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

當然這些話沒有和眼前的助手們說,而是艾倫威爾遜從涉及到自身利益的角度,讓這些助手明白應該怎麼做出抉擇,“你們要明白,一旦英屬印度獨立,在倫敦成了主流。我們現在馬上應該考慮的問題是什麼?現在英屬印度有十萬公務員和他們的家屬,以後他們直接成爲印度人?”

見到這些助手們搖頭,顯然對成爲印度人並不感冒,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那我們就要考慮另一個問題了,本土有這麼多工作崗位留給我們這些回國的人麼?我們還能不能留下公務員體系當中?”

話說到這個地步,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包括艾倫威爾遜這個海得拉巴專員在內,現在整個英屬印度的公務員都存在失業的風險,爲了未來的生活,儘可能的爲自己爭取利益並不過分,要知道他們現在面對的可是世界首富。

這一次的統一思想非常的成功,對於失業的未來根本不用暢想,出了英國居住區,海得拉巴城內有的是衣衫襤褸無所事事的人,瞪着麻木的雙眼乞討。把這些食不果腹的人想象成自己,就可能是英屬印度獨立,他們回到英國本土的場景。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討論問題的時候,這些助手明顯就聰明瞭許多,似乎一天之間就長大了,變得真的像是公務員,走出校園的學生氣質已經消失不見。

搞到軍備,艾倫威爾遜認爲是不難的,在一九四五年這個時間,五百多萬大軍在英國的指揮下作戰,雖然英國主要建軍是以海軍爲主,可在世界大戰這個關鍵節點,陸軍上也堪稱龐大,以坦克爲例,包括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在內生產了兩萬六千輛,這還不算後面的重型坦克數量。

想要武裝一個印度土邦,根本就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人去認真做。

在海得拉巴土邦的第一個月當中,艾倫威爾遜熟悉着自己的工作,想着如何在阿里汗這個世界首富身上得到利益,在英屬印度的獨立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雖然英屬印度獨立看起來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他也知道,英屬印度的獨立過程,僅僅以他這個海得拉巴專員的身份,是沒有可能發揮影響力的,在獨立之前的兩年時間當中,艾倫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關於英屬印度的獨立,艾倫威爾遜當然有自己的想法,獨立之後的印度不能太弱,不然起不到制衡和平教世界的作用,可太強了印度也不會安分。

而且印度獨立之後,會怎麼看待被英國殖民這段時間?毫無疑問,印度肯定會認爲是國恥,關於英國掠奪五十萬億美元的段子,在後世的網絡上氾濫,就能代表印度人的想法。

只要沒有北方那個拉仇恨的鄰居,英國一般都是被印度人咒罵的對象。

在和海得拉巴君主建立私人友誼的同時,艾倫也在和其他土邦進行聯繫,海得拉巴土邦作爲現今南亞最強大的土邦,在印度五百多個土邦當中,起到一個風向標的作用。可以說衆多土邦都是跟隨者海得拉巴土邦說話。

“我和約翰談過,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處在一個環境當中,兩個土邦有着共同的命運,如果兩個土邦能夠建立緊密的聯繫,不管是阿里真納還是尼赫魯,尤其是後者應該會冷靜一些。”艾倫威爾遜口中的約翰,就是朱納加德土邦的專員。

朱納加德土邦、加上海得拉巴土邦,以及衆所周知的克什米爾,是目前南亞排名前三的獨立王國,其中五萬平方公里的朱納加德土邦,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爲這個土邦緊挨着印度最大的深水港灣孟買。

孟買承擔着南亞一半以上的海運,後世還是寶萊塢的大本營。其實朱納加德土邦是三大土邦當中位置最好的,但也是最早覆滅的。朱納加德土邦的君主和阿里汗一樣,是和平教徒,土邦當中的居民則是以印度教徒爲主。

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土邦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都跑不了!一旦被尼赫魯各個擊破,就代表着五百多個土邦,都會被新德里收入囊中。

“我們兩個土邦距離很遠,他的情況好多了,距離西北很近。”阿里汗皺着眉頭,用客觀的口氣評價着,其實這麼說也沒錯,朱納加德土邦其實和獨立之後的巴基斯坦真的挺近的。但是覆滅的時間比海得拉巴土邦還早,甚至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還不如血戰過一場的海得拉巴。

當然艾倫並沒有說出來,和平教徒因爲人數上的劣勢,在剛獨立的時候並不想和印度教徒拼命,後來也是印度太過分了。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土邦,尼赫魯說尊重民意,大多數的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

可是到了克什米爾,尼赫魯又改變了說辭,說克什米爾的君主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妥妥的我全都要,才激怒了阿里真納,引起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印巴戰爭能不能避免?艾倫威爾遜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爲尼赫魯家族的老家,就在克什米爾境內,尼赫魯家族是莫臥兒帝國時期的著名學者,因爲莫臥兒帝國皇帝的徵召,才進入莫臥兒帝國擴大影響力。

克什米爾對尼赫魯家族有着重要的意義,說是龍興之地都不爲過,尼赫魯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家鄉讓給巴基斯坦。

聽到阿里汗對朱納加德土邦喜憂參半,艾倫威爾遜不得不主動開口鼓勵道,“以國大黨現在的聲勢,對於很多土邦的君主來說,都是共同面對的處境。朱納加德土邦的君主和你一樣,而且朱納加德土邦距離孟買很近,有着阻斷港口的客觀條件,這一點就可以利用。”

艾倫威爾遜還挺帶入狗頭軍師這個角色的,對阿里汗算是盡心盡力。雖然他知道以各大土邦的力量想要阻止尼赫魯統一印度,幾乎不可能,但萬一有意外之喜呢?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