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和州之戰(三)

等劉浩然率軍來到和州城下時,發現元軍營帳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火燒踐踏的痕跡,不少定遠軍士正在收拾屍體和殘局,看到主將得勝歸來,不由大喜,奔走相告,和州城不一會就爆出巨大的歡呼聲。

劉浩然繼續向城中走去,在城外發現一萬多神情萎靡的元軍俘虜老老實實地蹲在一處,數千定遠軍士正在看押着他們。

看到匆匆走出來相迎的李善長,劉浩然翻身下馬,幾步迎了上去,挽着李善長的手臂急切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昨晚我軍夜襲元軍,元軍大部被殲,速該木兒花隻身西逃,其餘數十名元軍將領死於亂軍之中。”一臉倦色的李善長平和地答道。

接下來,李善長向劉浩然詳細地彙報了整個過程。

速該木兒花前兩日領兵把和州團團圍住,驕橫的他派人向城中傳信,要求李善長立即投降,否則定叫和州城內雞犬不留。

李善長和協助他守城的鄧友德、胡大海、茅成等人商議,決定將計就計。李善長寫了一封言辭卑謙的回信,說自己是一時受了蠱惑,這纔跟了亂軍賊人,今日朝廷大軍奉王命而來,他已經知道錯誤了,決定棄暗投明,歸附朝廷,重沐皇恩。不僅如此,李善長還從和州官庫和大戶人家借得大批金銀珠寶,奉獻給了速該木兒花。

而送信的胡大海更是膽識過人,不但從容應對了速該木兒花的盤問,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訴自己悔不該當初,現在一心一意只想回到朝廷的庇護之下,再也不敢做亂民叛匪了。

一番表演之下,速該木兒花也就信了五分,因爲過去臨陣投降接受招安的賊軍也不少,速該木兒花以爲李善長等人也是此等人士。胡大海趁機向速該木兒花建言道,說和州還有不少死心塌地的賊匪頭目,需要徐徐圖之,所以請速該木兒花暫寬兩日。

速該木兒花當即也就答應了,還設宴款待了胡大海一番。在宴席中胡大海更是諛言連連,把速該木兒花捧到天上去了,一高興便要賞給他一匹好馬。

胡大海藉着去接收好馬的時機把元軍營中的要害簡略地看了個仔細,然後回來向李善長一一稟報。第二日,李善長把和州獄中十幾個兇惡罪犯給砍了,交予胡大海,充作和州城裡的堅硬賊民頭目的頭顱帶給速該木兒花。

看着這十幾個面目猙獰,血淋淋的人頭,速該木兒花對李善長等人迫切的歸附之心和雷厲風行的實際行動表示滿意,也對他們的投明之心已經信了十分。胡大海又向其建言道,雖然和州城裡的賊民頭目已經大部伏誅,但是很多軍士還是有二心,如果貿然舉降,恐怕會有大亂,爲萬無一失着想,李善長準備趁夜打開城門,只要朝廷大軍一入城,這些有二心的賊軍也就無可奈何了。速該木兒花深以爲然,就和胡大海相約明晚開城。

見到大事已定,速該木兒花不由心花怒放,不費一刀一槍就能收復和州,這份功勞怎麼着也能讓大都封賞一二。於是非常開心的速該木兒花不顧一些將領的勸阻,下令全軍大擺宴席,提前歡慶勝利。

主帥高興,手下的將領們自然不能掃了他的興,於是一個個說速該木兒花恩威並重,德澤萬民,百姓無不風聞相附,的確是朝廷的柱石。在阿諛奉承中,速該木兒花喝得爛醉,手下將領也是東倒西歪。而衆軍士們聽說和州在主帥的神威之下已經不戰而降,自己不用拼死拼活去攻城,當然也非常開心,於是也開懷大飲,然後早早休息,睡個安穩覺。

午夜,鄧友德和茅成率五千精銳出西門,直趨元軍大營,從東往西衝殺,先是四處放火,然後是見人就殺。一時只見火光沖天,殺聲不絕,昏昏欲睡的元軍軍士們在黑夜中不知被燒殺了多少,而部分將領們更是醉酒不醒,死在了夢裡。速該木兒花率領的三萬大軍大部分都是湖廣的籤軍,訓練不足,軍紀渙散,突然遭此大變,自然是兵慌馬亂,四處奔逃。

鄧友德和茅成兩人衝在最前面,率領軍士們從東殺到西,然後再返身從西殺到東,來回殺透兩次。

胡大海率三千兵馬出北門,繞到元軍大營的北面,並下令在北面和西面點起上萬個火把,再留下三百軍士在那裡擊鼓吶喊,虛張聲勢,然後也直接殺入元軍營中。

一時間元軍不知來了多少敵人,只聽到到處都是喊殺聲,而北面和西面是火把星星點點,無邊無際,更是鼓聲震天,彷彿有數萬人從那邊圍了過來,於是紛紛向南逃竄。

鄧友德、胡大海、茅成合兵一處,追着元軍屁股後面就是一陣掩殺。到天明時分,元軍一路南逃到江邊,見後面追兵不絕,漫山遍野,許多人都慌了神,紛紛投江求生。一時間江面上漂滿了屍體,瀰漫數十里。而更多的元軍軍士見前無去路,只得棄械投降。

劉浩然站在江邊上,看到上百艘船隻在來回地穿梭,正在打撈江面上的屍體。他不由眯着眼睛看了好一會,再轉過頭來對身邊的李善長和馮國用說道:“還請兩位先生多多操心,把這些元軍屍體安置好。能辨認出來的請記錄在案,在墓前做個標示,萬一有親屬前來祭拜,也有能找到地方。”

