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

明歷十年公示,拋年六月初。維亞明天便要尖覲帝陛下,爲了自己不怯場,丟了威尼斯貴族的臉,維亞根據正在忙着招聘公司人員的夏洛特的指點,決定今天早上來大明皇城中華門的勝利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和大內親軍的接防儀式,先感受一下大明天朝和皇室的威勢。

經過擴建,南京內城城廓已經基本成形,總共八個。門,東南西北方向各一個正門,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方向各有一個側門,東正門爲朝陽門,西正門爲宣武門,北正門爲安定門,南正門爲崇文門,東北側門爲左安門,東南側門爲右安門。西北側門爲右平門,西南側門爲左平

朝陽門和宣武門互相直接的大街取名爲長安大道,直接穿過皇城正門一中華門,與勝利廣場連爲一體。皇城處於內城南北中軸線上,呈冒字型,東西對稱,南部爲前殿,北部爲後宮,前殿南部的東邊是社稷雲臺,西邊是山河雲臺,分別是內閣和樞密院的辦公場所。

皇城南邊正門爲中華門,有左右兩個。側門,左門爲**,右邊爲地安門,東門爲東華門,西門爲西華門,北邊爲光華門。

勝利廣場南邊東西相隔的是資政院和一處空地,聽說還在建設中,具體叫什麼名字還不知道,再往下便是按察院和都察院。而沿着長安街向東,便是計部、吏部等內閣諸部辦公場所,向西便是參軍總署、軍政總署等樞密院軍事機構。

皇城後宮的東邊是慶興宮。太子的住所,由於太子劉煥章還未進行成年禮,所以就沒有住進去,還是空的,只是太子屬官在那裡上班辦公,西邊是宗廟,皇室祭祀祖先的地方。

整個皇城北邊全是皇城和軍政衙門,南邊除了少部分辦公場所就全是文武百官的住宅,而且只有從三品以上官員纔有資格住進內城。

東南西北外城呈田字形圍繞在內城四周,只不過內城的位置在田心偏上。

上七點鐘的樣子,維亞便早早來到勝利廣場,這裡靠着皇城中華門的位置有一座旗杆,這裡已經有數千上萬人圍站在這裡,到勝利廣場看升旗已經是大明國民和外國人士到南京必看的“一個。項目”

維亞掏出剛買的大明精密機械廠出的懷錶,才七點十二分,還有三分鐘就要開始升國旗了。按照程序是紫金山天文臺測出第二日日出的時間,大內親軍才根據這個時間來升國旗,爭取做到國旗與太陽同升,但是現在這個技術水平,預測還是有誤差,必須根據第二天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升旗時間。

過了兩分鐘,整齊的步伐響了起來,四十名大內親軍的牛皮馬靴踢在水泥石板地上的聲音格外脆響,很快讓熙熙嚷嚷的人羣安靜下來了,衆人舉目望去,只見一個紅色的方陣正快步走來。最前面的軍官舉着一面巨大的大明國旗,後面有兩名軍官護衛,再後面便是扛着上了刺刀滑膛槍的四十名大內親軍士兵。

沒有什麼聲音伴奏,只是整齊而有節奏的腳步聲,三位軍官很快便走到了旗杆的基座前,並沿着臺階走了上去,而四十名大內親軍士兵繼續前進,很快便在基座四邊站立好。

領頭的軍官將國旗系在旗杆的繩索上,左右兩位軍官便抓住了繩索,隨時等待升旗。

大家都在屏住呼吸,等待升旗的一瞬間。

過了兩分鐘,東方的天際吐出一絲紅光,在一旁等候的軍樂隊立即奏響了大明國歌,領頭的軍官將國旗一揚,然後立定敬禮小臺下的士兵們則是舉槍敬禮,而左右兩位軍官同時拉動着繩索,巨大的國旗便冉冉升起。當太陽開始投射在衆人的身上時,國旗也在衆人的矚目中越升越高。大明國民不管會不會唱。都跟着軍樂隊的節奏。多唱起來。

