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智取驢牌寨

馮氏兄弟帶着一家老小,八百六十七名莊丁以及老少男女兩千餘口投了虎頭山。劉浩然當即拜馮國用爲參事,馮國勝爲親兵副統領,莊丁全部編入新兵營,其餘都妥善安置。

這日,劉浩然等人正在議事,去驢牌寨聯絡的人回來了。

“什麼?張濟世真是這麼說的?”傅友德聽完後當即就惱了,“願意歸附我虎頭山,但是繼續駐紮在驢牌寨,聽遣不聽編,還得給他一批軍械。他張濟世真當我們是傻瓜!”

“統領,既然他不願意聽編,那我們就剿了他。”胡海咬着牙說道,有這樣入夥的嗎?

“是啊,我們原本就有兩千精銳,現在又多了馮參事兄弟,打他驢牌寨應該沒有問題。”丁德興斟酌了一下說道。

而常遇春、馮氏兄弟還有花雲和藍玉都看着劉浩然,聽他發話。

“不行,驢牌寨也是抗元義軍,我們舉戈相向,強行收編,以後誰還敢投奔我們?”劉浩然搖搖頭說道。

“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該如何是好!”胡海憤憤地說道。而傅友德和丁德興卻略有所思地低下頭,開始思量起來。

“那我們只有智取了。”劉浩然在開始冒鬍子茬的下巴上摸了摸說道。

“參事,你看我們如何智取驢牌寨?”劉浩然轉過來問道。

“張濟世貪小利而忘大義,我想統領已經早有定計了。”馮國用微笑着答道。

“張濟世既然貪圖我們劫取的軍械,又捨不得交出寨丁,那我只好將計就計。”劉浩然淡淡地說道。

“大哥,胡海,你率一百壯士,立即出發,晝伏夜行,潛伏到驢牌寨山後,看到山上的人馬傾巢而出,你們便如此行事。”劉浩然開始發號施令,所有的人都正色接受命令。

“二哥,三哥,陳德大哥、王弼大哥、楊璟大哥,你們率兩千精銳,後日辰時出發,急速前進,在驢牌寨外五里處聽候命令。”

“馮參事,藍玉,你們留守山寨。”說到這裡,劉浩然向馮國用拱手道,“明日我寨傾巢出動,山寨就拜託參事了。”

“屬下定當盡心。”馮國用也不含糊,當即拱手回答道。

“好,藍玉,你給我傳諭全寨,明日我等出發後山寨便由馮參事主理,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如果有人要是膽敢推諉違抗,軍法從事。”

藍玉神情一懍,恭敬答道:“喏!”而馮國用則是一臉的鄭重,垂下的手不由緊緊地握在一起。

“花雲,馮國勝,你倆率兩百軍士,明日一早隨我押送軍械到驢牌寨,交予張濟世。”劉浩然最後悠悠地說道。

胡海、藍玉不明裡就,對劉浩然如此示弱很是不滿,但是看到坐在正中的劉浩然一臉的肅穆,嘴巴張了張卻不敢出聲詢問。倒是馮國用開口了。

“統領,你不必親身犯險,而且兩百軍士太少了。”

“我不親自去,張濟世怎會中計呢?兩百軍士剛好,太多了他就會生疑。參事,我知道你擔心我的安危,有花雲和國勝在身邊,我大可放心。”

“國勝,如果統領傷了一根毫毛,你不用回來了。”馮國用轉過頭來對弟弟冷冷地說道。

馮國勝嘿嘿一笑,對馮國用和其他人抱了個拳說道:“諸位放心,我和花雲大哥交過手,驢牌寨還沒有人能擋住我兩人,統領的安危就請兄長和諸位放心交給我們。我等就是拼個他屍山血海,也要護住統領出來。”

花雲在旁邊握住腰間的劍,傲然地昂着頭說道:“正是如此。”

“你說劉浩然帶着兩百軍士押着十幾輛車到了山腳下?”張濟世不相信地問道。昨天他接到虎頭山的回報,說劉浩然答應了他提出的條件,說今天還會運來一批軍械。他當時認爲這只是劉浩然的一時敷衍之辭,那有人在聽遣不聽編的情況下把拼了老命搶來的軍械送人?

“是的寨主!”

“真的只有兩百人?”

