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3)

五德營用的,肯定是種小炮。只是共和軍也有小炮,但最小的炮總也有三四十斤,發射起來也並不方便,哪能如五德營這樣騎在馬上手挎使用?他心中極是不甘,但腦海中卻也轉瞬間轉過了一個念頭。

只要是炮,就不可能連續施放,一定要再加火藥和炮子。現在敵人已放出了一波,這時候退縮,就會落入敵人囿中,讓他們輪番出擊,所以唯有以快打快,不懼犧牲,立時反撲。他拉過邊上一匹空馬,翻身躍上,喝道:“衝!”

衛子恆身材不算很高大,但吼聲卻很是響亮,他這一部本就是精兵,雖然被五德營這一輪掃射打了個措手不及,數十人落馬,剩下的卻還有百十來人。聽得主將的聲音,共和軍又重振旗鼓,腦子快些的也在想着:“正是,現在立刻反撲纔有生路。”

他們的反擊快,但五德營的攻勢卻仍然井然有序,尚明封身邊這些已發射過一次的士兵稍稍放緩了一些,而他們身後的騎兵卻已加快速度,從隙間插了上來。騎兵最困難的便是在衝鋒時保持隊形,可是這些五德營雖然全是騎兵,前後穿插卻幾乎如同變戲法的一般,衛子恆正待整頓餘衆反撲,那些本在後面的五德營騎兵卻已衝到了前陣,還沒等衛子恆一部反擊,又是一陣炸響,“噼啪”連聲,衛子恆只覺身上一空,這匹剛騎上的戰馬再一次摔倒。

這一回他不能和上次那樣及時跳出了,連人帶馬摔倒在地。衛子恆人一倒地,便急急一翻,翻出了那匹被打倒的座騎身側。那匹馬卻還沒死,倒在地上仍是四蹄掙扎,不住翻滾,衛子恆若是緩得一步便要被馬壓住了。他動作極快,手在地上一按,已翻身立起,擡頭看去,心中不由一陣劇痛。輔尉所帶之兵有兩百到五百不等,鐵陣營是胡繼棠親兵,人數少一點,爲兩百人,但這兩百人卻算得上共和軍中千挑萬選的精銳,可是被五德營這兩波衝擊,他手下的兩百人此時已大半倒地,剩下的只怕還不到二十人了。

還不曾真個交手就全軍覆沒!衛子恆心頭已如刀絞一般。正在這時,耳畔卻聽得有人喝道:“隨我衝!”

那是第五隊的輔尉楊慕園。王如柏在中軍看得清楚,衛子恆一部剛抵上五德營騎兵,簡直就在轉瞬間便全軍覆沒,心中震驚亦難以形容。五德營這麼快就突破了方若水一部,方纔他還對方若水大爲不滿,只覺方將軍虛有其名,如此不濟,但鐵陣營也在轉瞬間就被消滅了一陣,他才明白眼前這支五德營實是從未見過的奇兵,戰力之強,真是生平僅見。

鐵陣營共有兩千人,分十隊,由十輔尉統領。這是胡繼棠一軍的精華,王如柏本來想要用鐵陣營來打掉五德營的銳氣,沒想到作法自斃,五德營的銳氣沒打掉,衛子恆一部轉瞬間全軍覆沒,反倒震攝了共和軍的軍心。他深通兵法,心知當務之急是立刻補充援兵,不能讓這個消息傳開去。畢竟共和軍的數量要遠遠多於五德營,即使損失會超乎預料的大,最終勝利依舊無可改變。可是若不能及時奪回優勢,讓共和軍對五德營產生的畏懼之心,那麼這一小支敵軍就會在共和軍陣營中翻起滔天巨浪。

楊慕園雖然不如衛子恆這般勇力過人,但他這一部同樣是精銳。當他看到五德營這支騎兵手中的武器竟能發火,一瞬間便同樣猜到了那是一種極小的炮。火炮發射,是不可能接連不斷的,一定要裝填子藥,因爲炮營攻擊時大多采取輪番進攻,這樣才能保持炮火連續。五德營的這支奇兵雖然見所未見,但剛纔這兩波消滅了衛子恆一部的攻勢分明也是與炮營戰術如出一轍。雖然他們能夠用騎兵使出這等戰法,但太快了,最先發射的那一波騎兵現在還不可能已裝填好子藥,現在反擊仍是機會。

真是名下不虛的強兵!

陳忠見胡繼棠一部在受到突如其來的重創之下,仍是軍容嚴整,陣腳不亂,心中亦不覺暗暗讚歎。能夠這麼快突破方若水部,固然是五德營來勢太快,戰意旺盛,更重要的原因卻是火槍騎先聲奪人,使得方若水一部生了懼心,自亂陣腳之下,前面的人不敢向前,後面的又過不來。可是胡繼棠一部卻顯然比方若水一部軍令森嚴許多,如果再撼不動陣腳,火槍騎的突擊便要前功盡棄了。火槍要裝填子藥還要一段時間,敵人的反攻卻沒絲毫停頓,短兵相接在所難免。他一舉鐵刀,喝道:“五德營的好男兒,隨我來!”

