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

彭義斌在前兩天的戰鬥當中受了炮傷,已經不能親臨前線,聽到這個消息,他震驚不已,費力的用那隻還好的胳膊翻過身:“現如今城外還有多少大軍?”

“一眼可見,再也不是無邊無際了。”

張林、聶敢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有些擔憂的問:“這是敵人的誘兵之策吧?”

“贊皇危在旦夕,一日之內就可破城,何必用此策?一定是高俊在南邊擾亂了勢頭,蒙古人不得不分兵對付他。”彭義斌長嘆一聲,但是這嘆息卻並不均勻,中間有不少雜音,這是肺受了重傷的表徵:“有時候我也暗自在想,高俊會不會豁出命來支援咱們,現如今看來,事情確實如此,向西突圍至太行山中,正是時機。”

“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遲!”李澤聞言大喜:”我這就立刻吩咐弟兄們做好準備,大帥,我叫士兵們做一副擔架擡着你。”

一瞬間,彭義斌的眼睛有些發亮,但很快就重新黯淡下去:“算了,我已經不行了。”

“大帥說哪裡話,咱們都是有日子征戰的人,什麼樣的彩沒掛過,這次不過是個被鐵西瓜擦了個皮,怎麼就說不行了呢。”

彭義斌勉爲其難的咧嘴笑了一下:“有擔架的話,就把士兵們寫下的願望帶上,我說過,就算我不行了,高俊也一定會還大家的願,你們有誰能活着的話,一定要把大家的心願帶到高俊那裡去。”

這下大小將領們可都不幹了:“大帥,你要是不走的話,我們就都不走!”

一番苦苦爭論之下,彭義斌終於點點頭:“那好,我跟你們走。”

突圍的戰鬥非常激烈,大家齊頭並進,彷彿出籠猛虎一般,終究讓他們撕開一個口子,想辦法衝了出去。

“好險哪,大帥,咱們可算衝出來了!”李澤吩咐士兵們仔細擡着大帥的擔架,但剛纔還是顛簸不止,這讓他頗爲憂心,大帥的胸口已經受了重傷,這一通顛簸下來,甚至可能直接要命。

但是,彭義斌的被子始終蓋着臉,一直安安靜靜的,李澤嚇壞了,衝上來掀開被子,卻猛的呆住了。

“頭領,是大帥這麼吩咐的,他說,他受了什麼傷自己清楚,不能拖累大家行動,現如今,聶頭領還在城內照顧他呢。”

張林、李澤等人面面相覷,不約而同的沉沉嘆了口氣。

蒙古人削弱包圍,理由和彭義斌預測的一模一樣,高俊引起了更多的連鎖反應,蒙古人開始調集兵力阻止高俊,因而削弱了對贊皇縣的包圍。

估摸着彭義斌差不多也應該趁勢突圍了,高俊收攏兵力回到開州,太平軍的戰事告一段落,之後將會有一個月的休整時間,決戰在即,這是起跳前最後一次下蹲。

對於高俊來說,這也是令人悲痛的日子,何志也從山東那邊來信,得知阿虎陣亡的消息,小冷痛哭流涕,幾近昏厥。

“和自己的父親爲敵,心中何忍,親手弒父,那是對世間沒有半點留戀啊!也許這段時間我太苛責他了。是的,他做了錯事,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如果他拋棄的不是小冷,而是隨便一個女人,我會這麼生氣嗎?”高俊不停的在詢問自己,但是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晚上,靈堂,阿虎的屍首明天就準備下葬。鬼使神差的,高俊上前檢查了一下,準備給阿虎再收斂收斂。

片刻之後,他步履匆匆的離開了靈堂,又過了一刻,陳郎中急匆匆滿頭白汗的趕來,高俊一臉冰霜的看着他:“這事情是你隱瞞的?”

陳郎中先是裝作茫然不知的樣子,但片刻之後只能無奈的點點頭:“這也是沒辦法。”

“是不是當初在壽張縣受的傷?”

“沒錯,他帶着小冷突破石抹明安的包圍,衝進太尉的十數裡大寨裡,就是在那個時候受的傷。”

“所以他才離開小冷?”

“那還能有什麼辦法?”

高俊沉默了片刻:“那好吧,你先回去。”

門輕輕的合上,高俊痛苦的埋住臉。

大約過了一刻鐘左右,王澮突然來了:“我看太尉找陳郎中來,心下疑慮,特意過來探視一番。”

“原來如此,王先生掛牽了,我沒事。”高俊輕輕嘆口氣,望着眼前的油燈:“王先生,聽說黃帝有四張面孔,分別面向東西南北,所以知天下之事。”

“荒誕不羈之事,怪力亂神之語。”

“是啊,沒有人長着四張臉,也不可能通曉所有的事情,如果我能對根據地上下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咱們早在三年前就能打進中都。可是啊,人都會被矇蔽,而且身居高位者往往被矇蔽的嚴重,他們卻自以爲得意,總覺得天下盡在掌握之中,長久這樣下去,就會滋生腐敗,無怪乎那麼強盛的大王朝,竟然被一個蕞爾小邦打翻在地。”

“太尉在說什麼?”

“我在說,我現在手上有很大的權力,掌握着數百萬人的生殺予奪,但是,這權力與其說是我爭到手中的,倒不如說是通過我的努力,百姓們纔信任我,交給我的,這些權力本都屬於百姓,借我使用一下而已。”

王澮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了,高俊以前也路過一些類似的思想,甚至比今天更加有條理,但是卻沒有今天這樣感情真摯。

第二天,阿虎的葬禮如期舉行,高俊親自參加了儀式,表情肅穆。也就是兩天後,離墓地不遠的地方,高俊立起了一塊巨大的“借政碑”。

“要永遠記得,我手中的權力是通過自己的表現,是通過全根據地機關上下的努力,全太平軍將士的浴血奮戰,得到百姓的肯定,才借給我行使的。這權力並非天然屬於我,總有一天,也要交回到大家的手裡。”高俊看着石碑,有些黯然的搖頭:“知道一千年之後的事情就自鳴得意,以爲天下無對,我真是錯的離譜。”

就在借政碑樹立的當天,高俊卻意外的看到了李驍奇,他只在開封呆了不長的時間,就急匆匆的返回來了。

“你怎麼回來的這麼早?”

“開封方面有緊急消息,完顏珣已經下令各路金軍回撤!”李驍奇跟隨高俊很久,在措辭上早就和高俊完全一致。

“他害怕了,害怕未知的風險,寧可蝸居河南。”高俊冷笑一下:“德不配位。”

不過轉過頭來,高俊也有些奇怪:“,你怎麼會得到這個消息?”

“太尉,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這居然是郡主傳遞給殷敏的。”

高俊確實不敢相信,真寧郡主通過人際關係打聽到殷敏並不奇怪,但是她主動爲高俊傳遞消息,這確實讓人感到費解。

開封城內的邢王宅,郡主同樣憂心:“哥,高俊會相信嗎。”

“我想是會的。”守禧也有些黯然,出神的望着牆上掛着的富春山水。

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尾聲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尾聲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尾聲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