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

六月底,眼看着就要進入七月了,陳凱在廣州的巡撫衙門召開的鄭氏集團廣州分公司內部會議一經結束,他便召集了廣州府的各縣知縣前來接受巡撫衙門的訓示。

廣州一府,計有南海、番禺、東莞、從化、龍門、增城、新安、香山、新寧、新會、順德、三水、清遠、連州、連山、陽山等十六個縣,雄踞廣東中部的核心區域,並且向北延伸到了與湖廣的交界所在。

比之經過了分縣後坐擁十三個縣的潮州府,比之收復以來一直保持着原有的三州十縣規模的瓊州府,單說這體量上就無愧於省會的身份地位。

說起來,這十六個縣雖說是一府所轄,但是現今的情況卻各有不同。最北部的連州、連山、陽山三縣現在算是重歸清廷的治下了,南面的新寧縣則歸屬於陳奇策的掌控。

拋開這四個縣以外,剩下的十二個縣在名義上都是接受陳凱的節制,但是這其中的清遠、三水、順德、新會、香山五縣以及廣州府城附郭的南海、番禺二縣則是由李定國那裡轉隸過來的。南海和番禺二縣還好,在金維新的操縱下官吏用的都是陳凱從潮州帶來的廣州本地人,但是另外的五個縣的官吏則是粵東文官集團任命的,有些事情必須趁着夏稅徵收完畢之前儘快敲定下來。

明廷制度,縣以上是爲府,府一級官員則要向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負責,道一級的官員也都是掛着布政使司或是按察使司的銜做事,而這二司連帶着指揮使司則要遵從巡撫的指示。

一省的傳統如斯,陳凱這般是越級了,並不符合上下體制。不過,當下的廣州知府尚未得到任命,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陳凱也只是屬意了王江負責前者,而後者還要等鄭成功那邊的消息。畢竟,陳凱的夾帶裡現在還只是一些巡撫衙門的下僚,擔任不了這麼高級別的官職。

政令下達,十二個縣的正印陸續趕來,卡在規定時間之內也全部都到齊了。會議依舊是在巡撫衙門召開,一衆百里侯落了座,待陳凱將出二堂的通傳一到,衆人又連忙站起身來,向這位是個人都知道不好招惹的上官行之以最恭敬不過的禮數。

“免禮。”

大喇喇的坐在了太師椅上,一揮手,衆人行禮謝過。如廣州東部各縣以及南海、番禺的知縣們身下一沉,正襟危坐。倒是另外的那五個知縣,各自屁股挨着椅子的邊緣坐下,全然不敢有任何失禮。

尊卑上下,體制如斯,這還算是有座位的,再低一級的,或者是中下級的武將有時候連座位都沒有,趕上上官心情好了,沒準兒賞個馬紮,那已經極大的恩賜了。

階級、規矩,從來都是無處不在的。不過嘛,陳凱對此卻並不在意,挑了後者一眼,隨後便開口說笑了句:“看來這椅子以後用不着做那麼大的面兒了,積少成多,幾個衙門下來估摸着就能多造條戰艦了,倒是比劃算的生意。”

話音落去,陳凱隨手去拿案上的茶盞子。此時此刻,那些在陳凱手下多年的官員們對於這位上官的脾氣早有了解,其中那東莞縣的知縣更是差點兒笑出了聲來。倒是另外的五位,哪裡見識過這等場面,面有訕訕之色,一時間甚是尷尬。如此,幾個人互相對視了幾眼下來,又看了看其他的官員,其中的一個乾脆一咬牙、一跺腳,屁股向後移動了些許,便學着正襟危坐了起來,連帶着剩下的四個亦是有樣學樣。

“就是嘛,你們不嫌膈屁股,本官還嫌開會時萬一有人從上面滑下來會打斷我的思路呢。”

洇了一口茶水,便再不提此事。重新放下茶盞,陳凱也懶得做太多鋪墊,隨便寒暄幾句,就直截了當的開始了會議。

雷厲風行是他的標籤,這裡面大多對此早已習慣了,即便是不瞭解的,剛纔的坐姿問題也已經給他們提了個醒,想必這些人也能夠明白了,在陳凱的地盤,就要守陳凱的規矩。否則的話,這巡撫衙門的大堂上就不要想有什麼座位了!