“回寨主,真的只有兩百人,而且小的們也遠遠地打探過,方圓數十里的地方沒有藏匿軍士的跡象。”

“來人,隨我下去看看!”張濟世點了五百寨丁,全副武裝地跑下山去。

驢牌寨分爲兩個部分,山下是張濟世的莊園,附近都是他的田地。山上則是寨子,用來屯兵的地方,張濟世一般也多住在山寨裡,而他的家人卻因爲山上清苦,寧願住在山下莊園裡,只有到了危急時刻才上山。

“見過劉統領,承蒙劉統領厚愛,居然親自押送軍械到我驢牌寨,張某有失遠迎,真是大罪!”張濟世客氣地說道。

“那裡,張寨主以抗元大義爲重,願意歸附我虎頭山,共謀大事,劉某跑段路算什麼呢?”劉浩然客氣地應言道。

張濟世的臉上滿是感激的笑容,心裡卻早就罵劉浩然是傻瓜了。抗元大義?老子要不是被官府逼得沒有辦法,孫子才願意幹這掉腦袋的事情。舉旗這段時間,自己一直提心吊膽,生怕朝廷派兵來圍剿,又怕被紅巾軍收編,真正的淪爲叛賊逆匪。幸好老子左右逢源,應對得當,這才安穩到現在。要不是看你定遠營一時勢盛,怕你們順口把老子給吃了,這才假意派人去言投奔歸附,想不到你還當了真!

劉浩然客氣一會後,當即揮揮手,叫軍士們把車上的箱子打開,露出一捆捆嶄新雪亮的環刀和長槍。

“總共是環刀一千把,長槍兩千支,請張寨主過目。”

張濟世看得口水直流,這可都是滁州工匠營打造的,跟自己土法煉製的兵器完全不是一回事。官府禁止鐵器兵甲非常地嚴厲,民間根本沒有多少鐵器,而且自己又不是幫助朝廷平叛的“義軍”,所有東拼西湊才只找到數百兵器,自己雖然有三千寨丁,但是一半以上都是削木爲兵。

現在虎頭山傻頭傻腦地送來這麼多好兵器,足夠把全寨上下武裝一遍了。想到這裡,張濟世不由心花怒放,正要叫人準備搬兵器時,卻被劉浩然阻止了。

“張寨主,既然你們歸附我虎頭山了,我也不說兩家人的話。”劉浩然直白地說道,“這些軍械是兄弟們用性命換來的,而且數量不多,劉某不敢肆意浪費。所以還請張寨主把驢牌寨的弟兄們集合好,我把兵器一一發到他們手上!”

張濟世一聽就明白了,劉浩然也不全然是傻子,你說多少兵他就給你發多少兵器,沒這回事,他要見到多少人,纔給你多少兵器。想想也是,人家這軍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能省怎麼不省?

張濟世立即叫人去山寨傳令,要山寨上下全部下山,在莊前集合,由虎頭山的劉統領發放兵器。他可不怕劉浩然耍什麼花樣,這是自己地頭,又有實打實的三千寨丁,張濟世心裡是一點都不虛。

忙碌了一個上午,驢牌寨弄得是雞飛狗跳,三千寨丁總算是歸攏齊整,在莊前排好隊伍。期間,劉浩然也不着急,帶着花雲和馮國勝跟着張濟世入得莊,然後慢慢地品茶,談起閒話來。

聽說驢牌寨的弟兄們都集合好了,劉浩然倒也不廢話,跟着張濟世出來了。一出莊,就看到空地裡黑壓壓地站滿了人,他們衣着各異,雖然看上去都很青壯結實,但是像農夫更甚像軍士。他們嘰嘰喳喳地圍在那裡議論着,主題不離虎頭山的大傻帽。張濟世扯着嗓子喊了好幾聲,這才慢慢安靜下來。這讓花雲和兩百虎頭山軍士不由露出鄙視之色。

“張寨主,有花名冊嗎?”劉浩然突然問道,讓張濟世猛地一愣。

“花名冊?要花名冊幹什麼?”

“我對着花名冊,叫一個人,發一件兵器,多快呀!這也是我們定遠營的規矩。”

什麼規矩,還不是怕我們多拿你的兵器,張濟世腹誹道,但是那十幾車兵器的誘惑讓他無法抵擋。他讓各營把名單報上來,然後再彙總,又忙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完成了一份花名冊。

“弟兄們,你們爲什麼要上驢牌寨?”劉浩然拿着花名冊並不着急,而是對着隊伍大聲喊起話來。

沉默了一會,終於有一個人輕聲說道:“還不是因爲沒有活路!”

