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

“申老大,你看到了嗎?”

聽到後座導航員的提醒,申普還使勁的揉了揉眼睛。

沒錯,那就是一艘航母!

這個驚喜,來得也太突然了,申普都還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呢。

從甲板的大小,準確說是艦島跟甲板的比例來判斷,那是一艘“約克”級,而不是更大的“列克”級。

不過,這也足夠了。

航母就在前方,距離還不到10千米。

大概是發現了從低空逼近的攻擊機羣,所以航母正快速轉向,試圖讓側舷的高射炮派上用場。

讓申普倍感驚訝的地方,其實是附近不但沒有護航戰艦,連防空戰鬥機都沒有。

航母就在那裡,與攻擊機羣之間沒有任何的阻擋。

最近的戰艦在航母前方,隔着數千米。戰艦上的高射炮正在猛烈開火,看上去像是一艘重巡洋艦。

紐蘭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去哪裡了?

前方,也就是西北方向上有什麼,是第21特混艦隊的攻擊機羣,還是來自其他分隊的水上飛機?

“申老大!?”

“招呼其他人,第4聯隊的跟着我上,第3聯隊的繼續向前搜索。”

“是!”

在導航員開始呼叫聯隊裡的其他中隊長的時候,申普已經壓下操縱桿,把飛行高度進一步降低到了100米以下。

後面,兩個中隊的“黃蜂”在接到命令後,已經向兩側散開,同時向高空飛去。

必須承認,周涌濤安排的戰術很管用。

在收到了“龍興”號發出的電報,懷疑紐蘭戰艦上有炮瞄雷達的消息之後,周涌濤專門告訴申普等飛行員,紐蘭海軍肯定已經裝備了防空搜索雷達,能夠在很遠的距離上發現來襲敵機。

理由就是,炮瞄雷達的研製難度超過對空搜索雷達。

爲此,周涌濤在安排戰術的時候,格外強調了一點。

到達預定海域,準確說是離預定海域大概150千米,把飛行高度降低到500米以下,最好能控制在300米以下,由低空飛行性能更好的“飛魚”在前面帶路,“黃蜂”機羣則滯後20到30千米。

只有低空飛行才能避開雷達。

在理論上,防空搜索雷達對在低空飛行的飛機,探測距離不超過50千米。要是天氣不太好,甚至連40千米都達不到。

如果把飛行高度降到300米以下,甚至在進入目視範圍前都不會被雷達探測到。

主要就是,海浪反射產生的干擾會掩蓋戰機反射的信號,因此防空搜索雷達很難發現低空飛行的敵機。

其實,這些早就得到了證實。

只要保持在超低空飛行,就有很大把握突破敵艦隊的防空網。

當然,這對護航作戰提出了挑戰。

按照新的戰術安排,戰鬥機也在後面,跟“黃蜂”一起飛行。

只有在突前的“飛魚”在發現了敵機,發出召喚後,護航戰鬥機才能前出。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如果戰鬥機的性能不夠好,尤其是速度,突前的“飛魚”機羣就會遭到防空戰鬥機的屠戮。

在“哮天”服役後,才能夠採用這種護航戰術。

總而言之,在逼近第16特混艦隊的時候,第41特混艦隊的機羣都在低空飛行。

“飛魚”機羣突前,不止是因爲“飛魚”低空性能更好,還因爲“飛魚”的速度本來就最慢。

因爲“黃蜂”機羣還沒有追上來,其實是還沒有爬升到理想高度,加上需要花點時間完成投雷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導航員坐在後面的機槍手位置上,不是中間的位置,所以在逼近那艘“約克”級航母后,準確說是在逼近之前,申普就率領機羣來了個九十度轉向,朝航母前方繞了過去。

