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

採用程式錐形炮彈就幾平是“天下夭敵”了,在百燦億離可以擊穿兩百五十毫米厚的堅硬木板,變爲線膛炮後,擊穿的厚度爲三百五十毫米以上。

根據實戰的經驗,再經過協商,大明海軍艦炮確定爲是斤、口斤、,8斤、出斤和醜斤五種火炮,口徑分別爲門釐米”,釐米、。釐米”巧釐米和舊班米,依然以炮彈重量命名,分別爲九式、十二式、十八式、二十四式和三十二式艦炮。

而戰艦的數據和配置經過十幾年的實戰和航海實踐,幾級商議也基本確定,一級戰列艦,噸位在兩千五百噸以上,定員八百五十人,一百門火炮以上,標準配置爲下層甲板三十二式艦炮三十二門,中層甲板二十四式艦炮三十二門,上層甲板二十四式艦炮三十四門,主甲板爲十八式艦炮十六門,其餘船、船尾裝備短管炮六門,總計一百二十門,桅杆炮和向炮不算。三層甲板的意思是有三層火力甲板,加上主甲板其實是四層甲板,而兩層甲板也就是有三層甲板

三級戰列艦下噸位在一千七百噸以上,定員六百五十人,火炮爲七十門以上,標準配置爲下層甲板三十二式艦炮二十八門,中層甲板十八式艦炮二十八門,主甲板十二式艦炮十八門,總計七十四門,其餘桅杆炮、向炮不計。

當初劉浩然對這種配置很不理解。爲什麼不在三或四層甲板上都配置上三十二式重炮?反而越往上配置越“差”現如今的大明難道還差錢嗎?。於是海軍部向他解釋道。三十二式重炮由於炮長和炮口徑比例,其炮管長在兩米九左右,加上底座全長在三米五以上,左右船舷對裝,一下子就佔據了七米的距離。

由於是前裝炮,必須要將炮管全部拉回船艙裡才能裝填,其中還需要中間活動的空隙,如此一來。要求的空間至少在十米左右。而一般一級戰列艦船寬在十五米以上。三級戰列艦船寬在十二米以上,但是這只是船體水線寬度,其實一級戰列艦甲板寬度爲十二米以上,三級戰列艦爲十米以上,船艙的空間寬度大致差不多。

在下層甲板,那裡是專門給火炮用的,三十二式重炮裝在那裡就算把空間全佔據了也沒有人跟它搶。但是越往上就不行了,因爲那裡將成爲海員們活動的地方,尤其是主甲板,操帆手、繩纜手、火槍手等等都要擺開手腳,要是裝上三十二式重炮,豈不是將空間全部佔了去,所以只能改用炮管較短的十八式、十二式,在保證火力的同時儘可能騰出空間來。?瞭解清楚後劉浩然也就不再刻意去追求戰艦的火炮配置,現在這種配置已經算是天下無敵了,不用擔心太多。

劉浩然與格物院等部門將氣錘制炮法確定爲大明利炮的主流方法,在這種制炮方式下,火炮重量將下降近三分之一,如原來的三十二式艦炮按照炮身重與炮彈重比例爲,力,其重近四千斤,採用氣錘法後這個比例減少到吶,炮重減少至兩千八車斤,原6軍配置的杜重六乙式九斤炮採用氣錘法後,其改進型杜重六式,兇?野炮重量從七百斤減少至四百五十斤,提高了靈活性,節省了大量的材料。

確定靖康戊式步槍和爲大明6軍標配列裝槍,零九式步槍爲大內親軍列裝槍,杜重六丁式火炮爲大明列裝火炮之後,劉浩然又面臨兩個。大難題,6軍要求生產更多更好的槍支,尤其是騎兵用的槍,騎兵將領對左輪槍和潘式步槍非常感興趣。此外他們更關切地要求裝備更多的杜重六丁式火炮。

這個沒有問題,左輪槍和潘式步槍正在完善之中,很快便會裝配到部隊。杜重六丁式前裝線膛炮也沒有問題,大明自從有了氣錘技術和大型機牀後,生產製造這些火炮都不是困難的事情。最大的問題是大明的鋼產量太低了。

