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

秋風陣陣,天高氣爽,也古在中都城南建春宮跟隨石抹明安時,遇到了一位熟人。

“石抹明安將軍,快看哪,那不是狐狸一樣狡猾的劉伯林嗎?”

也古的眼神很不錯,那個鬚髮漸白的老人永遠掛着微微的笑容,看上去就是老謀深算的樣子,正是劉柏林。他和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青年一起策馬過來,向也古王子和石抹明安元帥行禮。

“劉伯林,我聽得傳聞,你們大同府地界打得不順利,人馬多多的折損了?”

“王子的消息很靈通,不過我們已經得到消息,金人將金太祖的御容從西京中千了出來,很明顯,這座城池到此爲止了。”

“御容怎生勾當的有?”

“就是皇帝的畫像,所謂容就是容貌,而御是皇帝使用的東西。”

“俺等沒與長生天庇佑福分的有,阿勒坦汗何等模樣長的也未曾得覷着,好生想看一回。”也古轉向另一面:“這個少年有根腳的好漢看似,小廝的不是。”

“這是我的孫子劉嶷,孫兒,還不快見過王子。”

那個少年眼神炯炯的看着也古,大大方方地行禮:“末將叫劉嶷,王子也可以叫我的綽號劉黑馬。”

“黑馬,你着實與健壯的兒馬的一樣看來,想必也勇猛漢是的,你有蒙古名字也無?”

“小人不曾取得蒙古姓名。”

“不痛快,漢人的名字念得難者。”

“那就請王子爲我的孫子取一個名字吧。”劉伯林當機立斷,石抹明安也笑了起來。

也古一下子顯得有些侷促不安:“劉伯林的蒙古大將是的,我後輩的是,取名的擔當不該與我委付了。”

“王爺,就起個名字吧。”石抹明安也如此勸道。

“那就,也可禿裡吧。”也古靈光一現,從箭囊抽出一支箭:“這箭大汗賞賜者,爾且拿着,做也可蒙古箭般勾當。”

一衆人笑起來,慶賀劉嶷有這個蒙古名字。

“石抹明安將軍,本來大汗和父親打算讓我跟着哲別將軍去遼東,對付完顏鐵哥和蒲鮮萬奴。那裡的仗輕鬆,還能立下大功勞,但是我決意要到河北來,你可知是爲什麼?”和劉伯林話別之後,也古鬆了口氣,用蒙古語和明安交流。

“王子是想報去年在山東的一箭之仇。”石抹明安的契丹和蒙古語都相當流利。

“你說的不錯,那個叫高俊的人殺死了我最寵愛的那可兒朵豁歹,這對一個蒙古貴族而言是奇恥大辱,我絕對不能善罷甘休。”

“這樣的機會就在我們面前,我的王爺,請你隨我來。”石抹明安與也古回到大帳。明安攤開地圖,也古雖然有些吃力,但勉強也能看得明白。

“王爺,這裡是中都城,現在已經被大汗的軍馬團團圍住,完顏珣他還想要派兵解救他的首都。敵人的援軍分爲三個方向,一個是從西京那邊來的,現在已經被劉伯林所摧垮。另外兩路援軍分別從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來。”

也古大概看明白了石抹明安的意思,用手指着地圖說:“我們去年一直在攻打的運河沿岸,大致就是東路援軍的位置。”

“王爺真是睿智,河北西路的援軍在真定府集結,而東路援軍想必在清滄集結,每一軍都有數萬人馬、大量的民夫以及用船裝載的糧食。他們想要利用我軍不擅長水戰的特點,將這些運載糧食的糧船運進中都城。”

“簡直是白日做夢。”也古回答說:“我們的騎兵可以摧垮他們的軍隊。”

“正是如此,大汗已經委派人馬,準備分別對兩路敵軍下手,木華黎將軍負責西路,者勒蔑將軍負責東路。也古王爺,您打算跟隨哪一路呢?”

“這還用問嗎?我會跟隨者勒蔑將軍。”

“您盡情的去報仇吧,別忘記了這仇恨也有我的一部分。只可惜我不能和您一起去,現在我們還要圍困中都,大汗陛下、您的父親還有別勒古臺王爺都來了。中都守不了多久了。”

“那太遺憾了,不過,我也很遺憾看不到阿勒坦汗都城陷落的壯景,我還有很多有關漢地的事情想向您討教。”

“王爺,我的智慧不足以教導尊貴如您的人,但是我倒是可以向您推薦一位新的老師。這次南下,大汗希望你們去尋找一位得道高人,他的智慧足以讓衆人景仰。”

“您說的人是誰?”

“長春道人丘處機。”

“這是位怎樣的人物?”

“他是地上的活神仙,是知曉古今前後事項的高人,甚至有傳言說,他有長生不老之法。”

“長生不老之法?”也古有些興奮的問:“他真的可以讓我們的大汗長生不老嗎?”

“這件事你要問他本人了,他是道教龍門派的領袖,應該住在山東,他的師弟王處一是阿勒坦汗的座上賓。”

已經不需要更多的介紹了,一聽到長生不老四個字,年紀輕輕的也古也不由得心馳神往。

“讓您的那可兒們準備好吧,這次南征有的是戰功可以拿,王爺也到了可以指揮軍隊的年齡了,不能只有十幾個那可兒跟着,應該爲自己的手下掙一份戰功,他們的功勞越大,王爺的軍隊就越多。”

“明安將軍,您就放心吧!”也古“噌”的一聲抽出手中閃亮的馬刀:“讓那個叫高俊的傢伙流血吧!”

魯南戰役結束之後,高俊即刻派人以重金聘請張從正先生,但是張從正不願意離開陳州,雙方達成了一個新協議,高俊每年支付學費,讓十名學徒跟着張從正學習醫學,以三年爲期。

除此之外,根據地的軍醫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培訓,除了普及消毒概念之外,還進行了人體解剖。不看不知道,原來軍隊裡的軍醫們纔是真的藏龍臥虎,不少人早就能夠完成簡單的外科手術,醫治水平和擅長湯藥的民間郎中們平分秋色。

但是大家對消毒這個概念還僅限於祛除風邪,正如大家對火藥的理解也僅限於陰陽相激生火一樣,傳統的五行八卦依舊是邏輯的根源。儘管這個東西聽上去非常哲學,但是靠這個東西打不贏蒙古人,也不可能掀起科技革命。

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尾聲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四章 伏(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尾聲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尾聲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尾聲尾聲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