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

哪怕艾倫威爾遜也知道,以海得拉巴的地理位置,居民構成,幾乎不可能抵擋住印度軍隊的進攻,但看在錢的份上,這就是目前南亞最專業的軍隊。

比起英屬印度的海得拉巴專員,他現在明顯對阿里汗的狗頭軍師角色,更加的上心。畢竟英屬印度的工資是死的,遠遠沒有前世界首富的財力讓他動心。

雖然艾倫威爾遜上輩子就是一個鍵盤俠,這輩子也只是跟着老威爾遜耳聞目睹了一下後勤工作,遠沒有孟加拉大饑荒留下的印象深刻。

但是對南亞這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軍隊,他還是有發言權的,更何況他是海得拉巴的專員,現在君主的親密夥伴,爲海得拉巴土邦的未來殫精竭慮。哪怕大英帝國的軍力並不以陸軍見長。

隱藏了自己的軍盲的本質,艾倫威爾遜有些政治不正確的以軸心國老大,第三帝國的陸軍做了一個標杆,表示坦克這種武器是目前海得拉巴軍隊所必須的。

“歐洲在幾十年時間已經引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當中誕生是思想和戰術,算是這種巨大破壞力的一絲藉慰,海得拉巴軍隊必須配備足夠的坦克,才能夠震懾潛在敵人。”艾倫威爾遜說話的時候斬釘截鐵,軍盲就是理直氣壯。

什麼陸戰之王、步坦協同的詞彙不斷從嘴裡面說出來,配上表面高深莫測,實則一臉蒙圈的表情,震懾住一衆高種姓軍官還是不成問題的。南亞境內的和平教,也是分種姓的。

“世界大戰現在已經進入到尾聲強弱明顯,未來大批的軍備如何處理也是是一個問題。海得拉巴需要這些軍備,其實不少土邦也同樣需要,甚至是阿里真納和尼赫魯也是如此。”艾倫威爾遜一邊走一邊道,“但不管是出於國家利益還是私人原因,我更加希望那些軍備落入友好人士的手中。”

“海得拉巴和大英帝國之間的友誼,是經過一次次的血戰證明過的。”阿巴拉汗安半公半私的開口道,“經過了鮮血和實踐的考驗。”

“這一點我知道,但是倫敦方面考慮的問題更加全面一些,那些倫敦的政治人物,考慮問題的時候從來不以道德作爲重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以及帶來的年輕助手其實還會做出非理性的判斷,而那些老頭子不會。”艾倫威爾遜似笑非笑的道,“總之,我作爲一個朋友是絕對夠格的,會盡量維護海得拉巴的利益。”

提及了自己對海得拉巴的重要性,倒也不完全是一個自吹自擂,對倫敦政治人物的分析也不全是污衊,英國政治人物是什麼樣子,看一看有樣學樣的逆子美國就清楚了。

回到英國人的居住區,和帶來的助手們談及了這件事,倒也不是全部人都表示認同,畢竟對於英屬印度的地位問題,也不是這些剛從學校出來的助手都瞭解的。

“艾倫專員,我們爲何要對一個土邦這麼上心?”十個助手當中的女性,一個名叫愛麗莎的助手不解道,“而且這不是我們能夠做主的事情,是不是通知一下德里方面。”

愛麗莎比艾倫威爾遜大一歲,雖然不算是絕對的美女,卻也是一個頗有魅力的女性,一頭紅色長髮披在肩上,此時正亭亭玉立的站在艾倫威爾遜面前,白皙的臉上滿是迷惑。

“還有誰和愛麗絲一樣迷惑不解?”艾倫威爾遜掏出一根菸點燃,另外一隻手揮動了一下算是在徵求意見。

一下子有四個助手舉起了手,艾倫威爾遜點頭道,“不隱瞞你們這件事,是把你們當成自己人,而且實話來說,你們和我的處境是一樣的。很多人對我們腳下的土地,還不是這麼的瞭解,至少你們也不是沒有一個人知道,現在印度不管是國大黨還是穆盟都在爭取獨立吧?”

“那有怎麼樣?只要倫敦不允許,他們還能把我們趕走?”一個助手不滿的開口道。

“你是不是以爲,這一場大戰結束之後,英國還可以像是一戰之後那樣有喘息的機會?”艾倫威爾遜的嘴角微翹,“如果我們真還有那樣的機會,那當然是好事。可是美國人和蘇聯人會給我們時間麼?”

這就是帶着一羣大學生來上任的壞處了,如果是帶着有工作經驗的老公務員,只要一個反問,他們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這些大學生不行。

艾倫威爾遜不得已,重操上輩子的舊業,對當今世界形勢進行了一番分析,外有美蘇的施壓,內有尼赫魯和真納的發難。從他口中,現在大英帝國頗有些內憂外患的意思,甚至比應對第三帝國進攻的時候還要更加危險。

本來就是這樣,大英帝國就算是單獨面對第三帝國的進攻,有着英屬殖民地的支持,只要豁得出去未嘗不能重演一戰的輝煌。

而現在面對美蘇的壓力,加上現在英屬印度內部各階層已經和英國不是一條心。想要強硬的爲了保護英屬印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美國和蘇聯有多大的國力,現在的聲勢有多強大,哪是處在殖民地這些學生能夠看見的。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英國在事不可爲之下,選擇了軟着陸,分批次讓手中的殖民地獨立,而且是從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屬印度開始,本身就是對美蘇的妥協,表明這個世界大英帝國做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就算是艾倫威爾遜知道未來走勢,也沒有改變歷史的能力,那可是美國和蘇聯吶。不讓出英屬印度,這兩個國家怎麼會相信,英國真的已經放棄世界霸權了。

不過在大英帝國軟着陸的過程當中,保存一些地理位置重要,容易掌控的殖民地,別獨立的這麼幹淨,艾倫覺得還是可以做到的。

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保留個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這個想法並不算過分。

而且殖民帝國又不只是大英帝國自己,法國、荷蘭、比利時甚至葡萄牙都算是破落貴族。

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