至於,那五個知縣有沒有徹底領悟,已經不重要了,陳凱的心理暗示到位了,也就夠了。

“今天召集諸君至此,一是廣東的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廣州的知府尚未到任,本官暫時兼了差事;其二呢,則是需要對於各縣的現狀有所瞭解,以及一些政令的下達。畢竟,如今的局勢依舊是那個敵強我弱,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時不我待啊。”

話出口,南海縣的知縣當即便起身響應,表示一定會堅定的在陳凱的領導之下爲大明中興的事業而奮鬥,連帶着一衆官員亦是如此。唯有,那五個廣州西部的官員慢了半拍,但是當着陳凱的面兒,當着這麼多的同僚,亦是緊跟着就出言附和。

“既然如此,那就先說說各縣的情況,一個一個來,從番禺縣開始。”

南海和番禺兩縣皆是廣州府城的附郭縣,其中兩縣的分界線便在廣州城北起城外小路,南下盤福路、大北直街、四牌樓,直至南端的小市街,約莫就是後世廣州城裡的那條解放路。解放路以東屬番禺縣,解放路以西屬南海縣。城內的百姓有訟獄官司,都是按照這樣的分界來前往不同的縣衙去解決問題的。城內如斯,城外各村鎮亦是如此。而這兩縣之中,番禺得名更久,府治亦設於此,素稱首縣。

陳凱點了名,番禺的知縣便站起身來,向陳凱,向在座的各位同僚行了禮數,旋即便將早已醞釀好了的腹稿和盤托出。

此人與南海縣知縣一般,都是廣州本地人士,原本也都是典吏的身份。陳凱將他們從廣州城裡營救出來,一如現在還在潮州製造局兢兢業業的丁有儀一般,這些基層官吏們自然是心向陳凱,前些時候廣州城內百姓的請願活動就不乏有他們在背後的運作。

這幾年下來,那些繁文縟節在陳凱這裡不好使喚,他亦是早就丟到腦後去了。直言談及,主要是兩件事情:其一,陳凱組織的重返故土運動,此事已經基本告一段落,餘下的當還有,但房屋什麼的也都掌控在縣衙那裡,不會輕易分出去;其二,當年在潮州,陳凱曾經許諾回到廣州後以廣州府的田土雙倍補償廣州百姓在潮州的屯田,這事情是陳凱許諾的,現在陳凱控制了大局,自然也要開始做起來。

“下官已經按照從潮州帶來的記錄進行最後的核實工作,只是城內的容易,而在城外,很有些被韃子侵佔的田土是要歸還百姓的,還需要時間繼續整理。”

“這個,暫且不急。但是咱們要取信於民,在縣衙要張貼榜文,告知城內百姓關於城外歸還被侵佔田土於舊主的事項。另外,根據拖延的時間,可以適當的給予百姓以補償。不過,切忌過早,以免導致本省財政缺口的擴大化。”

“下官遵命。”

對於補償,知縣在心裡並不十分認同,因爲官府之於小民,從來都是有着單項決定權的,後者能夠得到那些田土已經是承蒙了陳凱的恩賜,現在因爲麻煩而要拖延時間,竟然還要給予補償,這就彷彿是官府欠着百姓什麼的,很有些本末倒置了。

不過,這既然是陳凱的習慣,他作爲下僚的自然是要竭力完成,不光是因爲上司的政令,更是要報答陳凱的救命和知遇的兩項大恩德。

“撫軍,還有就是西寧王的那些軍屯。下官以爲,這些必須要進行整理,但卻要安排在對本地百姓的田土歸還和分地之後再進行,以免同時進行而導致的混亂。”

