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利益所使

吃午飯的時候,趙禹纔開始向白止戰猛倒苦水,不過更像是找人發泄出來。

或許,他在平時根本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給首輔打電話。”白止戰試探着說了一句。

不是不想幫忙,是知道就算給薛遠征打了電話,也未必能夠解決問題,畢竟薛遠征不是什麼事都得管。

要說的話,薛遠征是要手下的人替他排憂解難,而不是給他製造麻煩。

白止戰的面子再大,也沒到讓首輔爲他效勞的程度。

再說,薛遠征根本不懂海軍的事。

他要插手,不過是讓劉長勳出面,而劉長勳跟賀永興是競爭關係,反到會讓問題變得更復雜。

關鍵還有,如果找薛遠征能管事,趙禹早去找他了。

“這件事,找誰都沒用。說實話,這也是我不想跟賀家往來,當初規勸你不要跟賀家搞在一起的原因。”

白止戰苦笑着嘆了口氣。

早在20年前,趙禹就在酒後告訴他,賀家跟劉家沒有區別,往根本上說,很多方面還不如劉家。

劉家以海軍爲根基,海軍強則劉家盛,海軍衰則劉家敗,因此怎麼都得爲海軍着想。

賀家就不是如此了。

雖然同樣出自海軍,但是經營造船行業數十年,幾乎控制了帝國的所有大型造船廠,還把觸手伸向了上游企業,賀家早就完成了蛻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商業家族,更加看重的是金錢方面的利益。

賀永興壓着這件事,擺明了就是利益所使。

個人恩怨?

得了吧!

賀永興再小氣,也不會繼續惦記已是帝國駙馬,當今聖上親妹夫的白止戰。

如果只看個人恩怨,賀永興更應該巴結白止戰,順帶討好像趙禹這些跟白止戰關係密切的人。

跟家族的核心利益相比,個人恩怨是個屁。

這裡面涉及的,其實就是賀家的核心利益。

原因就是,趙禹提議由規模較小的造船廠建造這種小型艦隊航母,以緩解大型造船廠的壓力。

在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趙禹根本就沒有過腦。

當然,他的腦袋進過水,就算過了腦,也未必能立即想到其中的厲害關係。

讓小型造船廠建造航母?

賀家控制的大型造船廠幹嘛?

今天能夠建造小型航母,明天就能夠建造大型航母!

其實,類似事情已經發生了。

就是“廣城”級遠洋巡洋艦。

這種擁有重巡洋艦噸位,主炮火力卻連輕巡洋艦都比不上的戰艦,擁有遠超重巡洋艦的防空火力,跟戰列艦比都差不了多少。在西北東望洋海戰中,四艘“廣城”級充分證明了其巨大價值。

如果沒有這四艘“廣城”級,“帝都”號與“陪京”號肯定會被擊沉。

關鍵,“廣城”級的造價僅爲同噸位“武州”級的60%。

其實,“廣城”級用的就是“武州”級的艦體。

雖然海軍給出的主要理由是,沒配備9門200毫米主炮,節約了不少,但是這個理由根本說不通,因爲“廣城”級的高射炮比“武州”級多了一倍,只是採購艦炮的開支,兩種戰艦沒有太大的差距。

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在造船廠。

因爲大型造船廠的工期排不過來,而且沒人覺得這重連主炮都沒有戰艦有價值,所以與賀家有關的大型造船廠都不是很熱心,甚至沒參與競標,最終由一家位於溫城的小型造船廠拿下標書。

在此之前,這家造船廠建造的最大的船隻,是一艘1500噸遠洋漁船。

此後,這家造船廠聯合另外3家相似的小型造船廠,啓動了建造工作。

四家小型造船廠開出的合同金額,只有“武州”級的百分之六十。

關鍵,還能夠盈利!

