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復仇

張允文此時的形象好不狼狽,只見他背上插着四隻羽箭,所幸他穿着一層明光甲,裡面還有一層鍊甲,背上的傷不重。而傷重的是肩膀。不知哪個傢伙走了狗屎運,一支羽箭剛好從明光甲肩部和手臂的縫隙裡穿過,一下穿了整個肩頭。

靠在馬邊,看到這肩頭的箭支,心頭一陣苦笑,這次虧大了,受傷這樣子重,也不知道等會兒還能不能再上戰場。

這時候,呼嘯而過的秦王府騎兵已經對剩餘的東宮殘餘展開殲滅行動。至於那李元吉,尉遲恭、程咬金二人正打馬狂追。

只見尉遲恭和程咬金二人同時取出一張大弓,然後同時搭箭拉弓。“嗖——”兩隻羽箭同時命中李元吉。

騎在馬上的李元吉身體一晃,便搖搖欲墜。片刻之後,一下從馬上栽了下來。然而可悲的時,一隻腳竟然掛在馬鐙之上。那馬正着驚,也不管背上是否有人,一直狂奔。李元吉的屍首被拖了老長一截,待到尉遲恭和程咬金再次拉弓,將馬匹射死時,地上已畫出一條長長的血痕。

此刻,那百多名騎士已經盡數被滅。廣闊的玄武門前的空地上,百餘具屍體凌亂的分佈在四面八方。而有兩具屍體最爲明顯。一具是身穿明黃袍的太子建成,而另一具則是因被馬鐙絆住而半邊臉拖得面目全非的齊王李元吉。

當李世民看着面前這兩具屍體時,頓時怔住了。俯下身,看着李建成驚愕的表情,輕輕撫摸李元吉半邊被磨得可見骨頭的臉,恍惚間,好像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和大哥四弟,再加上已經死去的三弟李元霸一起歡笑嬉鬧的日子。

好像是一個夏天,也是在長安,知了在樹上叫個不停,一棵老槐樹的樹蔭下,母親竇氏看着幾名男孩子再加上一個平陽,圍着老槐樹嬉戲打鬧,臉上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那時候,李世民看到母親的笑容,頓時癡住了。

“殿下,殿下!”旁邊長孫無忌輕聲喚道。

李世民陡然轉醒。殿下,我是秦王殿下。頓時,目光復雜的看着地上的兩具屍體。

“走,把這兩具屍首擡進玄武門!”

於是,這兩百多名騎士慢慢的回到玄武門內。張允文也讓兩名士卒扶着,慢慢進入玄武門。但是,那些士卒將軍,望向張允文的目光盡是充滿了一股濃濃的敬畏,就連李世民望着張允文也是有着一絲畏懼。張允文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這場持續了近三刻鐘的殺戮以李世民的勝利而結束。

然而,就在張允文的那顆手雷剛剛響起的時候,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倏然一驚,頓時安排人手去查看出了何事。

不多時,那探查之人回來,對着馮立哭泣道:“殿下和齊王,已經,已經遭了李世民的毒手了!”

馮立頓時大驚失色,沉默片刻之後,嘆息道:“難道能夠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禍難嗎!”

於是堅定的走出房門,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副護軍薛萬徹和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二人。

三人集合東宮及齊王府兵馬兩千餘人,一路浩浩蕩蕩,疾馳到玄武門,準備爲李建成和李元吉報仇。

而此時,李世民帶着二百多人剛剛進入玄武門內,那扇大門還來不及關上,馮立的軍隊便疾馳而至。

“弓箭射擊!”屈突通一聲令下。頓時只見箭雨灑下,數百支羽箭落在人羣之中。

“回擊!”薛萬徹一聲令下,只見近千支羽箭飛上玄武城樓,將上面的秦王府士卒徹底壓制住。

見秦王府被壓制,東宮騎兵飛快的往那尚未及合攏的大門疾馳而去。

這時,張公瑾大吼一聲,衝到大門邊上,雙手摁住大門,雙臂發力。只見寬大的衣袖竟然慢慢鼓脹起來,那沉重的大門也慢慢合上。

而那些到達大門外的東宮騎兵則是死命衝擊大門。然而他們並未攜帶衝車撞車之類的攻城工具,只得下馬,齊心推着大門。

只見大門稍微開了一點,接着,張公瑾便又將大門合上。

一邊是十多名士卒,一邊是張公瑾一人,雙方便在這大門兩邊拼比氣力。大門也來回的開合了數次。

終於,在張公瑾一次緊閉之後,兩名偵察營士卒擡起一把巨大的鐵門栓,準確的插入孔中。

張公瑾頓時鬆了一口氣,雙臂無力的下垂。

李世民透過狹小的瞭望口,看見外面蜂擁的人羣,忽然對尉遲恭道:“尉遲,你即刻帶人前往陛下那裡,保護陛下!”

尉遲恭領命而去。

而這時,靠在牆角的張允文擡起頭看了一眼玄武門內的屯營兵兵營,心頭不由暗道:“你們,該出動了吧!”

屯營兵軍營大帳之內,雲麾將軍敬君弘聽着玄武門外震天的喊殺聲,心頭猶豫不已。

在他身邊,一名親兵對敬君弘道:“將軍,秦王已經派人進入太極宮,這場爭奪很快就結束了,若是現在不出動,等會兒什麼功勞都沒有了!”

如果張允文在此,肯定會認得這位親兵,他不正是當年偵察營的第一批隊正中的文威麼?武德五年,文威以隴西文家子弟的身份加入宿衛,在這屯營兵中一混便是兩年,終於混到了一個親衛的位置。如今深得敬君弘賞識。

文威話音剛落,另一名親兵卻道:““事情未見分曉,姑且慢慢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彙集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爲時不晚。”

文威聽言,不由嗤笑一聲:“博取功名須趁早!若是大局已定,你再出兵,哪來的功勞可言!”

敬君弘聽了文威的話,頓時心頭一亮,對文威道:“文威說得對極!好,現在我命令你到玄武門城頭去聯繫秦王殿下,就說的敬君弘願助他一臂之力!”

此言剛落,就聽得外面傳來一個聲音:“若此功勞,怎能少得了我的一份!”

門簾打開,只見一名漢子進來。此人正是中郎將呂世衡。

“好,有呂兄相助,破敵更易!”敬君弘撫掌笑道。隨即面色一肅,朗聲道:“傳我軍令,全軍出動,大開城門,與東宮兵馬決一死戰!”

於是,屯邊營千餘人盡數披掛上陣。

那扇被張公瑾死命關住的大門,又緩緩打開,敬君弘和呂世衡騎在馬上,看着眼前大開的大門,手中橫刀一揮:“出擊!”

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59章 豳州事發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264章 出征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262章 點將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84章 伏誅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65章 構陷第94章 渭水之盟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20章 說客第207章 投誠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07章 投誠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224章 歸程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52章 成親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313章 定局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60章 吐谷渾第508章 山崩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507章 大限第433章 張網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91章 引誘第473章 第一步第147章 冠禮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79章 收買第167章 判決第13章 送信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289章 突破口第104章 戡亂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185章 炮兵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173章 出發第501章 清剿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272章 張網第215章 使團第296章 擔憂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65章 構陷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181章 剿匪第71章 張亮第501章 清剿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236章 秋收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180章 歸程第114章 跑步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286章 來信第72章 中毒第51章 封爵第2章 蘇聯教官第45章 開業第222章 罷兵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205章 姑嫂第170章 產業第248章 王玄策第288章 密談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10章 比試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383章 定襄大戰