李定國的大軍走了,但是在廣州地面兒上,他之前控制的那七個縣留下了不少的軍屯用以養兵。這些屯田,陳凱暫時是不打算取消的,畢竟要顧及盟友的感受。不過粗放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李定國走後行政權力的歸屬變更,這些都是要涉及到的,不動卻又是不可能的。

知縣談及,陳凱亦是點了點頭,對此表示了肯定的態度——那些廣州百姓是他的基本盤,自然要優先他們的利益,這樣才能獲取更大的支持。同時,這也是在回報他們在請願運動中的積極。有付出,有收穫,這樣彼此的紐帶才能更加牢固。

“下一個,南海縣。”

番禺知縣落座,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南海縣都是當仁不讓的。聞聲,南海知縣起身行禮如儀,所要談的依舊是番禺知縣剛剛談到過的重返故土和分地的事宜,無非是改換了本縣的情況而已。除此之外,到還有一件事情是要特別提及的,而聽到了他的話語,陳凱亦是做出了直接的回覆。

“郭督師啓程前曾與本官商談過,說是肇慶那邊缺少鐵匠,而西寧王的大軍也需要就近維修武器。是故,他們從佛山那裡帶走了半數的鐵匠用以隨軍。這事情,暫且如此。”

對於佛山,陳凱是有打算進行佈局的。但是,這既不是可以急於一時的,同樣的,對於是否投入更大的力度,他本人也是持着一個不確定的態度。至於原因,還是在於當年決定開發石碌鐵礦時考慮過的那個問題。

這事情,暫且可以告一段落,陳凱接下來依次點到了從化縣、龍門縣、增城縣、東莞縣和新安縣這五縣之地。

從化,曾是尚耿二藩南下攻取廣州時的後勤基地,清軍攻城的紅夷大炮之中,除了從南贛帶來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在那裡進行鑄造的。這一重要地位,一直到了清軍攻陷三水纔算是宣告結束。於今時今日,原本李定國和陳凱分據廣州的時候,這裡曾是陳凱所部的北線前沿,但是等到陳凱收復韶州府,有了韶州府的中部和南部作爲前沿陣地,從化縣的重要性就要讓位於清遠和三水,因爲水路交通可以更好的轉運軍需和人員。

從化如此,龍門、增城、東莞以及新安四縣則都是與惠州府相接壤的。郝尚久現階段對於陳凱的服從性還是比較高的,倒也不用擔心太多。在這幾個縣,農業生產是第一要務,另外如香木之類的經濟作物種植也不容忽視,所幸去年的戰火在這裡燒得並不怎麼旺,根據各個知縣的報告而言,產量上應該不會遭受太大的破壞。

“官府嚴禁低價徵收香木,也要嚴防奸商惡意操縱市價。”

“下官等遵命。”

這四個縣,前三者還好,唯有新安一縣,原本不甚重要的南部邊陲島嶼現在已經發展成爲了一處海貿中心。這是大勢早就,陳凱不打算對其進行什麼變更。至於行政上面,更是要直屬於廣東巡撫衙門,因爲那裡涉及的東西實在太多,而且未來會更多,置於一縣之下,是遠遠不夠看的。

“香港經濟特區,嗞嗞,怎麼突然有了在南海邊兒畫了個圈兒的感覺呢。”

或許是某一份來自於異時空的王霸之氣,頓時激得陳凱是一陣寒顫,雞皮疙瘩在皮膚上濃墨重彩的閃了一輪,好生彆扭。

輕咳了一聲,帶過了尷尬,陳凱便點到了清遠、三水兩縣的知縣。對於這兩處,民生恢復自然是好不了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對於軍需物資的轉運,尤其是三水,粵北和李定國這兩部分的軍需供給都要從這裡通過,斷不容得半分有失。

“但是,切忌佔用民力過甚。”

