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1)

十九 決死突擊  真是個好天氣。

發出羽書,胡繼棠的心中也似乎放下了一塊巨石。這幾天的天氣都很好,很是乾燥。這樣的天,利於火攻,不論是對哪一方而言。對處於弱勢的五德營來說,火攻也是他們最可能採取的戰術,上一次畢煒失敗,同樣起始於五德營以飛行機的火攻,因此胡繼棠此番特別注重這一點。西原上秋風多半會刮北風,前一陣風向是吹向東南的,胡繼棠極爲擔心五德營故技重施,嚴令各營嚴防火燭,加倍防範。這幾天,風勢已轉向西南了,接下來幾天飛艇正好可以升空,他也可以放心一些了。五德營在楚都城外堅壁清野,一方面使得先前共和軍搶收五德營種下穀物的計劃落空,卻也使得共和軍一方不必再擔心五德營前來燒營。他已下令輜重營將帶來的神威炮和飛艇都準備起來,這樣過幾天大統制的回令抵達,立刻就能投入戰場。

與五德營的戰事,馬上就要進入尾聲了,只是與西原各部的戰事卻即將拉開帷幕。胡繼棠心中實在高興不起來,畢竟大統制天衣無縫的計劃最終還是未克全功。不過,對於遠征軍來說,這僅僅是稍許多費一些事罷了,並不能改變戰局的走向。斷腕名將胡繼棠,平倭島,克西原,自古以來,有誰的武功能有如此之盛?就算當年帝國軍奉爲神明的軍聖那庭天,哪裡能與我相比?

胡繼棠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他喚過了親兵,讓他熱一壺酒來。胡繼棠酒癮不小,不過飲酒極爲剋制,每日飲酒從不超過一壺之量。今天因爲與畢煒和方若水議事,後來又斟酌詞句給大統制發羽書,一直未曾喝過,現在準備在睡前喝上一小壺。

酒很快就燙了端上來了,廚子還給他炒了一份羊肝。他喝了兩口,正覺躊躇滿志之事,耳畔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聲。

聲音是從西邊傳來的。胡繼棠一怔,一下站起,喝道:“來人!”

親兵應聲而入,胡繼棠道:“快去查探,出什麼事了?”

他現在最擔心的,仍是僕固部。方若水也說過,僕固部已有軍心浮動之跡。畢竟,讓他們與以往關係不錯的五德營交戰,這些直腸子的胡人全都不甚樂意。不過這到底只是疥癬之疾,取下五德營後,馬上就要對付阿史那部,那時只怕不必動員,僕固部就會爭先恐後地衝上去了。

那親兵剛走不久,又有一個親兵進來稟道:“胡將軍,方將軍派人前來通報。”

遠征軍五萬,加上兩萬僕固部,連營足有二三裡之廣,如果是方纔那親兵,不可能回來得如此之快。胡繼棠一怔,心道:“難道真是僕固部譁變了?”根據戰前細作的彙報,僕固部上下都對思然可汗極爲愛戴,只消思然可汗在中軍,僕固部衆私底下再有不滿也不會有異動。就算有五德營的細作在營中挑撥,胡繼棠到時只消讓思然可汗前去彈壓,定然藥到病除。

他起身走出營帳,腦海中已飛快地轉過了好幾個念頭。剛出帳門,卻見一匹馬飛馳而來,馬上騎者到了近前,翻身下馬,行了個禮道:“稟胡將軍,方將軍有報,五德營方纔發兵出城,奇襲我軍。”

胡繼棠不由怔了怔。他想過好多種可能,最覺得不可能的就是五德營出擊。五德營一共不過四千餘兵力,不到共和軍的十分之一。他們堅守城池,就算動用飛艇和巨炮,楚都城總也能堅守一陣,一旦出擊,他們卻已喪失了防守之利。他道:“僕固部有異動麼?”

那傳令兵道:“適才尚無異樣。”

聽得不是僕固部譁變,胡繼棠登時放下心來。他道:“速速回稟方將軍,不必擔心中軍。”

胡繼棠領兵,從來不敢大意,即使是這一次佔了絕對的優勢,他也下令中軍士兵晚上休息,一半人不得解甲。穿着甲冑睡覺當然不舒服,對這一條命令那些士兵暗地裡只怕也在罵自己不通人情,但現在卻顯出奇效來了。即使方若水的前鋒措手不及,被五德營的奇襲突破,到了這裡也有嚴陣以待的中軍迎着他們。

五德營的目的,無疑是兩個,一是搶奪思然可汗,二是擊毀共和軍輜重。不過,即使五德營投入了所有兵力,就真能達成這兩個目的麼?

