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清澗山(二)

“諸位,如何攻打清澗山,我們好好議一議。”山下營寨的大帳裡,坐在正中的劉浩然率先開口道。

對於伏擊繆大亨義軍,劉浩然一開始的時候是不同意的,因爲雖然收服驢牌寨加上前後投奔的洪山寨等民軍,虎頭山兵力一下子增長到近八千人。但是劉浩然知道,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新兵”,達不到他要求的標準,輕易出戰,不符合他謹慎用兵的風格。但是馮國用的話說服了他,繆大亨立足則無定遠營立足之地。繆大亨有數萬人馬,就算是良萎不一,但是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足以讓定遠營疲於應付。而且繆大亨是定遠豪強,又在濠州城下受了朝廷的官職,等他回到清澗山穩下陣腳,再打着朝廷的旗號與其他豪強聯手,定遠恐怕就沒有虎頭山的立足之地了。

劉浩然接受了馮國用的建議,帶着匆匆成軍的八千定遠營紅巾軍伏擊了繆大亨的兵馬。在兵力佈置上他做了一些調整,以左右兩營老兵爲主力,其餘新兵爲輔,在摸清繆大亨臨時營地的情況下,先以仗劍營乘夜直撲繆大亨的主營,在驚走了繆大亨和張知院等人後,大隊人馬四處虛張聲勢,讓羣龍無首的繆家義軍還以爲濠州主力紅巾軍追上來了,加上人數衆多的隨軍民夫軍眷率先潰亂,這才讓劉浩然得了手,不但繳獲了大批軍械輜重,還一直尾追到清澗山下。不過定遠營也損失了數百人,包括一直忿忿不滿的張濟世和他的二十多個心腹,戰場上的事誰說得清楚?刀槍無眼。

戰事進入相持階段,這讓劉浩然感到了新的壓力,雖然定遠營紅巾軍把清澗山圍住了,但是劉浩然心裡明白,清澗山兵力繼續佔優勢的局面沒有改變,誰勝誰負還在兩可之間。當初伏擊戰時,劉浩然本不想打一場擊潰戰,而是預計一場全殲戰。但是繆大亨還有兩把刷子,很快就收攏了人馬,裹着隨軍民夫,徐徐向清澗山退來,劉浩然只得率軍在後面尾追,一時找不到下嘴的機會。

“繆大亨的義軍一戰已經氣餒,如果我們再大勝一場,恐怕他全軍上下就會膽喪,離完敗也不遠了。”傅友德坐在那裡首先應道。

“正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再次擊破繆軍。如果等繆大亨安撫軍心,穩住陣腳了,我們就不好打了。”坐在旁邊的常遇春贊同道。其餘的花雲、丁德興和胡海在那裡點頭稱是。

“馮先生,你說呢?”劉浩然轉向馮國用問道。

“再次擊破繆軍應該不難,兩軍士氣高下一看便明。我現在慮心的是如何全降繆軍上下。他有青壯兩萬多,加上民夫足有八萬有餘。如果能全數收降,對於我軍來說是一大臂助,不但定遠城可一戰而定,我們更有餘力轉戰滁和兩州。”馮國用慎重地說道。

“那先生應該早有定計了吧,不妨說出來聽聽。”劉浩然對馮國用的深思遠慮非常敬佩,這纔是真正的謀士。

“我們可以雙管齊下,先打後拉。”馮國用斷然答道。

“所以先生要我派藍玉去請繆大亨的族人親屬。”劉浩然笑着說道,“原來先生已經算好了。”

“正是如此,不過最關鍵的是我們必須要打敗繆大亨,讓他無路可走,否則以他的性格,那些族人親屬也難以打動他。”馮國用點點頭答道。

“繆大亨是豪強出生,熱衷於官途,現在已經是朝廷行省的統軍元帥,要想讓他回頭,恐怕很難。”劉浩然皺着眉頭說道,的確,自己還只是定遠縣的一支叛軍,連濠州都還沒有掛上號,相比之下,人家的朝廷正式官職當然有前途多了。

“俗話說船到水盡必掉頭,如果繆大亨陷入絕境,想不掉頭也不行。”馮國用笑着答道,眼睛裡閃爍着狡黠。

“對,先生說的正是。”劉浩然沉思一會突然叫道,“看來讓繆大亨降服,關鍵在他軍中的張知院。

“四弟的意思是?”傅友德有點領悟了。

“殺了張知院,逼繆大亨反!”劉浩然狠狠一揮手道。

大家一下子全明白了,張知院是元廷的行省樞密院知院,雖然只是爲了鎮撫內亂而臨時設的官職,但也算是一省的從二品高官,要是死於繆大亨軍中,他小小的一個義軍元帥,當然承擔不起這個責任。以元廷的慣例,繆大亨不死也得脫層皮。

劉浩然打開一張草圖,正是清澗山的佈防圖。兩軍相持十幾日,劉浩然早就遣人潛入清澗山,摸清楚了上面的情況。繆大亨軍中一半都是定遠人,而且還有超過五萬的男女民夫雜居其中,這爲定遠營紅巾軍偵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至少摸清了各營盤的大致分佈。

