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君臣問話

李嚴一聽,心裡頓時明白劉禪今天這番作爲的用意了。先拿魏延開刀,不過是開個頭,真正的殺招是衝着自己的。算起來,魏延雖然被弄得灰頭土臉,但沒什麼實質性損失,看劉禪這架勢,顯然是準備更換平叛主將,這是要對自己動刀了呀。

李嚴不禁狠狠剜了魏延一眼,心道:好你個魏延,背後進讒言不說,還爲了撇清自己嫌疑,跟劉禪演出這麼一出雙簧。真當我傻,看不出這是你的陰謀?劉禪心思單純,絕不會有這些心眼,這一切的幕後真兇,非魏延莫屬。

魏延尚在悄悄摸冷汗呢,突然渾身一個寒噤,擡眼看了李嚴一眼,正好與李嚴四目相對,見李嚴氣急敗壞的樣子,魏延心情大爽:小子,你也有今天!

與李嚴一般,魏延纔不在乎李嚴將這口黑鍋扣在自己頭上了,反正矛盾已經那麼多,不在乎多這一件兩件的。

李嚴心裡想什麼,口裡是不敢說的,劉禪再不行,那也是皇上,朝會之上,衆臣面前問話,李嚴必須正面回答,顧左右而言他是不可能的。

李嚴的腦袋飛速轉動,朝中除了魏延,還有誰能勝任平叛戰事?就算能力夠的,誰敢得罪自己來接受平叛?這麼一排除,李嚴很快就鎖定了人選:趙雲。

也只有趙雲纔不會把自己放在眼裡,也有那個能耐和資歷接下平叛的戰事。但趙雲向來只負責皇宮大內的防衛,其他諸事不管的呀。

一定是劉禪事先做了趙雲的工作,趙雲答應出山,所以纔有今天這一出。

想到此,李嚴心中便有了計較,說道:“回皇上,恕微臣愚鈍,實在想不出朝中能有何人可以頂替李政和李晴接受平叛戰事。”

李嚴就是要劉禪說出趙雲的名字,然後他就有話說了。要趙雲插手平叛可以,但皇宮大內的防衛不能沒人負責,趙雲去南中,正好讓李政和李晴進入皇宮大內負責防禦。這樣一來,東邊損失西邊補,算起來,李嚴還賺了呢。

李嚴一向認爲,趙雲空守着寶山,卻不懂得運用。皇宮大內的統領,距離皇帝最近,只要稍稍動動腦筋,什麼好處能落下趙雲?可是趙雲卻死板的只知道本職工作,不知其他,還不如他的兒子呢。

但趙統雖然機靈,但畢竟是小輩,根本不夠李嚴看的。但李嚴私下裡想起,還是挺看好趙統的。現在有這麼一個好機會讓李政和李晴打入皇宮大內,憑李政和李晴的靈氣,哄的劉禪高興不在話下,尤其是李晴,要是李晴願意,把劉禪哄到牀上去都是有可能。就算李晴心裡只有那個黃順,也不要緊,只要與劉禪關係搞好了,李家還不得飛黃騰達?

如此想着,李嚴的臉色就好看多了,甚至紅撲撲的有了往日不見的光彩。不說羣臣都看見了,就是坐在上面的劉禪,也注意到了李嚴的狀態變化。

“難道平叛是個燙手山芋,李嚴早就想扔出去了?”劉禪心裡在嘀咕,嘴上仍然按照劇本說道:“此人愛卿也認識,與愛卿同爲顧命大臣,既能領兵,又能理政,若能請的他出面,南中平叛不在話下。”

話說到此處,此人是誰,昭然若揭,就差最後說出名字了。李嚴壓抑住心中的興奮,低聲問道:“皇上說的是?”

劉禪笑道:“還能有誰,當然是諸葛亮,諸葛孔明吶。”

“啊?”李嚴大吃一驚,失聲道,“可是先帝遺詔……”剛說到這,李嚴猛然意識到不對,後面的話就硬生生給嚥了下去。

“先帝遺詔,不允許六姓同時在內執政和在外掌兵。”劉禪不滿道,“孔明領兵平叛,哪裡礙着先帝的遺詔了?”

李嚴訥訥道:“話是如此,但孔明在荊州,也是重要的所在,脫不開身,怕是不妥吧。”此時的李嚴,頭腦中一片混亂,說話就不再那麼嚴謹了。

不止是李嚴,旁邊的魏延一聽諸葛亮的大名,也是大吃一驚。他很清楚,自己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威勢,都是攆走諸葛亮後得到的,雖然諸葛亮從來不曾向他表示過絲毫敵意,但魏延心底裡仍然認定諸葛亮是自己的大敵,甚至比李嚴還要靠前!

