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

怎麼馳援,尤其是英國的利益最大化,是一個大問題。

簡單來說當然是要拯救印度,但又不能是真的拯救。不過也不會像是對烏克蘭那樣,連空頭支票都不願意開。

英國的軍事力量還是要動一動的,這對英國也有好處。

“可以彰顯一下皇家海軍的重要性不是麼?像是這種全球兵力的調動,難道指望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麼?別說還沒造出來幾架,其中還有德法兩國的訂單。就算是真的有一支可以依靠的戰略運輸機編隊,也不能用,飛機飛的太快了。”

真飛到地方,尼赫魯真覺得我大英是過來參戰的怎麼辦?那英國是加入還是不加入?不加入嘛,印度目前爲止還有不少英資,整個國家的進出口仍然以英鎊結算。

加入、香江的進出口呢、馬來亞的工業基地呢?這兩個地方可都是華人佔據主要人口,而且是當前英國還能叫大英帝國的支撐……

英國只是援助,就算是止於戰爭威脅,還可以保證兩個地方平穩運行。但不能真的把英國的武裝力量投入到戰爭當中。

本質上,本次戰爭對英國的最大作用,就和烏克蘭對北約的作用一樣。

英國可以提供一切範圍之內的聲援,但不能真的把自己的軍力投入進去,就像是北約絕對不會因爲烏克蘭向俄羅斯開戰一樣,這都是一個道理。

“某種意義上來說,成功了固然獲益巨大,但風險也是巨大的,幾乎是在鋼絲上跳舞。”蒙巴頓有些驚歎,自己的女婿在有些時候,還是相當具有冒險精神的。

“風險還是可控的,又不是面對蘇聯。”艾倫威爾遜笑着說道,“如果這一次的戰略運輸能夠彰顯海軍的作用,我相信元帥也是高興的。”

蒙巴頓一挑眉,女婿口口聲聲都沒說印度會輸,所有佈置都是根據印度一敗塗地的後果佈置的,“其實以爭端地點對雙方的核心領土距離來說,印度是佔據優勢的,就算是失敗,應該也不會太悽慘。”

“對於真正的陸軍強國不會,對於自認爲是陸軍強國的國家會。”艾倫威爾遜也不是非要用兩頭堵的公務員話術回答問題,但他只能這麼回答。

印度軍隊的頭重腳輕是歷史問題,從獨立之後就已經開始了。而且前沿佈置也有問題,正經的陸軍強國,絕對不會把重兵擺在第一線,那是烏克蘭纔會乾的事情。

但印度就是這麼幹的,前進政策聽名字就知道,陸軍佈置上的頭重腳輕。艾倫威爾遜估計一旦一線兵力被分割包圍,印度有沒有二線兵力的佈置都是一個問題。

事實上此時此刻,一線的印度士兵,正在咒罵制定前進政策的考爾中將是蠢驢。

蒙巴頓元帥認可女婿的一句話,這一次的馳援可以彰顯海軍在全球兵力投送上的重要性,爲此他修正了一下女婿的看法,地中海艦隊應該經過蘇伊士運河一趟,將英屬東非的駐軍運送到印度。

“我相信這個時間,足夠兩個國家解決自己的問題了。”蒙巴頓認爲這個行軍路線比較合適,如果調動馬來亞的太平洋艦隊,前往東非在返回印度,這麼一個折返跑?撇清責任有些太明顯了。

這無法解釋,能夠調動太平洋艦隊趕赴印度,卻不能抽調哪怕一點陸軍兵力進行嚇阻。

而使用地中海艦隊的力量就合理多了,距離一樣很遠,還可以藉由大西洋艦隊接替地中海艦隊留出來的空缺,這樣從海軍的角度上,更加的符合邏輯。

詢問了調動的時間,艾倫威爾遜點頭道,“我相信,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實在不行,可以適當降低一下航速,萬一戰爭結束艦隊還在半路上,那個時候可以派遣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滿載着英國士兵降落在果阿,當然國旗要準備的多一點,隨軍記者也要配齊。”

“哦吼,印度人一定會感謝你的。”蒙巴頓抽調嘴角,一本正經的討論海軍調動,因爲這一句話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

“當然,沒人比我更愛印度。”艾倫威爾遜絲毫不覺得尷尬,言明立場、他攤牌了,他一定會堅決的站在印度的一邊,“我相信十二月的英聯邦總理會議,尼赫魯總理會感謝我們的。”如果尼赫魯還會參加的話!

