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

“君侯,不少人在窺探我們啊。”陳佐才策馬在徐子先身邊輕聲道。

衆人入得宗室街,四周的人蹤稀疏了很多,當徐子先等人策馬經過時,很有一些人躲在暗處,或是站在角樓上打量觀望。

但沒有人發出異聲,也沒有人說話,更沒有人敢於咒罵了。

上一次徐子先率人回侯府,靖遠侯府那裡就有明顯的叫罵聲,後來才知道是陳滿那個悍妻在府裡叫罵,因爲徐子先的拒婚叫她失了臉面,那婦人只差衝到街上來叫罵,還好陳滿雖然懼內,這一點好歹還是有的,不然的話,上一次可能是靖遠侯府更丟臉,對徐子先來說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這一次,卻是寂寂無聲,不要說叫罵聲,連那些在門房處站着的家將們,僕役門子們,躬身看向徐子先的眼神也是充滿敬畏了。

宗室朱虛侯,這個名頭還很響亮,令人起了敬畏心的時候,徐子先轉眼又宰了陳於泰。

還順道殺了一千多人,岐山盜的首級掛滿了城頭,密密麻麻,血肉模糊,面色猙獰,這些僕役無非就是狗仗人勢見人下菜碟,內心深處卻是怯懦無比,眼看着徐子先騎馬過來時,眼中不僅見到的是一個高大威武的君侯或壯漢,而是一個殺人已經有數千人的屠夫。

是的,不折不扣的屠夫。

現在徐子先的屠夫名號已經深處入人心了,很多人屈指替他算一算,從河橋一戰殺人開始,江灘一仗斬首就過千,岐州一戰又是斬首近兩千,加上在京師親手殺的朝廷大參,這人不是屠夫又是什麼?

南安侯徐子先的崛起之路,充滿血腥,幾乎是步步白骨!

這樣的人當面,人們被自己所驚,感受到若有若無的殺氣,若不是天氣和暖了,一陣寒風過來,怕是這些人就會以爲是殺氣襲來,怕是要凍的瑟瑟發抖!

“隨他們去吧。”徐子先更頭疼的是自己府邸面前的滿地香燭黃紙,留守侯府的人每天都打掃,可是架不住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跑過來燒香。

對徐子先來說,這是海量的聲望,他的聲望在福建路已經可以與齊王並駕齊驅,趙王和林鬥耀等人相差極遠,普通的國公,侯爵,與他相比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甚至可以這麼說,徐子先振臂一呼,已經有萬人相隨,具備了造反的初步能力。

當然這是樂觀的想法,聲望這東西,自己有實力就是臂助,而自己無自保之力,指望聲望這東西來成事,向來就是敗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等立刻打掃乾淨。”

一個牙將率僕役在府門前拱手,侯府這邊留守的牙將多半是這兩個月新招募的,性格忠厚老成,不擅長帶兵,但武藝高強的,正適合在本府和別院看門護院,也是缺他們不得。

徐子先輕輕頷首,由着這些人打掃侯府正門外的一片狼藉。

小妹不在,留在別院,南安不可無人,那裡是徐子先起家的基業,李儀等人也都留在南安,雖然徐子先並不常駐,但別院裡有小妹和秀娘,就象是一片基業裡還留着女主人,會叫人覺着心安。

也有可能小妹和秀娘在未來幾年內,會在南安別院和東藩輪流居住。畢竟未來幾年內,東藩會成爲徐子先最要緊的基業。

但現在奏疏拜發,徐子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會在不久後任何職……福建路觀察使?福州觀察使?

還是呂問賢調走之後,自己任知岐州,兼任防禦使?

現在一切還是撲朔迷離,惟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論如何,徐子先的地盤和手中的實權,一定會因爲這一次的岐州戰事而擴大。

這,已經足夠了。

府邸門前,尚有幾十株各式花卉盆栽,看到這些,徐子先眼中也有一絲溫柔之色。

除了在浙江,江陵,中原,北京一帶蒐羅了很多花木,在福州的府城,南安別院,包括東藩,徐子先都着人種植了不少花木。

眼前這座侯府,也是開始投入不少金錢翻修,最少在外部要看起來裝飾一新。

再過幾個月,陳文珺就要嫁入南安侯府,徐子先希望自己能給陳文珺最想要的一切。

前後兩世的情感糾葛,雖未成婚,陳文珺都是徐子先情感牽扯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他最滿意的侯府女主人。

與昌文侯府的關係,與福建路各處文官的關係,都是使得這場婚事在外人看來充滿着利益交換的味道。

而在徐子先本人看來,這場婚事無關其它,完全就是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秀娘也很好,溫存可人,相貌上佳,徐子先並不嫌這婦人嫁過兩次,但不管怎樣,情感上能叫他毫無保留的喜歡和投入的,也就只有一個陳文珺。

可能在將來徐子先還會納妾,也可能就只這一妻一妾,徐子先沒有潔癖,也很好色,但他並不喜歡走入先人們都走過的錯路。

一輛馬車自暗處轔轔駛來,徐子先看一眼御者,臉上浮現出笑容出來。

“真是人有所思,天會感之?”

