作條件與基本的生活保障,說是生存保障也沒錯。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隻管吃穿住,不支付酬勞。

報酬?

找狹夷政府要。

按後來簽署的協議,帝國以當時的最低勞動標準計算狹夷勞工的勞動所得,並用來抵充戰爭賠款。

此外就是,帝國將在兩年的勞動合同到期之後向狹夷皇國提供5萬個移民名額。

不過,只有居住權,不享有政治權利。

沒錯,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十兌一準則”。

這項準則,一直持續到大戰結束之後,即狹夷皇國每派遣10名勞工,就能獲得1個移民樑夏帝國的名額。

最初幾年,這些移民名額幾乎全都落到狹夷皇國的達官顯貴手中,其中一些還被拿到黑市上販賣。直到最後的兩年,在帝國當局出面干預之後,纔有了規範操作,由勞工進行抽籤分配。

按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大戰期間,狹夷皇國總共獲得了大約300萬個移民名額。

也就是說,狹夷皇國在大戰期間,向帝國派遣了3000萬人次的勞工!

其實,在大戰期間,狹夷皇國輸出的勞工總數在1200萬到1500萬之間。

爲了移民帝國,超過三分之二的狹夷勞工簽了兩次勞作合同,其中一些甚至是三次!

換來這300萬個移民名額的,是大約120萬狹夷勞工的生命。

在大戰中,特別是在最初的4年,狹夷勞工全被派往條件最爲艱苦的地方。

比如第一批來樑夏帝國的50萬狹夷勞工,有大概30萬去了西北,另外20萬則被派往西南。

這些狹夷勞工的工作就一項:修建公路與鐵路。

在西北戰場上,基本上是帝國軍隊推進到哪裡,狹夷勞工大軍就把路修到哪裡,還要負責保持鐵路與公路暢通。

在腳趾半島的雨林裡面,狹夷勞工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順帶填平了很多沼澤,開墾出大片耕地。

這50萬狹夷勞工,至少有15萬長眠於工地附近的無名墓地之中。

只是,這也意味着,他們的妻子不用改嫁,他們的兒女能夠長大成人,他們的父母不會挨餓受凍。

如果運氣不錯,他們的親人還有機會在天堂般的帝國獲得永久居住權。

西狹夷政權在幾個月前,開始招募去帝國勞作的勞工時,在短短几天之內就有300萬人報名。

精挑細選之後,才確定了第一批50萬勞工的名單。

要說的話,去帝國勞作的生還概率比被送上前線高得多。

至少在當時看,如果加入國民自衛隊,成爲一名普通的士兵,然後前往本島中部地區的前線,基本是有去無回。

之前,因爲沒有跟駱沙帝國開戰,在腳趾半島那邊的行動也沒有開始,所以帝國當局還沒有打算招募狹夷勞工。

隨着戰爭全面爆發,特別是在西北與西南有大量工程得儘快完成,只是修建道路就需要大量勞工,才把招募勞工的事情提上議事日程,也纔有這份合作協議,正式從狹夷皇國招募勞工。

要說的話,這也是狹夷皇國被逐步同化的開始。

當上千萬狹夷人到樑夏帝國參與勞作,見識了樑夏帝國的繁華與強大,當300萬狹夷人移民樑夏帝國,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並且重新使用樑夏文字後,連狹皇都已下跪稱臣的狹夷皇國還能保持獨立嗎?

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248章 忍耐第60章 雙子星第1章 空中霸王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64章 風雲際會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467章 取捨第70章 生死一線第120章 打賭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303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39章 免死金牌第39章 免死金牌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73章 防線淪陷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36章 大敗虧輸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635章 兵變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238章 涼拌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376章 感悟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44章 重點栽培第21章 恥辱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25章 淡化處理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570章 壞消息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263章 老交情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227章 哮天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528章 果斷出手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73章 舉棋不定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24章 裝甲突擊第76章 臨時變更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194章 再接再厲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76章 臨時變更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415章 風雨飄搖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58章 偷襲得手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32章 犯規搶跑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53章 自作自受第87章 挨炸第86章 關鍵課題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612章 出征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263章 老交情第214章 慘兮兮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