用青銅太貴,而且銅太軟。幾經射擊後炮管會生形變,膛線更是會變得一塌糊途,所以只能用鐵,可是鐵的強度和硬度還是有些差強人意,最好的材質是鋼。

但是鍊鋼是個技術活,牽涉到化學、高端冶煉等技術,劉浩然知道,鍊鋼到了二十世紀都好屬於尖端學科,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在這個時代是一時半會都急不來。不過最讓劉浩然頭疼的是一旦進入到後裝槍炮和銅殼子彈炮彈時代,時機加工工藝和材料的要求、自動化程度都會提高,大明現在由於劉浩然開了金手指,在某些方面前展,但是基礎卻沉澱得不夠,就像單腿的蛤蟆,能蹦得多遠?所以必須耍努力和加快展基礎技術和科學。

幹大明兵器研究所數年前就明瞭尾部凹槽式長錐形4淵、程式錯彈,經過數年的使用,兵器研究所對其在線膛槍上的使用也獲取了大量經驗。從而研製了更精準更可靠的新式子彈。

而且兵器研究所在無意中現,如果將這種子彈製作的口徑比槍管則很容易從前部裝進去,由於其尾部比前部軟。在推進藥炸開時,較軟的尾部凹槽被漲開,與膛線咬合,從而被帶動旋轉,當子彈出槍管,由於四槽尾部依然還在彈體上被帶了出去,因此使得膛線槽溝能夠保持乾淨。經過測試,依然使用黑色火藥的靖康戊型步槍最大射程過九百米,有效射程爲三百米,而且精度得到了數倍提高,關鍵是這種新式步槍是在原來的靖康乙式前裝滑膛槍的基礎上改進的,在生產工藝上不需要做太多的改進,而大明兵工廠經過十餘年的生產,對靖康乙式步槍的生產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

最後確定的靖康戊式步槍數據如下:由於有了線膛,不再需要靠較長的滑膛來保持子彈飛行穩定,另外爲了能夠迅裝填子彈,靖康戊式步槍槍管縮短爲槍長,徑爲舊?,槍管裡有四條螺旋形膛線,槍身上還安裝了從零九式步槍中吸取的調整距離和瞄準的標尺。

靖康戊式步槍採用的是改進型口徑一體化程式錯彈,程式鉛彈、推進藥全部裝在一個油紙筒裡,可以不必撕破紙筒灌推進藥,而是直接將整個油紙筒彈藥全部裝進去。這是因爲靖康戍式步槍的槍腹裡多了了一個簡單又實用的裝置,當火帽裝上,士兵將擊鐵全部扳開準備擊時,槍體裡一個與擊鐵聯動的小鍘刀產生動作。直接將油紙筒尾部切破,使得推進藥灑出。火帽一被擊打,火焰濺在灑開的推進藥上便會立即點燃,提高了可靠性。如此一來,靖康戊式步槍的射可以維持在每分鐘四到五。

經過靖康乙式滑膛槍與靖康戊式線膛槍實彈測試,在一百五十米距離裡射擊同一目標,靖康戊式步槍的準確度是靖康乙式的兩倍,在二百五十米,則是五倍,在三百五十米則是十倍。而過三百五十米,靖康乙式滑膛槍幾乎完全失效,而靖康戊式線膛槍在五百五十米距離裡還可以像滑膛槍那樣進行瞄準隊列射擊,在九百米的距離裡,靖康戊式線膛槍的鉛彈還可以穿透十釐米大約四英寸厚的輕質松木板。

劉浩然確定零九式和靖康戊式兩種標配步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零九式步槍代表着當今世界最高水平,就算擁有如此先進水平的大明光是改進和完善起碼的花好幾十年時間。在前裝線膛槍和零九式銅殼子彈槍之間,大明兵器研究所也明瞭好幾種各式各樣的槍,如後裝煩槍,後裝針擊紙筒彈槍等等,這些槍的確比靖康戊式槍先進,有不少優點,如射程更遠,射更快,可以提高到每分鐘六到八,可以擺脫前裝槍必須站立裝填的困局,可以進行蹲式、臥式裝填。