一旁的陳佐才和陳道堅等人俱是笑起來,隨侍的高時來和金抱一等人更是遠遠散開,率步卒們肅清街道。

雖然宗室街所居的不是國公便是侯爵,但徐子先帶的武卒要肅清街道,除了齊,趙二王的儀從護衛,還有誰敢衝撞?

“明達,是不是你?”

馬車停了下來,一雙修長的手推開車窗,看向車外。

暮色裡徐子先等人迎上前去,一雙妙目看向窗外,卻是一時半會的看不清楚來人是誰。

“是我,文珺。”徐子先柔聲道:“你有什麼急事?”

兩人婚約已定,魏人沒有太多男女大防的講究,那些腐儒因爲國勢衰落弄出的鬼在大魏不能行其道,男女交往越是下層越是直接,熾熱。寡婦再嫁很正常,小女孩兒看中了某家的少年郎君,回家請父母去提親的事,也相當常見。

便是父母之命,也是先叫子女相親,互相看中了纔會結親,強迫的肯定也有,得看各家的實際情形,並不算多。

但不管怎樣,陳文珺若無要緊急事,不會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跑來和徐子先見面,兩人一個是侯爵,一個是侯爵之女,這樣的私會傳揚開來,兩家的名聲都不好聽,陳文珺的教養學識過人,哪會如此輕率行事?

“我身後怕是有人追過來……”陳文珺平素說話很是清冷,也很從容,似乎天大的事也不會叫這貴女慌張。

徐子先記憶中的往事,只有一次陳文珺說起昌文侯府已經決定和趙王府結親時,她有些慌亂與不捨。

當時的感情是有,是男女間朦朧的好感,但這種好感怎麼敵的過現實的威壓。

這一次又是聽到陳文珺用這樣慌亂的口吻說話,徐子先忍不住伸出手,握着那隻纖細的手,感覺一陣冰冷,他道:“放心罷,天大的事,便是天子來了,我也能替你擋着。”

這話倒不是純粹的吹牛,徐子先在京師便是擋過天子的郎衛,白虎旗又怎樣,一樣被南安侯擋在牆外。

所以若是旁人說話,陳文珺只當是笑話,此時她卻是一陣心安,手抽一下,抽不出來,便是任由徐子先握着。

片刻之後,遠方傳來一陣馬蹄聲,大約有二三十騎,臨近侯府的時候被金抱一和高時來擋着了。

“老子不管你是什麼黃子趙王府的牙將,便是天子的牙將,老子也擋過,不服,來衝老子胸口踏過去。”

金抱一的語氣很橫,卻是牙將似主,果然是將擋住天子郎衛的話拿出來吹噓了一番。

車廂裡陳文珺忍不住輕笑了兩聲,這一下真的是心安了。

徐子先不喜歡身邊帶着太多人,幕僚中跟隨最多的是方少羣和陳佐才,陳道堅三人。方少羣時刻獻議,少不得,而且也沒有具體職司,徐子先重其智,但授給職位要得到羣體中所有人的認可。

還好,時間推移之後,方少羣的才智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而且幾次大事都獻策發言,徐子先已經考慮在替這人找個合適的位置了。

現在方少羣沒跟來,留在岐州和李儀等人一起安頓善後,那邊還有得忙。

陳佐纔是掌書記事,徐子先身邊的雜務和文書公告,俱是此人和陳道堅一起料理。

陳道堅文才出衆,記憶力強,徐子先令他除了儒學經典書籍之外,多看律令法條,將來也是一個好臂助。

除了幾個幕僚,就是徐名等少數僕役,另外便是隨時有一個哨的牙將和武卒護衛。

對徐子先的身份地位來說,一哨護衛不算多,相對他做的那些事情,一哨兵馬又嫌少了。

有時候齊王出門,不過帶十幾個牙將就行了,他老人家不理會具體的政務很久了,大都督府的事也沒有太多得罪人的地方,齊王經常穿着灰袍,帶十來個護衛就出門了。

至於趙王出門,清客幕僚官員僕役最少幾十號,再帶一都牙將護衛,鳴鑼開道,親王儀衛只下宰相一等,除了沒有清涼傘外,別的儀衛親王其實還超出宰相。

畢竟宰相可沒有親王的家底,除了俸祿外趙王擁有過萬官戶,在福建來說就意味着一年過幾十的收入,加上大量的店鋪商行,朝廷時不時的有大量的賞賜,宰相可沒有親王這麼豪奢。

徐子先的護衛不多,一哨人在長街上並不起眼,可趙王府陸陸續續過來百多人,卻楞是衝不開這單薄的防禦。

金抱一持矟在正中,兩翼散開刀牌,其後又是矟手,高時來帶人持矟列陣。

再於其後是弓手和弩手列陣,亮閃閃的箭矢在暗處相當顯眼。

趙王府的人當然也帶着弓弩,人數也多出這邊三倍,但在氣勢上,明顯是趙王府的人處於下風。

----------

昨天忘更新了,今天兩章補上

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三百章 白紙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三十章 江邊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零六章 水師戰法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