按稅務部門的審覈報告,四家造船廠建造“廣城”級遠洋巡洋艦的淨利潤,在11%到14%之間。

當時,這件事差點讓賀永興下不了臺。

關鍵就是,承擔4艘“武州”級的大型造船廠,申報的淨利潤都不到5%!

在薛遠征親自過問,而且“廣城”級的戰鬥力已經得到證明的情況下,海軍才下達第二批8艘的訂單。

這也是最後的訂單。

按賀永興提交的新計劃,“廣城”級這樣的遠洋巡洋太小了,而且主要任務跟重巡洋艦重合,所以沒必要單獨建造,多造一些重巡洋艦就行了,防空戰艦要重新設計,重點就是增加排水量。

沒錯,這就是正在設計的大型巡洋艦。

因爲標準排水量超過3萬噸,所以這種幾乎就是戰列巡洋艦翻版的大型巡洋艦,得由大型造船廠建造。

由此事就能夠看出,在維護家族利益方面,賀永興無所不用其極。

用趙禹的話說,賀永興推動的大型巡洋艦,其實就是一種上不上,下不下,而且極爲昂貴的戰艦。

簡單的說,擁有超過3萬噸的標準排水量,爲了強調其大型巡洋艦的身份,主炮竟然是從迢曼帝國引進的54倍徑280毫米艦炮,而且連炮塔都是仿照設計,前二後一的佈置了三座三聯裝炮塔。

這個噸位,完全能夠安裝三座雙聯裝400毫米主炮炮塔!

關鍵還有,連迢曼海軍對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艦炮都沒了興趣,準備爲下一種大型巡洋艦配備380毫米艦炮,就是採用三座雙聯裝炮塔,而且迢曼海軍已從帝國引進400毫米艦炮的生產技術。

連迢曼海軍都看不上的東西,卻被賀永興當成寶貝疙瘩!

此外,這種大型巡洋艦的防護也只是比重巡洋艦稍微好一點,別說戰列艦,甚至連進了博物館的戰列巡洋艦都不如。

就是這種戰艦,因爲安裝了一大堆華而不實的東西,設計階段的評估造價就達到了“旭海”級的八成。

實際造價肯定會超過“旭海”級。

果真如此,爲什麼不繼續建造“旭海”級?

就趙禹提出的疑問,賀永興給出的理由是:能夠在一座5萬噸級船臺上同時建造兩艘大型巡洋艦。

此外,還可以利用2萬噸級船臺。

因爲船臺噸位不到25000噸,所以只要做適當安排,也能在一座5萬噸級船臺上同時建造兩艘“旭海”級。

適當降低防護,把“旭海”級的船臺噸位控制在2萬噸以內不是什麼難事。

要說的話,防空與制海,“旭海”級超過了任何一種巡洋艦,而且是當今最強大快速戰列艦。

當然,關鍵在造價。

按照趙禹估計,大型巡洋艦的實際造價也許只有報價的三分之二。

把報價控制在“旭海”級的一半左右,纔算是合理。

至於多出來的部分去了哪裡,就不需要趙禹多說了。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賀永興怎麼可能讓準備連續建造數十艘的小型艦隊航母落到其他人手上。

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10章 鬼使神差第569章 進軍窄海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8章 試探虛實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6章 傷亡慘重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95章 危機關頭第15章 虎落平陽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36章 別人買單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38章 情景設定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56章 幻想破滅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82章 反擊行動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364章 一面倒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95章 發飆第48章 大戰爆發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9章 導彈投手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35章 清理庫存第603章 回家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564章 底氣所在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43章 大戰之局第20章 全能人才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44章 進退兩難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570章 壞消息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78章 護航作戰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99章 半支艦隊第603章 回家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353章 快準狠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25章 開眼界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175章 轉攻爲守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283章 代言人第44章 進退兩難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19章 一驚一喜第390章 小心眼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12章 前線備戰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272章 賜婚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23章 滅頂之災第20章 晴天霹靂第9章 海陸分歧第36章 別人買單第80章 失之東隅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62章 低空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