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

雖然沒到吃晚飯的時間,但是白止戰一路趕來,別說是午飯,連早飯與昨天的晚飯都只是隨便對付了一頓。

寒暄一番之後,白止戰直接提出,去餐廳邊吃邊談。

司令官都說了,誰還敢反對?

去餐廳的路上,李銘博大致介紹了一下艦隊的情況,準確說是兩艘航母的情況。

要說,都是老生常談了。

雖然在開戰後的首戰當中表現得異常神勇,但是也就那一次,在此後,兩艘“帝都”級暴露出了大量問題。

白止戰有點氣不過的是,造船廠竟然認爲是海軍的責任。

理由就是:在西東望洋的作戰行動中,這艘航母的動力系統都超負荷運行,而且持續的時間太久,超過了設計極限,導致鍋爐與蒸汽輪機落下隱患,比如鍋爐內壁的絕熱層大面積剝落。

要想根除,就只能提前進行大修。

在知道這件事之後,白止戰還專門給浦州造船廠的廠長打了電話。

雖然廠長在電話中表示,那只是誤會,但是具體的問題,廠長說得很清楚,還真得大修才能解決。

只是,根本不可能提前進行大修。

這兩艘航母在大戰爆發前才交付,還沒有在戰鬥中受創,又哪裡有理由返回造船廠進行大修?

關鍵,大修就得進船塢,而且得開膛破肚,沒有幾個月根本就搞不定!

這個節骨眼上,別說是兩艘,是一艘都不能少!

按照海軍司令部的安排,即便接下來一切順利,也要等到明年的中期,四艘大型航母形成戰鬥力之後,纔有機會讓兩艘“帝都”級返回造船廠進行大修,而且要如何安排,還得看實際情況。

總之就一句話,還能用就行,不要在乎那麼多。

所幸,大部分小毛病都能由官兵自行解決,而且帶上了足夠的設備與零件,短期部署的問題不大。

確實非常麻煩,不過也沒有別的辦法。

用李銘博的話來說,兩艘航母的狀態並非十全十美,不過算不上糟糕,哪怕折騰一番也經受得起。

他這麼說,等於給白止戰吃了一顆定心丸。

關鍵就是,“帝都”級在設計的時候,很多方面都留了冗餘,比如動力系統達到最大額定功率95%的時候,就能跑到33節。只要是正常使用,哪怕是執行戰鬥任務,也不用過度壓榨機械性能。

李銘博這麼說,同樣是在告誡白止戰,別以航母的極限性能爲準。

這也是落下隱患的頭號原因。

在西東望洋大海戰期間,白止戰差不多把兩艘“帝都”級的性能,特別是航行性能發揮到了極限。

在戰後進行總結的時候,也就是對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交戰過程進行推演,連白止戰都承認,很多時候用不着跑那麼快。比如在攔截運兵船隊的那場戰鬥中,如果頭天晚上把速度放慢一些,在次日清晨就不會遭遇狹夷海軍的重巡洋艦,不但不需要狼狽逃竄,還能在上午出動艦載機轟炸那幾艘重巡洋艦。

根據後來做的調查,在西東望洋上作戰的時候,兩艘“帝都”級的最快航行速度都達到過35節。

雖然當時處於輕載狀態,但是同樣意味着,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達到額定的115%。

用李銘博的話來說,白止戰是求勝心太切,因此恨不得航母能飛起來。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造船廠提出的理由並沒錯,要追究責任的話,第一個要找的就是白止戰。

至於護航戰艦,狀態都比較理想。

四艘“武州”級的第41.3分隊仍然由衛軍指揮,他在得知要編入第41特混艦隊的消息之後,主動向海軍司令部提交了延遲調動申請,也就是在這場戰鬥結束後,再去即將服役的戰列艦上擔任艦長。

此外,四艘“武州”級重巡洋艦在桅檣港維護期間,全都加裝了火控雷達,還對防空搜索雷達進行了升級。

雖然隨着後條約型重巡洋艦服役,並且編入第21特混艦隊,“武州”級已經不再是帝國海軍最先進的重巡洋艦,但是按照綜合戰鬥力,特別是官兵素質,這四艘“武州”級依然是帝國海軍最強大的重巡洋艦。

此外,四艘輕巡洋艦也不差。

編爲第41.4分隊的四艘“廣城”級輕巡洋艦,其實是帝國海軍在條約作廢後,設計與建造的第一種後條約型輕巡洋艦。

其實,這個稱呼還不太合適。

要說的話,稱之爲“遠洋巡洋艦”更準確一些。

與條約型輕巡洋艦相比,遠洋巡洋艦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在主炮口徑保持不變,甚至是有所降低的情況下,把噸位提高到重巡洋艦的水準,多餘出來的空間,特別是甲板全用來部署高射炮。

正是如此,在最初的時候還被稱爲“防空巡洋艦”。

受噸位的限制,遠洋巡洋艦的防空戰鬥力,遠不如後來的防空巡洋艦。

要說,遠洋巡洋艦其實就是用來取代“防空型重巡洋艦”的,通過降低對主炮火力的要求來降低建造成本。

這其實是應急之需,畢竟在戰爭初期,在數量衆多的航母與主力艦的壓迫之下,帝國海軍沒有能力建造幾萬噸的防空巡洋艦。

得益於巨大的甲板面積,四艘“廣城”級的防空戰鬥力其實在四艘“武州”級之上。

關鍵就是,“廣城”級首次裝備介於130毫米與40毫米之間,80毫米的“中等口徑高射炮”。

在理論上,這種高射炮有接近130毫米高射炮的射程與威力,還有不比40毫米高射炮慢多少的射速,佔用的甲板面積卻比130毫米高射炮低得多,差不多隻是40毫米高射炮的兩倍,因此紙面上的防空作戰效率非常的可觀,不但補上了防空網的缺口,而且是中小型戰艦的首選高射武器。

至於實際的戰鬥力,還不得而知。

此外,四艘“廣城”級也配備有防空搜索雷達,只是因爲不參與炮戰,沒配備火控用的炮瞄雷達。

相對而言,也就八艘驅逐艦要稍微差一些。

雖然都是排水量在1500噸以上的大型驅逐艦,但是秉承帝國海軍的一慣傳統,八艘驅逐艦的防空能力都很差。

在艦隊中,驅逐艦的任務就不是防空。

要說,除了缺乏快速戰列艦,其實是用四艘重巡洋艦頂替兩艘快速戰列艦,護航戰艦基本上完美無缺。得益於四艘遠洋巡洋艦的加入,第41特混艦隊的防空作戰能力其實並沒有降低多少。

如果考慮到是在完全開放的海域作戰,無法判斷敵機的來襲方向,多帶幾艘巡洋艦反到更加有利。

四艘巡洋艦提供的掩護,肯定要比一艘快速戰列艦更加周全。

第256章 反向突擊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170章 癡人說夢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52章 禍根第7章 擊沉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111章 開幕第97章 迎難而上第250章 各爲所戰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7章 無知無畏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44章 進退兩難第473章 大的好處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86章 千里眼第1章 平民軍官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26章 三分天下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37章 地面部隊第205章 前後夾擊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42章 突然發難第217章 各懷鬼胎第42章 突然發難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34章 即興發揮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16章 驚天動地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7章 擊沉第1章 平民軍官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53章 自作自受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9章 海陸分歧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2章 接敵備戰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467章 取捨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265章 應景的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548章 內患第543章 兵分兩路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22章 遠赴他鄉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87章 挨炸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316章 大戰局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85章 長途奔襲第423章 夜間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