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

光軍突如其來趕到戰場,讓內訌的雙方都措手不及,數千名黑衣騎士直接衝進沙場中間,把雙方一頓好打,本來就混亂的蒙古軍隊徹底崩潰。

陳琰躍馬揚鞭,直衝入蒙古軍陣中,此時敵人已經十分混亂,她幾乎沒遭到什麼阻力就連殺二人,正前方那人穿的盔甲不錯,看樣子是個蒙古頭領。陳琰大叫一聲,躍馬挺槍,那蒙古將領聽到叫聲,見她是個女人,放緩一些。陳琰這纔看清,那頂豪華漂亮的頭盔下面的臉挺稚嫩,可能年齡比自己還要小一兩歲。

兩馬交錯,不到一個回合,陳琰就將此人的刀打落馬下,那人卻掏出弓箭來,趁着兩馬交錯之後的片刻反身拉箭,只瞄準陳琰的後心,陳琰用餘光看到了那人帶出弓箭,心裡大叫不妙,但一時間卻又無法抵擋。

恰在此時,又有一名光軍騎兵在旁邊衝過來,白光一閃,一刀斬斷了弓弦,那蒙古將領手中的弓箭猛的一鬆勁,從手中脫離出去,震得此人虎口都裂了,趁着他一慌神的機會,陳琰已經兜馬轉身,用槍桿直接將此人拍落馬下。

突然間,一陣吼叫聲傳來,蒙古人嚎叫着兩人聽不懂的話語,一起向這邊衝來,看樣子陳琰打落下馬的人還真是個重要人物。

可惜蒙古人雖然一起出來,也架不住光軍人多勢衆來勢迅猛,不過片刻,他們組織的營救就被擊散,陳琰趕緊下馬,親手用牛皮繩將這小子捆了個結實。

剛纔突然出現,助她一臂之力的那名騎兵也趕過來,看她親手料理自己的俘虜,陳琰微微擡手致意,剛纔這名幫手明明有機會直接一刀砍下此人的頭,但是故意賣自己一個人情,這確實是高風亮節。

“下次你要是再犯失誤,讓對手這麼輕易的回身拉箭,就別說是我教出來的騎兵。”那人沒有回禮,卻突然拉開了項頓,陳琰吃了一驚,這居然是吉文勝。

沒等說話,吉文勝拋下一句:“你離真正的騎兵還差點功夫呢,不要急躁,先帶好你的俘虜,我去指揮軍馬!”就跑遠了,此時光軍騎兵的進攻已經進入了高潮。

“別殺我,我是漢人!”呂狗兒故伎重施,打量着對面騎兵的人數,策馬假意跑去投降,但是衝過來的光軍軍官像閃電一般削下了他的頭:“投降的都跪在地上扔掉武器,剩下的都只認衣服不認人!”

原本還想各自拉隊伍回家去的世侯們哪都去不了了,只能紛紛帶隊歸順,而蒙古人則集結兵馬開始向南逃竄,大片的蒙古騎兵越過低矮的山樑,掀起巨大的雪霧。

“黑韃是要跑,這下子追擊戰要打上幾天幾夜呢!”陳琰已經交還了俘虜,重新回到騎兵隊伍裡,聽到這樣的說法。

蒙古人拋棄了他們絕大部分輜重,只保留了隨身的乾糧行李,一路上都是就地補充,他們眼下日子過得極度窘迫,高俊的四正六奇十面張網果然厲害,他們無論怎麼靈活地掉頭甩尾,都逃不脫光軍的眼睛,被高俊手下的軍馬死死咬住,剛剛擊退阻攔的前隊,後面的追兵又到了。

高俊也沒有進入太原城,而是就近紮營,部署對敵軍騎兵的追擊,不過他也感到奇怪,本來他以爲無論如何萬變不離其宗,這幫蒙古人一定是會向北向東逃竄的,萬萬沒想到,這些人前幾天確實還有北逃的意思,但後來就改成了一路向南,這裡是高俊部署的弱點,確實讓這些人逼進了霍州一帶。

但這只是讓高俊感到疑惑,要說起來,南面那纔是深淵無底洞,除非蒙古人能一口氣跑上四萬公里,跨過大半個地球,否則的話根本回不到蒙古草原,更何況前方的霍州乃是太原盆地的南面收口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幫人南轅北轍,究竟是搞什麼鬼?

追擊的第六天,當光軍騎兵再一次出現到蒙古人後方時,蒙古軍隊的士氣到了最低點,他們吃掉了最後一點乾糧,然後立刻翻身向南逃竄。

光軍自然緊追不捨,一直追到中午,眼看着已經進入霍州山區,光軍步兵在此早有佈置,層層抵抗,在新起的箭樓上面輪番打槍放箭,讓蒙古人死傷慘重。但蒙古軍隊只是不管不顧,在霍州一帶的山間峽谷來回穿行,大有不到平陽誓不休的架勢。

就在他們一路破關的時候,南面突然響起了急促的嗩吶聲,數千名身披白色氈袍的騎兵出現在地平線上。

潘正的隊伍從平陽趕過來了。

就在前幾天,潘正徹底滅掉了李守賢,完全掌握了平陽府一帶,隨即他就立刻揮兵北上,準備參加太原戰役,好死不死,正好在霍州山口這一帶堵住了試圖南逃的蒙古軍隊。

東邊兒是巍巍太行的餘脈,壁立千仞,西面是峨峨呂梁的主峰,怪石聳立,北面光軍追兵在高俊的率領下黑雲漫卷,南邊的潘正永昌軍已經擺起了陣勢萬里龍沙。

不少光軍步兵也是第一次看到他們在陝西的戰友,對對面那些穿着一身白色,披着羊皮大襖,戴着羊皮尖頂氈帽的人十分懷疑,當軍官們瞭解情況後,回來大聲宣佈這就是潘總裁所率領的陝西光軍之後,欣喜的軍兵們立刻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士兵們高呼萬歲。

永昌軍們聽到了從北面飄過來的歡呼聲,知道這是高俊的主力大部隊在歡迎自己。士兵們也激動萬分的高呼起來,在過去幾年間,他們都是隻知潘總裁不知高太尉,對於這個在山東的名義最高領袖也只是有一點模糊的印象,這次終於能和高太尉親自指揮的隊伍一起作戰了,這讓大家心裡也着實開心。

夾在中間的蒙古殘兵敗將們倒沒想這麼多,他們只知道眼下的情況已經是凶多吉少了,很快,就有信使向南北兩面而來,口稱是要投降。

馮達已經指揮步兵在左右山上擺好陣勢,本人也立刻前往北邊營中,與李銘見面,兩個人一起接待了蒙古使者。

當蒙古人提出,要求光軍讓開道路,他們要到南邊去向金朝廷投降的要求之後,他們倆還是都一時沒轉過彎兒來,當場傻在原地。

蒙古人開始構築營地,光軍也需要休整,加強左右山上的崗哨佈置之後,光軍沒有立刻進攻蒙古人,在這一天工夫內,蒙古使者要的消息也傳到了高俊這裡。

“什麼混賬話?什麼叫降金不降高?我高俊是大金皇帝敕封的金源郡王,堂堂太保,乃是大金純臣,你們降我不就是降金嗎?爲何要鬧得如此厲害?非要到黃河以南直接向開封朝廷投降!”

高俊眉頭一皺,發覺事情並不簡單。

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章 劫(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尾聲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五章 貓(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尾聲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