火槍騎中,只有陳忠不帶火槍。尚明封此時也已來不及再裝填子藥了,薛庭軒的地字隊還不曾接上來,他將手中火槍一翻,槍尾在前,應聲喝道:“弟兄們,跟上!”

火槍的槍尾是個槍頭。因爲火槍重裝不是很方便,另帶砍刺武器的話騎馬也很不容易,因此苑可珍設計的火藥是兩用的,槍尾是尋常的槍頭,平時用木鞘套着,倒過來拔掉木鞘,便是平常用的短槍。他們的座騎也不放緩,隨着陳忠衝了上去。

楊幕園原本只道五德營不能用火槍後,定會手足無措,卻沒想到這支奇兵居然也能短兵相接。雖在意料之外,但他心神卻定了定。鐵陣營戰力之強,在共和軍中有口皆碑,只消敵軍不用那種匪夷所思的噴火武器,他也不怕近身交戰。只消纏住了對手,接下來鐵陣營其餘諸部馬上就會上來增援,戰場上的上風便又搶回來了。

雙方都是騎兵,只一剎那便已交上了手。楊慕園衝在最前,見敵軍當先是個老將,鬍子都已白了,手中的鐵刀卻比尋常的大上一號,心道:“這人便是陳忠麼?”陳忠之名,在共和軍中亦有傳說,不過楊慕園從未見過他,也不知這個名將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眼見陳忠直向自己衝來,他挺槍迎上,喝道:“匪將,去吧!”

這一槍槍風甚銳,破空而來,陳忠亦覺厲風撲面。他心知來將定不是尋常之輩,鐵刀一豎,喝道:“受死!”

他的聲音也不是很響,卻沉穩如巨石。楊慕園的槍尖剛近陳忠面門,鐵刀已從一側削來,“嚓”一聲,將楊慕園的槍尖削落。平常用的槍桿都是以鐵木製成,十分堅韌,用鋸子鋸斷都得花不少力氣,可陳忠這一刀卻如削朽木,楊慕園的槍尖應手而斷。楊慕園根本沒料到陳忠的力量竟有如此之大,眼見這一刀削斷槍尖,便平平砍來,自己躲無可躲,登時驚出了一身冷汗,身子一側,已掛在了馬身一側,這一刀幾乎擦着他的鼻尖掠過。

陳忠見對手力量雖不甚大,但動作靈敏,居然可以閃開這一刀,不覺讚了一聲好。只是他這一刀行有餘力,力量並未用盡,手腕一翻,刀鋒剎那間便反了過來,轉向砍向楊慕園脖頸。此時楊慕園人已倒在馬身一側,根本無法閃避,眼裡卻見一口大刀越來越近,嚇得魂不附體,心想:“這回是完了。”他只道陳忠的名聲多半是以訛傳訛傳出來的,卻不知真個交手,自己連陳忠半刀都接不住。陳忠殺進萬軍陣中,當然已不能生還,可自己卻要死在他之前。

眼看這一刀就要將楊慕園的頭顱砍落,邊上忽然伸過一隻手來,“當”一聲響,陳忠的刀砍在這手上,順勢滑了下去,那手臂上卻貼着一根鐵棒。陳忠只覺刀鋒上吃到了一股不小之力,原本他用力斫下,就算砍不斷鐵棒,但下面的楊慕園鐵定會被壓得七竅吐血不可,只是他見楊慕園閃得過自己一刀,這個執鐵棒之人又敢硬接自己這一刀,頗有袍澤之情,心中有了一絲不忍之心,手一提,已將刀提了起來,喝道:“滾吧!”

那人正是衛子恆。他人在地上,比騎在馬上自是要靈活得多,眼見楊慕園要被陳忠砍死,一時也顧不得多想,一個箭步搶上,抽出袖中鐵棒替楊慕園擋住了大刀。這一刀接下,衛子恆也覺一條手臂一陣發熱,卻也尚可抵擋,心中又是惱怒又是不服,心道:“陳忠,你以爲你天下無敵麼?”他連步六狐洛克什的大鐵棒都能硬接下來,陳忠的刀雖闊,終究沒有那根大鐵棒重,自覺力量並不遜於陳忠,偏生一隊屬下在轉瞬間就喪生在五德營的火槍之下,更是怒火萬丈,搶上一步喝道:“衛子恆,前來領教!”

陳忠正在擋住從一旁撲來的幾個鐵陣營士兵,沒想到這個自己放了一馬的敵將居然又捲土重來,心頭怒起,忖道:“當真不識好歹。”陳忠殺心不重,但一旦上陣,也不會留手,何況方纔便覺這個衛子恆力量非同小可,更是起了好勝之心,便喝道:“好,吃我一刀!”

他的刀在頭頂舞了個花,刀頭轉向身後,刀口朝上,打馬向衛子恆衝了過來。他們兩人原本就相距極近,衛子恆已先行衝來,一眨眼便已到陳忠馬前。陳忠腦子平時也不算甚靈,但上陣後的反應卻遠比常人爲快,眼見衛子恆的右手鐵棒已向自己的座騎當頭打來,他怒喝一聲,一刀砍了出去。

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3)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4)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1)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2)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3)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2)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2)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4)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2)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