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回國

10月18日一大早,白止戰與周涌濤搭乘帝國皇室安排的運輸機離開了那球港。

中途在浦州轉停的時候,周涌濤下了飛機。

按照白止戰的安排,他前往帝國海軍學院處理新招募軍官的人事問題,然後還得代表白止戰去看望在戰鬥中負傷的官兵,此後就是去造船廠詢問戰艦的維修工作,反正就是處理這些瑣碎的雜務。

沒有辦法,這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吧。

李銘博過兩天就將回到帝國,在安排好了“帝都”號的維修工作之後,他將去跟周涌濤匯合。

有他們兩個在,也就不需要白止戰操心了。

白止戰回到帝都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哪怕乘坐的是飛機,也花費了十幾個小時,主要是在浦州經停的時候,加油耽擱了一些時間。

來機場接白止戰的是鄭江明。

他帶來了三條消息。

一艘潛伏到威島東面的潛艇,發現了紐蘭海軍的“列克”號,證明該航母沒有在12日的海戰中沉沒。

雖然該潛艇曾試圖靠近,但是被護航的驅逐艦發現,沒有獲得偷襲的機會。

根據潛艇報告,“列克”號的艦體還處於傾斜狀態,不過已經控制住,所以並不存在沉沒的風險。

第二條消息是,“奮進”號出現在中轉島附近,並且發出了電報。

帝國海軍的無線電監聽電臺已經截獲這封電報,並且判斷爲“奮進”號的電臺發送。

六局情報人員證實,紐蘭海軍已經用貨輪向珍寶港運送了一批艦載機,很可能是要補充給“奮進”號。

關鍵,情報人員還證實,“薩拉”號、“約克”號與“馬蜂”號都已經戰沉。

第三件事情也與此有關。

在證明擊沉了三艘紐蘭航母之後,海軍司令部對戰功進行了評定,立下主功的是白止戰指揮的第41特混艦隊。

道理也很簡單:第4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不但擊沉了“約克”號與“馬蜂”號,還重創了“列克”號,而第2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只擊沉了“薩拉”號,最多在攻擊紐蘭第16特混艦隊的時候有協助之功。

此外,海軍早就修改了評定標準。

艦隊航母的排在戰列艦之上。

如此一來,擊沉艦隊航母最多的就必然是主功。

不然的話,此戰的主功得歸給第43特混艦隊,因爲該特混艦隊在炮戰中擊沉了5艘紐蘭戰列艦。

因爲劉向真還沒有返回帝都,所以海軍司令部暫時沒有公佈這個評定結果。

當然,不存在多大爭議。

在之前的幾天,海軍司令部已經利用各艦隊遞交的作戰報告,由三組參謀對整場海戰進行了模擬推演,得出的結論就是,劉向真與白止戰都沒有犯重大錯誤,不過兩人都有比較明顯的失誤。

劉向真最大的失誤,其實是錯誤的判斷了紐蘭第18特混艦隊的規模,從而在該方向耗費了大量寶貴兵力。如果能夠及時發現紐蘭第18特混艦隊只有一艘航母,搭載的全都是戰鬥機,必然是另外一個結果。

不說別的,把攻擊紐蘭第18特混艦隊的機羣派去攻擊紐蘭第16特混艦隊,“列克”號肯定會被擊沉。

此外,如果及時聯繫白止戰,那麼白止戰能動用兩支機羣攻擊第17特混艦隊。

這樣一來,甚至有機會擊沉紐蘭海軍五艘航母。

只是,責任不在劉向真身上。

戰場本身就不是透明的,而且沒人能做到未卜先知,換成其他指揮官,同樣不可能提前斷定紐蘭海軍會讓“薩拉”號全部搭載戰鬥機,爲戰列艦與運輸船隊提供防空掩護,而不是跟其他航母在一起。

