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

第二次淩河之戰結束後,帝金兩國的軍隊各自回到了出發的地方。當羅夫康得知金軍全部撤回到噶巴布斯河以北的上區後,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了下來,保衛淩河城之戰終於結束了。羅夫康率領帝國一師也回到了阿里斯達。連日的作戰,使羅夫康身心俱疲,用羅夫康之妻周亞莉的話來講就是回到阿里斯達的羅夫康“累壞了”,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躺着來化解身心的疲勞。

當淩河城保衛戰的勝利傳到帝都曼蒂蘭斯特,帝王四世明威俊及其一批文武官員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在羅夫康率軍出征淩河城時,帝王明威俊擔心羅夫康能否率帝國一師擊退圍困淩河城的金軍,畢竟這是羅夫康第一次率大軍出征,對手又是金軍,出征的前景如何?帝王明威俊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知是什麼滋味,心情十分複雜。好在,當淩河城保衛戰的捷報傳來,驅散了帝王明威俊心中的烏雲,明威俊的心情頓時是一片大好。

回到阿里斯達後,身體恢復好了的羅夫康給帝王四世寫了一份淩河城保衛戰的報告,報告中詳細闡述帝國一師與金軍爭奪淩河城的戰鬥情況以及帝國一師將士的人員傷亡和金軍的傷亡。帝王四世明威俊在閱過羅夫康呈上來的這份戰鬥詳情後,覆文羅夫康“此戰羅將軍及麾下將士表現甚佳,吾甚感高興。吾已令軍部給帝國一師全體將士一筆豐厚的賞金,嘉獎作戰的將士,並對傷亡的將士以撫卹。望羅將軍厚待之。”

第二次淩河之戰,帝國一師和金軍的傷亡都不算多,一萬多人的傷亡相比兩軍的一場決戰來言,讓帝國那些對這場戰役抱以期望,幻想着兩軍能大打出手的不免有些失望。那些帝國非官方的軍事點評人,因第二次淩河之戰帝金兩國未能爆發一次真正大規模的對決,評論這場戰役“毫無亮點”。有的點評人則以身後諸葛亮的角度指出這場戰役中羅夫康過於保守的作戰風格令帝國一師喪失了可以取得更大戰果的機會。事後的評論總是會有失偏頗,在羅夫康看來,淩河城保衛戰中金國君王邁卡威的兩面割裂攻勢已經點燃了帝國一師與金國軍隊決戰的導火線,只是這場兩軍大規模的對決因金軍過早的退出而草草結束。在與金軍的作戰中,羅夫康對金國君王邁卡威及其將士的韜略和戰鬥實力有了一番切身的體會。金軍創造戰機的能力,捕捉戰機的水平及鐵騎迅猛穿插的戰鬥力在與帝國一師的作戰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要不是帝國一師全體將士萬衆一心,奮勇作戰,頂住了金軍的進攻;要不是羅夫康一直讓帝國一師出征的將士穩紮穩打,密集推進;要不是金軍有點出人意料的自行撤退;最後結果到底會如何,羅夫康實難預料。很有可能帝國一師又會栽在金軍的手上,這絕不是沒可能的。也許在羅夫康的眼中,淩河城保衛戰的勝利來得有點僥倖。有了對金軍作戰能力的切身體會,埃西霍,這個頗有能耐的將領栽在金軍手上,似乎並不冤,因爲卡布諾尼人的金國君王及一批將領是“一羣可怕的敵人”。

