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攪局

雖然衆朝臣心裡都明白,但現在都還摸不透李二陛下的心思,只能默不作聲,接下來就看李世民如何決定了。

如果李二陛下同意許敬宗的建議,則說明李世民易儲之心已定。

如果不同意,則說明李世民還沒有下定決心易儲。

太極殿內的衆臣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這種有可能決定未來儲君歸屬的問題誰敢多言?

如果敢附合或者反對,都是鮮明的站隊問題。

不過,衆人也有些意外,照理說,以許敬宗的閱歷,不可能把這個問題拿在明面上來說!

雖然官員私底下支持誰,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像許敬宗這般直接拿在臺面上來說的,也算豁出去了,完全是拿自己的前途和家族命運作賭注。

若是魏王李泰能順利登上皇位,許敬宗可能會得天獨寵、榮耀一世。

可若是李泰失敗了,太子李承幹怎麼可能放過他?

楊帆一邊觀察着李二的反應,一邊驚訝的看着許敬宗,有些瞠目結舌。

這個許敬宗也太拼了,爲了支持魏王李泰,算是自絕後路了!

其實楊帆哪裡知道,本來許敬宗是看好晉王李治的,可惜上次被楊帆攪和了。

思來想去,許敬宗最後只能選擇抱魏王李泰這條大腿。

在他看來,以後能夠登上皇位的,必定是李二的嫡子。

既然李世民已經開始放棄李承幹這個嫡長子,魏王李泰就是最可能爭奪儲君的人選。

如今許敬宗賭上前程力挺李泰,其實就是一個投名狀,心中認定李二陛下有易儲的想法。

衆朝臣心思各異,太極殿內落針可聞。

李二陛下一臉深沉,根本看不出喜怒哀樂,誰也不知道其心中所想。

半晌後,李世民虎目環視一週,開口道:“諸位愛卿,

你們覺得給事中的建議如何?”

此言一出,衆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李二陛下真決定易儲了?

魏王李泰一張肥嘟嘟的胖臉滿面紅光,那得瑟樣兒像是太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

太子李承幹臉色煞白,渾身不由澀澀發抖……

一雙陰冷的眼睛正惡狠狠的盯着許敬宗,顯然已經把許敬宗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作爲太子李承乾的堅定支持者,長孫無忌顧不得儀態,直接跪在大殿上奏請道:“自古以來,只有儲君才能代表天威,許事中此建議太過草率,容易引起朝局動盪、天下不寧,請陛下三思。”

隨即,支持太子一系的關隴世家官員紛紛奏請三思。

如果太子李承幹被廢,首當其衝便是支持太子的關隴世家,他們當然不想見到這種情況發生。

房玄齡與魏徵對視了一眼,也出列奏道:“請陛下三思……”

這並不是房玄齡他們想支持太子李承幹,而是怕引起朝局動盪。

歷朝歷代,儲君之位都是各方勢力的角力點,每一次易儲都鬧得人心惶惶,滿城風雨,甚至動盪不安。

此次吐蕃蠢蠢欲動,如果貿然傳出易儲的風聲,本來就不安分的邊疆異族一定紛紛趁機做亂。

若是再被一些有心人加以利用,甚至鼓動民意,真有可能讓大唐陷入亂局。

見衆多大臣反對,李世民眉頭輕蹙,乾咳一聲說道:“諸位愛卿稍安勿躁,此事還未有定論,朕不是讓大家先議一議麼?”

太極殿內的紛鬧這才稍稍平緩了一些。

見李世民的表情,許敬宗知道機不可失,繼續奏請道:“魏王殿下德才兼備,熟讀兵書,對軍事頗有見解,再者,魏王殿下在百姓中的風評甚好,又是陛下的嫡子,如若由魏王代表聖上親臨,是最適合的人選,請陛下明鑑。”

長孫無忌狠狠的瞪了許敬宗一眼,大聲反駁道:“太子乃國之儲君,本就有代表聖上監國之權,此次督軍,既然陛下不能親自前往,理應由太子出面,如若魏王前往,豈不讓天下非議,豈不讓四夷笑話?”

一時間,魏王一派與太子一派又吵得不可開交,整個太極殿如同菜場一般熱鬧。

看着吵吵鬧鬧的朝臣,李二陛下反而面沉如水,一言不發,彷彿置身事外,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正在此時,楊帆出班奏道:“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見很少在朝會中發言的楊帆居然主動奏請,衆朝臣瞬間安靜了下來,他們倒想看看這個棒槌能有什麼好說法。

衆人都清楚,楊帆與魏王、太子都不對付,難道今天想幫襯其中某一位了?

一看是楊帆,李世民趕緊說道:“但說無妨!”

正左右爲難呢,也許這傢伙能夠解了這個困局。

楊帆走出朝班隊列,指着許敬宗說道:“陛下,此乃國之奸佞、妖言惑衆,微臣不知許事中到底安的什麼心,居然提出如此荒唐誤國之建議……”

被一名後起之秀在太極殿上指着鼻子罵,許敬宗有些懵逼了,怒罵道:“豎子爲何如此無禮。”

作爲士林之中的名士,何曾受到過如此屈辱?

本來許敬宗就不太看得上楊帆,因爲楊帆雖然有些才華,但是做人做事恃強鬥狠,鋒芒畢露,根本不符合文人對於君子自省、克己、寬人的儒家品德。

最主要的是,在望月樓楊帆讓他許家顏面掃地。

雖然楊帆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他認爲也只不過是狗屎運好一些。

如今被楊帆指着鼻子罵, 許敬宗頓時怒不可遏。

楊帆可不管他憤不憤怒,義正言辭的繼續說道:“兵者,兇也,關乎國之存亡,不可不查;如今許事中爲私利而胡言亂語,怎對得起朝廷的信任、陛下的恩重?”

“況且,陛下的皇子又不止魏王李泰一人,派誰去督軍當然是選最適合的,哪輪得到一個小小的給事中說三道四?許事中如今之舉,只有佞臣才做得出來。”

許敬宗被說得面紅耳赤,恨不得馬上撲上去殺了楊帆。

這棒槌實在太可恨了!

衆人也頗爲意外,剛開始以爲楊帆是在幫着李承幹呢,原來是釜底抽薪!

本來督軍之職只是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中產生。

如今卻因爲楊帆的一番話,把所有的皇子都牽扯了進來,這棒槌顯然是想攪局。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五百一十一章壞人死於多話第五百三十九章打臉第二百五十八章 年輕人的偶像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四百零七章 童話故事的魅力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七百七十七章灰頭土臉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損了第四百一十五章命運相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三百四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笫七百二十三章形勢不妙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六百六十四章世家暴亂,飛騎顯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傷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六百六十六章大變革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五百八十五章困境第一百六十二章血本無歸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八十六章 對楹聯楊帆被虐?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六百五十二章交鋒第三百四十九章殺雞儆猴第八十六章 對楹聯楊帆被虐?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轉變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三百三十二章 檢查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一百七十四章誰想當紈絝呢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四百零二章 提點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五十三章進宮第五十五章 選拔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五百七十六章風雲涌動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二百八十七章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聲所累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襲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五百四十八章送人頭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麼成佞臣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次拒絕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下子成先鋒將軍了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脈相承第一十八章 路見不平該不該吼第六百三十八章有恃無恐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寶貝小寶貝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個軍隊不一樣第七百四十六章離間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六百五十四章江南變天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