“張知院的營寨在這裡,這裡地勢稍高,相對於其它被泡在泥濘中的義軍來說,實在是太舒服了,看來繆大亨對張知院倒是挺照顧的。”劉浩然指着草圖中的一點說道。

“張知院另處一地,也爲我們攻打他提供了便利。”傅友德看着草圖毫不客氣地說道,“爲了避開泥濘和可能發生的山洪,張知院的營盤紮在了這處小山包上,左邊和右邊是民夫營地,前面是義軍營地,後面是清澗山的左嶺,倒是被拱衛在了中間,我看關鍵就在左嶺。”

“對,左嶺,我們翻過左嶺,就可以直接從後面攻打張知院。但是左嶺山高地險,又有繆軍的哨卡,沒有那麼容易就過去。”

“大軍難以行動,我們就遣數百精兵潛過去。”劉浩然的手指在草圖上重重一敲,“你們誰願意擔此重任?”

傅友德、常遇春、丁德興、華雲龍、胡海、陳德、楊璟、王弼和馮國勝互相看了一眼,爭先恐後地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地說道:“我願去!”

劉浩然在他們的臉上掃過,心裡在斟酌了一會說道:“奔襲張知院重要,但是正面進攻同樣重要,如果我們在前面打得不熱鬧,繆大亨的注意力就難以被我們吸引過來。而一旦繆軍與我們正面對攻,我軍人數處於劣勢,萬一被擊破,就算奔襲得手也沒有用。所以二哥三哥、陳德大哥、楊璟大哥必須留下來。”

大家聽到這裡,都點頭稱是。傅友德和常遇春的驍勇雖然不輸其他人,但是他們更擅長統軍,而陳德、楊璟做爲他們的副手也配合默契,大軍在正面展開還真離不開他們,

“我準備讓大哥和王弼大哥統領預備隊,防止繆大亨竄逃。”劉浩然緩緩說出丁德興的安排。不知是在哪個論壇上中了某人的毒,劉浩然一直強調作戰要留有足夠的預備隊,然後在關鍵的時候投入到關鍵的地方,取得關鍵性的勝利,所以他對預備隊的重視也是虎頭山衆所周知的事情。

現在只剩下花雲、胡海和馮國勝了,雖然還有馮國用、藍玉和華雲龍,但是藍玉太年少,不足以獨擋一面,而華雲龍還在濠州沒回來,馮國用就不用說了,肯定是和劉浩然一起總領全局。

大家都在猜想着,劉浩然會派哪兩人去呢?不過他們都把馮國勝定下來了,因爲他和花雲同是親兵統領,花雲去了,親兵就完全由他統領了。相比之下,大家更希望花雲留在劉浩然身邊,因爲馮氏兄弟雖然不錯,但是他們入夥時間畢竟太短,把劉浩然的安危全部交給他兩兄弟,丁德興等人多少還有點犯嘀咕。

“馮統領,你率領親兵護衛中營。”劉浩然最後決定了。馮國用和馮國勝相視一眼,不由臉色微變,劉浩然這是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與他兄弟兩人,對於這份信任和氣魄,馮氏兄弟不由暗自折服。

“花雲、胡海,”劉浩然直呼兩人名字,神情鄭重地挽着兩人的手說道:“此戰勝負關鍵全在你二人身上,請不要有負衆將士的期望!大勝之後,我爲兩位敬首功之酒!”

花雲一臉鎮靜,而胡海卻是神采飛揚,咧着嘴笑:“請統領放心,我等必取張知院的狗頭!”

“好,你二人以仗劍營爲主,再挑選三百勇士,找幾個熟悉清澗山地形小路的探子,立即行動!”劉浩點頭道。

是夜,山下的紅巾軍早早地就吃過晚飯,然後全軍趁早休息。丑時將盡時(凌晨三點左右),紅巾軍悄悄地醒來,摸黑吃過乾糧早餐,再靜靜地整理兵甲。寅時過半(凌晨四點),全軍在開始變小的雨中集合,分成幾部開始出發。

常遇春、楊璟統領右營、前營兩千餘人,以爲前鋒,走在最前面,傅友德、陳德統領左營和備一、二、三營四千餘人,緊跟其後,他們是正面進攻的主力。丁德興、王弼統領備四、備五營兩千人,埋伏在側翼,隨時候命。劉浩然、馮氏兄弟率領中營五百餘人,坐鎮指揮,藍玉擔任傳令官,跟在身邊。

看着一隊隊軍士扛着長矛,揹着環刀迅速列隊走出營地,在山腳下襬開陣勢,藍玉看了看在細雨中站得筆直的劉浩然,不由輕聲問道:“統領,爲什麼這個時候出擊?”

“現在正是熟睡一夜的人睡得最香的時候。”劉浩然轉過頭微笑着答道,看到藍玉略有所思地點點頭,便轉過去繼續注視着行軍佈陣的將士們。

“前進!”騎在馬上的常遇春看到自己的屬下已經列隊整齊,一揮手發令道。收降驢牌寨後,虎頭山紅巾軍意外地獲得了幾十匹戰馬,也不知道張濟世從哪裡搞來的,總算讓一干將領有了坐騎。

在士官敲響的鼓聲中,兩千軍士開始前進,整齊的腳步聲顯得非常有力量,但是常遇春知道,大部分“新兵”訓練沒有多久,雖然現在走得整齊,只是跟着老兵的節奏而已,也不知道真打起來效果如何?

