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黃雀死了

人,有分三六九等,家僕亦然。天籟小說ww

就拿襄王弘璟派去皇宮送信的那名家僕來說,此人叫做『常樂』,是襄王弘璟的母妃劉淑儀孃家『中陽劉氏』一方的人,爲何姓常,因爲此人是劉氏的七表姑八姨媽等一連串關係人。

當代的關係網就是如此,看似雍王弘譽的背後只有舅族施氏,可實際上,酸棗崔氏也是雍王黨一系的人,襄王弘璟亦是如此。

王府的家僕以及家奴,忠誠是必要的保障,毫無親眷關係的人,幾乎是很難攀上王府的,就拿襄王府來說,襄王弘璟在闢府的時候,他的母親劉淑儀就從『中陽劉氏』調了一些人手給兒子,作爲使喚;而襄王弘璟的王妃,在嫁入襄王府時也會從其孃家(這裡計做妻父、妻母兩族)陪嫁一些值得信任的家奴、侍女、家僕過來。

舅(母)族、妻父一族、妻母一族,一般來說這三方,將構成兒子(姑爺)府上的人手。

不是人人都像肅王趙弘潤一般,從浚水軍直接召了一兩百名退伍的老卒作爲府衛,然後又將這些老卒的家眷接到王府裡作爲家僕。

而襄王弘璟派去皇宮送信的那名家僕『常樂』,他即是襄王妃常氏的堂弟,又是劉淑儀的遠房外甥,自然算是襄王弘璟的親支近派。

或許有人會問,雍王弘譽親筆寫給北一軍將領崔協,命其挑動北一軍營變這等足以威脅到雍王的關鍵屬性,爲何襄王弘璟不派自己的宗衛將信送給皇后王氏,反而而派府裡的人。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爲無論是哪位皇子身邊的宗衛,他們長年累月跟隨在各自所效忠的皇子身邊,頻繁地拋頭露面,因此許多人並不陌生,容易走漏消息。

但似常樂這等府上的家僕,相對而言認得的人就要少得多。

說到底,悄悄將這份關鍵的信送到皇后王氏手中,在挑唆王皇后出面將雍王弘譽扳倒的同時,又儘量別讓雍王弘譽得知這件事,這纔是襄王弘璟最希望看到的。

當日,常樂從即是姑爺同時也是遠方表兄的雍王弘譽手中拿過那封雍王弘譽的書信,故意趁着黃昏前後,皇宮附近閒雜等人極少的時候,從一處側門入了宮。

皇宮的側門,一般是內侍監下的太監出入的門戶,比方說採辦司,他們將一些宮廷需要用到的碳、木柴等物運到宮裡時,走的就是側門。

相比較正宮門,皇宮側門的守備力量絲毫不弱,亦有許多禁衛把守在那裡,因此區別僅在於這裡的眼線相對較小,不容易被有心人注意。

至於如何入宮,只要常樂手中持着襄王府的令牌,出入宮廷並非是一樁難事。

當然,出入皇宮並不難,可出入後宮就是個問題了,畢竟後宮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入內的。

好在常樂已有說辭:代表襄王妃問候劉淑儀。

兒媳婦派人問候婆婆,給婆婆送些禮物,這不是什麼問題吧?

於是乎,當常樂撞見了值守的禁衛兵時,拿出這套說辭的他,很輕鬆地便過關了。

作爲後宮之主,王皇后住在『鳳儀宮』,這座宮殿,堪稱是整個後宮最大的一座宮殿,這裡除了宮女、太監外,還有許多的女官。

女官,即宮官,說白了就是高級的宮女,一般負責管理低級的宮女,或者訓練新入宮的宮女,同時也負責照顧公主等等。

朝廷有六部,後宮有六局,即『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皆由宮女擔任女官。

因此可以說,皇宮內最龐大的兩股勢力,即『內侍監』與『尚宮局』,前者是天子的人,後者是皇后的人,雙方彼此制衡,但互不干涉。

不過總得來說,後宮還是皇后做主,畢竟是後宮之主嘛。而魏天子,非特殊情況下,按照祖制是不得干涉後宮事物的,畢竟天子治理的國家,後宮嘛,交給皇后就可以了。

『注:其實歷代的祖制,說白了就是男(天子)管男、女(皇后)管女,君王頻繁插手後宮會遭到言官的諫責,而後宮若干涉朝政,同樣會遭到百官的牴觸。另外,其實後宮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一個小朝廷,只不過它針對的後宮的衆嬪妃。』

