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層層加碼

紐蘭海軍會派航母特混艦隊去偷襲東都灣?

要說,進入到作戰策劃階段,白止戰壓根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一個多月之前,也就是狹夷皇國宣佈投降,白止戰緊急返回帝都,在提出利用此事來給紐蘭海軍下套之後,他還跟薛遠征深入探討了一番。

當時,他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駱沙聯邦爲何要反水?

其實,白止戰一直就沒想明白駱沙聯邦反水的原因。

加入同盟集團的勝算更大嗎?

顯然不是!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加入同盟集團的勝算未必比留在協約集團大。

前面多次提到,駱沙聯邦臨陣倒戈的唯一結果,就是成爲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除之而後快的死敵。哪怕拋開感情的成分,純粹從現實利益出發,也就是保住迢曼帝國,樑夏帝國都會用重兵攻滅駱沙聯邦。

直接一點,巨大陸戰場的重要性隨駱沙聯邦反水而跟東望洋戰場平齊。

在理論上,只要樑夏帝國肯出力,攻滅駱沙聯邦就不是問題。

幾十年前,樑夏帝國初創時,都能憑藉不算強大的國力,一路殺到葉堡的城外,讓駱沙皇帝簽訂城下之盟,一舉割走了數百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到現在,樑夏帝國憑藉全球第一的工業實力,全球最大的國土面積,全球最多的人口,還有積攢了幾十年的仇恨,還怕打不敗駱沙聯邦?

在獲得最終勝利前戰敗,駱沙聯邦能得到什麼?

發生在狹夷皇國的事情已經證明,現代戰爭非常的殘酷,戰敗的一方失去的不只是簽署投降協議時丟掉的面子。

既然什麼都得不到,或者說得不到更多的好處,駱沙聯邦爲什麼還要反水?

當時,薛遠征沒有給出解釋,只是告訴白止戰,人受感情的支配,由人構成的國家與民族也一樣。

除了感情,還有能夠影響感情的利益。

也就在半個月之後,六局搞到了與駱沙聯邦反水有關的情報。

要說,除了由人決定的感情,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開的價碼,確實具有任何人無法抗拒的誘惑力。

首先就是,廢除所有在“阿泰戰役”之後,由其他列強逼迫駱沙簽署的不平等條約。

僅此一點,就等於把耶尼塞-巴爾卡什以東6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還有巨大陸中部大約15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全數歸還給,駱沙聯邦的國土面積將由此膨脹到1500萬平方千米。

其次,承認駱沙聯邦對帝國時期附屬國的主權訴求。

所有在上次大戰的後期,因爲駱沙帝國瓦解分裂出去的國家,全都重新歸入駱沙聯邦的版圖之內。

這樣一來,駱沙聯邦還將增加大約20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與4000萬人口。

關鍵,增加的人口主要在西大陸那邊

獲得了這些國土與人口,特別是人口,駱沙聯邦將成爲西大陸當之無愧的頭號霸主!

紐蘭聯邦還單方面承諾,在大戰結束之後,把在“樑駱戰爭”後期霸佔的阿拉斯地區歸還給駱沙聯邦。

這可是孤大陸西北17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

關鍵還有,阿拉斯地區的歸屬權一直存在爭議,不止是駱沙聯邦,樑夏帝國也宣稱擁有該地區的主權。

雖然早在阿泰戰役之前,也就是跟樑夏帝國的戰爭爆發之後,駱沙帝國就打算把肯定守不住的阿拉斯地區賣掉,賣地所得還能填補戰爭造成的巨大虧空,同時把維繫在當地駐軍的費用節省下來。當時表達購買意願的只有紐蘭聯邦,但是沒等到雙方談成,駱沙帝國就被擊敗了。

按理,阿拉斯地區也在耶尼塞-巴爾卡什以東,所以根據雙方簽署的條約,應該歸樑夏帝國所有。

果真如此,樑夏帝國將成爲唯一在巨大陸與孤大陸都擁有領土的國家。

可惜的是,在樑夏帝國與駱沙帝國簽署停戰條約前,準確說是雙方的立法機構批准停戰條約之前,紐蘭聯邦火速出兵攻佔與控制了阿拉斯地區,還順帶掃蕩了北東望洋的島嶼,完成了佔領行動。

等到樑夏帝國反應過來,生米都已經煮成熟飯。

關鍵,樑夏帝國在當時不夠強大,海軍還沒有發展起來,根本沒能力遠征,更別說去戰勝以逸待勞的紐蘭軍隊。

列強之間根本沒有道理可講,只看誰的拳頭大。

此外,跟駱沙帝國的戰爭才結束,樑夏帝國無法立即發動下一場戰爭。

以當時的情況,就此放棄也不大現實。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樑夏帝國吞下了這顆苦果,那麼鏖戰十幾年才取得的勝利都將黯然失色。

一時之間,雙方是劍拔弩張。

在僵持幾個月之後,才各自讓了一步。

由紐蘭聯邦出資買下阿拉斯地區,價碼是當初跟駱沙帝國談判的兩倍。

總共1500萬紐幣。

以當時的物價,這算得上是鉅款。

其實,剛剛結束苦戰的樑夏帝國需要這筆鉅款。

只是,紐蘭聯邦把錢支付給駱沙帝國,再由駱沙帝國賠付給樑夏帝國,充作無法完全兌現停戰條約的賠款。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這1500萬紐幣在樑夏帝國進行工業建設的初期,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

關鍵就是,紐幣是能夠直接用於從其他列強那購買工業設備的硬通貨。

只是,紐蘭聯邦提出了一個要求。

這就是之前提到的,樑夏帝國承諾在通過戰爭奪取的極北與極東地區,也就是從駱沙帝國奪取的遠東地區,不進行現代化開發與建設,且期限爲99年,要到新曆152年,樑駱戰爭爆發後99年才作廢。

紐蘭聯邦同樣答應,在新曆152年後,由阿拉斯地區的居民自行決定最終歸屬。

就是由當地居民投票決定是繼續留在紐蘭聯邦,或者是迴歸樑夏帝國。

當然,在當時看來,這個承諾沒什麼意義。

總而言之,阿拉斯地區就這麼落到了紐蘭聯邦手裡。

現在,紐蘭聯邦單方面做出承諾,不但誘惑力十足,還明確的表示出希望跟駱沙聯邦結盟的誠意。

布蘭王國同樣表示出了誠意。

戰爭結束之後,布蘭王國不但會從波伊國撤軍,只是要駱沙聯邦保證不會吞併這個曾經的附屬國,給予其獨立地位,還答應在陸心海東岸,也就是忒爾共和國或者南面的敘亞地區給予駱沙聯邦一塊飛地。

當然,更有可能是後者。

關鍵就是,在上次大戰之後,該地區成了洛克共和國的海外領地,而洛克共和國已經被迢曼帝國擊敗。

慷他人之慨自然沒什麼好吝嗇的。

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開出這麼驚人的價碼,駱沙聯邦不動心纔是怪事!

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189章 一鼓作氣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51章 變與不變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36章 別人買單第69章 戰術反擊第51章 變與不變第63章 妙招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95章 驚天計劃第7章 無知無畏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28章 煽風點火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57章 進退失據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546章 緊急返回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484章 傳統盟友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1章 空中霸王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61章 似曾相似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39章 免死金牌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277章 冤大頭第546章 緊急返回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21章 恥辱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98章 圍追堵截第570章 壞消息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568章 圍困戰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31章 鋪天蓋地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570章 壞消息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91章 “赤誠”覆滅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94章 鐵血首輔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227章 哮天第336章 一個句號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511章 要害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85章 長途奔襲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603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