當國旗升到旗杆頂部,太陽光網好投射到旗面上,給它披上了一層金光。看到這個情景,圍觀的衆人不由出一陣歡呼聲。?等了一會,衆人便向中華門圍去,準備觀看大內親軍接防。接防時間都是在八點鐘,而中華門分爲內防和外防,以門外一條不寬的錦河和三座小孔橋爲界。當初升起隊伍就是從中間的大孔橋走出來的。

外防是着紅色軍裝和黑色帽子、裝備滑膛槍的大內親軍,內防則是身穿唐宋宮廷護衛甲士整套鎧甲的侍衛。先是外防換防,在一隊隨行軍樂隊的笛聲和鼓聲中,一隊大內親軍走了出來,在樂聲的伴奏下走過大孔橋。然後隊伍散開,士兵走到站崗的士兵面前,立定,舉槍互相敬禮,轉身,再舉槍互相敬禮,然後離崗士兵們將槍扛肩,在樂聲的伴奏下走到一起,自然而然地站成了一列隊,穿過大孔橋離開這裡。

過了五分鐘,便是內防換防。內防換防完全是另外一個。風格,先是六位頭戴兜鑑,身穿宋代金裝連鎖甲,兩袖綴有披膊,下配有護腿的侍衛,手持長槍,走在最前面,後面是六十位頭戴忠武烏紗冠,身穿紅色飛魚服,此服袖寬肩直,下襬似褶裙,紅色爲底,上繡黑色捲雲花紋,正前方有一塊黃色補子,正是頭如龍,魚身一角的飛魚;腰掛繡春刀,此刀以唐代兵器爲原型,與日本武士刀相似,但是刀脊爲直,腳蹬黑紗官靴。

而一隊樂隊在旁擊鼓鳴樂。正是唐宋軍中得勝之曲。

內防換防也是一絲不芶,分別走到各自位置,互相抱拳行禮,轉身站定,再互相行禮,然後回撤組隊,整個,過程中同樣是樂曲伴奏,同樣一氣呵成,行如流水,不僅展示着皇家的威嚴,更將唐宋古風和大明新氣象相結合,讓人看得如癡如醉,尤其是如維亞這樣的老外,更是連連讚歎不已。

收拾了心情,第二天待換防後維亞便來到社稷雲臺西邊的通政司,遞交了上次通政司給的回執和自己的身份證明文件,然後由通政司的一位官員領到地安門。維亞已經搞清楚了,中華門是不會輕易開啓,除非是皇帝陛下出行,或者是布詔書時可奉詔而出,一般文武百官和百姓使節進入前殿都是走**和地安門,從三品和將軍銜以上以及格物院、宏文院、國史館三院院士者可走**,其餘都只能走地安門。

來到地安耳,維亞現這些侍衛理都不理自己,只是站在崗位上一動不動地站崗,想來他們的任務就是站崗,盤查等工作自有其他人處理。果然,帶來地安門前,一位身穿上尉軍服的軍官走了出爪,漆過瀝政司官員的文件,便領着維亞往門裡專?…

這樣就可以面見大明皇帝陛下了。這也太簡單和草率了吧?維亞網想着,侍衛軍官將其領到一間房間。裡面站着幾位軍官,還豎着一道由兩塊黑色金屬板夾成的通道。維亞被要求從通道走過去,他細細看了一下,應該是磁鐵之類的東西。

走出來後,幾位軍官輪流給維亞搜身從頭到腳檢查地十分仔細,而且這幾位軍官是一個接着一個重複網才的動作,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搜查完畢,網才那位侍衛軍官遞給維亞一塊銅牌子,要求他掛在腰上或者是脖子上等醒目的位置上,並且嚴肅地說,可要保管好這個牌子。千萬不要掉了,否則到了裡面侍衛軍官和大內親軍的士兵看到沒有這塊牌子,會立即用槍瞄準他,如果維亞做出什麼驚詫動作,侍衛將士可以視作危險動作,對其開槍。

