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二章 早朝

次日上午辰時,久違的上朝的晨鐘敲響。轟鳴的晨鐘之聲從宮內傳到宮外,街市上聽到的人都停步駐足,側耳聆聽。

大慶殿前,文武百官雲集於此,每個人都換上了壓箱底的嶄新的官服和盔甲,來迎接這一盛大的早朝朝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是自郭旭奪位,呂中天篡國以來最具意義的一場朝會,新皇臨朝,撥亂反正,撥雲見霧的大好時候,所以他們必須要打扮的隆重,以示慶賀和重視。

今日參與早朝的人員不僅是落雁軍中的文武官員,更有很多京城中蟄伏的舊臣。他們當中有些是被呂中天革職下獄,剛剛被解救出來的。有的是不滿呂中天所爲,不肯同流合污,辭官在家閉門歸隱的。人羣當中的這一部分人顯得更加的興奮和期待。

文武官員羅列而立,一個個笑容滿面,有說有笑。

晨鐘敲響了第二遍時,隆隆的馬蹄聲從大慶門宮門處傳來,片刻後,數十騎飛馳而來。戰馬高大,馬上的騎士更是一個個精神飽滿,器宇軒昂。

“林元帥到!”立於廣場入口的侍衛高聲宣嚷,同時肅立橫臂行禮。

隨着這一聲喧嚷,廣場上的喧鬧也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文武官員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個正在廣場入口處翻身下馬的身影。所有人的目光中都流露出尊崇之情來。

林覺翻身下馬,整了整嶄新的黑色甲冑,掃視了一眼廣場上投射來的衆多雙眼睛,微笑着點了點頭,闊步走來。他頭盔上的紅色瓔珞跳動如火苗,身後的紫紅色披風在晨風之中獵獵。整個人英姿颯爽,瀟灑俊美。

對於落雁軍而言,林覺在他們心目中如神一般的存在,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是對於在廣場上的很多人而言,林覺對他們只是一個傳說。林覺當年高中狀元,文章詩詞無人能及,後又火箭般的躥升到三司使的位置上,這確實讓他在京城中頗有名聲。但是朝中官員怎麼也不會將此人和後來那個反出京城,創立落雁軍,又率軍打回來的人聯繫起來。之前的林覺的才能只限於文才的話,眼前這個林覺則是陌生的。特別是親眼看到眼前這個年輕俊美的形象時,更是很難讓昔日和印象和眼前的印象相統一。

但是,周圍落雁軍將領和大部分官員在林覺抵達的那一刻所顯示出的畢恭畢敬的態度卻說明了一切。眼前此人,正是那個一手扭轉了乾坤,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的人。

林覺邁步在衆人的目光之中走過,快步走上了大殿門前的臺階,站在了衆文武官員隊列之前。隨着第三輪晨鐘敲響。上方大慶殿厚重的大門在十幾名內侍的合力推動之下隆隆打開。陽光照進大殿平滑的岩石地面上,光芒反射進去,讓光線晦澀的陰暗大殿瞬間變得明亮起來。

“請……衆……官……上……殿……朝……會!”一名中年內侍站在殿前臺階上仰着頭望着天大聲呼喊起來,尖利洪亮的聲音傳遍整個廣場。

衆官在林覺的率領下舉步拾階而上,沒有鼓樂,沒有絲竹,雜沓的腳步聲便是鼓樂絲竹。他們的腳步很穩健,他們便是用這樣的腳步走出伏牛山,踏上戰場,此刻終於用同樣的腳步登堂入室,踏入這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大周殿堂。

大慶殿是大周皇宮中地位最高的正殿,一般並不正式啓用,除非是在祭祀大典,登基大典,皇上大婚等極爲重要的場合纔會啓用。也正因如此,呂中天登基時刻意的避開了大慶殿而選擇了崇政殿。或許是因爲,大慶殿代表了真正大周王朝的正統位置,呂中天內心裡並不想繼承屬於郭氏的正統,所以他選擇了崇政殿。但今日,大慶殿重啓,迎來了它新的主人。

