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出謀劃策

通信參謀急匆匆的跑過來的時候,田實看了眼手錶,馬上就要到11點45分了。

從時間上推算,在10點過後陸續出發的攻擊機羣,早應該飛到樑夏第41特混艦隊的上空了。

不出所料,通信參謀送過來的是攻擊已經得手的好消息。

沒錯,就是好消息!

斯普迅速掃了一眼,就把電文遞給了田實。

雖然口語不怎麼樣,但是田實是科班出身,外語水平並不差。再說了,電文是機器打出來的,不像手寫的那麼潦草。

由杜特少校率領的第二支攻擊機羣已經發現樑夏第41特混艦隊。

只是,報告中只提到發現兩艘專門爲航母提供防空掩護的遠洋巡洋艦,而且攻擊了這兩艘巡洋艦。

航母在哪?

在通信參謀彙報的時候,斯普的臉色非常難看。

田實也很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斯普聽信他的建議,已經孤注一擲的押上全部,而現在連田實都不敢保證,一定就能幹掉白止戰。

其實,田實跟斯普一樣,把身家性命押在了這場戰鬥上。

幾個月前,搭乘潛艇到達珍寶港之後,田實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是向紐蘭海軍的同行介紹即將在戰場上遇到的對手,也就是樑夏海軍的白止戰與劉向真,而是通過斯普與哈爾等人,盡最大的努力說服紐蘭海軍的高層,甚至是聯邦當局的領導人,糾正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

試圖通過一場戰鬥打垮樑夏海軍,取得決定性勝利。

在田實到來前,這是紐蘭海軍裡面一個認知度非常普遍,得到包括尼茲與哈爾在內的衆多高級將領支持的觀點。

理由就是:紐蘭海軍擁有五艘艦隊航母與兩艘小型航母,樑夏海軍只有四艘能作戰的艦隊航母與一艘小型航母。

關鍵還有,打與不打的主動權在紐蘭海軍手裡。

要說的話,還得把田實等人算上。即紐蘭海軍可以通過狹夷海軍,對樑夏海軍有一個較爲全面的認識。

相反,樑夏海軍不是很瞭解紐蘭海軍。

不要說在這場大戰當中,哪怕是在上次大戰中,樑夏海軍與紐蘭海軍的交手此數也屈指可數。

有這麼多優勢,有什麼理由擔心打不贏呢?

結果就是,在田實到來之前的幾個月裡面,紐蘭海軍都圍繞一舉戰勝樑夏海軍的目的在制訂作戰計劃。

至少得在第一場海戰當中殲滅樑夏海軍的主力,也就是航母特混艦隊。

簡單的說,就是拋出一個巨大的誘餌,讓樑夏海軍出動全部航母特混艦隊,再一舉將其全部殲滅。

其實,這是在效仿樑夏海軍。

去年年底,樑夏海軍就是通過第一場戰鬥,在短短的3天之內就打跨了貌似強大的狹夷海軍,並一舉奠定勝局。

可問題是,戰術上的東西能效仿?

雖然紐蘭海軍也在爲大戰做準備,積極的努力了十幾年,但是往根本上說,那是遠遠比不上樑夏海軍。

關鍵還有,紐蘭海軍沒有像白止戰與劉向真這樣的將領。

所幸,並非所有紐蘭海軍軍官都認爲能夠一舉分出勝負。

持反對意見的就有斯普。

要說,也就是在這件事上產生的分歧,讓他引起了哈爾重視,並且由哈爾介紹給已經嶄露頭角的尼茲,從而獲得進入東望洋艦隊司令部的機會,並且成爲了艦隊司令部的一名高級參謀。