維亞一聽,冷汗都冒出來,連忙將銅牌掛在脖子上,然後看了又看。擺了又擺,生怕別人看不到。不過他也注意到,這位侍衛軍官的腰間也繫了這麼一塊牌子,只是上面的花紋和字不一樣。

檢查完畢,一位叫傅雍的校級侍衛軍官走了出來。領着維亞從前殿正中的大明殿和中和殿旁邊走過去。維亞打聽過,前面的大明殿是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準備祭天祭祖的地方,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而後面的保和殿是舉行御前全體會議,也可以說是大明最高決策之地,名字聽說取自中國一部古禮記中庸》中的一段話: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反正維亞是不知道什麼意思。

維亞擡頭看了一下,現大明殿殿前有寬闊的平臺,聽說那被稱爲丹陛,也俗稱月臺,殿下爲高**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聽說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這大明殿聽說是典型的重檐底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三米半、重約四噸的大吻,岔脊上裝飾有十種小獸,都是中國傳說的神獸,分別叫什麼鵝吻音吃吻,龍的九子之一、獅子、天馬、海馬、板枕、狎魚、獅哥、鬥牛、行什,而且聽說只有大明殿才能裝飾十種小獸,而中和殿只能是七個”社稷雲臺和山河雲臺都只是五個。

大明殿是皇城最大的建築物。白漢玉石的基座,硃紅色的殿體加上金黃色的殿頂和裝飾,顯得金碧輝煌,氣勢宏偉。

中和殿要小許多,它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爲三間,四面出廊,屋頂爲單檐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爲銅胎鑑金寶頂。殿四面開門,正面三交六碗桶扇門十二扇,東、北、西三面榻扇門各四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間爲浮雕雲龍紋御路,踏跺、垂帶淺刻卷草紋。

中和殿兩翼各有建築,東邊是文華殿、文淵閣,西邊是武英殿、武節閣。文華殿是舉行全體學士會議的地方,文淵閣則是皇帝與大學士們商議重要國事的地方,也是非常時期。大學士入朝值班的地方;武英殿是舉行全體軍事會議的地方,武節閣是皇帝與樞密院大佬商議重要軍事的地方,也是非常時期,樞密院衆重臣入朝值班的地方。

此外東翼還有端敬殿、端本閣。前者是皇子公主們學習讀書的地方。後者是皇家圖書館,西翼有上腦院和武備院,前者是皇子公主習武騎馬的地方,後者是皇家兵器收藏館。

在中和殿後面便是保和殿,是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當初夏洛特等歐州使節來明時還沒有修好,所以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不過維亞也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他只能去保和殿旁邊的奉天閣、謹身殿,奉天閣是接見外國友人的,故以奉天顯示大明奉天承運之勢,謹身殿是接見大明百姓的,故以謹身自省,優撫萬民之名。維亞早就打聽到了,大明皇帝陛下是在奉天閣接見自己。

到了奉天閣,這是一座不大的閣樓。但是修得非常精緻,門口和閣外站着數十位身穿飛魚服、腰掛繡春刀的侍衛。由於火槍是“兇器”臣下不能攜帶其在皇帝陛下面前出現,所以裝備滑膛槍的大內親軍都在皇城的外圍。近身的都是這些裝備冷兵器的侍衛。

門口的侍衛武官是侍衛長劉存玄。他細細檢查過維亞的腰牌和身份證明文件,然後進去稟報了一聲。出來對傅雍道:“傅校官,你可以帶安東尼先生進去了。”

傅雍領着維亞走進去,一進門便看到一個大約四十歲的男子坐在正中間,他頭戴烏紗冠帽,身穿一身稍黃色衷龍常服,身後坐着三個十幾歲的少年,都穿着硃紅色的常服。?維亞一眼就看出那是大明皇帝陛下劉浩然,因爲他這些天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位皇帝陛下的畫像,就走進地安門時,在中華門上方還掛着他的一幅巨大畫像,只不過這幅畫像整體用玻璃框裝着。

“啓稟陛下,臣傅雍將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先生請到。

傅雍行了個軍禮說道。

“威尼斯人安東尼拜見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陛下。”維亞趕緊單膝跪下,向劉浩然行禮。

