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夜話

定遠虎頭山,這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附近的百姓都知道,自從去年(至正十二年)四月有結義四兄弟率領數百青壯在這立寨起事後,這裡就成了方圓數十里的風雲中心了。他們先是結軍自練,然後四處攻打地主豪強的莊園,每次都能大敗民團。他們不但對老百姓秋毫不犯,還開倉放糧,頗得這一帶百姓們的擁戴。後來有不少綠林好漢陸續聞名前來投奔,一時風頭更盛,附近的豪強都紛紛逃到定遠縣城去了。

不過自從去年年底濠州被圍,虎頭山的好漢們就沉寂下去了,躲在山裡很少出來,而那些地主豪強們也在定遠縣城裡叫囂着,這些叛賊的末日不遠了。百姓們都在心裡祈禱着,求菩薩保佑這支包紅抹額的民軍千萬不要出事。

夜色已深,皓月當空,虎頭山的後山顯得異常冷清,一陣悠揚的口琴聲順着夜風慢慢地瀰漫在冷冷的月色下。琴聲輕盈飄忽,如同點點的螢火蟲,縈繞在每一個傾聽者的心裡。

等到琴聲完畢,在那裡站立許久的常遇春走了過去,拍了拍劉浩然的肩膀說道:“老四,又在想親人了。”

劉浩然回過頭來,臉上還帶着淡淡的憂傷,他勉強一笑:“是的,我今晚又想起了我的父母親和弟弟,皓月當空,更添思愁。”

“都過去這麼久了,四弟怎麼還放不下?”常遇春在旁邊的一塊石頭上坐下。

劉浩然嘆了一口氣卻沒有說話,他無法告訴三哥常遇春,自己的父母親和弟弟其實還活着,只是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裡。

“不要多想了,你不是還有我們幾個兄弟嗎?”常遇春的話讓劉浩然感到一股暖流從心底涌起。

“四哥,你吹得是什麼曲子,真好聽!”一行人走過來,藍玉蹦在最前面,儘管他不是結義四兄弟,但他總是仗着是常遇春的妻弟,大哥、二哥、四哥叫得洪亮,時間久了大家也習以爲常了。而在他後面走過來的正是丁德興、傅友德兩人。

“大哥,俘虜都安頓好了嗎?”

“都妥了,願意入夥的三百餘籤軍軍士和民夫被編入新兵營,明天開始按照我們的規矩操練。其餘的都發了盤纏放還下山了。只是幾十個傷兵讓人頭痛,只能放在醫護營裡儘儘人事看他們的造化了。”丁德興點頭答道。

“二哥,那些軍械都分配好了嗎?”

傅友德淡淡一笑答道:“已經分配好了,此次我軍繳得環刀三千把,長槍五千支,足夠大家分的了,只是黑漆弓少了些,只有一百五十張,箭矢千計。對了,還有羅圈新鐵甲十副,其餘皮甲數百具,不過太破舊了,只能勉強一用。”

“那就好!”這兩位兄長辦事,劉浩然自然很放心。

“四哥,爲什麼我們這個時候要打出自己的旗號來?那兩行字寫得可真是太好了,讓人忍不住熱血上涌。”藍玉突然開口插言道。

“去年年底我們爲什麼突然蟄伏不興?”

“那是因爲元軍包圍了濠州。”

“對,我們的力量還很弱,當時韃子的中書右丞賈魯率十萬大軍圍困濠州,我們離濠州不遠,要是鬧騰得太厲害,元軍分出一兩萬來攻打虎頭山,我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現在我們不怕他了嗎?”

“你的問題也忒多了吧?”常遇春有點惱了。

看到藍玉脖子一縮卻並不爲然,劉浩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不知就問,老五能如此好學,三哥應該感到欣慰纔是。”藍玉原本在童子營混得風生水起,已經不滿足於在一幫“屁小孩”中間混,磨了好久,才讓劉浩然把他調到常遇春的右營去了。而劉浩然也很喜歡這個伶俐的小子,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弟弟。

“二月,賈魯死於軍中,元軍恐怕會不戰自亂,到時只要濠州能攻破一點,元軍定會全軍潰散。而只要濠州圍解,江淮一帶的義軍氣勢會大盛,而元軍則氣衰,這個時候我們不乘機打響旗號,更待何時?”

“四哥說得正是!”藍玉不由地擊掌叫好,“我們這個旗號一打出來後,已經一傳十,十傳百,震動了整個定遠,這兩日已經有不少好漢派人來要求入夥。”

“藍玉說得沒錯,這些人中以張家驢牌寨和馮家莊勢力最強。”丁德興接着說道。

“張家驢牌寨?那家寨主對我們前倨後恭,恐怕沒有多少真心想歸附我們,只是怕我們趁勢並了他們。”劉浩然沉吟道。

“他們有三千寨丁,而且也是打着抗元的旗號,同室操戈,恐有損我們的名聲。”傅友德擰着眉頭說道。

“二哥說得是,驢牌寨我們只能智取。”劉浩然點點頭道。“驢牌寨,馮家莊,諸位哥哥,我們先取誰?”

傅友德和常遇春笑而不語,丁德興乾脆直言道:“四弟主意多,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藍玉在旁邊詐唬起來了:“驢牌寨有三千人,馮家莊只有千把人,我們先取驢牌寨,馮家莊定會聞風而附。”

“胡說八道,不懂就別亂說!”常遇春毫不客氣拍了藍玉一巴掌道。

“千軍易得,一將難得!馮氏兄弟雄勇多智略,俱喜讀書,通兵法,我寧可失三千寨丁,也不願意錯過馮氏兄弟。”劉浩然早就對馮氏兄弟做過調查,知道兩人絕對的人才,自然要招攬到手。

“對了,還有一件事,華雲龍不是曾經與郭子興郭元帥有過交情,讓他跑一趟濠州,說我們願意投在他屬下,只要有一個正式的名號就好了!我們也該藉藉濠州的風頭。”

“四弟,濠州諸元帥中郭元帥最弱,真的有必要投他嗎?”丁德興皺着眉頭道。

“弱?弱纔好,雪中送碳遠勝錦上添花。”劉浩然笑着答道。

本章是老曾修改時單獨劃出來的,情節兩頭不靠,只好單獨列爲一章,字數少了些,大家也就將就一下,後面的章節老曾不會這麼無齒了。呵呵。

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223章 伐蜀(一)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224章 伐蜀(二)第336章 西安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6章 渡江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337章 紛爭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12章 中樞(三)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6章 桃園結義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9章 濠州被圍第63章 準備第229章 梅花獎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262章 李存義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60章 談判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283章 嚴守慎第228章 白古國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1章 夜話第290章 鬥(一)第45章 吳國公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41章 治內政(一)第290章 鬥(一)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39章 我們和了吧第二章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289章 亂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60章 劉仁本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299章 事後第105章 武昌(一)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66章 勇氣號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99章 事後第181章 陝甘第128章 敗仗(二)第192章 家宴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291章 鬥(二)第108章 分省(一)第82章 江州(一)第301章 事後(三)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