在來到鳳儀宮時,常樂向宮外的『鸞衛』提出求見王皇后的懇求。

所謂的鸞衛,其實就是指一些女性侍衛,隸屬於尚宮局,聽命於王皇后。

當然,論實力,她們與禁衛軍是沒辦法比的,只能算是儀仗隊,撐撐場面而已。

畢竟鳳儀宮已經算是後宮的最深處,倘若太多的禁衛軍在這裡走來走去,不大好看。

而在常樂求見皇后王氏的時候,皇后王氏正在鳳儀宮的偏殿內,觀閱道經。

曾幾何時,哪怕是肅王趙弘潤就曾以爲皇后王氏是一個極其強勢的女人,其實不然,事實上,皇后王氏可以說是後宮內最不喜爭鬥的女人,在這二十年來,從未見她爲難過哪位嬪妃。

哪怕是以往跳得最歡、企圖仗着魏天子的恩寵取皇后而自代的陳淑嬡,王皇后都懶得理睬,平日裡只自顧自觀閱道經、修身養性。

記得前兩年,王皇后的弟弟、鄭城王氏的小兒子王瑔被騎寇桓虎所殺,趙弘潤曾擔心王皇后會對沈淑妃不利,可事實上,王皇后卻並未叫人刻意針對沈淑妃。

因此朝野普遍認爲,王皇后是歷代皇后中最不喜爭鬥的女人,相比之下,雍王弘譽的母親施貴妃以及幽芷宮的陳淑嬡,反而是這兩位后妃對王皇后格外敵視。而王皇后,則全然無視對方,彷彿當她們不存在。

而今日,王皇后在觀閱道經時,一名叫做『馮盧』的老太監貿然打攪了皇后的修身養性。

“皇后,有一名自稱是來自襄王府的人,求見皇后。”

“……”

聽聞此言,正在靜坐養性的王皇后無動於衷,連眼瞼都不曾睜開。

見此,老太監馮盧又說道:“那人說,是爲了太子殿下而來……”

聽了這話,王皇后這才緩緩睜開雙目。

在思忖了片刻後,她平靜地說道:“讓此人進來。”

“是!”馮盧躬身而退。

片刻之後,馮盧便領着常樂來到了這個偏廳。

“小人常樂,叩見皇后。”

待見到王皇后,常樂當即叩地行禮。

不得不說,作爲原東宮太子趙弘禮的母親,魏國的堂堂皇后,王氏可謂是一位非常美貌端莊的女子,哪怕如今年近五旬,仍如半老徐娘般,充滿韻味。

當然了,對於常樂而言,哪怕面前這位女子再美貌有魅力,他也不敢擡頭,畢竟眼前這位,那可是鳳儀天下的皇后。

“你見本宮有何事?”

王皇后平靜地問道,她甚至沒有轉身,仍跪坐在那蒲團上,瞅着牆上一副『道』字樣的字畫。

常樂嚥了嚥唾沫,恭恭敬敬地說道:“回稟皇后,我家殿下恰巧得到一份雍王的罪證,得知北一軍營變之事,乃是雍王在背後挑唆……”

“……”王皇后轉過頭來瞥了一眼常樂,淡淡說道:“我兒弘禮,他已不是東宮太子了……襄王真的挑的好時機呀。”

聽聞此言,老太監馮盧亦哂笑了一聲,斜睨了一眼常樂,眼神中帶着幾分嘲諷意味。

誰都不是傻子,襄王打的什麼時候,難道王皇后與這個叫做馮盧的老太監會不知?

這份雍王的罪證,早不送來,偏偏要等原東宮太子趙弘禮失勢以後送來,襄王這個意思,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

“你回去吧。”王皇后淡淡說道:“回去告訴襄王,本宮的兒子輸了,雍王贏了,叫他莫要再多生事端了。”

『誒?』

常樂聞言大感意外,他萬萬沒想到王皇后竟然會是這樣冷淡的態度。

要知道,失勢的原東宮太子趙弘禮,那可是她的兒子啊!