“起來坐!”維亞聽到一個很洪亮的聲音,緊接着旁邊的通事說了一句拉丁語,他不由擡起頭,看到劉浩然微笑着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椅子。於是維亞便起身坐到上面。而傅雍卻站在他的身邊,左手緊緊地握住腰間繡春刀的刀身。

根據規定,接見外臣和百姓時。哪位侍衛武官帶進來的,就必須站在此人身邊,時刻監視着此人是不是有不軌之舉。

“你的全名叫什麼?”劉浩然問道。

聽完通事的翻澤,維亞連忙答道:“回稟尊貴的皇聳陛下,我的全名叫安東尼奧,維亞。”

“非常感謝你爲大明帶了西方的文明和知識,儘管我們也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明,但是我們不能坐井觀天,你的善舉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

劉浩然開門見山道,他會接見維亞,除了潘延年和陳孝林的兩封推薦信,更重要的是維亞帶來的書籍。

“人類的知識和文明,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它都應該屬於全世界的。”維亞不愧是貴族出身,回答地非常漂亮。

利浩然笑了笑,便愕眉汁後的二個少年說道!”他們是我的兒子小老大劉煥誠只七細劉煥章,老三劉煥琉。我帶他們出來見見世面,看看歐洲貴族的風采。”

通事在翻譯的時候,特別提醒了一句,劉煥章不僅是皇子,他也是大明帝國未來的繼承人。

維亞連忙站起身來,向三位皇子致敬道:“請允許我向尊貴的大明儲君殿下和兩位皇子殿下致以最真摯的敬意。”

待三位皇子點頭回禮,劉浩然揮揮手,讓維亞繼續坐下。

接着劉浩然便問起維亞有關歐洲的人情風俗,他真的還不知道這個。時候歐州是怎麼一回事情,非常之感興趣。

維亞爲了振興家族,曾經在歐洲四處經商,算是見多識廣,於是便一一講述他到過的巴黎、倫敦、漢莎、亞深、巴塞羅那、羅馬、那不勒斯、拜占庭等地方的情況。在他的口裡,這些歐州大城市根本無法與南京城比,那些城市總是散着一種讓人作嘔的氣味,而且在維亞的嘴裡,教廷和教會簡直成了鎖在歐洲人脖子上的一把枷鎖,看來他此前被教會收稅和折騰得夠嗆。

當他提及羅馬、拜占庭那些古羅馬和古希臘留下的藝術精品時,劉煥誠不由大感興趣,忍不住插話問了幾句。

當維亞提及奧斯曼與拜占庭、法蘭西和英格蘭那無休止的戰爭,劉煥現不由插了幾句。問及四個國家的軍隊特點和強弱。只有太子劉煥章一直不一言。

雙方越談越融洽。維亞不由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我從上海到南京!一路所見,現大明百姓非常富足安寧,我能冒昧地問一句,皇帝陛下當初是怎麼做出這樣的決定,又是怎麼樣做到的?

“去年我們國家進行了一場大討論,是關於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歷史反思。安東尼先生。你或許不瞭解我們的歷史,上千年來,我們總是在分分合合中改朝換代,而每一次分分合合都會帶來無窮無盡地痛苦,因此我們在經歷了一次慘痛分合後,開始對歷史進行反思,試圖找到這種循環的原因,從而永遠避免這種循環。”劉浩然的聲音低沉而平和,維亞坐在那裡靜靜的聽着,不過通事就要費了一番力氣,解釋其中很多的東西。

“我大明上下經過數月的激烈討論,最後現土地兼併,貧富嚴重分化,從而使得矛盾激化,加上天災**,所以就不可避免生改朝換代和分分合合。因此我們必須抑制土地兼併,儘可能地進行財富公平分配。

“進而我們推論出”耕者有其田,勤者有其業,勞者有其得,居者有其所,病者有其醫,少者有其學,學者有其爲,是一個國家最起碼的保證,如果百姓們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甚至被迫走上偷竊盜取的道路,那麼先要負責的應該是國家和這個國家的執政者。”

