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關於加丹加獨立領袖被下屬背叛的消息,被格雷斯散播出去,幾乎是馬上,他就以衝伯最好的朋友,強行解除了盧本巴希周圍的黑人武裝,進行整編,要爲自己的好友報仇雪恨。

別人會不會不相信不要緊,格雷斯確實是這麼說的,根據這些斯拉夫人保存的巴爾幹軍事組織框架,北羅德西亞將進行第二次增援。

但這一次的目的就不是來援助加丹加了,而是在格雷斯將這些黑人以爲衝伯報仇的理由裹挾之後,清除盧本巴希以南的漏網之魚,至於下一步,則是佈雷,把這塊土地切下來。

目前爲止,這個方案只是進行到第一步,往後會不會成功還有待研究。至少在剛開始的第一步當中,還沒有出現計劃沒有變化快的情況。

格雷斯一年來已經設想到多次,如何把這塊土地併入北羅德西亞,所以在接到電報之後纔不絲毫拖泥帶水,彷彿像是老手一般。

太陽重新照耀大地,盧本巴希城內的戰鬥已經結束了,一些比利時移民從瑟瑟發抖當中走出,到處都是被拖拽的屍體,根本不知道有多少。

這其實正式最爲詭異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屍體都是黑人,處在客觀的角度很容易就能發現不對,但不要忘記比利時人也是殖民者,在他們的認識當中,只有白人才算人,根本就沒有考慮這一幕有什麼不對……

很多黑人在這一夜失去的是生命,但白人可是受到一晚上的驚嚇啊……

至於和衝伯的敵對一邊,也就是被南斯拉夫和蘇聯支持的盧蒙巴政府,根本對盧本巴希的情況一無所知,一年來剛果政府軍在兩國軍事顧問的幫忙下,對決加丹加獨立軍確實是佔據優勢。

但蘇聯和南斯拉夫軍事顧問,確實在熱帶雨林作戰中沒什麼經驗可以依仗。

軍事顧問們誠意是足夠的,但受限於客觀條件,最多就是改善了剛果政府軍的紀律性。

加丹加地區有五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剛果政府軍就算是佔據優勢,距離盧本巴希也遠着呢,根本對當地的情況矇在鼓裡,還不知道他們口中的國外勢力代言人,分裂祖國的罪魁禍首,已經在昨天夜裡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

比起北羅德西亞的順利,有聲有色的大國這邊明顯就困難的多了,印度軍隊的行軍路線條件肯定比北方鄰國好的多,好的方面指的是行軍距離並不算長,而非面對的地形困難少。

考爾中將的作戰計劃確實如同蒂邁雅上將所說,就是狗屎一堆,可惜的是蒂邁雅上將沒有演習過話術,不談的話就不用看着一羣二百五罵街了,而是會說總座高見。

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公平的對待着每一個想要征服它的人,絕非獵奇。雖然很奇。

旨在獵真,獵善,獵美。雖然是失重的真,畸變的善,殘酷的美。

人類離開動物能夠獨立生存,後者的生存也完全不依賴於人類,或許,離開人類它們還將生存的更好。故此,當作戰這種特殊環境中,就必須去尋求生命之間的平衡與和諧。人類與低等動物構成了某種共生格局。

這一隊印度士兵,面對着高度足有六十五度的山脈一籌莫展,指揮官更是咒罵着新德里的飯桶,“我們不能聽參謀部那些渾蛋的話,尤其考爾,那是個蠢驢,傻瓜。什麼‘前進政策’到前面建那麼多分散的據點幹什麼?被一個包圍然後殲滅嘛?”

“空軍支援呢?不是空投麼?現在全靠人背,放屁!”

指揮官憤怒的掛斷了電話,哀嘆道,“讓一個一天戰鬥都沒經歷過的人,來指揮一場戰爭,這真是印度的悲哀。”

他不知道新德里的個國防部在做什麼,才能制定和武裝示威差不多的作戰計劃。

一點沒錯,就是武裝示威,前進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當印度人驕傲的挺起胸膛,端着刺刀展現印度的勇氣,敵人就會不戰自潰的前提上。

“沒準是爲了更加光輝的形象,來參加英聯邦總理會議。”萬里之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長,正在極其熱心的關注大概一個多月之後的英聯邦重要會議。