“護軍以仁義廣佈地方,我等也義不容辭。”李善長和馮國用拱手肅然道。

“都是娘生父母養,戰場上敵我分明,只得生死相搏,現在人都死,再大的恩怨也煙消雲散了,更何況這些人大部分都同是中華兒女。”

說到這裡,劉浩然不由地閉上了眼睛,心裡突然想起當紅巾軍小兵的時候,與元軍殺得難解難分,屍橫遍野。戰畢後每一個人在慶幸自己活下來的同時又無奈而麻木地看着死者的親屬在一旁哭天喊地,看着更多的舊日戰友同伴被無聲地掩埋,一塊墓碑都沒有,最後如同荒野中的枯葉一樣無影無蹤。

“兩位先生,你知道我爲什麼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這些事情嗎?”劉浩然突然睜開眼睛問道。

李善長和馮國用都默然無語,馮國用心裡在想,或許是劉浩然感念自己孤身一人,親屬無存,所以才生此善念;而李善長的心裡卻有點不以爲然,認爲劉浩然或許在收買人心。

“尊重生命,在這個亂世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得不容易。”劉浩然最後悠悠地嘆道。

過了幾日,定遠軍水師營也傳來了捷報,俞通海、廖永安、廖永忠等人先是向蠻子海牙水軍示弱,連連後退,卻又不停地加以騷擾,終於將其引入館水港,然後伏兵四出,一舉焚其艦船數十艘,蠻子海牙率部倉惶東竄,再不敢西進與武昌水師匯合。而武昌水師聞得雞籠山和和州元軍大敗,立即拔寨西歸。

至此,和州之戰算是完全結束。此役,定遠軍殲滅元軍八萬多人,繳獲戰馬五千餘匹,軍械兵甲無數。而聞此消息,原本還指望寬徹不花剿滅定遠軍之後順便幫他掃掃院子,清理廬州路賊匪的宣讓王貼木兒不花嚇得惶恐不可終日,連連命人打點好了行李軟細,一旦不對立即跑路。

一直在廬州耀武揚威的左君弼受此刺激,更是連連聚集人馬,整治兵甲,準備攻打廬州治所-合肥。原本隱匿在安慶附近的趙普勝趁機伏擊了回師的武昌水師,繳獲頗盛,然後又乘勢攻佔了東流,重新打起了旗號,響應黃梅山中的徐壽輝。

而天完帝徐壽輝受到這幾個利好消息,不由大喜,頻頻聯繫舊部,並遣人傳令給倪文俊,要他向漢陽進軍,伺機尋戰,重建天完王朝。

不過這些消息都與劉浩然無關,在雞籠山戰事完結後的半個月,他率衆將在和州城下舉行了一次祭奠儀式,祭奠和州戰事中陣亡的將士。

這日,上萬將士皆纏白布,肅立一塊石碑前,上書“和州戰事陣亡將士之碑”,祭奠開始,劉浩然高聲宣讀祭文:

天禍中國,韃虜肆虐,地無安人,歲無寧日。風殘雨暴,蹂躪大好中原;犬吠雞鳴,騷擾遍於天下。青絲妻女,此恨空餘;白髮老妮,聲嘶陋巷。稚子繞街前而覓父,不見不聞;老父環井畔以呼兒,如癡如醉。一杯黃土,埋幾許之亡魂;三尺青蒿,染無窮之碧血。天地會溟,風雲吒咄;百姓悲憤,神鬼哀號。更憐同胞,受驅使而相殘,可謂及人世之痛心,爲千古之號泣矣。我等志士,當伸普天之正義,雪薄海之深仇。同仇敵愾,義氣參天,忠心貫日。尊個人之人格,求民族之生存。斷肘戡雄,裹腸殺敵。效田橫之五百,死且甘心;等勾踐之六千,生能報捷。驅逐韃虜,光復中華

嗟夫,朝生暮死,蚍蜉自有春秋;晚氣朝雲,錦花飛於數裡。或陰陽而大注,乾坤原是戰場;論生死之奧玄,彭祖三千短命。蓮臺遍地,摘花花葉葉,皆是如來;大義參天,即生生死死,無非正氣。且憑幡而致祭,我且盡心,陳主革於靈前,君兮來格。哀哉!

和州之戰後,不但定遠軍陣亡將士得到了隆重地安葬,連元軍陣亡將士也被妥善安葬,找的出名字的刻在石碑上,沒有名字的也刻了一個標識在上面,按照標識可以查閱到定遠軍記錄的檔案,上面記載着該人的體貌特徵,入殮時的隨身物品,方便家眷以後追查。

這些舉動和劉浩然所念的祭文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後,不由思量了許久,最後才幽然地對周德興、徐達等人嘆道:“想不到他收攏人心的手段高明如斯。”

注:祭文是跟據蔣中正蔣公的祭全軍陣亡將士及全國死難民衆文改編,並謹此向抗日烈士和死難者致哀!

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183章 貨幣(二)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336章 西安第84章 江州(三)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16章 清澗山(三)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300章 事後(二)第40章 龍鳳二年第63章 準備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296章 驚變(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31章 再戰(二)第95章 張定邊(三)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27章 取太平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21章 授銜第192章 家宴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96章 張定邊(四)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295章 驚變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39章 我們和了吧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14章 過年第82章 江州(一)第206章 會盟(一)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183章 貨幣(二)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61章 信州戰役第300章 事後(二)第129章 敗仗(三)第30章 再戰(一)第11章 夜話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13章 中樞(四)第186章 藍玉第229章 阿瓦國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46章 方國珍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七章第34章 鎮江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22章 新大陸第223章 伐蜀(一)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27章 馬六甲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27章 敗仗(一)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一章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19章 目標滁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