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血鐵(下)

更令人心碎的是幾天之後陸陸續續回去的尋親大軍,當他們得知發生礦難後,忍痛拋下了剛剛出苗的田地,全家一起搭車乘船,甚至步行趕來。然而,在此處能見到的也只有親人殘缺的遺骸,正是夏季,不可能將屍骨帶回去安穩的埋葬,只能在工廠附近火化,然後將骨灰帶回故鄉。

高俊去見過那些帶着親人骨灰還鄉的人們,他們往往是全家老少一起來的,爲了趕到沂州,甚至不得不變賣家產,此時卻只能空空的張着一雙流乾了眼淚的眼,穿上麻布做的喪服,孩子們還在悄悄地抹眼淚,而長輩們已經根本沒有了悲喜表情,枯瘦得像爪子一樣的手抓着骨灰罈子。

所有的喪葬費用由根據地中央機關支付,除此之外,高俊也開始擬定第一個職業工傷的賠償機制,由於中央大員已經陸陸續續趕到沂州附近,這場討論可以直接就地進行。也就是在會議當晚,當翟呈信和他領導的司法院又拿出一份又臭又長的報告,準備在三年內修訂完這份條例的時候,高俊終於忍不住咆哮出聲。

會議到此不得不中斷了,僅有的四五人還是到旁邊的小隔間去參加討論,拿出了一個臨時方案,由中央撥起了相當數量的金錢來做賠償。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稅收豁免等政策。具體的賠償方案,由流泉院的鄭迎負責籌備,中央財政要出錢,官營的煤鐵廠本身也要拿出一部分錢來。

高俊也向翟呈信道了歉,並且再次懇請司法院能夠加快速度,在半年之內拿出一個大體通順的方案來,至於具體的細枝末節的問題,可以容稍後再進行討論。

災難發生後的第四十一天,高俊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煤礦工人李普漢,在今年元旦的時候,他還邀請此人作爲煤礦的傑出代表來到軍民元帥府,與高俊共飲慶功酒,當時煤礦工人們向高郎君保證,要繼續努力,爭取煤鐵產量翻番。

正是因爲高俊這不負責任的生虛火,工人們過於追求產量,而忽視了自身的安全,當高俊看到李普漢的時候也吃了一驚,這個當初意氣風發的鋼鐵漢整個臉都扭曲變形了,爆炸的時候他就在煤場附近,灼熱的煤炭和鐵屑直接打在臉上,讓他幾乎毀了容。

而且,他的左邊袖子空空蕩蕩的,走路的時候還有些一瘸一拐,至於身上的傷,即便不展示出來高俊也能想得到,原本健壯的工人現如今瘦得像麻桿兒一樣,難以想象這些天來他遭遇了怎樣的痛苦。

某種程度上,李普漢還算是幸運的,很多工人直接被灼熱的煤炭埋起來,清理出來的時候已經渾身焦黑。

高俊看到他,頓時喉頭哽咽,想說話卻有些說不出來,這次礦難,高俊自己責任重大,甚至可以說罪行滔天。

看到高俊沒說話,李普漢往前走了兩步,臉上的肌肉一陣抽搐,還沒有完全結痂的傷口抖動着,突然給高俊跪下了:“太尉,俺們對不起太尉啊,這好好的煤鐵廠,太尉造出來這麼大的產業,就讓我們給燒光了。”

高俊的眼淚一下子又繃不住了,在這種極度的情緒當中,在衆目睽睽之下,高俊舉起手來,噼噼啪啪狠狠的臉給了自己十幾個耳光。

“太尉,別這樣太尉!”人們趕緊上來拉住高俊,此時高俊緊咬牙關,哆嗦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好半天才對李普漢說:“這件事不怪你們,怪我!”

礦難已經過去了快兩個月,報紙也進行了大範圍的報道,這段時間,全根據地的關注中心都在南方的沂州,高俊和何志也兩個人天天泡在救援第一線上,與救援工人們同吃同睡。

終於,最後一輪清理工作已經基本進行完成,看着何志也餓瘦了不少,小雙心疼的不得了,想趁着這個機會給何志也做些好的,特意討教了一番,做了四個紅燒獅子頭。

趁着整體工作告一段落,已經不那麼緊張的時候,小雙把獅子頭送到了何志也桌前:這兩個月,何志也幾乎都沒沾葷腥。

然而,小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看着眼前燒得通紅,掛着醬汁的肉丸,何志也的臉色急劇變化,突然把手按在嘴上,止不住的要嘔吐出來。小雙在心底大呼自己糊塗,趕緊要拿帕子來,就在這時,更讓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

何志也突然用手抓起,還冒着熱氣的獅子頭,張開嘴往裡面塞,嘔吐出來的混合物與剛剛咬碎的獅子頭混在一起,噼裡啪啦的落在桌面上,可是何志也卻像個瘋子一樣,用手把碎肉與胃液的混合物撈起來,不顧混合的汁液從手指縫間淋淋漓漓的落下,又塞回嘴裡,邊吐邊吃。

“何先生,你要幹什麼,何先生。”小雙嚇得幾乎失態,衝上來扶住何志也的肩膀,可後者卻嚎啕大哭起來,剛剛塞進嗓子眼兒裡的碎肉又幹嘔了出來,淚水順着眼角滑落。混合着嘴角的殘汁剩湯落到桌上,又被他用手劃拉着往嘴裡放。

人最傷心的時刻莫過於此。

幾天後,工作機關陸陸續續的返回齊州,根據地形正逐漸恢復常態。九月初一,全根據地工作會議照常召開,何志也與高俊先後做了長達一個時辰的報告。

讓人吃驚的是,平時都穿着太平軍軍服的高俊此次居然穿着二品大員的官服,紫袍玉帶,配金魚符,鯊皮書袋,戴貂蟬冠。他歷數了根據地過去幾個月內遭遇的各種挫折,並且總結說,這是由於領導者不肯穩紮穩打,急於求成導致的,對於這個問題,高何二人應負有完全責任。

說吧,高俊突然摘下貂蟬冠,側身讓開主講席,向所有的人低頭謝罪:“都是高某無方,以至於根據地軍民百姓受苦。”

君辱臣死,在座的官吏們哪個受得起這個,大家紛紛離開座位,也全都跪伏在地上:“太尉,這是我們的錯。”

在損失了六萬斤白銀之後,高俊暫停了公開的銀幣鑄造計劃。也拿出一部分經費來重修煤鐵廠礦,要建造一個規模稍小,但是經驗充足,安全性有保證的工廠。

其他各項工作也全都進行停擺重整,以排除隱患,控制發展速度,避免過於激進。高俊與根據地的高級幹部們在連續開了兩天的會議之後,認爲現在依舊是大有可爲的時機,雖然遭遇挫折,但不應該延緩對蒙古用兵的速度,最後決戰依舊定於明年。

大家要擺正心態,讓工作重回正軌,在決戰前最後一年裡咬牙堅持積攢軍備,爲爭勝河北做好準備。

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尾聲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六章 貓(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尾聲第一章 北?南?亂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七章 願(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尾聲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