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文章不長,不過數百言。讀起來也很快。嚴正肅平素沉默冷靜,喜怒不行於色。然而,此時此刻,周圍衆人都明顯感到了嚴正肅的聲音在微微的顫抖。那是激動的聲音,嚴正肅被這篇《六國論》的策論文章震驚了。

不但是他被震驚了,周圍衆臣也都驚愕無言。這篇策論寫的太精彩了。無論是言語,觀點還是文章的邏輯,都嚴密之極,而且無懈可擊。之前那篇賦文語言華麗氣勢磅礴,而這篇策論的風格卻是簡捷有力,平實易懂,言語生動。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偏偏殊途同歸,寫就了不同題材的兩篇奇文。很難想象,這是同一個人寫出的文章,讓人不得不由衷的歎服。

嚴正肅當然知道林覺是有本事的,雖然一開始這個林覺在嚴正肅的心目中也不過是個文才出衆的少年罷了。作爲方敦孺的弟子,文才方面必有造詣,這是肯定的。但在嚴正肅心中,文才並不能衡量一個人才的唯一標準。

嚴正肅是務實之人,他心目中的人才不僅是要寫出漂亮的詩詞文章,而且要有做事的謀略和膽識。嚴正肅對林覺的觀感的轉變其實是始於林覺獻計剿海匪之後。那一個奇謀建功,剷除了嚴正肅的心腹大患。林覺在其中的表現也征服了嚴正肅。自那之後,嚴正肅雖表面如故,但內心中對林覺已經賞識有加了。

嚴正肅對人才的標準是很高的,一場奇謀的成功,確實展現了膽識和策略,但還不能說此人便合乎自己心目中的人才的絕對標準。在嚴正肅看來,真正的人才要通攬大局,縱觀天下。所謂濟世之才,要知古鑑今,要胸懷全局。譬如剿滅海匪之事,能出奇謀剿匪,或可是良將之才,但卻未必是良相之才。要解決匪患存在的根源,從根子上想出辦法解決產生匪患的根本原因,提出治本溯源的方略,那纔是真正的人才。所以,雖然賞識林覺,卻也只認爲他是個難得的良才美質,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但是,今天,當讀到這篇《六國論》的策論文章時,嚴正肅是真正的激動了。他難以想象,這篇文章語言之老辣,見識之深遠、議論之精闢透徹、邏輯結構之縝密,皆讓人歎爲觀止,不得不爲之折服。

嚴正肅讀完了全篇,手指微微的顫抖着,那份答卷在他手中嘩啦啦的作響,似乎太過沉重,讓他有些拿捏不住。

羣臣也都驚愕的沉默着,所有人都處在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之中。他們的目光看着面前這個臉上尚帶着稚氣的年輕人,很難想象這個年輕人居然寫出了這般老辣的文章來。這和他的形象完全的不符。

他們當真中甚至有人生出了懷疑,這林覺的文章別是抄襲而來的吧,莫非是他的老師方敦孺之作?那倒是可以說得通。無論是那篇賦文以及這篇策論,其文中風骨都似乎是個飽經風霜歷練的人才能寫出的感覺,這青年又怎能辦到?

不過,他們也都知道,方敦孺事前爲學生寫了底稿這件事是有些荒謬的。且不說方敦孺根本不可能這麼幹,他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就算方敦孺願意爲自己的學生助力,他也完全不知道此次春闈的試題。

要知道,春闈大考的出題原則是,上至聖上,下至州縣官員,每年每人都要爲禮部出一道題目並彙總至禮部。這之後便進行篩選,將一些明顯不適合的題目剔除。最後,每年得可用之題三百餘,形成題庫。科舉三年一屆,三年中便將彙總可用之題上千,這便是最終科舉大考的題庫來源。

到了秋闈春闈兩級大考之前,大周皇帝會派專人在禮部的題庫房中各抽取三套考題。在大考之前規定時間,這些被選中的題目都躺在皇上的文寶閣中,專人嚴密看守。直到最後關頭,皇帝才隨機選中其中一套題目,交由禮部送達各地考場。科舉大考從來都是朝廷的頭等大事,由此可見一斑。之所以每次大考抽取三套題目,那也是因爲防止試題泄露。一旦發生試題泄露,可有另外兩套備用。

所以,在這一系列嚴密的措施之下,提前得知試題是絕無可能的。就算出題的所有官員都將自己出的題目公開,那也是上千套題目的自由組合。你想要提前做好準備,那豈非是要將這上千套題目都答一遍,寫上幾千篇文章和上千首詩詞,並且背的滾瓜爛熟。這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更有甚者,有的年份,皇帝會親自臨時命題或臨時指派某大臣命題,棄題庫題目不用。那便更是沒有提前作弊的可能了。譬如去年秋闈大考的策論題,便是郭衝親自命題的關於商鞅變法的題目。那題目直到各地開考的前一個時辰,主考官員纔有權打開密封的錦囊,將最後一題策論題加在考卷之上。

方敦孺今年甚至都沒參與春闈大考的任何籌備,也沒擔任任何相關的工作。爲了避嫌,他已經做到了極致,所以懷疑方敦孺替學生作弊的想法也只是在衆人的腦海中滾了幾下,隨即便煙消雲散了。唯一的解釋是,這個林覺確確實實是自己寫出的這些文章,毋庸置疑。

一片寂靜之中,郭衝微笑開口道:“嚴愛卿,諸愛卿,你們認爲林覺這篇策論文章如何?朕覺得他可得本科狀元,你們現在可有異議了?”

