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

劃車弩需要十二名士兵操縱,一次可以打出12~16枚沉重的弩箭,足以將披着戰甲的具裝戰馬打成碎片。然而這東西畢竟過於笨重,而且拆卸不便,也很難及時調整方向,因而使用環境過於苛刻。

眼下蒙古人託大,正是絕好的機會,六架劃車弩已經就地展開,軍兵們用木錘將用來固定的木樁打好,另外一羣軍兵已經開始準備上弦。

“中捷,你對這種弩箭很熟悉啊。”高俊叫着林一舟的字,而後者拱手答道:“末將在泉州的時候,曾經用過這些弩箭,泉州是通商大港,也有些海外奇人,當年有一些阿剌蕃人獻給朝廷改進弩機的圖紙,我們福建左翼軍近水樓臺先得月,奉命試過,果真力道要比原來還強。

不過眼下沒工夫回憶南宋的貿易史了,六架弩車已經完全擺好,軍兵們哼哧哼哧的上了弦,太平軍埋伏在北清河舊大堤後面,距離現在的河岸有數百步之遙,這個距離對於弩機來說根本毫不費力。

參與本次突襲作戰的四個步兵旗已經完全準備好,他們擺成了並排的四個方陣,中間留出了寬闊的過道,以便李銘的騎兵在其間通過發動衝擊。

太平軍深知,如果在弩擊結束之後再發動衝鋒,敵軍就有時間重整。所以,太平軍採取了極爲冒險的弓弩與戰兵的協同——步騎兵立刻向前發動進攻,等到雙方快要接觸的時候,才讓劃車弩拋射巨型弩箭。

臨時用木頭構建的指揮台已經架好,斡脫領高俊登臺,即便是在大堤後面,蒙古人也發覺到這面有了動靜,不少人開始好奇的向這邊觀望,有機靈的人已經趕緊騎上戰馬,打算過來看看情況。

高俊口頭下達命令,旗隊立刻搖起令旗,十六面步兵都隊旗同時樹立,太平軍邁着雄壯的軍步,向河岸邊發動進攻。

在經歷了那麼多戰鬥之後,太平軍步兵已經成了縱觀全球也很難忽視的強大力量:他們以長槍兵爲主體,刀盾兵、弓箭兵爲輔,巨盾、大槍、短兵以及各類破甲武器廣泛裝備,盔甲精良,訓練有素,軍官們都是賦予指揮才能和具有豐富戰場經驗的人。

太平軍步兵的口令和戰術動作都經過多次探討研磨,打造的相當精熟,大量原本屬於金軍和宋軍的優秀中下級軍官參與了太平軍的建設。太平軍步兵們沒有經過毀滅性的打擊和重建;也沒有在和平中放縱過自己;沒有過解散的日子和反覆徵召的情形,所以軍隊作風流傳良好,老兵與新兵之間傳承清晰,戰友之間具有很高的默契。

軍使們開始敲擊木柝,催促軍兵們前進,所有人都踏着整齊的步伐,向河岸邊聚攏過來。

李銘的騎兵跟在後面,相比於強大的太平軍步兵,騎兵部隊創立時間較短,雖然經過刻苦鍛鍊,但依舊不是一支成熟的力量。

但是太平軍所有的軍官都清楚,想要把蒙古人趕回草原去,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是不可能的,儘管李銘的騎兵微弱,但依舊是全體太平軍高層的心頭肉,既要寵着護着,防止他們遭到嚴重打擊,與此同時又要儘可能的爲他們創造戰鬥的機會,讓他們增長經驗。

高俊站在高臺上,觀察着前方的情形,太平軍步兵前進嚴整有序,速度也很快,趕在敵軍未能成陣之際就已經逼近了對手。

也就在這個時候,高俊下達命令,林一舟將令旗狠狠一揮,12架劃車弩發出了巨大的聲音,已經被壓迫至極的弩弦瞬間拉直,將上百枚沉重的弩箭扔了出去。

要知道,劃車弩的弩箭可相當於一支短槍。

不得不說,林一舟擺弄這些東西確實有些道行,上百枚弩箭基本上均勻的散佈在蒙古軍陣之中,倒是也有一些偏離的,但是問題不大,最危險的一個幾乎是落到了張大春他們旗的腳前,軍使隨即大聲的喊起口令來,避免軍兵們慌亂。

站在後排的軍典沐白趕緊走快幾步去查看一下,沒有人受傷,大家的心情還算平靜。

相比而言,蒙古人則是被這一通亂箭打蒙了,以至於剛剛略微有些成型的陣型一下子又慌亂起來,有些人想要回身去拿盾牌,卻發現運盾牌的車還沒有過橋,咒罵聲響成一片。

倒是也有訓練有素的蒙軍,大約有上百名蒙軍騎兵在一面旗幟的引領下向太平軍步兵發動了衝擊,但是他們還沒有闖到敵軍的跟前就被加速的李銘騎兵攔腰截斷。僅僅有二十多人抵達了步兵陣前,這點兒人絕對沒有辦法衝開步兵的陣線,他們慌亂的左右遊走,想要尋找破陣的機會,擾亂太平軍的步兵陣線。

幾名旗指揮揮動起各自的旗幟,上百名步兵組成遊軍,開始衝上來圍殺這二十多人。

外圍騎兵的對抗極爲激烈,太平軍騎兵盔甲厚重,比起準備不足的蒙古騎兵來佔據了優勢,但是還是打得很艱難。

弓馬嫺熟的蒙古人確實不是輕易能對付的,他們發覺事情不妙後迅速脫離了整個陣線,開始用他們熟悉的騎射試圖擾亂太平軍騎兵。

這種戰術確實短時間內有些效果,太平軍騎兵遭到敵軍的騷擾之後有些不知所措。在開戰前,關於蒙古遊騎兵的戰術曾經被反覆提及,大家都知道浪費馬力去追趕敵軍的騎射手是自討苦吃,但是,不斷有羽箭砸到自己的盔甲上還是很可怕的事情。

更何況,蒙古人中也有不少優秀的硬弓手,他們的弓力很強,甚至可以射穿盔甲,已經有三、四個人受了傷。

就在這個時候,高俊揮動旗幟,軍樂隊立刻吹響號角,大鼓按照預定的節奏猛烈的響了起來,正在前進的太平軍步兵方陣突然從並排的四個方陣組成大橫排,吶喊着向前衝了過去。

發覺敵軍有圍殲的企圖之後,這些蒙古騎射手們選擇了明哲保身,他們立刻收起弓箭,策起戰馬向遠處逃去。

河岸邊的戰鬥還在繼續,剛剛被搬運到北清河南岸的物資被點起了火,濃煙滾滾直逼天日,河北岸的蒙古軍徒勞的大聲呼喊,但是沒有什麼作用,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兩三千名蒙古軍士兵都被趕到了河裡。

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尾聲第二十章 匯(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章 劫(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五章 貓(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尾聲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八章 牛(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尾聲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