這是既要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節奏。奈何,官場從來都是官高一級壓死人,陳凱一個巡撫,正二品的大員,直接給這些七品的芝麻綠豆官兒下任務,加擔子,但凡是有打算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沒準兒還要對此心生感激之情呢。

在座的官員們一個個的報過了本地的情況,陳凱也一一作出了或長或短的指示。隨後的順德、香山二縣,一個強調了絲綢生產,另一個則側重於與澳門方面的關係。直到最後了,新會一縣,那一處在去年於明清兩軍兩番惡戰,兵禍連綿,稱得上是廣州府最爲殘破的那一處地方,陳凱更是着重的指出了減免稅賦的重要性和執行。

“本年度,廣州轄區各縣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減免稅賦政策。這一點上,新會是最受益最大的,足足免稅兩年的時間。但是,本官要說的清楚了的是,無論是新會,還是其他各縣,減免稅賦期間,有敢以徵收稅賦或是其他名目盤剝百姓的,伸左手的本官剁他左手,伸右手的本官剁他右手,說到做到!”

“下官等謹遵撫軍之令,與民休息,不敢有半分違逆。”

至此,起身應和之聲已經甚爲齊整。陳凱看過了,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復說些什麼。待到會議結束了,即將上任的廣東布政使王江前來彙報關於廣東一省鹽課、漁課等方面的人事安排預案,陳凱只是粗略的一掃而過,便直接交給了王江去安排。

在明朝,最初地方上的行政、司法、軍事三權分立,布政使司衙門是專司負責行政事務的。陳凱很放心的將這些事情交給王江這麼個生員出身的官員,一方面是他根本不相信科舉考得好就一定有治政之能,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王江自身能力早有體現。真正到了實處,能力還是要大於單純的文憑的,但文憑更高,有利於日後發展也是古今同理。

就像是李定國和郭之奇聯署了任命陳凱爲廣東巡撫的奏疏,朝廷是不可能駁回的一樣,陳凱已然寫了奏疏申請以王江作爲廣東布政使,如今的大明朝廷也一樣不會駁回。正式上任的日期將至,王江那邊反倒是越加忙得不可開交。

廣東一省的官僚體系的重新建立,有兩廣總督了,也有了廣東巡撫,馬上也有了布政使,指揮使方面於當下的情況是可有可無的,唯一缺了一個的就是負責司法的按察使。這一任命,倒也沒有讓陳凱等太長時間,幾乎就是王江正式上任前夕,福建那邊送來了一封書信,上面鄭成功提到了他準備舉薦的廣東按察使的名諱。

“曹從龍,竟然是他!”

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一百零二章 再見(一)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六十六章 相見(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五十六章 爆發(中)第八十三章 會獵第三十三章 力從地起(三)第一百一十章 鷗汀寨(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霧盡花開(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與國(三)第八十六章 落子無悔(一)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七十四章 崩壞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零一章 桂林之戰(中)第八十二章 對攻(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良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十七章 肇慶之戰(上)第三十三章 聯結(上)第九十七章 謎局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五十章 追魂(三)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三十一章 力從地起(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生意(一)第七章 效馬骨(二)第五十九章 藏頭露尾(四)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退(二)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一百三十七章 惡化(上)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十八章 營債第三十二章 力從地起(二)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八十七章 壓縮(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一百零九章 夢碎第十二章 關門打狗(上)第三十四章 一場戲(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求活(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五十八章 歸來(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六十八章 暗度陳倉(中)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二十章 加碼(二)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水(一)第八十五章 堅城(下)第三十一章 魔鬼(上)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二十三章 微瀾(下)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四十二章 無恥之尤(七)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七十九章 遲到(三)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跋扈(下)第八十七章 鐵壁(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求活(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惡化(中)第七十章 螳螂與黃雀(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中)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下)第八十三章 堅城(上)第三十二章 永曆七年的夏(下)第五十章 早春時節(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七十二章 鎮撫(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在遠方(四)(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展望(二)第七十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七十七章 築基(完)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六十五章 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