這麼做也起到了吸引防空火力的作用。

面對來襲敵機,任何一艘戰艦的高射炮炮手都會首先對付魚雷機。

一時之間,紐蘭航母上面的一百多門高射炮全都瞄準了在低空徘徊的“飛魚”機羣。

只是,距離超過了5000米,小口徑高射炮基本上都是擺設,大口徑高射炮對付近距離敵機的效率並不高。

要說,在40毫米機關炮與5英寸高射炮之間,有幾千米的火力空白區。

這也是帝國海軍開始爲戰艦安裝中等口徑速射炮的關鍵原因。

因爲在航母的西北方向上有一艘重巡洋艦,所以“飛魚”機羣飛到中途又轉了回來,並且在轉向之後重新編隊。

巡航階段,8架“飛魚”以縱隊飛行。

到了攻擊階段,得轉變爲雁型隊,也就是在橫向上也要拉開距離,以便在投雷的時候不受前方魚雷機干擾。

這個時候,一個“黃蜂”中隊已經完成了爬升,進入到衝刺階段。

“申老大,毒刺已經到了!”導航員提醒了申普。

“大家跟我上。”

用不着做太多吩咐,飛行員全是老鳥,而且高空那些“黃蜂”再顯眼不過,擡頭就能夠看到。

最先殺上去的,其實是護航的“哮天”戰鬥機。

因爲附近沒有敵機,至少申普沒看到,所以“哮天”戰鬥機都朝航母撲了上去,用機槍掃射飛行甲板兩側的高射炮炮位。

結果,那艘“約克”級航母的高射炮全都瞄準了“哮天”戰鬥機。

或許,高射炮的炮手把戰鬥機誤認爲成俯衝轟炸機。

沒啥好奇怪的,“哮天”在很多時候被當成俯衝轟炸機使用,而且俯衝投彈的性能非常不錯。

關鍵,那些戰鬥機的俯衝角度非常大。

爲了擴大掃射覆蓋範圍,戰鬥機會把俯衝角度控制在45度以內,而轟炸機投彈的俯衝角度在70度以上。

高射炮的炮手,就是通過敵機的俯衝角度來判斷敵機的性質。

速度?

沒有炮手能夠準確目測出敵機的飛行速度。

至於外形,那就更不靠譜了。

隔着幾千米的距離,看到的飛機其實只是一個影子。

就算用望遠鏡觀察,也很難從外形辨認飛機的型號。

正是如此,申普率領的“飛魚”機羣毫無阻攔的進入到投雷航線,8架“飛魚”依次投下了魚雷。

高空,8架“黃蜂”分成了兩個四機編隊,分別從航母的左後側與右後側進入。

在理論上,俯衝轟炸機沿戰艦的縱軸方向進入,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命中率,但是戰艦會轉向規避,所以轟炸機的進入航線會跟戰艦的縱軸,準確說是航向有一個夾角,一般是在三十度左右。

在俯衝轟炸機到來之後,紐蘭航母纔開始進行機動規避。

要說,轟炸機在俯衝時發出的尖嘯聲,是最明顯的特徵,至少“哮天”在俯衝的時候沒有那樣的氣場。

可惜的是,這完全是徒勞的掙扎。

被魚雷機與轟炸機夾擊,不管怎麼機動都沒用,因爲就算避開了所有炸彈,也會被魚雷擊中。

那艘航母,肯定完蛋了!

第45章 傷離別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66章 預想落空第603章 回家第68章 兵分兩路第522章 消息第140章 擔憂成真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209章 感情牌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561章 顧慮成真第24章 裝甲突擊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127章 奪取大橋第22章 遠赴他鄉第82章 不謀而同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27章 年終歲末第390章 小心眼第35章 清理庫存第316章 大戰局第246章 覆滅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40章 九天雷霆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200章 心裡話第64章 風雲際會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22章 遠赴他鄉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8章 試探虛實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506章 強攻第82章 不謀而同第530章 求穩第135章 超級航母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31章 鋪天蓋地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568章 圍困戰第482章 拉鋸戰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91章 “赤誠”覆滅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99章 戰略欺騙第33章 踹門之戰第89章 返航第522章 消息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2章 遠赴他鄉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202章 釋懷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150章 疏漏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445章 遲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