“恭喜聖上,賀喜聖上。我大周國運昌盛,得此良才,將來必爲朝廷棟樑。聖上要點此人爲狀元郎,老臣以爲非常合適。”呂中天朗聲道。

“是是是,呂相所言甚是,臣等恭喜聖上,大周有棟樑之才,可喜可賀。”羣臣紛紛道。

吳春來心裡很不是滋味,本來還以爲林覺的答卷一塌糊塗,皇上要看他的答卷,自己將無法彌補。現在才知道,林覺可沒有放棄春闈,他是才情太高,答卷一蹴而就,根本就是自己瞎操心了。但另一方面,林覺並沒有靠自己的力量,那麼他高中之後,自己便少了個要挾他的手段。從他之前的表現來看,或許並不願意合作。這之後恐怕要多花些功夫在他身上了。

除此之外,吳春來心裡還有一點點小小的嫉妒。他堅定的認爲,林覺的文章必是得方敦孺傾力指導,或許方敦孺通過某種渠道揣測到了今年的考題方向。即便不是如此,林覺有如此驚豔的才學也必是老師傾囊相授的結果。如此看來,當年老師對自己是有所保留的,方敦孺厚此薄彼,偏心若此,那麼自己當年背叛他之後留在心裡的最後一絲愧疚也該煙消雲散了。

“嚴正肅,你還有什麼話說麼?”郭衝笑問道。

嚴正肅當然無話可說,看到這篇《六國論》之後,嚴正肅自己如果是主考官也會毫不猶豫的將他點爲第一。但他不可能表現出來,他心情激動,但還是能剋制的住的。

“皇上。臣對林覺的答卷非常的滿意,打消了臣的疑慮。但是,臣建議皇上還是要按照大考的規程辦事。大考尚未結束,皇上便點了狀元,這對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況且誰又能知道三千多考生之中沒有文章超過林覺的呢?所以臣以爲一切按照正常的程序進行爲好,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葛,破壞科舉大考的規程,打攪考生們的心境。”嚴正肅沉聲道。

“嚴大人所言有理,朕只是那麼一說罷了,一切還是按照規程進行便是。不過朕覺得,能超過林覺的人怕是沒有了。”郭衝哈哈笑道。

“皇上聖明!”羣臣齊聲道。

郭衝微笑看向林覺道:“林覺,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朕很喜歡。朕本來叫你過來,是想給予你幾句訓誡之言的,但現在朕覺得不必了。恃纔可傲物,朕完全理解。你可以去了。”

林覺沉聲應諾,叩拜告退。郭衝心情大好,笑語歡聲之中,在羣臣的簇擁下離開。所有人都明白,這個考生林覺金榜題名已經不是什麼懸念了。聖上金口玉言,加上此人確實文采驚豔,這一切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林覺默默站在號舍之前,心中感受複雜。從皇上和衆大臣的評價來看,自己這次春闈高中應該是不難了。那便意味着自己即將步入仕途。但林覺心裡也有些愧疚,這其實也是一種作弊,畢竟盜用了他人的文章,心裡的喜悅還是打了折扣的。就像是欺騙了所有人換來的榮譽一般,心中自責是難免的。

不過林覺很快提醒自己,上一世的迂腐思想絕不可再有,今生所爲一切只爲扭轉命運,至於手段和過程,其實自己大可不必糾結。

第七七三章 重逢第九四九章 愁緒萬端第九零七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二六九章 弦外之音第二五七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零九四章 意外的平靜第一一四七章 毀滅第一一六零 苦戰不休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一二一九章 借力第四八三章 虛與委蛇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五八六章 人不如魚第六九七章 對壘第二零六章 攪他個天翻地覆第一四四章 秘聞第一五七五章 決鬥第八十七章 攤牌(續)第七十九章 股東第五九八章 蒼蠅嗡嗡第一五二二章 對策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四四九章 扯來扯去第七八七章 火拼在即第五五五章 求助第一二零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四七八章 秘密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一四五零章 決策第二八一章 說服第一六六八章 無恥恐嚇第六八五章 劇變第九九六章 雪夜樓船冰河上第五十三章 難以收拾第六九四章 備用計劃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曲終人未散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一四零三章 罵陣第四八四章 內心所想第八八五章 奪門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八九七章 鋌而走險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一五二八章 強攻(續)第六二三章 吵鬧第三四四章 拖延之計第六九五章 一窩蜂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一四九八章 詭計第八八九章 倚多爲勝第一五四二章 一雪前恥第一四五章 規劃第九二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五八六章 人不如魚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第一三四五章 未卜先知第一五六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八一章 嚴知府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一二三五章 得救第一三六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一零六十四章 上元燈會第九五六章 大有收穫第五四一章 苦中作樂第七五四章 殞命第一二二章 驚人之秘(續)第一一四章 禁地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八零三章 縣令第一七七章 心碎第一一二二章 血色黃昏(十)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一三八二 全力猛攻第一三六三章 伏擊第一三一二章 如簧之舌第六零六章 常平新法(續)第三一八章 掌上可舞第一二七二章 釋疑第八四一章 不知癥結第六零一章 強出頭第九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第二一八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三二五章 轉機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一零六三章 盛事第一二七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零八零章 因果第一零一四章 大早朝(五)第九六二章 困惑第一一零零章 屠殺第八四五章 隨軍第九五五章 財迷心竅第七九四章 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