倆人同時意識到,這事絕不是接受平叛那麼簡單!一定是有人給劉禪支招,曲線讓諸葛亮回朝。

讓諸葛亮回朝的理由太充分了。這丞相的位置,只有諸葛亮最合適。也只有諸葛亮在位,才能擺平各方勢力,讓各方都乖乖聽話。這一點,連魏延和李嚴都認同。現在的朝政如此混亂,不就是朝中缺了一個諸葛亮嗎?

但不能讓諸葛亮回朝的理由同樣充分。兩人都清楚,只要諸葛亮回朝,六姓本來就強大無匹的實力定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不需多長時間,或許三年,甚至更短,六姓就強大到誰也不能壓制的地步,到時候,不但他們這些人倒黴,就是劉禪,怕也要淪落到看六姓臉色行事的地步。

劉備臨死前之所以留下遺詔,就是防止這樣的情形出現。所以,於公於私,都必須阻止諸葛亮回朝。必須把諸葛亮死死摁在荊州,哪兒都不能去。

“皇上,先帝遺詔,本意就是壓制六姓,防止六姓做大。若讓諸葛亮插手平叛戰場,與先帝遺詔的本意相違,臣以爲不可。”魏延見李嚴神不守舍,說話軟綿綿的,忍不住自己親自站出來表示反對。

半年來,李嚴和魏延罕見的在同一件事上達成一致,李嚴和魏延先後說話,後面的衆臣自然不但示弱,紛紛上前,慷慨激昂的表示,不能讓諸葛亮掌兵,必須死死壓制住諸葛亮,不能讓其翻身。有的甚至說到諸葛亮狼子野心,有心篡位,必須誅九族的話語。

劉禪被羣臣洶洶的氣勢所嚇倒,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接話了。按趙統的意思,先搬出諸葛亮,羣臣自然反對,然後劉禪再提出用趙統領兵,諸葛亮爲副手。但劉禪畢竟沒有見過大陣仗,一見羣臣如此激動,一下就懵了,下面的話,也就說不出來了。

第61章 迂迴苦候第1230章 閉門羹第38章 錯綜複雜第1076章 初戰第170章 找茬者來了第1281章 總指揮人選第292章 遊說馬超第455章 想象中的爭風第445章 拾人牙慧第898章 論權臣第240章 可忙了第790章 呼延部的選擇第744章 曹丕的後手第142章 我是主公啦!第706章 開始戰鬥第1057章 小商販的苦惱第541章 立約比試第390章 言語初交鋒第63章 真情表白第628章 馬鈞的發明第686章 牽強附會第607章 接風第200章 女人間的戰爭第534章 國太指婚第1033章 周旋第1037章 着眼長遠第843章 大矩子第679章 神秘人第462章 補強劉備(上)第190章 世族的春天第295章 火鍋第760章 父子第1269章 協商第532章 自來熟第1134章 議定第875章 痛快!第1241章 漂亮逆轉第514章 邀約第793章 祖桂與張既鬥法第87章 太守孫翊第79章 夏吟坊出世第319章 曹操的懷疑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770章 意外之喜第465章 見孫權第578章 丁奉獲勝第905章 理字的爭奪第1005章 兒女初長成第722章 皇帝難當第1278章 各方反應第462章 補強劉備(上)第985章 陸遜中計第460章 選址第9章 硬闖衙門第144章 相談歡第1106章 顧全大局第1149章 用兵第1089章 降落傘第568章 談判的焦點第601章 借荊州第567章 兄妹一般第1178章 黃順的意圖第876章 安排第716章 曹操行蹤第767章 見曹操第386章 行程確定第542章 我纔不想嫁呢第823章 黃順的秘密第962章 李尚出現第944章 密旨第1226章 腹心第888章 山窮水盡第557章 玄甲衛登場第1248章 孫權意外投誠第734章 許蒙的謀略第74章 坦白交代第1026章 牛孟屯之戰第213章 曹彰第1237章 嚴家案開庭第771章 合作愉快第953章 全是心機第399章 家務事天大第1067章 拜訪魏延第656章 偷聽第732章 再見司馬懿第1245章 陸遜的內心第418章 蕭凝的想法第879章 馬岱一語第328章 張郃來訪第354章 贖身第262章 決戰(上)第636章 曹仁的自信第976章 離開第1096章 荊州得失第764章 索勵的嘴臉第369章 攻心蕭凝第737章 西涼戰局第944章 密旨第675章 審問第1250章 科舉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