關鍵是這些槍支加工工藝相對非常複雜,幾乎和零九式相差不遠,而且後裝蛙槍和後裝針擊紙筒彈槍有個。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漏氣嚴重,氣密性不及零九式,甚至不及前裝槍。後裝槍只有採用了銅殼子彈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有這個工夫,還不如直接躍進到零九式,直接去改進和完善零九式。如此相比,後裝煩槍和後裝針擊紙筒彈槍製造工藝沒有前裝線膛槍成熟,效果又沒有零九式好,地位非常尷尬,而製造工藝成熟是大規模生產最關鍵的條件。幾經考慮,劉浩然與樞密院、兵器研究所商討後最後確定靖康戊式步槍爲大明標配步槍,零九式步槍爲大明重點展步槍。

至於其它槍支。如左輪槍,採用下落閉鎖和後擊錘式槍機的潘式步槍,兵器研究所還會繼續研究,準備裝備用於騎兵和推向民用。值得一提的是潘式步槍。它是兵器研究所研究員潘會辰的天才明,工作原理爲拉下扳機護圈,帶動彈膛後方的閉鎖閂落下。彈膛露出,裝入子彈;拉上扳機護圈。閉鎖閂回位,封閉彈膛。如果使用紙質彈筒,則同時閉鎖閂上的鍘刀把彈殼的底部切開,將射藥暴露在外,靖康戊式步槍就是吸取了這一長處。但是它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使用紙質或亞麻布彈筒,依然受到漏氣的困擾,只有改用銅殼子彈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而一旦使用銅殼子彈,6軍部卻希望採用零九式,因爲它夠可靠,夠穩定,夠精確,而且只要製造工藝成熟,加上彈匣便可以成爲連槍。

步槍確定好了。接下來是火炮的問題,經過近二十年的展,大明制炮技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明歷八年,大明機械研究所和兵器

究川個問研製出一種新制炮技術,氣錘法。?先鑄造大型鐵坯,初步定型出炮管和外形,再由中等精度大型車牀初步切割出外形,用鑽牀和鏗牀對炮管進行初加工。將初加工好的炮管垂直固賓在專用鉗臺上,以定滑輪、動滑輪組、齒輪組加導軌定向的衝錘製作水力或畜力氣錘,衝錘爲爲圓錐頭鋼棒,其直徑略大於炮管內徑,在炮管裡上下來回撞擊,迫使炮管自緊,這是由於鐵質炮管受到鋼錘擠壓,使其內側炮管材料永久性變形導致內徑增大,外側炮管材料形成向內的應力,從而增加炮管的抗壓能力,效果相當於炮管厚度增加溉,同時具有消除炮管內部細縫延長炮管壽命,增加炮管光滑度減少形變的效果。整個過程同車牀和鑽牀一樣,需要多根衝錘。錘頭直徑變化幅度以不引起炮管外徑變化爲限,經過通過多次試驗已經得出一整套實際數據。

大明兵器研究所利用氣錘法制作出三門口徑爲七十五毫米的新式後裝炮,炮管長喲毫米,前端外徑,田毫米,後端外徑歷毫米,身管後端炮室制力毫米,直徑8毫米,坡膛長毫米,加炮箍,炮管裡有三十六條爆旋膛線。

該炮採用橫楔式炮閂。即炮室加一個無頂蓋的扁方盒,後面有與炮管同軸的直徑島毫米圓孔用於裝填炮彈;方盒內裝一塊邊長咕毫米的正方形帶橫柄鐵塊,中央有前後待機的帶彈簧撞針裝置,一側有炮管同軸的半圓形缺口,可以通過長柄左右移動鐵塊露出和遮蔽尾部炮口,方盒厚度恰好使鐵塊既能自由左右移動,又不漏出空隙,這其中的關鍵在於炮尾的強度必須能夠承受炮管內的壓力而不至於破裂,也就是要有足夠的厚度;同時精度和光度有一定要求,需達到毫米級,正好在大明機加工的範圍之類。