胡繼棠淡淡地笑了笑。

當突然聽得中軍官盛文彥稟報,說楚都城裡殺出了一支人馬時,馬上就要衝擊共和軍陣營了,方若水心中只是詫異,而不是驚恐。

五德營是想幹什麼?

盛文彥是方若水的老部下,見方若水的樣子便知道上將軍心中的疑慮。他小聲道:“方將軍,要不要分兵去監視僕固部?”

方若水帶領的共和軍前鋒有一萬人,加上兩萬僕固衆,就算五德營傾其所有,連同依附他們的小部落一同殺過來,也不會有三萬之衆。只是盛文彥心中對僕固部不無擔心,生怕會生變故。

難道僕固衆已被五德營收買,要來個裡應外合?但這個念頭只是轉了一下,就被方若水排除了。

僕固衆有不穩的跡像,那是不假。但方若水已經注意到了這點,所以對僕固衆一直加倍關注,並沒有發現僕固衆有反戈一擊的意思。如果這一點都料錯了,那自己真不必爲將了。五德營肯定是希望讓自己這樣去想,想讓自己分兵防守僕固衆,僕固部是胡人,五德營此番襲來的多半同樣是胡人。雖然他們不是一部的,但對於中原來的共和軍而言,在夜色里根本分不清那些胡人的差別。如果僕固部與共和軍卷在一起,共和軍一定會莫辨敵我,這樣五德營便能突破共和軍前鋒,直取中軍,擊毀共和軍的輜重糧秣。

這,纔是五德營的真正用意。

方若水沉聲道:“不必,馬上派人去向失離大人和僕固次大人傳令,讓僕固部堅守陣地,不要妄動。”

盛文彥答應一聲,轉聲傳令去了。方若水召集起親兵,有條不紊地一條條發令,指揮各部應戰。五德營這次出乎意料的突襲,定然已做好了赴死的打算。來的這支隊伍全然是些亡命之徒,倒是不能輕敵了。這些人自知走投無路,破罐子破摔,孤注一擲之下,只怕共和軍傷亡也不會小。

照方若水的本意,兵不厭詐固然是兵法中的不二法門,但堂堂之兵更難抵敵。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攻拔楚都城,然後挾餘勝之威討平定義、思然兩可汗,西原上剩下的小部衆不是望風歸降,就是望風而逃。只是當他知道大統制已經對全局有了一個整體計劃時,他便不堅持自己的想法。

大統制那是何等人物,當初的地軍團五德營,這個噩夢般的存在,最終也毀在了大統制的手上,現在自然也不會有意外發生。不過,隨着對楚都城的攻擊正式展開,大統制的計劃第一次出現意外,方若水心底又隱隱覺得以正兵決戰才更有效些。

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到了這等絕境,居然還敢主動出擊,實在讓方若水咋舌。在一瞬間,方若水卻又想起了前幾年的朗月省一戰。那一戰,五德營的殘部在逃竄之時,遭自己伏擊。而自己聽了鄭司楚的求情,放掉了一半婦孺。他一直覺得自己是給了國務卿公子一個人情,而他在那時也實在有點難得的惻隱之心了。可是現在想來,當時反而是幸虧已放走一半,使得剩下的五德營兵無戰心,否則當時五德營絕望之下發出的最後反擊自己只怕也難以承受,就和現在一樣。

方若水領兵甚是嚴整,而他作爲前鋒,同時已加倍小心,因此很快共和軍就結陣而待。可是不管他有多快,士兵還沒有完全集結起來時,營門處傳來了一聲巨響,一陣灰焰已沖天而起。有個號兵疾衝到方若水的中軍前,嘶聲叫道:“方將軍,匪軍已突破營門!”

營門是第一道關口,本身就有重兵防守。雖然陣營的營門只是些木柵,但在方若水想來,五德營的總兵力也比營兵守兵多不了多少,共和軍有防守之利,想守住一時半刻自是不在話下。只消前鋒的中兵集結好後增援,五德營就只能在營門外留下一堆屍體後狼狽而逃,沒想到營門說破就破,竟會如此之快。他哼了一聲,向一邊的盛文彥喝道:“吹號,抵住他們!”

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2)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2)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5)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2)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5)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1)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二)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3)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二)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3)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3)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1)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1)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4)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5)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4)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3)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二)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1)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二)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