屆時,尼赫魯將會光輝萬丈、或者灰頭土臉的、來參加或者不參加英聯邦的重要會議。

要知道在和新德里方面透漏的口風中,幾乎是以慫恿的口吻,表示可以借有這一次的英聯邦總理會議,爲尼赫魯撐腰,讓葡萄牙的果阿歸屬問題施壓。

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什麼大事,尼赫魯是肯定要來一趟倫敦的。

不來也沒事,還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加拿大等國、這樣更加其樂融融。

谷迄/span>等待的間隙,艾倫威爾遜必須爲自己找點事情做,作爲首席私人秘書的威克,不能只是讓頂頭上司忙碌,不一會兒就出現了,手中還拿着一份報紙,“印度勇敢的採取前進政策……”

瞄了一眼妻子英鎊充值已到賬的報紙標題,艾倫威爾遜借用了一下威克購買的報紙,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充錢和不充錢的感覺那能一樣麼?錢不是花掉了,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你身邊。

“常務次長,之前我們還以爲中印有着很多共同點,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天。”威克顯然也很高興,印度的前進政策已經公佈,對整個世界來說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其實從剛開始的階段,喜馬拉雅山的事情,是不可能在英國有這麼大的熱度的。還是那句話,帕梅拉蒙巴頓充值了,妥妥一個英鎊玩家。

現在只是開始,正式開打的時候,熱度還會更高。

這一份明顯具有偏向性的報紙,幾乎有聲有色的大國十勝、某大國十敗的理由。當然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問題,倒也不算什麼,這個無國界、那個無國界都是欺騙普通人的。

“共同點?這兩個國家身上的共同點,沒有你想象的這麼共同。”艾倫威爾遜沉吟一下,如果說有什麼共同點,應該是都親蘇。

不僅僅是冷戰時期,都成過親蘇國家,幾十年後還有相當強大的親俄情感。

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倒也不用有什麼隱瞞的。

俄羅斯遭受多年的制裁,整個國家經濟體都不如某大國一個省了,要說像是某些屁股上親美的人,是爲了移民、爲了過上更好的高華生活,那肯定不成立。

美國是全憑藉世界霸主的地位吸引華人的,而絕大多數註定不會出國的人眼中,俄羅斯明顯比美國分量大得多。

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歷史,要說是一個好鄰居那絕對是放屁。

但也在很多時候顯示出來特別真誠的一面,沒有蘇聯的存在,中印的發展都會變慢,找遍全世界,也不會有第二個國家會進行工業體系扶持。

其實接受過全套工業體系的國家只有一個,印度其實並不算在內,整個冷戰蘇聯雖然給了印度更多的支持,但並沒有成體系的扶持過印度,誰讓付出的第一個給它教訓了呢。

印度還不同於自己的北方鄰居,印度不和俄羅斯接壤,純粹的好處得到了,壞處一點不沾,在烏克蘭戰爭時期,俄羅斯幾乎被輿論霸權壓得喘過氣,某大國的聲音也傳不出去。

在外網上瘋狂輸出的,就是油管五常之首的印度人,蘇聯都解體三十年了,印度民間還遺留着親俄的情感,誰說援助就沒用了?

其實要沒有這一次的邊界戰爭,中印也不是不能和睦相處。印度也是自認爲東方文明的,這可和中東的阿拉伯人自我認識不同。

艾倫威爾遜並不認爲這一場戰爭和英國有關,這並不是在推卸責任。

英國讓印度蠶食過不丹錫金尼泊爾了麼?這些國家可沒有麥克馬洪線的存在,印度不是一樣蠶食?

就算英國沒劃過界,印度也會採取蠶食政策的,麥克馬洪線存在,只是讓印度更有理由這麼做,沒有這條線印度一樣會本着多佔多得的想法,出手搶奪爭議地區。

西段阿克賽欽可和麥克馬洪線無關,印度也一樣認爲應該歸屬印度。所以麥克馬洪線是否存在,都不耽誤印度會搶奪土地。

艾倫威爾遜還是決定主動出擊,必須先把印度這邊的事情炒起來熱度,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的話,就把兩件事聯繫起來,當前的程度還是不夠的,還要繼續加大印吹斯聽……

“親愛的,還是太客觀了,需要在全球範圍,至少是英語世界當中更進一步,簡單來說,斷言印度必勝的輿論還不夠一邊倒,還不夠猛烈,要塑造出來印度不可能失敗的輿論,這樣它跌落的時候纔會感覺到痛。”

身在珀斯的英鎊玩家、帕梅拉蒙巴頓女士拿着丈夫發來的電報感嘆,“我的上帝啊。”

如果印度一敗塗地,帕梅拉蒙巴頓簡直不敢想象印度會承受多大的輿論反噬,她不知道有脫粉回踩這個詞,但本能的感覺到,印度會失去很多。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英公務員更新,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免費閱讀。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1599章 賣絞索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