該炮射黃銅彈殼定裝炮彈,彈殼直徑爲石毫米,彈頭直徑爲乃毫米,彈殼厚毫米,彈殼長,田毫米,全長,田毫米,丁氏底火,硝化纖維推進藥,彈頭裡裝填硝化纖維炸藥,分爲後孔點火和前撞針底火式兩種。全重口斤,彈頭重舊斤。

搬動鐵柄移動橫柄鐵塊。露出炮室炮口,將定裝炮彈裝入炮室,彈頭伸入炮管內部,再搬動長鐵柄,遮蔽炮室炮口,同時將炮閂內部的撞針向後拉待機,準備好後拉動炮冉的扳機,撞針沿着導軌撞向炮彈底火,擊推進藥,有彈性的黃銅彈殼在一瞬間膨脹,貼住了炮室內壁,形成密封,使得膨脹氣體將炮彈打出去。

射完畢,搬動鐵柄移動橫柄鐵塊,露出炮室炮口,用勾子勾住彈殼的尾部四槽,將貼在炮室內壁的彈殼拉出來,再重新裝填彈藥。

整門炮除了炮管和炮室外,還有可調整炮管角度的炮架、車輪、防盾、抵消後座力的後架和便於馱馬牽引的牽引架,上面還配置有從零九式步槍吸取的遊標式高低機,表示距離爲三百米至三千米。該炮全重四百斤,爆射十,每分鐘。持續射這兩屍分,最大射程四千米。

經過測試,後孔引火式炮彈和前撞針底火式炮彈爆炸成功率分別爲百分之六十和百分八十。

這種火炮被稱爲史式乃毫米野炮,它和零九式步槍一樣,面臨着一個問題,那就是本身和銅殼炮彈製作工藝複雜,無法大規模量產。於是兵器研究所就採取靖康戊式步槍同樣的策略,在前裝滑膛炮的基礎上改進爲前裝線膛炮,這樣即可以利用現有成熟的製造工藝,又可以保證現有的火炮不至於要全部回爐,只需要送回了廠進行拉膛線,而且爲了減少製作程序,降低製作工藝難度,前裝線膛炮的膛線一般只有八到三十二條。

於是前裝線膛炮被稱爲杜重六丁式火炮,它們將採用程式炮彈,射程、準確度得到極大的提高。而且將改凝式爲擊鐵火帽式,提高擊成功率。而且6軍和海軍的火炮不同,6軍的火炮分別爲炮長是炮口直徑二十五倍以上的長炮,十八倍左右的加農炮,少部分爲炮長、炮口直徑倍數爲八倍的榴彈炮。

6軍追求的是準確度和射程。所以膛線比較多,少則個二條,多則三十二條,所以6軍火炮不再以炮彈重量爲標準,改爲口徑爲標準。如6軍配置的杜重六乙式三斤炮就改爲杜重六丁式野炮,杜重六乙式九斤炮就改爲杜重六丁式,加農炮,二十六斤重炮改爲,加農炮。

海軍艦炮雖然也多是十八倍的加農炮,但是它們追求的效果是在一段距離裡用較直的彈道擊穿敵艦的甲板或外殼,從而造成損傷。所以海軍艦炮對膛線要求不高。一般爲四到六條,這樣即使得炮彈能夠旋轉,又使得加工和裝填最簡單化。

海軍艦

VIp章節目錄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97章 定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27章 敗仗(一)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55章 私話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99章 事後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262章 李存義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34章 鎮江第191章 治政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302章 事後(四)第299章 事後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114章 過年第110章 中樞(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214章 常遇春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07章 會盟(二)第179章 春夏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63章 準備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06章 武昌(二)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131章 福州(二)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27章 敗仗(一)第330章 天山(一)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46章 方國珍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178章 冬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146章 耽羅島第175章 入大都第300章 事後(二)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17章 定遠城外第51章 大婚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79章 春夏第213章 新四省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7章 取太平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64章 初次會戰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91章 鬥(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三章第227章 馬六甲第39章 我們和了吧第92章 江上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