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

內心中艾倫威爾遜的想法和三個拉丁國家別無二致,但在表面上,滿口不離尼日利亞要獨立,維護後殖民時代,別讓蘇聯鑽空子的話術。

這當然是說給美國人聽的,這個可疑的盟友非要旁聽,也讓本次四國會議有些詭異。

不過說實話,艾倫威爾遜是把這一次的會議當成一個外交工作的成績來做,美國非要擠進來的舉動,並不出乎他的預料。

從剛開始,艾倫威爾遜就已經對劃界問題有了通盤想法,還準備好了另外一個議題。準備和美國人好好商量商量,用來隱藏英國的真實目的。

第一天的會議中,基本上處在各說各話階段,這也都在艾倫威爾遜的預料當中。

一八八四年的柏林會議,各國脣槍舌戰一百多天,才達成了折中方案,進而瓜分非洲。

這一次會議涉及幾內亞灣的石油利益,當然是不需要這麼長時間,但談上幾十天也很正常,從來就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屁大點的事都可以談上幾年,更何況這一次涉及的幾內亞灣權益,並不是小事。

“英國的態度,無非就是維護尼日利亞獨立之後的利益,可以斷定幾內亞灣的石油,不會影響到尼日利亞的獨立,而法國和葡萄牙、西班牙三國的態度明顯就保守了許多,絕口不提殖民地獨立的問題。”

第一天的會議結束之後,參加會議旁聽的美國方面代表,將各國的基本態度傳達給華盛頓,現在還是艾森豪威爾的任期,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主席是,艾倫威爾遜的老朋友,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

麥卡錫從文件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果斷的給出了精準論據,“英國的政策仍然是有序撤退的一套,在慢慢剝離殖民地,同時防止這種行爲衝擊英國本土。而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沒有出現這方面的傾向,對於英國的舉動,美國應該在外交層面予以鼓勵。”

此等專業論斷,也就只有麥卡錫能夠拍板,因爲他很瞭解自己的英國朋友。

他的英國朋友,正在一座豪華公寓門口有節奏的敲擊,隨着一串輕微的腳步聲,葛麗泰·嘉寶從裡面打開了房門,用不出意外的眼神看着這個男人,主動貼上來來了一個勝利之吻,伸手將男人拽了進去,帶上了房門。

“你一個殖民地高級專員,好像總是忘了本職工作,不好好在馬來亞呆着,整個地球都是你的身影。”葛麗泰·嘉寶從廚房端出來麪包,放在男人的面前。

“這都是國家對我的培養,我負責監管英國的海外資產,同樣是本職工作。”艾倫威爾遜直接伸手狼吞虎嚥,含含糊糊的道,“馬來亞殖民地有成熟的團隊在管理,事情反而不算棘手,當然在位置上,對當前的大英帝國而言是極爲重要的。”

“美國肯定在堤防爸爸從死亡線上回來呢。”葛麗泰·嘉寶嘴角微翹揶揄着,“怎麼不去電影公司那邊,又來我這邊?”

“和你相處很安逸。”艾倫威爾遜實話實說,“可以用很放心的心態討論事情,這正是我現在所需要的環境。而且還可以賞心悅目。”

葛麗泰·嘉寶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沒聽出來這些話的簡短總結就是,活好不粘人。

雖然出廠年限有些長了,但保養良好,只是在展臺放的時間長了,還可以算是新車一部,試駕體驗非常優秀。當然經典豪華車對司機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旦車主出現,就需要頻頻擦車。

“美國人普遍都很自大,你糊弄他們的話,就不能把他們完全排除在外。”葛麗泰·嘉寶躺在艾倫威爾遜的懷中,“你曾經說過,美國是一個農業帝國。而你把尼日利亞的糧食都運走了,看看美國都沒有這方面的政策。英國不要出面,讓當地的黑人領袖自己去。”

“前兩年美國好像是制定了糧食對外援助的政策。”艾倫威爾遜聽完之後,真想拍自己的腦袋,如果不是兩人疊羅漢躺在浴缸中,他的兩隻手都沒空,就要這麼做了。

阿齊克韋有這方面的人脈,因爲阿齊克韋本身就有在美國留學的經歷。在將要獨立的關口,阿齊克韋這個有可能成爲國父的人,還有和美國的瓜葛,這就有開口要援助的條件了。

“白廳讓我來到巴黎開會,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穫。”已經有了初步想法的艾倫威爾遜,低頭準確找到了葛麗泰·嘉寶的紅脣,低語道,“今天我好好伺候伺候你。”