羣臣入班站定,唱喏之中郭昆滿面笑容的登上寶座。羣臣行禮叩拜,高呼萬歲,頂禮膜拜。郭昆坐在寶座上,看着眼前羣臣叩拜的場景,他的眼眶溼潤了。雖然有很多的不完美,比如爲了節省財力,重新正式登基的典禮大大的簡化爲今日這場大早朝,更沒有了許多儀仗鼓樂的烘托。又比如屁股下邊的這張龍椅都是臨時搬來的一張紫宸殿的御座,因爲最爲氣派的寶座已經被呂中天燒成了灰燼,不得不臨時代替。又比如,殿下的這些人中其實對自己並非發自內心的尊崇,有一個讓自己不安的人就在階下,自己對他雖然很是忌憚,但卻暫時無法對他做些什麼。等等等等,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然而,這些在此刻都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終於從伏牛山中進了京城,並且坐在了大慶殿這至高無上的位置上。這正是自己父子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現實,在今日這一刻,足以不用去想其他任何事情,此刻纔是最重要的一刻。

“免禮,平身。衆愛卿請起。”郭昆儘量用沉穩的聲音說道,但他的聲音還是不免因爲激動而變得顫抖。

羣臣紛紛起身站定,郭昆吁了口氣,沉聲道:“來人,給林愛卿賜座。”

賜座是大周殿上的傳統,那是皇帝對於宰相的殊榮。林覺如今身兼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職於一身,自然該享受這樣的殊榮。這既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姿態。

“今日乃是朕第一次真正的早朝,朕十分的感激和高興。我大周這幾年歷經磨難,處在分崩離析的崩潰邊緣。郭旭謀逆篡位,呂中天逆賊謀國,外憂內患,紛擾不堪。今日朕能在大慶殿視朝,朕自己都沒想到會有今日。這一切有賴於忠臣良將的浴血,有賴於將士們的犧牲,朕感謝他們爲大周爲朕所做的一切。這些人無疑是大周的功勳之臣,朕要好好的嘉獎他們。朕之所有,都可與之,他們要什麼都不爲過。此乃天佑我大周,我大周才得以渡過此難關。這些忠臣良將都是上天賜給朕的人,朕會好好的待他們,好好的珍惜他們的。”郭昆沉聲說道。

“天佑大周,天佑皇上。皇上聖明!”殿下有臣子跪地叩拜高呼道。

郭昆坐在寶座上微笑撫須點頭,心中滿滿的幸福。

接下來便是論功行賞的環節,這也是今日的重頭戲。十里長崗上的登基太過倉促和不隆重,那時候下達的聖旨的份量和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故而很有必要重新進行一次封賞。而且在林覺的建議下,有些官職也做了調整。

不出意外,林覺被任命爲宰相兼樞密使,並且加封安國郡王的王爵之位。異姓封王,這已經是最高的爵位了。林覺早知此事,對此也並不驚訝。事實上林覺內心波瀾不驚,在經歷昨日之事後,林覺對郭昆的任何示好的舉動都不會再有任何的感激涕零。更何況,這一切,都是林覺應得的。林家衆妻也各有封賞,林覺的幾位夫人都封了女爵,除了小郡主的王妃身份之外。有趣的是郭昆沒忘了其實是公主身份的綠舞。他授予綠舞安國公主的名號,和林覺的安國郡王似有呼應,也算是彌補了綠舞以公主身份卻爲林覺妾室的不妥,同時也保護了自己的妹妹正牌王妃的地位。頗有些特意爲之的感覺。當然,林覺的兒女也都封了爵位,長子林戰乃是嫡出,又是正妻所生,封爲侯爵。其餘兩子則爵位低了一等。

唯一出乎人讓人意外的是,三司使之職授予了楊秀,這其實是林覺要求的。楊秀於理財後勤上頗有能力,林覺認爲他能勝任,所以決定推舉他爲三司使。這樣既能減輕自己的負擔,又能保證財政大權在自己手裡。

