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

火山羣島,流黃島。

就像往常,慄忠少將在天亮前來到守備司令部,詢問一番後,就帶着幾名高級參謀去視察防禦陣地的修建情況。

幾個月來,天天都如此。

別說是下面的官兵,即便是守備司令部的參謀都有點吃不消。

大家是敢怒不敢然,因爲慄忠不但是守備部隊的司令官,還是來自陸軍大本營,也就是說在上面有人。不要說離島上的官兵,哪怕在狹夷皇國的東皇都,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去招惹慄忠。

三個月前,在來流黃島駐防之前,慄忠就有一種不那麼好的預感。

要說,就是這種不好的預感,讓慄忠覺得必須加強流黃島的防禦部署,結果也就別派了過來。

主動申請來流黃島擔任守備部隊的司令官?

慄忠還沒那麼高的覺悟。

放着大本營安逸的日子不過,誰會蠢到來離本土上千千米的離島吃苦受罪?

在提出加強流黃島的防禦部署的時候,慄忠沒想過要親自來此擔任指揮官。

慄忠有這樣的擔憂,與他的經歷有關。

十二年前,他在狹夷皇國駐樑夏帝國的大使館擔任陸軍武官,還一干就是四年,直到八年前纔到狹夷皇國。

在這四年裡面,慄忠不但去樑夏帝國的清大進修與學習,拿到了名譽博士學位,還經常參加樑夏軍方與外交部舉辦的國際友人聯誼會,結識了衆多陸軍將領,其中就有廉旭升,還認識像白止戰與劉向真這些海軍將領。只不過,他是狹夷皇國的陸軍武官,跟海軍打交道的機會不多。

回到狹夷皇國之後,他專門爲此寫了一份報告。

要說,在狹夷陸軍當中,他是少數幾個深入與全面瞭解樑夏陸軍與海軍的將領之一。

此後幾年,慄忠一直留在陸軍大本營,主要參與戰爭計劃的制訂工作,並且與海軍進行協調。

慄忠一直相信,在戰爭爆發之後,樑夏帝國會在第一時間包圍與封鎖狹夷皇國。

按照他的推測,在取得初步勝利,也就是在海上獲得優勢後,樑夏海軍將奪取控制南北撒豆羣島,控制進入西東望洋的通道;接下來就會攻打火山羣島,攻佔流黃島;然後以流黃島爲基地,對狹夷皇國實施戰略封鎖;切斷狹夷皇國到奧國與紐蘭聯邦的航線,讓狹夷皇國無法獲得盟國援助。

早在幾年之前,慄忠就提出建議,把北馬羣島送給紐蘭聯邦,交換條件就是讓紐蘭聯邦在羣島最北面的島嶼上建立軍事基地,最好是一座港口,最差也得是一座機場,以此掩護流黃島。

可惜的是,這個建議在提出來之後就被否決了。

此外,慄忠還因此受到牽連,結果至今都只是陸軍少將。

跟他同一年畢業的陸校軍官,幾乎都成了中將。

慄忠一直堅信,只要跟樑夏帝國開戰,那麼流黃島就會首當其衝遭到攻擊,必須加強該地的防禦部署。

同樣可惜的是,他的建議從來沒有得到過重視。

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南北撒豆羣島成了非軍事區,只在名義上歸屬樑夏帝國,守望者海峽仍然極易在戰爭中遭到封鎖,所以在過去幾年,狹夷皇國上下都覺得,樑夏帝國再厲害,也無法越過南北撒豆羣島,直接攻打流黃島。

先打南北撒豆羣島?

按戰前的判斷,怎麼都要幾個月,而且得在開戰之後立即奪得制海權。

有幾個月時間,還需要擔心流黃島的防禦部署?