“對,沒有活路!我們拼死拼活地勞作一年,卻連一家老小的肚皮都敷衍不飽。而那些韃虜貴人連麥子和草都分不清,卻一個個錦衣玉食,山珍海味?這是爲什麼?”

看着開始聽得入神的三千寨丁,劉浩然吞了一口口水,繼續喊道:“這是因爲韃虜當我們是牛羊,可以肆意奪走我們的牛羊糧食,可以肆意霸佔我們的妻女,可以肆意圈走我們的田土,我們家破人亡,顛沛流離,而他們卻夜夜笙歌,大魚大肉。”

“難道這些韃虜生下來就比我們高人一等嗎?放他孃的狗屁!百餘年前,這些韃虜還在北方草原上放牧,過着跟野獸差不多的日子。只不過他們做的是強盜行徑,霸佔了我們中原。現在,不但我們的父母,我們,被這些韃虜視作牛羊奴隸,肆意盤剝,生不如死,就是連我們的子子孫孫也要過着同樣的生活!”

“現在各處義軍四起,大家爲什麼好好的日子不過,卻當起所謂的叛賊逆匪?只有一個原因,沒有活路了!我們不能一輩子當牛做馬,不能世世代代當牛做馬!”

張濟世對劉浩然的喊話緊張地直跳腳,他手下有一部分原本是自己的佃戶,其餘都是附近迫於生計投了過來的百姓,多少都受過官府和蒙古、色目人的欺負,聽得劉浩然如此蠱惑人心地一說,都有點動心了,於是在旁邊頻頻使眼色,直咳嗽,但是全被劉浩然當成了耳邊風。

劉浩然看到後面的驢牌寨冒起黑煙了,知道丁德興和胡海已經得手,把驢牌寨點成了一片火海了,當即大聲喊道:“你們寨主爲了讓大家有條活路,已經決心投奔我虎頭山,一起抗元殺韃子,爲了表示決心,他已經派人把驢牌寨燒了!”

話剛落音,衆人紛紛扭頭回看,發現驢牌寨濃煙滾滾,火海一片,眼看就要化爲一片廢墟,當即也信了劉浩然的話,以爲張濟世真的是毀家入夥。

張濟世卻是又惱又恨,他當然明白是劉浩然做的手腳,正要喝令屬下上來綁了劉浩然,卻突然覺得後腰多了一個硬邦邦的東西,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張寨主,不要輕舉妄動,否則我的傢伙可不認人了。”

正是跟着劉浩然一起來的馮國勝,他的聲音繼續在張濟世的耳邊響着:“張寨主,還有件事要跟你說,你的妻兒老小現在在我們手裡,你看着辦吧。”

張濟世回頭一看,發現劉浩然帶來的人真的少了一些,那個配着劍很倨傲的花雲也不見了,喉嚨不由一陣發苦,卻怎麼也說不出話來。

“我已經和張寨主商談好了,驢牌寨上下全體移駐虎頭山,張寨主,說兩句吧。”劉浩然轉過頭說道,他臉上的笑意卻讓張濟世不寒而慄。

張濟世艱難地吞了吞喉嚨,最後無可奈何地喊道:“我驢牌寨就此歸附劉統領,全體移駐虎頭山。”

張濟世的話一出,他那十幾個感覺不對的心腹看到寨主都已經就範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也不敢發難,只好隱忍了。

不多時,丁德興、胡海帶着人馬下了山,與劉浩然會合,裹着張濟世一家老小、三千驢牌寨寨丁和數十車糧食軟細,浩浩蕩蕩往虎頭山而來。而常遇春和傅友德等人帶着兩千軍士趕來,看到大勢已定,先緩緩撤回虎頭山。

馮家莊、驢牌寨先後歸附虎頭山,使得劉浩然和定遠營之名更盛,隱隱成爲定遠境內最大的一股紅巾軍。

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37章 戰東南(三)第66章 勇氣號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四章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13章 新四省第26章 渡江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94章 張定邊(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336章 西安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105章 武昌(一)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84章 越陳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16章 清澗山(三)第337章 紛爭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6章 桃園結義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40章 龍鳳二年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290章 鬥(一)第64章 初次會戰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51章 大婚第263章 誰勝誰負?(一)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131章 福州(二)第208章 丁亥日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26章 渡江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64章 初次會戰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301章 事後(三)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89章 亂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1章 風雲突變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83章 江州(二)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304章 南掌(二)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26章 渡江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94章 張定邊(二)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33章 南平(一)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127章 敗仗(一)第三章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279章 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