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初具規模

到10月17日,白止戰才隨“陪京”號回到那球港。

雖然“陪京”號沒在戰鬥中受損,但是動力系統的老毛病又犯了,得趁回港的機會好好檢修一番。

今後的幾個月,“陪京”號是帝國海軍唯一能夠出戰的航母。

“橫江”號呢?

按照海軍司令部在16日發來的消息,“橫江”號的艦體出現了結構性損傷,原本計劃在年底回造船廠進行大修。因爲有很多主力戰艦需要維護,所以“橫江”號的大修工作已經推遲到明年。

這艘航母暫時是指望不上了。

其實,因爲“橫江”號缺席,所以海軍司令部準備把跟隨第一艦隊南下的“海龍”號調回來。

第一艦隊有沒有“海龍”號,問題都不大。

可是對大批在大戰爆發之後招募的飛行員,能不能到航母上進行訓練,影響就非常的巨大了。

哪怕只是駕駛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與起飛幾次,意義也非同凡響。

陸上模擬場地?

再逼真的模擬場地,也無法還原航母30節頂風航行的場面。

隨“陪京”號到達那球港的還有“魯河”號快速戰列艦。

因爲“龍江”號得回造船廠進行維修,所以按照海軍司令部安排,“魯河”號暫時編入第四艦隊。

“魯河”號先在那球港檢修,摸清楚損傷情況之後,再製訂維修方案。

至於其他受損戰艦,都前往帝國本土港口,返回造船廠進行維修。

只有航母與戰列艦需要佔用大型造船廠的船塢,其他的戰艦去小型造船廠,或者停在碼頭旁就能修好。

因爲沒有安排過來,所以白止戰在那球港住了一個晚上。

別看那球港是第四艦隊母港,白止戰也來來去去好幾次,可是在此前,他從來沒有在這裡逗留過。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那球港幾乎是一座大工地。

因爲荒廢二十多年,加上在上次大戰中遭到毀滅性破壞,所以在收回這座港口之後,帝國海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復港口的基礎設施,然後按照當前的標準,建造更多的基礎設施。

別的不說,只是修建深水碼頭就要費很大功夫。

上次大戰期間,深水碼頭的標準,是讓吃水在9米以內的戰列艦停靠,而當前標準,至少得增加到15米。這就是,帝國海軍下一代快速戰列艦的滿載吃水深度達到12米,算上冗餘至少需要15米。

此外,大部分建設工作,其實是在這次海戰之後才正式開始。

原因就是,如果海戰打輸了,帝國海軍未必能夠守住那球港,也就得按照戰略防禦標準進行建設。

現在,海戰打贏了,得按照另外一套標準進行建設。

簡單的說,就是把那球港建設成爲帝國本土之外最大的軍港,成爲帝國海軍進軍東望洋的出發地。

其實,海軍在做這個規劃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那球港離帝國本土就1000千米,因此就算沒有那球港的話,從帝國本土港口同樣能前出東望洋。

有必要耗費資源來擴建那球港嗎?

顯然,這個問題得換種方式來看。

帝國本土東部地區,各種條件還算得上理想的港口,只有浦州港。

至於前本土艦隊的母港,桅檣港,條件非常的一般,主要是在島嶼上,交通運輸算不上方便。

帝國海軍對桅檣港一直不太熱心,就是離本土太近。

把浦州港變成軍港?

顯然,這肯定不行,因爲浦州港還承擔着民運業務,是帝國本土東部地區最不可或缺的商港。

可見,對帝國海軍來說,要麼那球港,要麼桅檣港。

必須做出選擇,就肯定是那球港。

在上次大戰前,那球港就是面向東望洋作戰的頭號軍港,以那球港爲母港的本土艦隊就主要在東望洋活動。

那個年代,帝國海軍本土艦隊就是東望洋上無敵的存在。

按照海軍規劃,最快到年底,幾條主要碼頭全都會建成。

到時,包括即將服役的大型航母在內的所有戰艦都能夠在那球港停靠,並且得到全面的支持。

如果一切順利,新曆103年,那球港所有基建工程都將完成。

到那時候,這裡能夠容納上百艘戰艦!

在那之前,恐怕帝國海軍已經向東推進了數千千米,那球港也再不是前線港口。

吃了晚飯,白止戰與周涌濤在港口裡轉了一圈。至於李明博,他跟着“帝都”號去了浦州港。

要說位置,那球港在琉島最南端,西邊是像胳膊一般伸入大海的右臂半島,恰好把港灣圍住,形成天然的深水良港。

在港口北面十多千米外,還有一座正在營建的大型機場。

按照規劃,那是一座海軍航空兵基地,而且是東望洋艦隊航空兵部隊的總基地,建成後能部署數百架作戰飛機。

建造航空兵基地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擴大訓練規模。

在新的訓練體系下,新招募的飛行員得先在岸上訓練3個月,飛行時間達到200個小時之後,再轉移到航母上進行起降訓練,完成50次降落,通過了考覈之後,才正式編入作戰部隊。

關鍵就是,航空兵的規模比戰前擴大了好幾倍,而且在持續擴建,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培養飛行員。

雖然是在夜間,但是港口裡面依然是熱火朝天。

此外,白止戰他們還發現了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一些工人正在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戰艦,準確的說是以澆築水泥的方式,建造一艘看着像是戰艦的船隻。

當然,那只是一艘船隻。

在讓周涌濤去詢問之後,白止戰才搞明白,那是一艘工程船,一艘自航式塢船。

正在建造的是一個分段,建成的幾個分段已經拼湊起來,而在所有的分段建成,並且拼湊起來後,塢船的長度將超過300米,能爲包括5萬噸戰列艦在內的艦船提供服務,而且能夠進一步擴大。

將來,甚至能容納6萬噸戰列艦。

用混凝土澆築的是塢壁,船底部分依然用正常方式建造。

每個分段的傳遞是一艘小型浮船,在排空壓載水艙之後,就能浮起來。

爲了能夠航行,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在後部與前部增加一節配備用柴油機驅動的推進分段。

用混凝土,一是強度足夠了,二是能節約鋼材,三是在破損之後容易修補,其實主要是爲了節約鋼材。

對此,白止戰很是感嘆。

不是說鋼材不夠用,而是在大規模戰爭中,這種沒有戰鬥力的軍輔船,有不亞於戰艦的價值。

因爲能夠節約受損戰艦往返航行所用時間,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之下,一艘塢船相當於一支艦隊。

第53章 自作自受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236章 決心赴死第45章 主動撤離第66章 裝甲反擊第242章 死神鐮刀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59章 深謀遠慮第3章 風雲際會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65章 前沿陣地第568章 圍困戰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527章 電磁對抗第23章 滅頂之災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42章 突然發難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13章 預料之中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353章 快準狠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24章 風雨飄搖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243章 突擊開始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36章 大敗虧輸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283章 代言人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25章 開眼界第28章 煽風點火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17章 先聲奪人第186章 神助攻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637章 媳婦熬成婆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390章 小心眼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214章 慘兮兮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302章 狡猾的老王第37章 地面部隊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70章 生死一線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35章 清理庫存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47章 空中防線第19章 龍的天空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467章 取捨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29章 大局已定第61章 勁敵出現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36章 大敗虧輸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143章 黃粱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