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

李遵頊毫無知覺的被請進了議事大廳,看到塔海率領守將們與另一羣人正得意的看着自己,雖然並不認識那些人是誰,但是,李朱羅手中的詔書形制還是顯而易見,他頓時知道大事不妙。

“奉陛下的命令,處死篡權奪位的逆賊!”塔海一聲令下,幾名西夏武士抽出刀來,李遵頊尚未及反應,就直接被武士們當場格殺,血濺廳堂,他喉嚨裡發出一聲沉悶的吼叫,顫抖着倒在地上,還微微的在抽搐抖動。

李朱羅心中其實有點害怕,但此時卻還是得意的看着這幅不常見的景象,本來此事無需她親自來的,但她還是要親眼見證逆賊授首的一刻,多年的復仇大夢今日終於得雪,也無怪乎此時她百感交集。

不過,就在李朱羅離開這段時間,潘正糾集西壁囉乜、張公甫等人搶先宣佈廢黜李遵頊,但是卻依舊保留李安全的皇帝名號。

“嵬名安全和嵬名遵頊都是篡權奪位的逆賊,仁宗之後纔是國家正統,你爲何只廢李遵頊而放過李安全?如此一來,陛下豈不也成了篡權,講不通!根本講不通!”從西涼趕回來的李朱羅吃了一驚,立刻去找潘正理論。

“株連不能過多,李安全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西夏也經不住折騰,能少打擊一批人就不要砍更多的腦袋!”潘正大義凜然:“西壁囉乜和張公甫都是這個意見,我是做客人的,不好違背主人的意思。”

李朱羅氣得簡直要發瘋,但是隨後從陝西趕來的寧浪族大族長寧浪令謨卻支持潘正的意見,勸說李朱羅一定要小心謹慎。

一直忠心耿耿護衛李朱羅的寧浪、訛留兩大家族得到了做夢也想不到的巨大獎勵。兄弟子侄都成了夏國的顯貴人物。與此同時,在潘正的建議下,西壁囉乜、張公甫二人也執行了正確的策略,宣佈停止一切內外戰爭,結束征伐,兵士解甲歸田,並廢除了軍布交納,重新積蓄民力,讓百姓休養生息。

消息一出,萬民歡呼雷動,而由於之前的內訌,各大王公的力量也都削弱到了幾近忽略不計的地步,在潘正既往不咎的保證下根本無從抵抗,也只能紛紛同意。只有嵬名令公拒絕出仕,辭官歸隱,好在他也沒有什麼小動作。

西壁囉乜等人還是保留了一支常備軍,總數大約兩千人左右,並把各位王公貴族上繳出來的武器全都裝備上,成爲了西夏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此來保證新皇帝的位置穩固。

李純俶雖然天分不高,但好在聽話不張揚,也沒有鋪張浪費的壞毛病,當上皇帝之後,非常乖巧的對張公甫從善如流,這倒是讓潘正和李朱羅非常放心。

這段時間裡,李朱羅也漸漸消了氣,大族長的話確實有道理,西夏已經經不起再三折騰了。看着故國恢復了繁榮面貌,百姓們齊聲賢頌恩德,皇帝也對自己的忠貞連下褒獎,獲得了中興府城北的一處府邸,並且皇帝下令他這位侄女可以不經稟報就進入皇宮,甚至個人事務也經常與之商量,這樣的榮寵更讓李朱羅心花怒放,深感自己成爲了祖國的重要人物。

前前後後忙了十二三日,形勢日漸穩定,李朱羅沒事的時候,就在自己的新家裡做些尋常女子的手工活,這讓偶爾前來的寧浪大族長大惑不解,不過隨即他就微笑起來:

“殿下過去十數年來一直爲國家分憂,前後奔波辛苦,現在賴祖宗神靈護佑,終於匡正社稷,謀國已畢,應該謀身了,殿下也在考慮這件事吧?”

一說這個,原本頗爲幹練果斷的李朱羅臉頰也生起紅暈,但片刻之後就點了點頭:“如果能使兩國和睦,我在所難辭!”

族長笑着點了點頭,但眼睛裡卻抑制不住一點失落,可是李朱羅根本沒有注意,她現在已經開始編織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但也就是在第十三天,形勢已經穩定,潘正與西壁囉乜等人當着中興府青銅寺祖師的面指天爲誓,發誓西夏與大金絕不再互相侵伐。隨後,他就宣佈辭別,帶着騎兵向東進發,直奔延安府而去。

李朱羅知道自己現在留不住潘正,他們各自都有事情要忙。然而,送行還是必要的,望着潘正的臉,李朱羅又是歡喜又是擔心,她真的希望兩國之間永遠和平,並把她與潘正之間的情誼化作兩國之間永久的友愛。

“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前方戰事緊。”潘正已經上了馬,李朱羅盛裝出來相送,走到潘正馬前,制止了潘正下馬的動作。

早有一名侍女端上來一個木盤,裡面裝着兩杯酒:“潘官人,但以清酒一杯送行,祝官人永遠健康!”

潘正一飲而盡,李朱羅有些不捨的拍拍馬:“你要再回來。”

回去的路可就容易多了,沿途的西夏大小城鎮已經得到命令,幫助騎兵們補充,還派出嚮導爲其帶路。騎兵們奔馳的很快,也收攏到了沿途消息:僧虔和許國已經動員了全部軍隊,並親自率領部分精銳在西夏邊境嚴陣以待,一旦潘正這邊有任何不測,他們都將用最狂暴的手段爲主帥復仇。

而臨洮府大軍得知西夏已經趨於穩定之後,也遵照潘正的命令,全軍開拔向東,準備參與河東方面的大戰。

從頭到尾,朝野上下卻完全被矇在鼓裡,根本不知道潘正已經代表金朝與西夏締結了合約,完顏珣最近在朝會上還在與羣臣討論今年冬季如何防被西夏人的侵略,併爲此頭疼不已。

不過還好,陝西方面只要能夠湊足糧草,大家相信完顏合達完全有能力阻擋西夏軍隊的騷擾,在河北,高俊也正在率軍北伐,似乎有些成效,今年冬天不必擔心蒙古人渡過黃河了。

但是千說萬說,不該提起高俊此人。完顏珣此時正處於極度的失敗與焦慮當中,他確確實實的知道了高俊不但發動北伐,而且已經完全不再聽從朝廷節制,自己連發四道金牌,高俊卻是一味推衍塞責,絲毫沒有立刻班師回山東的意思。

完顏珣意識到自己果然看錯了人,真不知道高俊是將他的野心掩飾的很好,還是人會慢慢變化,但無論如何,完顏珣心裡都清楚,高俊背叛將帶來滅頂之災。

思緒回到七年前,完顏珣心亂如麻,從龍功臣們一個個變成逆臣,讓他苦不堪言。

第十六章 豬(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章 糧(下)第六章 貓(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尾聲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尾聲尾聲第七章 牛(上)無標題章節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六章 貓(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尾聲尾聲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