結果,在慄忠最後一次提出加強流黃島防禦部署建議的時候,大本營那些早已對他不耐煩的傢伙,非常乾脆的把他派了過來,認命他爲守備部隊司令官,親自負責流黃島,準確說是火山羣島的防禦工作。

當然,值得防守的也只有流黃島。

從地理位置看,流黃島更像是火山羣島當中的一座離島,距離羣島北面的幾十座島嶼有數百千米。

此外,在流黃島附近就沒有大的島嶼。

也正是這個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這座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而且火山口至今都很活躍,還因爲間歇性的向外噴發褐黃色的岩漿,特別像是流淌的蛋黃而得名的島嶼,有着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

在這附近,就沒有可以取代流黃島的島嶼。

說得直接一點,流黃島就是北馬羣島與狹夷本土中間的跳板。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不管是攻打狹夷本土,還是說戰略封鎖,都需要將這座島嶼當成立足點。

在地理位置上,南面的那些島嶼離管島太近了,北面的島嶼則離狹夷本土過近,都不是理想選擇。

可見,哪怕丟掉北面的那些島嶼,也要守住流黃島。

反之,帝國海軍也別無選擇,必須強攻流黃島。

在大戰爆發的那天,慄忠就寫好遺書,還派人送了回去。

戰局在此後的走向,幾乎完美的印證了慄忠當初的擔憂,樑夏海軍不但一舉奪得戰略主動權,還以雷霆之勢打垮了常駐艦隊,掃蕩了南北撒豆羣島。更讓慄忠沒料到的是,樑夏陸軍竟然在冰風暴半島發起閃電戰,在二十天之內掃蕩了整個半島,而且前線指揮官是他認識的廉旭升。

早在十多年前,慄忠就向狹夷陸軍大本營提出發展裝甲部隊。

可惜,跟他提出的其他建議一樣,根本就沒有得到大本營的重視,還被諷刺成怕死的膽小鬼。

這也不能怪大本營,因爲狹夷皇國根本沒有發展裝甲部隊的資本。

鋼鐵產量不夠。

在海軍耗費大部分鋼鐵產能之後,狹夷陸軍能夠保證正常的彈藥供應,採購一些重炮就很不錯了。

造坦克與戰車?

不要開玩笑了,即便建造航母與戰列艦的鋼鐵,都是用從國外收回來的廢品提煉的。

狹夷皇國是資源匱乏的島國,缺的不止是鋼鐵,是幾乎所有資源,因此狹夷陸軍無法像樑夏陸軍那樣大手大腳。狹夷陸軍一直提倡與弘揚拼刺刀的勇敢精神,往根本上講,也是在節約彈藥。

槍彈管夠,除非是萬不得已,誰願意跟敵人拼刺刀?

要說有什麼好消息,就是樑夏海軍遭受了巨大損失,而且得集中力量支持陸軍,暫時沒辦法進軍西東望洋。

不過,慄忠覺得這樣的局面持續不了多久。

昨天,守衛釜州的牛滿上將就已經帶着幾十萬官兵,向樑夏陸軍繳械投降。

這意味着,要不了多久,樑夏海軍就能夠騰出手來,在西東望洋發動進攻,必然首先攻打流黃島。

那麼,現在加強防禦部署還來得及嗎?

或者,三個月的努力能夠發揮價值嗎?

第10章 鬼使神差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1章 快馬加鞭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185章 簡宴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128章 厲害角色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189章 一鼓作氣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585章 立足點第303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576章 戰略欺騙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24章 風雨飄搖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95章 驚天計劃第546章 緊急返回第277章 冤大頭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200章 心裡話第81章 擒賊擒王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66章 裝甲反擊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28章 煽風點火第185章 簡宴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569章 進軍窄海第250章 各爲所戰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12章 前線備戰第18章 論功行賞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255章 三杯茶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530章 求穩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299章 輪換部署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122章 運氣第4章 一發入魂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94章 大禍臨頭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170章 癡人說夢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272章 賜婚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470章 替代品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67章 犀利無匹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217章 半夜來電第171章 搗亂分子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251章 橫衝直撞第189章 乾着急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300章 哥斯拉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250章 問策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82章 反擊行動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