其實,這種方式本身就違背了基本的戰術原則。

換種方式來說,如果“薩拉”號編入了紐蘭第16或者第17特混艦隊,海戰的結果也會不同。

至於白止戰的失誤,同樣是沒有想到紐蘭海軍會把5艘航母編爲三支特混艦隊。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白止戰提前猜到,就會重點搜索紐蘭第16特混艦隊東面,肯定會派遣更多的艦載機執行偵查任務,也就有可能在天亮之後找到紐蘭第17特混艦隊。如果白止戰充分的信任劉向真,或者說劉向真也有類似的判斷,他就有可能把兩支攻擊機羣都留下來對付紐蘭第17特混艦隊。

當然,這只是失誤。

原因同上,白止戰不可能提前知道紐蘭海軍有三支航母特混艦隊。

此外,他跟劉向真也沒辦法相互溝通。

要說,這纔是最關鍵的問題。

因爲擔心暴露行蹤,長波電臺發出的無線電信號被敵人截獲,然後被敵人用三角定位法測定出大致的位置,所以在作戰行動當中,特別是進入戰鬥狀態之後,白止戰與劉向真都會盡量的保持無線電靜默。

只要沒有必要,兩人都不會主動使用長波電臺。

其實,並不是白止戰與劉向真才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在之前的所有戰鬥當中,通信都是最大的難題。

因爲沒法有效的聯絡與溝通,所以在進入戰場之後,各特混艦隊指揮官往往只能猜測友軍的動向。

開戰之後,跟狹夷海軍的那場大決戰,白止戰幾乎猜中了劉向真走出的每一步。

也正是猜到劉向真會在炎海北部轉向,他才率第三航空特混艦隊提前殺入西東望洋,獲得殲滅狹夷常駐艦隊的機會。

要說的話,只是這次沒全部猜中。

同樣,劉向真也沒猜到白止戰的舉措。

另外兩位特混艦隊的指揮官,也就是張國柱與李傑的情況也一樣,所犯失誤都跟掌握的戰場信息不夠全面有關。

如果能夠找到一種不會被敵人發現的通信手段,讓艦隊指揮官能相互聯絡,就能大幅度的提高艦隊的作戰效率。

可惜,暫時還沒有這種手段。

工作在短波波段的語音電臺,最多也就幾十千米的工作距離。

雖然提高發射功率,能夠延長語音電臺的通信距離,但是能夠被敵人截獲,也就有可能暴露行蹤。

按照海軍司令部的意思,建造專門的旗艦承擔指揮工作,充當通信的中轉平臺。

在鄭江明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白止戰都快要睡着了。

見到白止戰疲憊不堪的樣子,鄭江明沒有繼續囉嗦。

他是來接白止戰回家的,順帶把這些不算要緊的事情告訴白止戰。

按照劉長勳的安排,白止戰有兩天的假期,準確說是一天半,到10月20日再去海軍司令部報道。

不是說沒有要緊的事情,而是劉向真要20日才能返回。

很多事情,都得等到劉向真回來。

如果不是帝國駙馬,如果沒有皇室成員的特權,白止戰也要20日才能夠隨同戰艦回到帝國。

第61章 勁敵出現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92章 “蒼隆”末途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59章 深謀遠慮第497章 備戰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145章 超遠距離炮擊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543章 兵分兩路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1章 平民軍官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243章 突擊開始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176章 尷尬處境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601章 空操心第514章 奧援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570章 壞消息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81章 擒賊擒王第303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36章 大敗虧輸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530章 求穩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32章 停戰協議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203章 見好就收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99章 戰略欺騙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145章 超遠距離炮擊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16章 開幕之戰第574章 難題第87章 防空中堅第23章 陸戰之王第51章 低空霸主第368章 回國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66章 裝甲反擊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541章 返航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585章 立足點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96章 戰略收縮第64章 衝鋒在前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299章 輪換部署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42章 突然發難第52章 地面反擊第244章 油船挨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