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

太平軍共計兵分四路,其中最西一路爲主力,總兵力三萬人,他們從邯鄲出發,西過武安縣,北上過綦村鎮沙河後趕赴邢州西北方面,在此地重新進入河北平原,在內丘梁園一帶截斷敵軍的交通線,切開邢州和沃州的兩坨敵人,先吃掉離太平軍較近的邢州一步。

叢方印率領的太平軍兵馬五千人自邯鄲出發,在臨洺鎮過洺水,沙河前線正面對敵。

唐太平率步兵三千餘人,從邯鄲縣向東北方向攻打明洺州,之後北上雞澤平鄉一帶,從東翼威脅敵人。

最難的應該是白長年,他本來是李銘進軍真定之後,被下令留守在懷孟的人,但是高俊用靳新江替代了他。

白長年要率領四千經過挑選的步兵從邯鄲縣出發,沿着最外圍的平安鎮一帶北上,要求以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行軍,快速抵達鉅鹿一帶,與主力一起截斷敵人的後路。

之所以把這個任務交給白長年,高俊還是想起了去年秋季演習當中他那次漂亮的長途行軍。白長年雖然臨陣對敵的本領不算很強,機變不如從方印,勇猛不及賀萬歲唐太平,練兵則不如榮耕哲,但是能將上千軍馬拉出極高的速度,又能保持其肅靜,在進攻當中可以作爲一隻隱蔽的匕首使用。

在這次戰役當中,最西面的纔是主力,而東出的三路都只是偏師而已,這三路片是要大張旗鼓,在洺水一線製造出聲勢來,掩護太平軍主力的迅速前進。

對於高俊來說,就算是主力被敵軍發現意圖也不要緊,西路軍背靠太行山行動,就算蒙古人知道高俊的企圖,也只能在正面攔截,決不會有任何出乎意料的舉動,他們馬匹的四蹄是幫助不了什麼的。

隨着悠長的號角聲,太平軍主力部隊出發了,從邯鄲到武安只用了一天。之後的路程雖然在山脈之餘,有些高低起伏,但太平軍一直保持着高速行動。

這和太平軍成熟的後勤是分不開的,小地之戰後,太平軍完全控制了開州一帶,也建立了相應的補給線,胡光祖爲此殫精竭慮,成功的利用了河北舊有的水路,以黃河岔流爲主幹道,河北各運河爲支線,高效率的補給了位於河北西部漳河流域的主力兵團。

在整條線路當中,只有武城到淇門一帶尚需陸路運輸,太平軍動用了上萬牛馬來完成這一過程,補給效率比舊宋軍可要高出許多。

何志也親自坐鎮相州,準備在此地建立太平軍政權,發動當地民衆支援軍隊,有了這一穩定的後路,太平軍北伐將會更加堅實。與此同時,對相州的經營還可以防備南邊的金軍有所動作,根據高俊最新得到的消息,完顏珣已經派慶山奴率領大軍鎮守衛州。

他沒有聽到紇石烈志那段虎狗豬的精闢論述,但是也對完顏珣這一神奇的用人策略感到可笑,國家都要滅亡了,還在那裡一個勁的計較裡外親疏。這個國家究竟是怎麼了?高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一定是體制問題,金朝或成最大輸家。

至於來催促高俊班師的那位郎君,早就被三言兩語對付過去,戰爭一旦開始,就絕無半途而廢的道理。

太平軍將士風餐露宿,僅用了六天時間就抵達了預定位置,此時,木華黎和他的主力軍團還在邢州一帶休整,這些部隊都是前不久剛剛南侵失敗的蒙古軍,共計四萬餘人,其中三萬駐紮於邢州,還有些兵馬駐紮在沙河、任縣等地。

直到高俊出征第四日,蒙古人才發覺在他們正面大張旗鼓的各路太平軍並非敵人主力,真正的太平軍重兵兵團事實上是最偏西,走的是最不利於大軍機動這條道路的敵人。

此時發現倒也尚不爲晚,蒙古軍隊立刻從邢州出動,在沙河沿線對敵,太平軍早已經主力抵達邢州西北部,並且在當地建立了可維持一個月的補給據點,這時間對於一場大戰來說已經足夠了。更何況,以太平軍目前的實力,就算打不贏,想走,蒙古人也攔不住。

不過,在大戰之前,高俊還要見幾位故人。

得知太平軍主力北上,還在臨城內丘一帶活動的榮耕哲送來信函,引一支隊伍前來與主力會合,這支兵馬衣甲凋敝,軍糧短缺,依舊打着殘破的紅旗,穿着幾年未換過的赭紅色衲襖,看到高俊之後,都忍不住放聲大哭。

爲首的兩個人高俊再熟悉不過了:“張林,李澤,你們把忠義軍帶過來了嗎?”

“忠義軍全軍還有兵將四千餘人,如今歸入太平軍麾下,這是名冊,請太尉收下。”

而李澤卻拿過來一個很大的口袋,裡面裝得滿滿當當,既有紙張書信,也有磚頭瓦塊,讓高俊有些疑惑。

“贊皇縣守衛期間,彭帥答應全體軍兵,讓大家把心願都寫下來,日後如果能有生路,一定會還大家的願,如果他身死,就將這些帶到太尉府上,太尉也一定會答應大家的。”

“不用看,我全都答應。”高俊立刻這麼回答,但是李澤還是高高的舉起第一塊瓦片,請高俊過目。

這名士兵不會寫字,但他畫的畫高俊很清楚,一間房子,一塊地,一頭牛,在家裡的老婆孩子。

這就是士兵們的期望。

幾千名忠義軍士兵跋山涉水,投入高俊麾下,張林帶領全體士兵向高俊請命,願意加入太平軍,幫助高俊打垮木華黎。

“這不是加不加入,我不接受忠義軍加入太平軍麾下。”高俊這一句話就讓大家懵了,但他卻自顧自的走到張林旁邊,一下子扯下了忠義軍的紅旗。

在衆人的驚呼聲中,高俊又走回陣中,扯下了太平軍的黑旗,將兩塊布疊到一起,擰了幾圈:”忠義軍和太平軍,都是在一片地方產生了,走的也都是救國救民的路,雖然方法上略有不同,但最後還是要殊途同歸,儘管我們曾經打過仗,但如今兩軍合一!”

張林還有些不知所措,李澤已經明白了,高俊的意思是,忠義軍並非作爲一部分加入太平軍,而是太平軍忠義軍結合成新的軍隊。

高俊的考慮這件事有幾年了,最近纔剛剛下定決心,就讓代表着秩序穩定和增長的黑色與代表熱情平等和正義的紅色結合到一起,讓忠義軍和他們所代表的民衆的反抗精神和太平軍所代表的理性的政治架構結合到一起,讓中原百姓爲了擺脫全國家全民族困境而用不同方式持續戰鬥,最後走出兩條道路的光榮軍隊結合到一起。

新的軍旗已經決定了,黑紅二色沿對角線佈置新的軍號也已經決定,高俊只給了一個字:光。

德主其上,謂之曰光,希望這個名字能帶來美好的結局。

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尾聲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章 羊(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尾聲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尾聲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八章。鼠(下)尾聲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