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

此言一出,齊秦兩軍大小軍官一起叫好,滿堂雷動,大家紛紛把酒杯往地上一摔,以示不復中都誓不還。

玻璃杯的碎屑濺得四處都是,也把整個宴會的氣氛帶上了最高潮,陝西軍將們不太會唱高俊新編的軍歌,但他們都喜歡唱落葉曲。高昂蒼涼的曲調讓人心動,想起過往幾個月征戰當中英勇獻身的同袍,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潸然淚下。

宴會通宵達旦,唱了再哭,哭了再喝,喝了又唱。高俊在營地邊上嘔吐出兩壺酒、三盤烤豬肉外加胃液的混合物之後,總算是回到自己的帳篷裡睡了一個時辰,然後就被斡脫推醒了。

這個蒙古人傻歸傻,倒是有一個好處,叫他幾點叫醒自己,他絕對不會因爲心疼高俊就晚個十分八分的。高俊忍着嘴裡的苦味洗洗涮涮,升帳的時候卻發現手下的軍官幾乎全都沒有來,只有宋永童已經準備完畢,聽他說馮達和藺中犖剛纔也來了,看到沒人就又走了。

高俊模模糊糊想起來,昨晚說的是不醉不歸,似乎忘記說今天要免升帳的事,但是全軍宴飲如此,想要讓大家及時起來也未免強人所難。

“算了,今天上午讓大家休息一下,等到未時再升帳議事吧。”高俊抹了抹自己的臉,也想先回去再睡一會兒,就在此時,帳外卻傳來一點嘈雜聲,潘正很着急的掀開帳篷進來,他已經換好了衣服,看上去似乎根本沒喝酒。

看到潘正急匆匆的進來,高俊還以爲發生了什麼事,宿醉的酒意一下子消了一大半。正張口要問,又有七八人進來,都是陝西的將領,雖然臉上略帶倦容,但是都操持得很好,一起向高俊參拜見禮,準備升帳議事。

“彥真,你治軍有方啊,我自愧弗如。”看到眼下的情況,高俊突然產生了一股慚愧之情,山東軍馬今天的表現着實有點丟人了,看樣子潘正爲這次見自己準備了許多。

“山東的將軍們都是一直跟着大王南征北戰的,自然知道大王的秉性,能夠合拍。”潘正已經知道高俊被封爲郡王的事情,跟着改了稱呼:“我們陝西軍將遠遠不如,如今已經合營,原本隸屬於陝西軍民元帥府的各軍人馬都應直接向大王報事。”

“可別,這麼多的事,我未必能全部管得了,之後咱們攻打燕雲地區恐怕還要兵分數路,到時候我會給你的元帥府重新調配兵力。”

兩個人正說着話,卻又有人昏頭昏腦的衝進營帳,這是林一舟,他昨晚不勝酒力睡的較早,起牀時想到今天有可能升帳,急忙跑了過來,正看到陝西軍將們都已經準備齊備,頓時一愣。

馮達、胡光祖、季宗若、白長年這幾個人要更晚一點,然後,藺中犖也趕了回來,順道把陳光諒也拉過來了,剩下的點檢們一個比一個晚。

高俊都不用說話,所有的山東軍將們就都十分慚愧。

“三天不認真,趕不上潘彥真啊。”末了,高俊長嘆一句,把所有人都羞臊了個大紅臉,但也不得不對潘正心服口服,在這點上陝西軍將們確實幹得漂亮。

本來也沒什麼要商量的事,等人馬都散去之後,高俊忍不住對潘正笑道:“再這麼下去,我看你當光軍的主帥比較好。”

“大王要慎言!”這次潘正道沒像高俊想的那樣被嚇得魂不附體,反而正色對高俊說:“這種事情可不應該開玩笑。”

“得了得了,論起戎機才幹,我遠遠比不上你,以後軍事上的事可能會委付你多決斷一些,這不是開玩笑,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等着挑起全軍的擔子。”

潘正其實在最隱秘衝動的時刻確實想象過這種事情,但此時還是有些驚詫,無言以對,只能深深下拜。

高俊知道自己不是戰神,也不可能永遠帶着軍隊,爲光軍物色一個合適的統帥也是他的職責之一。潘正着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加入光軍最早,資格也相當之高,馮達是他的同鄉,李銘對他十分佩服,叢方印、譚劍豪、葛其駿以及相當一部分統制治當年都是他手下帶的小兵,潘正是大家的老隊正,老軍使。完顏陳和尚、郭蛤蟆、烏古論長壽等一系列邊塞未來的名將也都是他親自招攬過來的,張天綱、蕭邦傑也都是一時之選,潘中的威望僅次於高俊,是當之無愧的光軍第二人。

全軍歡宴一天,之後又是連續的犒軍活動,高俊對潘正說,太原是目前解放的最重要的城市,規模甚至高於真定,可以說是僅次於中都大興府。所以入城儀式一定要搞得熱鬧威嚴,軍隊紀律必須秋毫無犯,所以事先要把士兵們餵飽,讓他們之前血戰時的那種狂熱漸漸消退。

在霍州呆了足足兩天,全軍才重新向太原城靠攏,此時原本留守在太原周圍的部隊已經牢牢包圍了城池,走投無路的守軍殺掉了堅持要求抵抗的蒙古頭領,派出使者請求投降。

光軍已經派出了約四百人的先遣隊入城,控制了城門和糧倉,並要求城內守軍約束行動,保持紀律。在南邊投降的那些世侯頭領,也各委派子弟進城,告訴太原被拋棄的守軍們,說光軍沒有爲難他們的家眷,要求所有人不得妄自生事。

進城的光軍部隊表現和藹,讓大家原本的戒心漸漸消退,另一個方向的聲音開始涌現,說光軍乃是一支仁義之師。

“彥真啊,兩天時間你給了我三個驚喜,讓我知道陝西軍將依然是光軍的隊伍,現如今我也該給你一點驚喜了,等到太原城下的時候你可要抖擻精神,收拾的乾淨一點。”快到太原的時候,高俊突然帶着點狡黠的得意對潘正如此說,讓後者一時摸不着頭腦:“平陽攻克之後,我已經舉辦過入城儀式,太原是大王攻下來的,我就沒必要再出風頭了吧?”

“兩方面,第一,太原的入城式你也要參加,而且要放到重要位置上;第二,我原本想說的不是太原的入城式,你好好想想,除了我之外,還有誰對你思念的緊?”

潘正一開始一片茫然,仔細思忖了片刻,突然大喜過望:“她們也過來了?”

“楊妙真這段時間上戰場的次數不多,我有意壓着她一些,至於白卉,我上個月就發了調令,估摸着明天就要到了,你們剛好在太原城下相會。”

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九章 燕(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尾聲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尾聲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九章 賀?祝?傲(上)尾聲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四章 狗(下)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尾聲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尾聲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