另外,沿襲舊制,落雁軍爲朝廷禁軍,禁軍都指揮使之職由馬斌擔任,併兼任樞密副使之職。沈曇馬青山任副都指揮使。孫萬春任樞密副使兼禁軍都虞候之職並依舊領西北軍指揮使之職。侍衛馬軍司指揮使由馬青山兼領,侍衛步軍司由樑七擔任。另抽調五千兵馬設立殿前司兵馬司,指揮使由沈曇擔任,副指揮使按照郭昆的要求提拔了黃江擔任。

政事堂設立兩名副相,張寒秋和另一名京城老臣陳之亮分別兼任。三司副使等官職也都從功勳之臣中提拔任命。這一輪封賞下來,落雁軍上下幾乎個個都身居高位要職,各有爵位封賞。

接下來便是正式的議事緩解,一件件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擺出來,由林覺主持着一件件的解決,需要下旨的即刻下旨,需要執行的立刻落實下去責任到人解決。這場大早朝持續了許久。當最後一件事務議定,衆人退朝出了大殿時,才發現已經是晌午時分了。對於落雁軍的那些將領而言,這可比打仗要累多了,但是所有人都有一種感覺,這種議事方式給人一種充實感和參與感。事實上所有的事情都幾乎是文武百官決定的。而皇上郭昆只是在議定之後下旨發佈罷了。

郭昆自己也確實避免在這些事上做些決定,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在這種關鍵時候,這些大事還是不要插嘴的好。他絲毫沒有覺得,在整個議事的過程中,他其實根本沒有做出任何關鍵的決定。他只沉溺在最後需要他下旨施行的虛榮裡無法自拔。

第一一四七章 毀滅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一一五一章 簡單有效第一零六五章 車如流水馬如龍第二三一章 風從何處來第一零五八章 識破第一零六三章 盛事第一零三二章 重歸第一一二零章 血色黃昏(八)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一四零章 喋血黎明(十)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一一二八章 驚惶之夜(六)第六三零章 不速之客第九九二章 目標第六八六章 同行第二零二章 情報第五六一章 正題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一六零一章 賊心不死第八五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六八章 百密一疏第八八六章 城樓裡的絞肉機第五九五章 浮生半日閒(續)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九十二章 悍匪第一章 誰家少年誰家院第四九三章 理想和現實第一五零七章 夢醒時分第六二六章 泰山大人的警告第九八六章 相見第一零七一章 大刀闊斧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五五九章 相請第四七二章 幫手第七五零章 不顧一切第一二二四章 暴風驟雪第一零三六章 煎熬第一六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五一六章 整軍第一二三二章 緩和第七零四章 末路第九一八章 決不當聖母第一四二六章 識破第四六六章 顧慮重重第九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第七四二章 順藤摸瓜第一一四二章 喋血黎明(十二)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六二三章 吵鬧第九六八章 王府晚宴第一零二八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三章 難以收拾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一零六八章 上位第一陸四一章 大決戰(二)第七六一章 往事(續)第七八五章 地字第五號監舍第一四八一章 聯手第二九五章 內外之變第一二四五章 局勢微妙第六六七章 功虧一簣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五一九章 火燒眉毛第六十二章 何須出處第一三零零章 挺身而出第一八三章 說服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五十八章 揚眉吐氣第一五零章 曇花如夢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八三五章 飛鴿傳書第一一三七章 喋血黎明(七)第一四三九章 混亂(續)第一三一四章 成婚第一一四六章 謊言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七三九章 鬧劇第一零八一章 糾結第七四三章 賊夫妻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四三五章 肅清(續)第一五二七章 強攻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四六一章 禮部故人第一一四八章 置換第四七二章 幫手第二七零章 西湖之西第二章 多少前事多少愁第三五三章 人生之艱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八九三章 劫後餘生第一六三零章 自投羅網第八四一章 不知癥結第四三零章 擒賊擒王第五零三章 心事重重第四五八章 定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亡事未休第一零八四章 帝王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