“我的要求一直都不低的。”葛麗泰·嘉寶回首迴應着,初代霸屏女神的霸氣顯露無疑。

早先艾倫威爾遜預見美國可能要摻和進來,準備轉移美國注意力的議題是英屬紐芬蘭和冰島的海洋爭端。衆所周知冰島人口很少,依賴於漁業捕撈。

這有什麼問題?本來冰島會因此和英國打鱈魚戰爭的,不過現在,冰島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得到了艾倫威爾遜武裝的紐芬蘭王室領地。

那時候艾倫威爾遜結束了紐芬蘭行政長官的任期,賣了幾艘驅逐艦給紐芬蘭,也是爲了緩解英國的戰艦積壓,幾艘驅逐艦不可能對美國、加拿大有哪怕一點威脅。

但冰島絕對是一個例外,那已經是冰島不可抵禦的存在了。

紐芬蘭已經成功轉型,完成了勇者到惡龍的蛻變,一方面嚴格禁止歐洲的遠洋漁船進入紐芬蘭的海域,將其驅逐到另外一個大漁場冰島,另外一個方面紐芬蘭漁民了自己的漁船之後也可以走向遠洋,和歐洲國家的漁船加入到了對冰島漁業資源的掠奪中。

現在的情況是,紐芬蘭和冰島的關係急轉直下,代替了英國本來應該和冰島打鱈魚戰爭的角色,成了冰島恨之入骨的對象。

看起來和現在的幾內亞灣劃界的議題無關,其實大有關係。艾倫威爾遜準備用紐芬蘭和冰島的衝突,在美國和英國的介入下和解。之後順勢提出,十二海里領海和兩百海里經濟專屬區的概念。

所以在隨後幾天的會議之後,艾倫威爾遜趁機對旁聽的美國人抱怨,“像是這種劃界問題最難解決,連紐芬蘭和冰島的海洋爭端都沒法解決,更何況幾內亞灣周圍這麼多分屬不同國家的殖民地。如果沒有一個都看得過去的方案,獨立之後這些國家也會打起來。”

“而我們都知道,戰爭環境也是**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英國就十分擔心這一點。如果驟然離開的話,很多地方都可能被蘇聯趁虛而入,尼日利亞自治領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地方,如果投入蘇聯的懷抱,那可麻煩大了。”

在艾倫威爾遜的口中,尼日利亞自治領的重要性被拔高到了無以復加的位置。

事實上在幾內亞灣的石油堪比波斯灣的熱議之後,這也不算是誇大其詞了。更何況只是四千萬人口的自治領這一條,就從什麼角度都不能算是不值得重視。

面對大義凜然的艾倫威爾遜,美國人也會這種精準論斷表達了認可。

全然不知道這個口口聲聲三句話不離後殖民時代的英國人,就在昨天還吩咐尼日利亞的專員羅伯茨,表示一旦尼日利亞出現饑荒,就讓阿齊克韋張嘴管美國要糧食援助。

想明白有美國的對外糧食援助,艾倫威爾遜更加不在乎的刮地皮了。本來他還有些害怕出現饑荒的,甚至還準備留出來最低標準的口糧,防止飢荒發生。

現在的他,只剩下對之前預想饑荒所出現的膽怯而感到懊惱,膽子這麼小怎麼幹出一番事業?

“華盛頓方面也關注這一次的會議。雖然想要發揮作用,但是也有心無力。”基茲頓終於還是在艾倫威爾遜這個行走的英美特殊關係感召下,第一次表了態。

“說服這三個拉丁國家真的是很難,尤其是法國人,如果英國在外交層面和美國一起發聲,可能會適得其反。”艾倫威爾遜不着痕跡的推卸責任,“你是美國人可能不太感同身受,法國人對英國的看法,非常複雜。”

“法國在殖民地上的堅持,確實十分難搞。”基茲頓也一臉爲難,顯然華盛頓已經和巴黎溝通過了,但是沒有用。

別看從一九四五年到現在,法國已經換了十九個總理,但每個政府對殖民地的態度都是一樣的,談什麼都行,就是不能談獨立。

在巴黎的日子裡,英國的遠洋貨輪無時不刻的往返於尼日利亞自治領和本土,恨不得在臨走之前把尼日利亞搬空,而同時進行的是整個尼日利亞在看不見的輿論霸權影響下,開始推進一些的建設計劃。

當大部分的人都認爲是對的時候,少數的清醒人士影響不了大局。更何況幾內亞灣的石油資源,影響的不僅僅是英國的自治領,附近法國、葡萄牙、西班牙都表達了興趣,尼日利亞想要鎮定都鎮定不下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