“因此我們必須對國策進行調整,先保證大明每一個百姓耕者有其田,勤者有其業。居者有其所,病者有其醫,少者有其學。

維亞點點頭回答道:“至高無上的皇帝陛平,我明白了,能夠讓百姓富足安定,也是讓一個王朝永遠維持下去的關鍵

劉浩然微笑着點點頭:“正是如此,但是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東西,或者是我們努力想做的地步。其實在很多地方,我們還只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勤者有其業,而且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

“皇帝陛下。你的意思是?。

“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讀職失職,貪污賄略,等等違法的行爲經常生,制度再好。也必須由人去執行。”

“我明白了。皇帝陛下,但是我看到大明的吏治非常有效和廉政,請問陛下你是如何做到的

“最好的政治是難以實現的,而防止最壞的政治是可能的,這是古希臘先哲拍拉圖說的。從這一點上說,我們可以知道,沒有什麼制度可以完全制止這些違法行爲,但是我們必須制定一套制度可以最大可能地現這些違法行爲。加以嚴厲的懲戒,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地阻止違法行爲的生。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大部分人能夠掌握知識,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到自己的權力和義務

“皇帝陛下。我明白你的意思,古希臘哲學家也提到過這個問題,他們覺得跟一羣愚昧無知的人講民主和法治是不可取的。”

“是的,愚昧無知,這個含義很深啊,沒有一點文化知識的可以叫愚昧無知,有知識卻無思想的也叫愚昧無知。任何一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愚昧無知,只是有些人希望大部分人愚昧無知,一旦有自己思想的就不惜嚴厲打擊,甚至殺戮,所以大部分人也就甘於愚昧無知了。”

維亞對劉浩然的話有些不解,但是卻不敢多問,而是轉言恭維道:“不管如何。大明百姓生活對於之外的人來說就像是夢裡的生活一

“夢裡的生活?”劉浩然不由哂然,維亞的確只看到了表面,卻沒有看到實在,爲了推行這種治政理念,大明耗費了多少錢不說,激起的矛盾更是重重而來。而且這種治政理念的推行在現實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所以劉浩然說維亞瞭解的情況是他想做到的地步,而實際上大明還遠遠沒有做到,不過劉浩然卻沒有正面回答,只是似是似非地答道:“人如果沒有夢想,他就是行屍走肉,如果不爲夢想而奮鬥,那他就只能碌碌無爲地過一輩子了。”

談了大約兩個小時,劉存玄兩次進來提醒時間到了。看到天色不早了,劉浩然便提出結束這次覲見,並在最後承諾,可以從大明對歐洲船隊中“擠出”一艘船來,搭載維亞的貨物,但是人還得走6路。這是因爲在劉浩然看來。三十多萬圓買那些書,的確是太廉價了,他這是在對維亞的功績做出另外一番補償。

維亞大喜過望。認爲這是這次覲見最大的收穫。

夢想終於結束了。很妾書友說這種政治制度和社會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無法實現,我在這一章也提到,這是豬腳想要建立的一個制度,至於能實現到何種程度,豬腳也沒有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懈的努力,老曾能做的就是繼續碼字,書友們能做的就是繼續投票呵呵。

VIp章節目錄 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商人(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192章 家宴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14章 常遇春第304章 南掌(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21章 授銜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29章 梅花獎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31章 再戰(二)第21章 風雲突變第331章 天山(二)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42章 治內政(二)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131章 福州(二)第260章 談判第四章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303章 南掌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146章 耽羅島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27章 馬六甲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6章 渡江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5章 常遇春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34章 鎮江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64章 初次會戰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6章 戰東南(二)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27章 敗仗(一)第七章第302章 事後(四)第一章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299章 事後第29章 殲滅水師第四章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146章 耽羅島第一章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45章 吳國公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37章 戰東南(三)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21章 授銜第224章 伐蜀(二)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99章 宮內第191章 治政第21章 風雲突變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109章 分省(二)第128章 敗仗(二)第303章 南掌第229章 阿瓦國第227章 陳孝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