實際上本年度的英聯邦總理會議,是在十月份舉行。艾倫威爾遜經過對無上之權威諾曼·布魯克的說服,決定在十二月舉行。

那個時候舉行,對大勝而歸的印度來說,更加的合適,還可以彰顯印度的影響力。

不過要是另外一種可能性更大的結果麼,這一次的英聯邦總理會議可能就變成另外一種味道了,艾倫威爾遜估計尼赫魯不會來參加。

一上午的假期結束了,艾倫威爾遜要返回外交部上班,乘坐出租車的時候,最裡面還嘟噥着蒂邁雅的名字。

谷駡/span>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艾倫威爾遜已經想好,決定藉由蒂邁雅這個前任總參謀長,導演一出自毀長城的戲碼,這一定要類似BBC專業的媒體來運作才行,不知道他親愛的妻子,到了珀斯之後會不會把對媒體充值作爲優先選項。

現在局勢未名,雖然有五眼聯盟和英屬印度曾經埋雷的特殊關係,導致艾倫威爾遜知道有兩個熱度在醞釀,但到底是哪個先付出水面,還是不好估計的事,出於英國的角度,他自然是希望決戰喜馬拉雅之巔先付出水面。

一旦印度的事先浮出水面,英國就可以毫不拖泥帶水的採取軍事調動。

等到古巴導彈危機被全世界知曉的時候,英國的海軍已經出發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至少在軍事層面,英國就可以離開北美的旋渦了。

亞洲打的在熱鬧,英國本土是在歐洲,不會對英國造成衝擊。

趁此機會,艾倫威爾遜抽出時間,放了第三把火,向北羅德西亞發出了一封電報。

剛果加丹加的戰火已經一年有餘,格雷斯有時候都在想,他是不是真的過來做國際主義戰士的,對於北羅德西亞來說,低強度的戰鬥狀態,倒也談不上多麼不可接受,他們的武裝力量損失也不大。

但一些懷疑已經在軍中蔓延,時間長了難免不會危害到他本人的地位。

就如同在倫敦的艾倫威爾遜,等待兩個熱點哪個先浮出水面,格雷斯也在等艾倫威爾遜說的時機到底什麼時候到來,兩人分別在不同的大陸,此時的心情一樣煎熬。

這段時間格雷斯越發的沉默,長此以往的話說不定會朝着哲學家邁進,就在這時,一個穿着軍裝的男人推門而入,“上校,倫敦的電報。”

格雷斯直接蹦起來,這麼大的反應把進來的男子嚇了一跳,還沒反應過來,手中的電報已經被格雷斯搶了過去,他眼中的上校揮手道,“你先出去。”

“格雷斯我的朋友,這段時間很無聊吧,要麼就是在煎熬和等待中度日,心裡說不定咒罵了我很多遍,對不對?你的等待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相信我的人品,你現在就可以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了。”

“這幾天多關注國際新聞,到時候你就會知道,爲什麼當前這個時候是最合適的。”

電報段落不長,但對格雷斯來說,此刻卻有意猶未盡之感,

“叫衝伯那個自由戰士過來。”格雷斯抄起電話,呲出的白牙如此的面目可憎。

他已經等不及了,現在就要動手,這也是他本來來到盧本巴希的目的。

跟隨格雷斯寸步不離的切特尼克,已經佈置在了北羅德西亞武裝的周圍。

關於衝伯的加丹加獨立軍,和英國守望相助,集合雙方兵力反攻這件事。兩人談的非常愉快,格雷斯一直把衝伯留到了天黑,還有些不捨的出門送別。

“援軍馬上就會到來,盧蒙巴的野心不會得逞。”格雷斯信誓旦旦的許諾。

“這是最好不過。”衝伯不疑有他,隨後上了轎車消失在了夜色當中。

天色伸手不見五指,但盧本巴希還算平靜,至少衝伯是這麼認爲的,他認爲錯了。

他這位加丹加強人在這一天,遭到了盧蒙巴傾向於盧蒙巴的武裝發動的襲擊,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斬首行動,幾乎是等於在敵方的大本營完成了這一壯舉。

與此同時,一些部隊高呼着把殖民者趕出去的口號,在盧本巴希發動了襲擊。建築被點燃,這個剛果大城陷入了血腥的戰火當中。

半個加丹加省還在獨立武裝力量的手中,盧本巴希更是這樣,很多市民不知所措,對驟然而來的戰鬥瑟瑟發抖,這一夜槍聲響徹不停,人們聽着不斷槍炮聲度過了難忘的一夜。

“受人尊敬的獨立領袖衝伯先生,在昨夜盧蒙巴份子精心策劃的襲擊中身亡。但是被策反的部隊已經被剿滅,謝天謝地,現在城中安全了。”

一夜之間,整個盧本巴希就落入了格雷斯的手中,加丹加獨立的首腦身亡。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英公務員更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免費閱讀。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七十章 漢堡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1631章 塔曼師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七十章 漢堡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