有趣的是,當時爲了能不能一舉戰勝樑夏海軍,斯普與哈爾差點幹上一架。

也就是這件事,讓田實覺得,斯普更靠譜。

此後,田實也是通過斯普來表達他的觀點。

任何想要一舉戰勝樑夏海軍,也就是速勝觀點,都只會帶來慘敗,甚至讓紐蘭海軍遭遇劫難。

在過去的大半個世紀中,樑夏海軍就只戰敗過一次,也就是上次大戰。

嚴格的說,算不上戰敗,因爲在大戰結束之時,樑夏海軍依然是全球規模最大與實力最強的海軍。

戰後,同盟集團還不得不承認樑夏帝國不是戰敗國。

再說,樑夏帝國絕不會對紐蘭聯邦抱任何幻想,也就肯定不會把突襲機會送到紐蘭海軍面前。

開戰之前,把主力全部置於南方艦隊,其實是故意露出來的破綻,是讓狹夷皇國上鉤的誘餌。

如果打第一槍的是樑夏帝國,布蘭王國與紐蘭聯邦早出兵參戰了。

佔據道義的制高點,讓布蘭王國與紐蘭聯邦無法找到參戰的理由,獲得足夠的時間來打垮威脅最大的狹夷皇國,不要說損失十來艘老式戰列艦,就算是搭上整支南方艦隊,也非常划算。

或許在制訂計劃的時候,樑夏海軍把四艘航母都歸在了損失名錄之中。

果真如此,樑夏海軍恐怕正等着紐蘭海軍去決戰呢。

航母多了一艘?

在去年的年底,狹夷海軍出動六艘艦隊航母與兩艘小型航母,而樑夏海軍只動用了六艘艦隊航母。

紐蘭海軍多出來的那艘艦隊航母,並不能改變戰略平衡。

否認別人的觀點並不難,要想提出自己的,還是更好的觀點,就沒那麼容易了。

在田實到來前,斯普也認爲無法一舉戰勝樑夏海軍,可是他始終都沒有能夠說服哈爾與尼茲,就是因爲沒有提出一個全新的,而且更加可行的觀點,也就是在開戰後,到底應該怎麼打。

必須承認,斯普欠缺的就是實戰經驗。

田實到來,恰好彌補了這個缺陷。

關鍵,田實帶來了一套可行戰術。

往簡單說,也就一個字:拖。

樑夏海軍的優勢其實是兵力,憑藉充分的戰前準備,提前進入到戰爭狀態,獲得巨大的兵力優勢。到明年,這個優勢會變得更加突出,甚至會達到碾壓包括紐蘭聯邦在內的所有西方列強的程度。

相反,紐蘭聯邦擁有的是地理位置帶來的空間優勢。

只要能夠在東望洋堅持2到3年,紐蘭聯邦就能利用動員起來的戰爭實力,跟樑夏帝國分庭抗禮。

田實也很老實。

用他的話來說:只有先確保紐蘭聯邦不敗,纔有機會在停戰談判當中,讓狹夷皇國從樑夏帝國的魔爪裡面掙脫出來。

如果紐蘭聯邦戰敗,那麼狹夷皇國將永世不得翻身。

言外之意,田實代表的狹夷軍人,還等着紐蘭聯邦爲他們復國呢。

用空間換時間,顯然不是被動的防守,更不是說一步一步的後撤,必須有計劃的利用手裡的兵力。

要說,東望洋其實是不足以阻擋樑夏海軍2到3年。

關鍵,得儘可能消耗樑夏海軍的兵力。

那麼,就得在在開戰之後跟樑夏海軍打消耗戰!

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358章 趕盡殺絕第6章 情報頭頭第62章 再相逢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78章 護航作戰第71章 虎虎虎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38章 戰機出逃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263章 老交情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61章 似曾相似第23章 陸戰之王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514章 奧援第52章 地面反擊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358章 趕盡殺絕第283章 代言人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49章 奔赴前沿第255章 三杯茶第85章 長途奔襲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23章 滅頂之災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13章 預料之中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42章 戛然而止第9章 導彈投手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58章 偷襲得手第9章 海陸分歧第482章 拉鋸戰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88章 攻擊得手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74章 全面退守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17章 奇蹟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章 平民軍官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238章 涼拌第569章 進軍窄海第506章 強攻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185章 簡宴第40章 九天雷霆第576章 戰略欺騙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448章 撤退的信號第73章 防線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