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中流砥柱

碼頭旁邊,正在舾裝的兩艘巍峨鉅獻,就是“行省”級的一號艦與三號艦,在下水的時候就已經命名爲“浦”號與“魯”號。刺州造船廠建造的二號艦與四號艦,被命名爲“閩”號與“粵”號。

舾裝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看上去似乎隨時都能出海。

對這種在設計階段就突破了條約限制,全面按照“綜合建造成本”來衡量,具有革命意義的大型航母,白止戰是再熟悉不過,因爲在大戰爆發之前,他就以軍方顧問的身份加入了設計團隊。

跟“帝都”級相比,“行省”級在設計時只強調了一個性能指標:航空戰鬥力。

持續十多年的艦隊演習,讓帝國海軍對航母有了非常全面的認識,衡量航母性能的唯一標準,就是航空戰鬥力。

通俗一點,也可以說成是艦載機的出動率。

爲了達到目的,帝國海軍用了一個最爲簡單粗暴的辦法:增加噸位與擴大尺寸。

要說,這其實是帝國海軍的一大優勢。

雖然帝國海軍也是兩洋作戰,在東望洋迎接狹夷海軍與紐蘭海軍挑戰,在夕落洋上對付布蘭皇家海軍,但是不會受到望夕運河船閘的尺寸限制,也不用擔心戰艦的吃水太深沒法通過夕梵運河的航道。

在設計航母等主力艦的時候,帝國海軍幾乎不受尺寸與噸位限制。

布蘭皇家海軍還稍微好一點,紐蘭海軍就沒這麼自由了,其主力艦的長與寬都要小於望夕運河船閘的內部尺寸。

正是如此,紐蘭聯邦才自掏腰包,在望夕運河上建造新的大尺寸船閘。

在新船閘建成之前,紐蘭海軍沒法建造更大的戰艦。

不然的話,黑爾不會在開戰之前專程去運河視察船閘的施工情況。

設計“行省”級的時候,帝國海軍就認定,大戰會在其建成服役之前爆發。

只要進入戰爭狀態,噸位與造價都不再是問題。

總而言之,“行省”級足夠的大。

在外觀上,“行省”級比“帝都”級大了一圈,乍一看像把“帝都”級放大了20%。

拋開尺寸,兩者在細節上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當然,同樣有很多區別。

雖然在總體設計上,“行省”級繼承與延續了“帝都”級的血統,其實就是通過增加噸位解決“帝都”級上存在的問題,但是由量變所導致的質變,讓“行省”級成了一種嶄新的後條約型航母。

最大的變化就是艦載機的出動率。

在設計的時候,“帝都”級採用“龍江”級的標準,在全甲板狀態時一次出動4到5箇中隊,也就是32到40架艦載機,兩次全甲板攻擊的間隔時間爲兩個小時,出動兩波後至少保留1箇中隊的防空戰鬥機。

這個指標決定了帝國航母的最大攻擊能力。

在此之前的所有戰鬥中,“龍江”級與“帝都”級發起全力攻擊,一次出動的艦載機都沒超過40架,一般在35架左右。

就是受此限制,使得帝國海軍一直保持雙航母特混艦隊。

“行省”級的航空作戰能力,理論上比“帝都”級提高30%左右,在全甲板狀態下,一次能出動40到50架艦載機,在用一個半小時進行準備之後,就能夠再次以全甲板狀態發起攻擊。

一次出動40到50架艦載機,意味着“行省”級具備單獨作戰的能力。

在理論上,一支有6箇中隊,總共48架艦載機的攻擊機羣,在除掉2箇中隊的護航戰鬥機之後,剩下的32架轟炸機與魚雷機,足以給予一支中等規模艦隊裡面的兩艘航母致命一擊。

要說的話,“行省”級的設計就是圍繞着這個指標進行。

因爲艦載機只能夠在飛行甲板上加油裝彈,所以飛行甲板的面積,直接決定了一次能夠出動的艦載機數量。

在實際使用中,帝國海軍還早就發現,擴大飛行甲板的寬度比增加飛行甲板的長度更有意義。

結果,飛行甲板的寬度在“帝都”級的基礎之上擴大了三分之一,達到了44.5米。

全甲板出動的時候,能夠在後部停機區多擺一列艦載機,仍然交錯排列的話,由2+3變爲3+4。

僅此一項,最多能增加13架。

因爲飛行甲板延長,起飛待命區增了兩排位置,所以理論上,一次最多能出動50架艦載機。

通常情況,第一排與最後一排各空出一個機位,總共也就48架。

在理論上,“行省”級最多能在飛行甲板上繫留80架艦載機,即便騰出艦首起飛區,也能繫留56架。這個數量不是隨便設置的,是在以全甲板狀態出動後,還能保留8架防空戰鬥機。

關鍵,還有一個半小時的再準備時間。

“帝都”級至少要2個小時才能完成全甲板攻擊的準備工作,而“龍江”級往往得等待150分鐘。

“行省”級能縮短到一個半小時,在設計的時候下足了功夫。

首先就是,採用大尺寸的側舷升降機,能夠同時運送兩架艦載機,把提升艦載機的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採用大型升降機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提高了回收艦載機的效率。

其次是增設4處綜合補給站,能夠同時爲更多的艦載機進行補給作業,縮短了艦載機加油裝彈的時間。

爲了提高補給作業效率,設計人員採納海軍提出的建議,把補給站的位置由升降機附近改到甲板邊緣。只不過,這主要是爲安全考慮,確保在緊急時刻,能夠把存在安全隱患的艦載機推離航母。

此外還有,採用了性能更好的彈射器。

其實,類似的改進還有很多。

比如在艦島的前後,以及左舷升降機前方,設了六處檢修站,使得普通維護工作能在飛行甲板上進行。關鍵是,艦載機並非每次出動之後都要進行全面維護,在戰鬥中就更加不可能了。

通過這一系列改進,“行省”級的航空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整個大戰中,“行省”級的艦載機出動率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而且是後條約時代的標杆。

當然,“行省”級本來就是帝國海軍的“理想型”航母。

在三年前,新曆97年最後一天,“浦”號在浦州造船廠開工那天,白止戰等帝國海軍將領就對其寄予厚望。

當時,人人都認爲,戰爭最快要到新曆100年纔會爆發。

按當時的設想,“行省”級將是帝國海軍在戰爭初期碾壓對手的頭號主力,克敵制勝的法寶。

雖然大戰提前爆發,“行省”級沒趕上前期的激戰,但是現在到來也正是時候。

在接下來跟強大的紐蘭海軍,還有並不弱小的布蘭皇家海軍的決戰中,“行省”級必將是帝國海軍的中流砥柱!

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238章 涼拌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300章 哥斯拉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430章 回到艦隊第63章 協同作戰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541章 返航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46章 戰略要地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200章 心裡話第41章 動員機制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87章 防空中堅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7章 懸而未決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49章 奔赴前沿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111章 開幕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43章 大戰之局第172章 積極主動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43章 討教第7章 擊沉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33章 流派之爭第492章 爭論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42章 突然發難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9章 大局已定第497章 備戰第81章 擒賊擒王第211章 未來之選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95章 危機關頭第39章 免死金牌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250章 各爲所戰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64章 風雲際會第98章 初來乍到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6章 傷亡慘重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482章 拉鋸戰第104章 長途奔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