金軍在淩河城之戰中的不戰而退,引來金軍將領議論紛紛。金國君王邁卡威撤退的決定,是令不少金軍將士不滿的。一些將領認爲爭奪淩河城的戰鬥以這樣的方式退出戰場,他們是心有不甘的,他們覺得金軍沒有必要懼怕來援的羅夫康的帝國一師。邁卡威知道他的這個撤兵的決定肯定會引來底下將士們的非議,但邁卡威並不後悔這麼做,因爲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回到金都米里斯提,邁卡威就向他的將士們解釋自己在淩河之戰中爲何選擇不戰而退的理由,在發給將士的《告廣大將士的書》中,邁卡威解釋道:“我們之所以在淩河城之戰中選擇自行撤退,讓羅夫康的援軍能以一種不怎麼艱難的方式解淩河城之圍,並不是因爲我們懼怕羅夫康的軍隊,而是出於我們長遠的考慮。誠然如一些將領所說,我們完全可以與帝國的援軍決一死戰,擊退來援之帝軍。但是即便我們能擊退來敵,我們必然也無法困住淩河城。此話怎講?此次來援的帝國軍隊有十多萬人,兵強馬壯,來勢洶洶,在作戰中展現出來的戰鬥力想必與之交戰過的金軍將領必有一番體會。帝國軍隊在羅夫康的指揮下密集靠攏,穩步向前。我們絞盡腦汁想割裂其一部的殲敵計劃在敵人的穩重下均未得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與敵人開戰,必然是重兵對決,即使我們能打敗敵人,自己本身也元氣大傷,哪裡還有餘力圍困淩河城?何況,在我們與援軍決鬥時,帝國若三旗軍也全力來援,戰鬥前景實難預料。所以在我們沒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冒然與敵人決戰,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金軍的利益”。

邁卡威在回到米里斯提後,他首要做的便是安撫軍心,向全軍將士闡述自己爲何率軍自行撤退的原因。在與將領的會談中,邁卡威向在座的將領說到“即使我們這場仗打贏了,其實我們也失敗了”的話,邁卡威說:“我們與帝國相比,兵力遠不及帝國的軍隊,帝國的兵力要遠多於我們。這就使得承受一次十多萬人的傷亡,帝國能承受好幾次,而我們卻是一次也承受不起,這麼大的傷亡對我們來講是傷筋動骨。所以,爭奪淩河城之戰即使我們這場仗打贏了,但因爲我們傷亡過重,其實我們也失敗了。因此,我們與敵人的決戰不能意氣用事,跟敵人拼消耗。敵人消耗得起,可我們卻消耗不起,此一利害關係,你們須要懂得。”

邁卡威還向他的將領說道:“羅夫康雖然解了淩河城之圍,這定會滋長他們驕傲自大的心緒。羅夫康這個人不是一向喜歡主動出擊嗎。我們就等着他主動出擊,等着他犯錯誤。到時我們完全可抓住這一戰機,痛擊羅夫康的軍隊。這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邁卡威向他的將士講了那麼多頭頭是道的道理,再加上邁卡威在金軍的威望,使邁卡威總算平息了淩河城之戰失利中因自己作出的撤退的抉擇引發將士們對他的不滿。邁卡威安定了金軍的內部後,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部的敵人上。帝國在北方的兵力已今非昔比,再加上羅夫康的指揮,邁卡威心中已然清楚金軍要再像取得莫亞比茲這樣的大捷是非常困難的。金軍在帝國北方的攻城拔寨業已發展到要讓金軍大出血的程度,這一過重的傷亡代價顯然讓邁卡威難以接受。基於淩河城之戰的教訓,邁卡威不得不審視金軍在未來的日子裡如何對付帝國北方的軍隊。

邁卡威並沒有因戰鬥的結束停止金國下一步對帝國北方所要採取的策略。邁卡威沒有死心,既然發動戰爭已讓邁卡威嘗不到多少攻城掠地的甜頭,那麼邁卡威就會嘗試戰爭以外的另一種形式——和談。

邁卡威順應着形勢的變化,不斷變換着自己的打法,以圖用最小的損失攫取最大的利益。正如羅夫康所言,金國的君王和他的那幫將領是“一羣可怕的敵人”。

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7章 圍捕行動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83章 深入虎穴第95章 困城之策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75章 門戶洞開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31章 滄桑的臉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95章 困城之策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8章 突圍方案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1章 黃金甲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90章 全線崩潰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40章 大戰前夕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8章 同仇敵愾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36章 危急時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49章 南征固疆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7章 圍捕行動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36章 危急時刻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43章 內外夾攻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75章 門戶洞開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48章 吐絲口城第42章 戰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