很快就走到清澗山腳下的繆軍營寨前,守夜的繆軍已經發現了異常,在那裡高呼着,報信用的鑼敲得亂響。繆軍有近八萬人,不大的清澗山容不下這麼多人,所以他們的營寨一直扎到了山腳下,與虎頭山紅巾軍遙遙相對。

常遇春不管對面的動靜,一舉手喝令道:“停!”全軍隨令就停了下來,最前排的軍士蹲了下來,斜舉着長矛,用腳踩住靠在地上的矛尾,後面幾排的軍士也一一斜舉着長矛,從前面軍士的肩上越過,形成了一排排如林的長矛陣。這是劉浩然所說的新陣法,原型來自於他所知道的西班牙長矛方陣,不過由於大部分人訓練時短,加上裝備不齊,有點半吊子貨的模樣。

從陣中跑出上百人,他們冒着開始稀稀落落射出來的箭矢,跑到繆軍營寨前,拋出繩套,然後幾個人一股,奮力一拉,把不是很牢靠的木柵欄拉倒。

待到拉倒一片空地出來,常遇春拔出環刀來,大吼一聲:“殺!”全軍爆出一聲吶喊聲,然後全體挺舉着長矛,快步向前跑去。

看到如林的長矛涌過來,見識過厲害的繆軍軍士們扭頭就跑,誰也不願意被刺成血人。紅巾軍在後面緊追不捨,追了幾十米,終於遇上了整隊出戰的繆軍大隊人馬。紅巾軍第一排長矛手的長矛刺進了最前面的繆軍軍士的身體裡,但是他們的攻勢爲之一滯,後面的繆軍軍士趕緊趁着空隙衝上來,可第二排長矛舉着手裡的長矛從間隙裡踏了出來,把迎上來的幾十個繆軍軍士刺穿。第一排長矛手拼命地抽回自己的長矛,然後繼續往前走,但是繆軍迎面射來的箭當即射翻了幾個長矛手,後面的趕緊走上前去補空位。死傷的軍士紛紛倒在地上,血水不停地流出,落下的雨水竟然一時無法衝散,不一會,地上的泥濘水窪變成了紅色。

雙方血戰在一起,不過定遠營紅巾軍憑藉凌厲的攻勢和高昂的士氣,一時佔住了上風,但是繆軍憑着人多,用性命和血肉之軀死死頂住了定遠營的進攻,使得對方的進攻緩下來不少。

繆大亨接到報信,一下子從牀上蹦了起來。他一邊穿戴着鎧甲,一邊不停地咒罵着定遠營,這些王八蛋,老子不打你,你倒猖狂起來了,讓你埋伏一次得手,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老子好歹也有數萬人,螞蟻啃象也要啃死你。

繆大亨率領親兵匆匆忙忙跑到山腳的前線,傅友德的部隊也投入到戰場上了,到處都是廝殺和慘叫聲,在雨聲中沸沸揚揚。繆軍有幾處已經被攻破,幾近糜爛之勢。而聽到消息的民夫們在黑夜中更是大呼小叫,尋親聚友,慌成一團,給激烈的戰事帶來了恐慌的氣氛。

繆大亨連連調兵遣將,把各營寨趕來的兵力投入戰場,死死頂住紅巾軍的進攻,在他看來,只要頂住紅巾軍瘋狂的進攻勢頭,把戰事拖入相持局面,已方就可以發揮人多勢衆的優勢,壓住紅巾軍。繆大亨已經下了死決心,這次一定要反攻一把,好好跟紅巾軍算清楚這筆帳。

隨着時間的推移,繆軍逐漸地穩住了陣腳,而定遠營的一時之勇也過去了,新兵訓練不足的毛病也暴露出來了,許多軍士們在激烈的戰鬥中堅持不住了,血腥的殺戮讓他們有點驚慌失措,要不是有典軍隊在旁邊押陣,說不定就跑了。

這時,山後突然騰起了一團大火,一個雜亂的聲音隨着風雨聲傳來:“紅巾軍從後山打過來了!”

第186章 藍玉第102章 中樞(二)第92章 江上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15章 清澗山(二)第130章 福州(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二章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91章 治政第336章 西安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94章 張定邊(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1章 夜話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56章 大內親軍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10章 中樞(一)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31章 再戰(二)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262章 李存義第88章 大事件(二)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94章 暗影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92章 江上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92章 江上第16章 清澗山(三)第292章 再亂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330章 天山(一)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186章 藍玉第301章 事後(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300章 事後(二)第12章 馮氏兄弟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29章 阿瓦國第134章 南平(二)第152章 五德第39章 我們和了吧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114章 過年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292章 再亂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42章 治內政(二)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302章 事後(四)第178章 冬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十章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四章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41章 治內政(一)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95章 張定邊(三)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331章 天山(二)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297章 定第279章 太子妃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36章 戰東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