一想到就這麼回去無法向襄王弘璟交代,常樂連忙從懷中取出雍王弘譽親筆所寫的那份書信,低着頭雙手呈上,口中急切說道:“皇后,此乃雍王親筆寫給北一軍崔協的書信,信中言明是雍王命崔協挑唆營變,嫁禍太子殿下……”

“雍王親筆所書?”王皇后剛剛閉上的雙目猛地睜開,皺眉說道:“馮盧,取來叫本宮看。”

“是,皇后。”

老太監馮盧點點頭,從常樂手中拿過書信,遞給王皇后。

王皇后拆開書信看了幾眼,兩道秀眉不禁皺起,半響,她淡淡說道:“此事本宮知情了,你且回去吧。馮盧,你送他出去。”

“老奴遵命。”一名叫做馮盧的老太監點了點頭。

待這二人離開之後,起初還神色淡然的王皇后,仔細看着那份雍王弘譽親筆所寫的書信,幽幽嘆了口氣:“急功近利、爲利犯險,果然施氏教不了好……”

微微搖了搖頭,王皇后略一猶豫,竟將這份書信舉到旁邊的燭臺上,用燭火點燃了書信。

這份被襄王弘譽寄託厚望的雍王的罪證,就這樣被燭火點燃,燒了個乾乾淨淨。

而與此同時,那名老太監馮盧,則將那名襄王府上的家僕帶到了一個花園。

“這位公公,您帶錯路了吧?”襄王的家僕疑惑地看着前方。

“怎麼可能?這就是你要去的路啊。”老太監馮盧微笑着,袖內滑落一柄匕,一下就捅入了這名家僕的後背。

片刻之後,老太監馮盧召來幾名小太監,指着地上那具屍體,淡淡說道:“悄悄將這具屍體帶出去,丟到城內的水渠裡去,別叫人瞧見。”

“是,馮公公。”

幾名小太監順從地過來搬運屍體。

他們的太監服上,清楚地繡着幾個小字:內侍監。(未完待續。)

第五十八章:玉瓏公主第226章:樂弈的擔憂第608章:詭襲 二第967章:垂死掙扎第六十八章:泄露第641章:圍殺 二第1373章:一年後第839章:說服第971章:爭執第二百三十四章:撲朔迷離『加更6/14』第一百八十二章:遇襲第1211章:伏擊vs反伏擊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第1095章:久違的日常 一點五 『加更17/27』第419章:蛻變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859章:前往三川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316章:因勢利導 二合一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470章:預兆第857章:入秋第1345章:牽一髮而動全身 二第764章:日常之冶造局第1211章:伏擊vs反伏擊第749章:勝負已分,三十里戰場大捷第一百八十六章:邪物第一百零六章:陽城君熊拓 二第1061章:慶王府盛宴『加更11/27』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890章:東雍之爭 六 『加更27/33』第947章:謀定而動 二第五十七章:神乎其才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二百二十七章:祀天 三第一百七十八章:狠宰『打賞加更8/20』第894章:深謀遠慮 四第607章:詭襲第612章:大梁見聞 二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714章:震撼!陣前誘降! 二第180章:引導輿論 二合一第550章:商水簡況第271章:變局 四 二合一第三百章:謠言 二第一百七十三章:言和『打賞加更5/19』第62章:廉駁與李睦第977章:燕王弘疆第972章:爭執 二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關於年後加更機制』第二百四十八章:默許第三百三十七章:羱羯羝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1280章:次日第5章:召見第238章:親征 二合一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1338章:九月第1105章:乙卷熱潮第78章:各有算計 二合一第1198章: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二第1294章:宋雲與桓虎第1091章:勁敵第三百四十二章:肅王與羯角第630章:汾陘軍進擊第1175章:各有行動 三 二合一第316章:因勢利導 二合一第1268章:慶賀勝利第206章:兄弟 二合一第856章:戰前備課『加更19/33』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兩百二十五章:論功行賞第465章:民商崛起之初 三第133章:遷都爭議 二 二合一第222章:交鋒!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1128章:變故『加更22/27』第47章:懷疑 二第七章:父子戰爭第1282章:左右爲難第1180章:誰偷襲了誰?第299章:鬧劇 二合一第687章:第二個賭約第858章:入秋 二第620章:明爭暗鬥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六章:交易論第二百四十六章:熊拓到來第91章:桓虎投魯 二合一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今天請假第930章:進擊的鄢陵軍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923章:深入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一百七十一章:楚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